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污染控制工程知識點總結
第一章.1、按照大氣污染的范圍來分,可以分為四類:(1)局部地區(qū)污染;(2)地區(qū)性污染(3)廣域污染(4)全球性污染。
2、大氣污染物:指由于人類活動或自然過程排入大氣的并對人和環(huán)境產生有害影響的那些物質??梢苑譃閮深悾簹馊苣z狀態(tài)污染物、氣體狀態(tài)污染物。
3、一次污染物:指直接從污染源排放到大氣中的原始污染物質。4、大氣污染源可以分為:自然污染源、人為污染源。(人為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工業(yè)污染源、交通運輸污染源。)5、中國的大氣環(huán)境污染主要以煤煙型為主,主要污染物為TSP和SO,北京、上海、廣州屬于煤煙與汽車尾氣并重類型。
6、大氣污染物入侵人體途徑:(1)表面接觸(2)食入含污染物的食物和水(3)吸入被污染的空氣。
7、顆粒物的粒徑大小危害人類健康主要表現(xiàn)在兩方面:粒徑越小,越不容易沉淀,漂浮時間長人體吸入后深入肺部;粒徑越小,粉塵比表面積越大,物理化學活性越高,生理效應加劇。8、硫酸煙霧引起的生理反應要比單一二氧化硫氣體強4—20倍。
9、能見度:指定方向上僅能用肉眼看見和辨認的最大距離。 10、大氣污染綜合防治措施:(1)全面規(guī)劃、合理布局(2)嚴格環(huán)境管理(3)控制污染技術措施(4)控制污染經濟政策(5)綠化造林(6)安裝廢氣凈化裝置。11、大氣污染綜合防治的基本點是:防與治的綜合。
12、環(huán)境管理概念的兩種范疇:狹義:環(huán)境污染源和環(huán)境污染物的管理;廣義:即從環(huán)境經濟、環(huán)境資源、環(huán)境生態(tài)的平衡管理,通過經濟發(fā)展的全面規(guī)劃和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達到保護生態(tài)和改善環(huán)境的目的。13、清潔生產包括:清潔的生產過程和清潔的產品。14、可持續(xù)發(fā)展能源戰(zhàn)略:(1)綜合能源規(guī)劃與管理(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3)推廣少污染的煤炭開采集術和清潔煤技術(4)積極開發(fā)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15、制定環(huán)境空氣質量標準的目標是保障人體健康和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
第二章.1、燃料:指在燃燒過程中能夠放出熱量,且在經濟上可以取得效益的物質。分為固體燃料、液體燃料、氣體燃料。2、煤的工業(yè)分析包括測定煤中水分、灰分、揮發(fā)分和固定碳。3、煤中含有四種形態(tài)的硫:黃鐵礦硫、硫酸鹽硫、有機硫、元素硫。4、石油主要由:鏈烷烴、環(huán)烷烴和芳香烴等碳氫化合物組成。
5、原油中硫大部分以有機硫形式存在。6、非常規(guī)燃料根據(jù)來源可以分為:(1)城市固體廢棄物(2)商業(yè)和工業(yè)固體廢棄物(3)農產物及農村廢物(4)水生植物和水生廢物(5)污泥處理廠廢物(6)可燃性工業(yè)和采礦廢物(7)天然存在的含碳和含碳氫的資源(8)合成燃料。7、非常規(guī)原料優(yōu)點:代替某些領域的化石燃料供應,也是處理廢物的有效方式。缺點:燃燒時比常規(guī)燃料產生更為嚴重的空氣污染和水污染;需要專門的技術設備。
8、燃料完全燃燒條件:(1)充足的空氣(2)達到著火溫度(3)停留時間充足(4)燃料空氣充分混合。9、有效燃燒四因素:空燃比、溫度、時間、湍流度。
