國粹藝術(shù)名家——袁引


袁引,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shù)師,中國書畫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教育電視臺水墨丹青欄目-水墨丹青書畫院會員。
袁引,重慶涪陵人。自幼受家父熏陶及言傳身教,其父系川中書法名家袁永強先生,深得其真?zhèn)?,習遍顏柳歐王,成年后主習米芾及黃庭堅,草書學懷素和張旭,近代學周慧珺和啟功,并深得其精髓。
現(xiàn)為:
國家一級美術(shù)師
中國書畫家協(xié)會副主席
中國教育電視臺水墨丹青欄目-水墨丹青書畫院會員
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
其書法龍飛鳳舞,墨蝶翩飛,矯健如奔流飛瀑,秀雅如翩翩少女。筆力雄渾豐健,遵勁酒脫逸,運筆以中鋒取勢,側(cè)鋒取妍,又以中鋒之骨,側(cè)鋒取態(tài)。微露鋒芒,意到筆到,筆走龍蛇,體勢矯健圓活,風骨遵勁,布局上知白守黑,縱橫有序,線條粗細交化自然,運墨順暢,風姿勁雅,火候恰到純青之境。
在書法理論和實踐上雙向發(fā)展,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尤其在行草書的創(chuàng)作上獨具匠心,在名師指導下堅持臨習《禮器碑》、《石門頌》、《蘭亭序》、《十帖》、《真草子字之》等。融合諸家所長,逐漸自成一體,在全國各大賽事中屢獲大獎,在當今書壇被譽為最具潛力及最具收藏價值的百名青年書家。



徜徉在袁先生的書法作品中,流連于“能隨形而綽其態(tài),審勢而揚其威,每筆皆成其形,每字各異其體”的藝術(shù)享受之中。如讀一本沉穩(wěn)明快和諧厚重的書,那靈活的筆觸,律動的線條無不展示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特有的人文底蘊,彰顯了書畫家千錘百煉后高潮表現(xiàn)力和藝術(shù)素養(yǎng)。



袁先生下筆如行云,似流水,神采飛揚,筆鋒游動,擒縱馳張,上下左右,點畫間,無一處含糊、懈怠,法度盡在他的指腕之間。其書寫風格,柔中帶剛,變化多姿,傳統(tǒng)功力深厚,結(jié)體端莊,飄逸清秀,氣于貫通,筆墨酣暢淋漓,繼承祖國文化遺產(chǎn),發(fā)揚古代書法藝術(shù)優(yōu)良傳統(tǒng),可謂稱絕。



仔細品味袁先生的書法作品,總感覺有一種氣息在隱隱涌動,有靈動飄逸,又有蒼茫古拙,有天然爽利,又有道勁典雅,既有視覺的沖擊,又有心靈的撼動,這正是書法作品的高難之處,也是可貴之處。袁先生能有如此成就,絕非朝夕之功,幾十年臨池不輟,更有詩詞文章等豐厚學養(yǎng)加持,所以才能入古出新,形成自家面貌。其點劃線質(zhì)猶如萬年枯藤,蒼勁老辣,入木三分。當面觀其作字,更是氣定神閑,一筆不茍,不激不厲,不描不畫,不添不補,節(jié)奏分明,流暢自然,正所謂人書俱老,爐火純青,實乃當今實力派書家,吾學書之楷模也。



袁引先生的草書幾乎是通篇字字相連、一筆而成的。雖然字與字間偶有不連接處,但上下筆意貫串,首尾呼應相顧,而血脈相通,有一種筆墨飛舞、龍驤豹變、一氣呵成的氣勢。在運筆過程中,每一個字的屹立部位,都似乎險象叢生,卻又妙在能險中扣穩(wěn),使字形沒有歪斜軟倒之嫌,而有玲瓏飛動之姿。
愿袁引先生在書法藝術(shù)道路上,筆耕不輟,初心不渝,用精妙的筆法,傳承民族文化,墨染絢麗人生,讓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瑰寶熠熠生輝!綻放光彩!
(文/田野)
歡迎點贊留言,喜歡袁老師作品隨時留言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