10、燃燒“三T”:時間、溫度、湍流。11、過剩空氣量:一般把超過理論空氣量多供給的空氣量稱為過??諝饬?。12、燃燒煙氣主要由少量懸浮顆粒物、未燃燒和部分燃燒的燃料、氧化劑、惰性氣體組成。13、燃燒設備熱損失:(1)排煙熱損失(2)不完全燃燒熱損失(3)爐體散熱損失。14、理論煙氣體積:在理論空氣量下,燃料完全燃燒所生成的燃氣體積稱為理論煙氣體積。15、含硫燃料燃燒時的特征是火焰呈淺藍色。16、煙塵:固體燃料燃燒產生的顆粒物稱為煙塵,包括黑煙和飛灰兩部分。17、黑煙:主要是未燃盡的炭粒。18、飛灰:主要是燃料所含的不可燃礦物質微粒。19、大氣污染物中量最大、分布最廣的一種、亦是燃燒過程中產生的主要污染物是CO,CO主要來源于汽車的尾氣。20、汞的揮發(fā)性很強,對人體危害包括腎功能衰減,損害神經系統(tǒng)等。
第三章.1、大氣:指環(huán)繞地球的全部空氣的總和。環(huán)境空氣:指人類、植物、動物、和建筑物暴露于其中的室外空氣。2、自然地理學將受地心引力而隨地球旋轉的大氣層稱為大氣圈。3、根據(jù)氣溫在垂直于下墊面方向上的分布,將大氣圈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暖層和散逸層。4、氣壓:指大氣的壓強。5、絕對濕度:在1濕空氣中含有的水汽質量,稱為濕空氣的絕對濕度。5、含濕量:
濕空氣中1kg干空氣所包含的水汽質量稱為空氣的含濕量。
6、露點:在一定氣壓下空氣達到飽和狀態(tài)時的溫度,稱為空氣的露點。7、云量:云量是指云遮蔽天空的成數(shù)。 國外云量1.25=我國云量
8、大氣的絕熱過程:如果大氣中某一空氣塊作垂直運動時與周圍空氣不發(fā)生熱量交換,則將這樣的狀態(tài)變化稱為大氣的絕熱過程。9、干絕熱直減率:干空氣塊(包括未飽和的濕空氣塊)絕熱上升或下降單位高度(通常取100m)時,溫度降低或升高的數(shù)值,稱為干空氣溫度絕熱垂直遞減率,簡稱干絕熱直減率。
10、位溫:一干空氣塊絕熱升降到標準氣壓(1000hPa)處所具有的溫度稱為它的位溫。11、大氣穩(wěn)定度:指在垂直方向上大氣穩(wěn)定的程度,即是否易于發(fā)生對流。12、具有逆溫層的大氣層是強穩(wěn)定的大氣層。13、據(jù)逆溫過程將逆溫分為:輻射逆溫、下沉逆溫、平流逆溫、鋒面逆溫、湍流逆溫5種。
14、典型的煙流形狀有五種:波浪型、錐型、扇型、爬升型(屋脊型)、漫煙型(熏煙型)。
15、海陸風:海風和陸風的總稱。山谷風:山風和谷風的總稱。16、城市熱島環(huán)流是由城鄉(xiāng)溫度差引起的局地風。產生原因:(1)城市人口密集、工業(yè)集中,使得能耗水平高(2)城市的覆蓋物熱容量大,白天吸熱,夜間放熱,使低層空氣冷卻變緩(3)城市上空籠罩著一層煙霧和二氧化碳,使地面有效輻射減弱。
第四章.1、大氣湍流:大氣的無規(guī)則運動稱為大氣湍流。風速的脈動和方向擺動就是湍流作用的結果,風速越大,湍流越強,污染物的擴散速度越快,污染物濃度就越低。2、高斯模式的四點假定:(1)污染物濃度在y、z軸上的分布符合高斯分布—高斯分布(2)在全部空間中風速是均勻的、穩(wěn)定的(3)源強是連續(xù)均勻的(4)在擴散過程中污染物質的質量是守恒的。3、產生煙氣抬升有兩反面的原因:一是煙囪出口煙氣具有一定的初始動量;二是煙溫高于周圍氣溫產生一定的浮力。4、穩(wěn)定度分類方法,P-G法,優(yōu)點:用簡單的常規(guī)氣象資料即可確定大氣穩(wěn)定度級別;缺點:對太陽輻射強度劃分不夠確切,云量的觀測不太準確,帶有主觀性。5、熏煙過程多發(fā)生在早晨8:00—10:00,持續(xù)時間一般為0.5—2h。6、煙囪高度計算方法:(1)按地面最大濃度的計算方法(2)按地面絕對最大濃度的計算方法(3)按一定保證率的計算方法(4)P值法。7、為防止煙流因受周圍建筑物的影響而產生的煙流下洗現(xiàn)象,煙囪高度不得低于它所從屬建筑物高度的2倍;為防止煙囪本身對煙流產生的下洗現(xiàn)象,煙囪出口煙氣流速不得低于高度處平均風速的1.5倍。為了利于煙氣抬升,煙囪出口煙氣流速不宜過低,一般在20—30m/s;排煙溫度宜在100℃以上。8、從防止大氣污染的角度考慮,理想的建廠位置是污染物本底濃度小,大氣擴散稀釋能力強,排放的污染物被輸送到城市居民或居民區(qū)的可能性最小的地方。
第五章.1、大氣污染涉及顆粒物0.01.2、圓球度:是用來表示顆粒形狀與圓球形顆粒不一致程度的尺度。3、粒徑分布:指不同粒徑范圍內的顆粒的個數(shù)(或質量或表面積)所占的比例。4、粉塵的物理性質包括:粉塵的密度、安息角與滑動角、比表面積、含水率、潤濕性、荷電性和導電性、粘附性及自然性和爆炸性等。5、空隙率:將粉體顆粒間和內部空隙的體積與堆積粉體的總體積之比稱為空隙率。6、吸濕現(xiàn)象:如果溶液上方的水蒸氣分壓小于周圍氣體中的水蒸氣分壓,該物質將由氣體中吸收水蒸氣,這就形成了吸濕現(xiàn)象。7、潤濕性:粉塵顆粒與液體接觸后能否相附著或附著難易程度的性質稱為潤濕性。選擇濕式除塵器的主要依據(jù)是粉塵的潤濕性。8、粉塵的導電機制有兩種,取決于粉塵、氣體的溫度和組成成分。9、粘附:粉塵顆粒附著在固體表面上,或者顆粒彼此相互附著的想象稱為粘附。10、粉塵顆粒之間的粘附力分為三種(不包括化學粘合力):分子力、毛細力、和靜電力。11、粉塵的自燃:指粉塵在常溫下存放過程中自然發(fā)熱,此熱量經長時間的積累,達到該粉塵的燃點而引起的現(xiàn)象。12、引起粉塵自然發(fā)熱的原因有:(1)氧化熱(2)分解熱(3)聚合熱(4)發(fā)酵熱
13、引起可燃物爆炸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由可燃物與空氣或氧構成的可燃混合物達到一定濃度;二是存在能量足夠的火源。14、總效率:指在同一時間內凈化裝置去除的污染物數(shù)量與進入裝置的污染物數(shù)量之比。15、分級除塵效率:指除塵裝置對某一粒徑或粒徑間隔內粉塵的除塵效率。16、除塵過程的機理就是,將含塵氣體引入具有一種或幾種力作用的除塵器,使顆粒相對其運載氣流產生一定的位移,并從氣流中分離出來,最后沉降到捕集表面上 。
17、流體阻力:通常把形狀阻力和摩擦阻力同時考慮在一起,稱為流體阻力。18、旋風除塵器是應用離心力的分離作用的一種除塵裝置,也是造成旋轉運動和渦旋的一種體系。19、慣性碰撞的捕集效率主要取決于三個因素(1)氣流速度在捕集體周圍的分布(2)顆粒運動軌跡(3)顆粒對捕集體的附著。
20、對于大顆粒的捕集,布朗擴散的作用很小,主要靠慣性碰撞作用;反之,對于很小的顆粒,慣性碰撞作用微乎其微,主要是靠擴散沉降。
第六章.1、除塵器:從氣體中去除或捕集固態(tài)或液態(tài)微粒的設備稱為除塵裝置,或除塵器。2、據(jù)主要除塵機理,除塵器可分為:(1)機械除塵器(2)電除塵器(3)袋式除塵器(4)濕式除塵器。3、機械除塵器:通常指利用質量力(重力、慣性力和離心力等)的作用使顆粒物與氣流分離的裝置,包括重力沉降室、慣性除塵器和旋風除塵器等。4、重力沉降室:是通過重力作用使塵粒從氣流中沉降分離的除塵裝置。設計模式有:層流式和湍流式兩種。5、提高沉降室除塵效率的主要途徑為:降低沉降室內的氣流速度(一般為0.3—0.2m/s);增加沉降室長度或降低沉降室高度。
6、重力沉降室的主要優(yōu)點是:結構簡單,投資少,壓力損失小,維修管理容易;缺點:體積大,效率低,只能作為高效除塵的預除塵裝置,除去較大和較重的粒子。7、彎管型和百葉窗型反轉式除塵裝置和沖擊式除塵裝置一樣都適于煙道多塵,多層隔板型塔式除塵裝置主要用于煙霧的分離。8、一般慣性除塵器的氣流速度愈高,氣流方向轉變角度愈大,轉變次數(shù)愈多,凈化效率愈高,壓力損失也愈大。9、旋風除塵器:旋風除塵器是利用旋轉氣流產生的離心力使塵粒從氣流中分離的裝置。優(yōu)點:結構簡單、應用廣泛、種類繁多;缺點:除塵器內氣流和粒子流動狀態(tài)復雜,準確測定較困難,至今理論研究反面仍不夠完善。10、普通的旋風除塵器是由進氣管、筒體、錐體、和排氣管等組成。
11、為研究方便,通常把內外渦旋氣體的運動分解為三個速度分量:切向速度、徑向速度、軸向速度、12、旋風除塵器操作運行中可以接受的壓力損失一般低于2kPa.13、影響旋風除塵器效率的因素有:二次效應、比例尺寸、煙塵的物理性質和操作變量。14、電除塵器:電除塵器是含塵氣體在通過高壓電場進行電離過程中,使塵粒荷電,并在電場力的作用下使塵粒沉積在集塵極上,將塵粒從含塵氣體中分離出來的一種除塵設備。
15、電除塵器優(yōu)點:(1)壓力損失小,一般為200—500Pa(2)處理煙氣量大可達(3)能耗低,大約0.2~0.4kWh/1000m3(4)對細粉塵有很高的捕集效率,可高達99%(5)可在高溫或強腐蝕性氣體下操作。16、高壓直流電暈是使粒子荷電的最有效辦法,廣泛應用于靜電除塵過程。
17、粒子荷電量取決于粒子熱運動的動能、粒子大小和荷電時間。18、保持電暈極表面清潔的最一般方法是對電極采取振打清灰方式,是電暈極上的粉塵很快被振打干凈。19、濕法清灰的主要優(yōu)點是:粉塵重新進入量小,改進了電除塵器的操作,同時也可以凈化部分有害氣體;缺點主要是極板易腐蝕和污泥處理。
20、電除塵器分為單區(qū)和雙區(qū),雙區(qū)電除塵器主要用在通風空氣額凈化和某些輕工業(yè)部門;為控制各種工藝尾氣和燃燒煙氣污染,則主要應用單區(qū)電除塵器。
21、性能良好的集塵極應滿足下述基本要求:(1)振打時粉塵的二次揚起少(2)單位積塵面積消耗金屬量低(3)極板高度較大時,應有一定得剛性,不易變形(4)振打時易于清灰,造價低。22、濕式除塵器:濕式除塵器是使含塵氣體與液體(一般是水)密切接觸,利用水滴和顆粒的慣性碰撞及其他作用捕集顆粒或使粒徑增大的裝置。優(yōu)點:結構簡單、造價低、占地面積小、操作及維修方便、凈化效率高、能夠處理高溫、高濕的氣體,將著火、爆炸的可能減至最低。
23、據(jù)濕式除塵器的凈化機理,可分為(1)重力噴霧洗滌器(2)旋風洗滌器(3)自激噴霧洗滌器(4)板式洗滌器(5)填料洗滌器(6)文丘里洗滌器(7)機械誘導噴霧洗滌器。24、濕式除塵器的除塵機理主要是液滴和顆粒之間的慣性碰撞和攔截作用。
25、圓柱形的噴霧塔是一種最簡單的濕式除塵器。噴霧塔具有結構簡單、壓力損失小,操作穩(wěn)定,經常與高效洗滌器聯(lián)用捕集粒徑較大的顆粒。
26、旋風除塵器工作原理:噴霧沿切向噴向筒壁,使壁面形成一層很薄的不斷下流的水膜。含塵氣流由筒體下部導入,旋轉上升,靠離心力甩向壁面的粉塵為水膜所粘附,沿壁面流下排走。27、旋風洗滌器適合于處理煙氣量大和含塵濃度高的場合。28、文丘里洗滌器是一種高效濕式洗滌器,常用在高溫煙氣和除塵上,主要由收縮管、喉管和擴散管組成。29、充分的霧化是實現(xiàn)高效除塵的基本條件。通常假定:(1)微細顆粒以與氣流相同的速度進入喉管(2)洗滌液滴的軸向初速度為零,由于氣流曳力在喉管部分被逐漸加速。30、文丘里洗滌器內氣流的壓力損失大于其他濕式和干式除塵器。31、過濾式除塵器,又稱空氣過濾器,是使含塵氣流通過過濾材料分離捕集的裝置。32、袋式除塵器具有效率高、性能穩(wěn)定可靠、操作簡單等優(yōu)點。新鮮濾料的除塵效率降低,另一個影響袋式除塵器效率的因素是過濾速度,它定義為煙氣實際體積流量與濾布面積之比,所以也稱為氣布比。33、濾料是組成袋式除塵器的核心部分。性能良好的濾料應容塵量大、吸濕性小、效率高、阻力低、使用壽命長,同時具備耐溫、耐磨、耐腐蝕、機械性強度高等優(yōu)點。
34、袋式除塵器常用的清灰方式有三種:機械振動式、逆氣流清灰、脈沖噴吹清灰。35、袋式除塵器優(yōu)點:比電除塵器結構簡單、投資省、運行穩(wěn)定,可以回收高比電阻粉塵與文丘里洗滌器相比,動力消耗小,回收的干顆粒物便于綜合利用因此對于微細的干燥顆粒物采用袋式除塵器捕集是適宜的。缺點:過濾速度較低,體積龐大、耗鋼量大、濾袋材質差、壽命短、壓力損失大、運行經費高等。 36、逆氣清灰優(yōu)點:除塵結構簡單,清灰效果好,濾袋磨損少,特別適用于粉塵粘性小的玻璃纖維濾袋的情況。37、脈沖噴吹清灰優(yōu)點:實現(xiàn)了全自動清灰,凈化效率達99%,過濾負荷較高濾袋磨損減輕,運行安全可靠,應用以越來越廣泛。
38、選擇除塵器時必須全面考慮有關因素,如除塵效率、壓力損失、一次投資、維修管理等。(1)選用的除塵器必須滿足排放標準規(guī)定的排放要求(2)粉塵顆粒的物理性質對除塵器性能具有較大影響(3)氣體的含塵濃度(4)煙氣溫度和其他性質是選擇除塵器設備時必須考慮的因素(5)選擇除塵器時,需考慮收集粉塵的處理問題(6)選擇除塵器需要考慮其他因素。
第七章.1、吸收速率:吸收質在單位時間內通過單位面積界面而被吸收劑吸收的量稱之為吸收速率。2、就基本關系而論,填料層高度等于所需的填料層體積除以塔截面積。3、吸附過程能夠有效脫除一般方法難于分離的低濃度有害物質,具有凈化效率高、可回收有用組分、設備簡單、易實現(xiàn)自動化控制等優(yōu)點,其缺點是吸附容量較小、設備體積大。4、物理吸附的特征有:(1)吸附質與吸附劑間不發(fā)生化學反應(2)吸附過程極快參與吸附的各相間常常瞬間即達到平衡(3)吸附為放熱過程(4)吸附劑與吸附質間的吸附力不強,當氣體中吸附質分壓降低或溫度升高時被吸附氣體易于從固體表面逸出。5、化學吸附的吸附力較強主要特征有:(1)吸附有很強的選擇性(2)吸附速率較慢,達到吸附平衡需要相當長的時間(3)升高溫度可提高吸附速率。6、合乎工業(yè)要求的吸附劑,具備以下條件:(1)要具有巨大的內表面(2)對不同的氣具有選擇性的吸附作用(3)較高的機械強度、化學與熱穩(wěn)定性(4)吸附容量大(5)來源廣泛,造價低廉(6)良好的再生性能。7、工業(yè)上廣泛應用的吸附劑主要由5種:活性炭、活性氧化鋁、硅膠、白土和沸石篩子。8、影響氣體吸附的因素:(1)造作條件:低溫有利于物理吸附,高溫有利于化學吸附(2)吸附劑的性質:如孔隙率、孔徑、粒度等影響比表面積,從而影響吸附效果(3)吸附質的性質與濃度(4)吸附劑的活性。9、吸附劑的再生:(1)加熱再生(2)降壓或真空解吸(3)置換再生(4)溶劑萃取。10、吸附工藝按吸附劑在吸附器中的工作狀態(tài)可分為固定床、流動床及沸騰(流化)床吸附過程。按操作過程連續(xù)如否分為:間歇吸附過程與連續(xù)吸附過程。11、固定床吸附器特點:(1)結構簡單、制造容易、價格低廉(2)適用于小型、分散、間歇性污染源治理(3)吸附和解吸交替進行、間歇操作(4)應用廣泛。12、移動床吸附器特點:(1)固體吸附劑在吸附床中不斷移動,固體和氣體都以恒定的速度流過吸附器(2)處理氣量大,吸附劑可循環(huán)使用,適用于穩(wěn)定、連續(xù)、量大的氣體凈化(3)吸附和脫附連續(xù)完成(4)動力和熱量消耗較大,吸附劑磨損較為嚴重。
13、流化床吸附器特點:(1)氣體與固體接觸相當充分,氣速是固定床的三、四倍以上(2)生產能力大,適合治理連續(xù)性、大氣量的污染源(3)由于吸附劑和容器磨損嚴重,流化床吸附器的排出氣中常帶有吸附劑粉末,故后面必須加除塵設備,有時將除塵器直接裝在流化床的擴大段內。
14、催化轉化:指含有污染物的氣體通過催化劑床層催化反應,使其中的污染物轉化為無害或易于處理與回收利用物質的凈化方法。
第八章.1、硫是地殼中第六豐富的元素,煤氣主要是氫、一氧化碳、和甲烷等可燃性氣體。2、排放控制的方法有:采用低硫燃料和清潔能源代替、燃料脫硫、燃燒過程中脫硫和末端尾氣脫硫。3、廣泛采用的脫硫劑主要有石灰石()和白云石()。4、鈣硫比(脫硫劑所含鈣與煤中硫之摩爾比)是表示脫硫劑用量的一個指標。5、在冶煉廠、硫酸廠和造紙廠等工業(yè)排放尾氣中,的濃度通常在2%—40%之間。6、在世界范圍內,硫酸的最大用途是生產磷肥。7、煙氣脫硫方法可以分為兩類:拋棄發(fā)和再生法。石灰石系統(tǒng)的最佳操作pH為5.8—6.2,石灰系統(tǒng)約為8. 8、影響吸收效率的因素包括:pH、液/氣比、鈣/硫比、氣流速度、漿液的含固量、氣體中的濃度以及吸收塔結構等。9、實驗證明,采用石灰作吸收劑時液相傳質阻力小,而采用石灰石時,固、液相傳質阻力就相當大。特別是使用氣—液接觸時間較短的洗滌塔時,采用石灰較石灰石優(yōu)越。10、吸收塔是煙氣脫硫系統(tǒng)的核心裝置,要求持液量大、氣液相間的相對速度高、氣液接觸面接大、內部構件少、壓力降小等特點。11、經常采用的霧化器有旋轉離心霧化器和兩相流噴嘴兩種。
12、電除塵器的優(yōu)點在于它對冷凝并不太敏感,可以再更接近飽和溫度下操作,從而導致去除率提高;缺點:煙氣中已被去除,由于煙氣中水分存在和煙氣體積流量減少,電除塵器收塵效率仍然較高。13、海水脫硫工藝可分為兩類:(1)用純海水作為吸收劑的工藝(2)在海水中添加一定量石灰以調節(jié)吸收液的堿度。14、海水脫硫由于無脫硫劑成本、工藝設備較簡單、及無后續(xù)的脫硫產物處理處置,其投資和運行費用相對較低。但由于海水堿度有限,通常適用于燃用低硫煤(<1%)電廠的脫硫。還有就是排海的水質是否會對海洋環(huán)境造成二次污染。15、煙氣同時脫硫脫氮技術主要有三類:(1)煙氣脫硫和煙氣脫氮的組合技術(2)利用吸附劑同時脫除和(3)對現(xiàn)有的煙氣脫硫(FGD)系統(tǒng)進行改造增加脫氮功能。
第九章.1、氮氧化物主要包括:。
2、控制排放技術措施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所謂的源頭控制另一類是所謂的尾部控制。3、影響燃燒過程中生成的主要因素是燃燒溫度、煙氣在高溫區(qū)的停留時間、煙氣中各種組分的濃度以及混合物濃度 。從實踐的觀點看控制燃燒過程中NO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1)空氣—燃料比(2)燃燒區(qū)的溫度及其分布(3)后燃燒區(qū)的冷卻程度(4)燃燒器的形狀設計等。
4、煙氣循環(huán)燃燒法:是采用燃燒產生的部分煙氣冷卻后,再循環(huán)宋回燃燒區(qū),起到降低氧濃度和燃燒區(qū)溫度的作用,以達到減少NO生成量的目的。
第十章.1、揮發(fā)性有機物()是一類有機化合物的統(tǒng)稱,在常溫下它們的蒸發(fā)速率大,易揮發(fā)。2、蒸氣壓是判斷有機物是否屬于揮發(fā)性有機物的主要依據(jù)。3、污染控制技術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可以改進工藝技術、更換設備和防止泄露為主的預防性措施;第二類是以末端治理為主的控制措施。4、操作損耗:當溶液在充入容器或從容器中導出時,由于溫度和氣壓的變化,氣體逸出,此類排放稱為操作損耗。5、燃燒法凈化(焚燒法):用燃燒方法將有害氣體、蒸汽、液體 或煙塵轉化為無害物質的過程稱為燃燒凈化法。6、目前在實際中使用的燃燒凈化方法有:直接燃燒(1100℃左右,易爆炸、熱能浪費且易產生二次污染)、熱力燃燒(540—820℃可回收熱能)和催化燃燒(300—450℃重金屬會引起催化劑中毒,預處理要求嚴格)。
7、目前工業(yè)上常用的企業(yè)吸收設備有噴灑塔、填料塔、板式塔、鼓泡塔等。8、露點溫度:對應于廢氣中有害物質的飽和蒸氣壓下的溫度,稱為該混合氣體的露點溫度。9、泡點:在衡壓下加熱液體,液體開始出現(xiàn)覅一個氣泡時的溫度,簡稱泡點。10、冷凝溫度一般在露點和泡點之間,冷卻溫度越接近泡點,則凈化程度越高。兩種最通用的冷凝方法:表面冷凝、接觸冷凝。11、活性炭吸附性能最佳。12、與常規(guī)處理法相比,生物法具有設備簡單、運行費用低、較少形成二次污染等優(yōu)點,尤其在處理低濃度、生物降解性好的氣態(tài)污染物時更顯其經濟性。
13、生物法工藝性能比較
工藝
系統(tǒng)類別
適用條件
運行特性
備注
生物洗滌塔
懸浮生長系統(tǒng)
氣量小、濃度高、易溶、生物代謝速率低的
系統(tǒng)壓降較大、菌種易連續(xù)相流失
對較難溶氣體可采用鼓泡塔、多孔板式塔等氣液接觸時間長的吸收設備
生物滴慮塔
附著生長系統(tǒng)
氣量大、濃度低、有機負荷較高以及降解過程中產生酸的
處理能力大,工況易調節(jié),不易堵塞,但操作要求較高,不適合處理人口濃度高和氣量波動大的
菌種易隨流動相消失
生物過濾塔
附著生長系統(tǒng)
氣量大、濃度低的
處理能力大,操作方便,工藝簡單,能耗少運行費用低,對混合型
的去除率較高,具有較強的緩沖能力,無二次污染
菌種繁殖代謝快,不會隨流動相消失,從而大大提高去除效率
第十一章.1、機動車排放是造成鉛污染的主要原因,同時還是氯氟烴、氧化亞氮等的主要排放源之一。2、目前排放法規(guī)限制的是和柴油機顆粒物等4種污染物。3、CO是燃料不完全燃燒的產物,決定CO排放量的主要因素是空燃比、空氣和燃料的混合程度、內壁的淬取效應等。
4、三效催化轉化器是在還原催化轉化器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它能同時使CO、HC和三種成分都得到高度凈化。
5、油箱和化油器式汽油蒸發(fā)排放的兩大主要來源。柴油機燃燒過程可分為四個時期,即著火落后期、速燃期、緩燃期和后燃期。
6、柴油機燃燒過程中CO和的產生機理與汽油機基本相同。柴油機微粒由三部分組成的,即(干)煙灰DS、可溶性有機物(SOF)和硫酸鹽。
7、柴油機排氣凈化后處理技術主要有:過濾捕集法和催化轉化法。8、城市交通綜合規(guī)劃,就是通過對城市交通需求量發(fā)展的預測,對較長時期內城市的各項交通用地、交通設施、交通項目的建設與發(fā)展提供綜合布局與統(tǒng)籌規(guī)劃方案。
第十二章.1、氣候變化對自然界和人類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1)雪蓋和冰川面積減少(2)海平面上升(3)降水格局發(fā)生變化(4)氣候災害事件(5)影響人體健康:加大人群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6)影響農業(yè)和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
2、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氟利昂和臭氧是對氣候變暖貢獻最為顯著的5種大氣成分,對全球氣候變暖的貢獻率達50%—60%.
3、酸雨通常是指pH值低于5.6的降水,但現(xiàn)在泛指酸性物質以濕沉降或干沉降形式從大氣轉移到地面上。4、酸雨得到的危害:(1)使淡水湖泊、河流酸化,湖水中魚類減少,魚類發(fā)育和繁殖受到嚴重影響(2)影響土壤特性,酸雨能夠影響土壤中一些小動物和微生物的生長發(fā)育,從而改變土壤的物理結構(3)影響森林生長,酸雨損害植物新生葉芽,從而影響其生長發(fā)育(4)腐蝕建筑材料及金屬結構(5)影響人類健康,刺激人體呼吸道粘膜和眼部。
第十三張.1、集氣罩罩口氣流運動方式有兩種:吸氣口氣流的吸入流動、吹氣口氣流的吹出流動。2、表示集氣罩性能的主要技術經濟指標為排風量和壓力損失。
第十四章.1、管道系統(tǒng)布置主要包括系統(tǒng)劃分、管網(wǎng)配置和管道布置等內容。
TSP:總懸浮顆粒物
:可吸入顆粒物
AF:空燃比
SCR:選擇性催化還原法
SNCR:選擇性非催化還原法
MMD:表示質量中位直徑
NMD:表示個數(shù)中位直徑
SMD:表示面積中位直徑
:揮發(fā)性有機物
EGR:廢氣再循環(huán)
DS:(干)碳煙
SOF:可溶性有機物
FCV:燃料電池車
SULEV:超低排放車
HEV:混合動力電動車
TDM:交通需求管理
:全氯氟烴
ODS:消耗臭氧層物質
一、名詞解釋
1、環(huán)境空氣:是指人類、植物、動物、建筑物暴露于其中的室外空氣。(P1)
2、大氣污染:指由于人類活動或自然過程使得某些物質進入大氣中,呈現(xiàn)出足夠的濃度,達到足夠的時間,并因此而危害了人體的舒適、健康和人們的福利,甚至危害了生態(tài)環(huán)境。(P3)
3、粉塵:指懸浮于氣體介質中的小固體顆粒,受重力作用能發(fā)生沉降,但在一定時間內保持懸浮狀態(tài)。(P4)
4、酸雨: 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氣降水(如霧、露、霜)稱為酸雨。(P4)
5、一次污染物: 是指直接從污染源排到大氣中的原始污染物質(P5)
6、二次污染物: 是指由一次污染物與大氣中已有組分或幾種一次污染物之間經過一系列化學或光化學反應而生成的與一次污染物性質不同的新污染物質. (P5)
7、大氣污染物控制標準:是根據(jù)污染物排放標準引申出來的一種輔助標準,如燃料、原料使用標準,凈化裝置選用標準,排氣筒高度標準及衛(wèi)生防護距離標準等。(P22)
8、理論水蒸氣體積:是由燃料中氫燃燒后生成的水蒸氣體積,燃料中所含的水蒸氣體積和由供給的理論空氣量帶入的水蒸氣體積。(P45)
9、干絕熱直減少率:干空氣塊(包括未飽和的濕空氣塊)絕熱上升或下降單位高度(通常取 100m)時,溫度降低或升高的數(shù)值。(P71)
10、溫度層結:用坐標圖表示氣溫沿垂直高度的分布的曲線,這種曲線稱為氣溫沿高度分布曲線或溫度層結曲線,簡稱溫度層結。(P72)
11、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在空氣中顆粒的沉降速度相等的單位密度(ρP=1g/cm3)的圓球直徑。(P118)
12、氣體吸附:氣體吸附是用多孔固體吸附劑將氣體(或液體)混合物中一種或數(shù)種組分被濃集于固體表面,而與其它組分分離的過程。
13、氣體吸收:溶質從氣相傳遞到液相的相際間傳質過程。
14、大氣污染綜合防治:為了達到區(qū)域環(huán)境空氣質量控制目標,對多種大氣污染控制方案的技術可行性、經濟合理性、區(qū)域適應性和實施可能性等進行最優(yōu)化選擇和評價,從而得出最優(yōu)的控制技術方案和工程措施。
15、收到基:以包括全部水分和灰分的燃料作為100%的成分,即鍋爐燃燒的實際成分。
16、理論煙氣體積:在理論空氣量下,燃料完全燃燒所生成的煙氣體積。以V 0fg表示。P45
17、大氣穩(wěn)定度:是指在垂直方向上大氣穩(wěn)定的溫度,即是是否易于發(fā)生對流。(P73)
18、吸附劑活性:是吸附劑能力的標志,常以吸附劑上已吸附吸附質的量與所用吸附劑量之比的百分數(shù)來表示。(267頁)
二、填空
1、氣溶膠態(tài)污染物: 粉塵 、 煙 、 飛灰 、 黑煙 、 霧 P4
2、氣態(tài)污染物總體上可分為 含硫化合物 、 含氮化合物 、 碳氧化物 、 有機化合物 、 鹵素化合物 五大類。 P5
3、大氣污染源按來源可以分為 自然污染物 和 人為污染物 兩種。
其中人為污染源按污染源的空間分布可分為 點源 、 面源 ,按照人們的社會活動功能不同, 分為生活污染源 、 工業(yè)污染源 和 交通運輸污染源 三類。
4、煤的工業(yè)分析包括測定煤中 水分 、 灰分 、 揮發(fā)分 、 固定碳 、估測硫含量 和 熱值 。P30
5、逆溫有輻射逆溫、下沉逆溫、平流逆溫、湍流逆溫、鋒面逆溫五種。(P74)
6、吸附再生方法有 加熱解吸再生 、 降壓或真空解吸再生 、 溶劑萃取再生 、 置換再生 、 化學轉化再生 。(267頁)
7、常用的除塵器可分為 機械除塵器 、 電除塵器 、 帶式除塵器 、 濕式除塵器P161
8、煤中含有 黃鐵礦硫(FeS2)、硫酸鹽硫(MeSO4)、有機硫(CxHySz)和元素硫四種形態(tài)的硫。P31
9、地方性風場有 海陸風 、 山谷風 、 城市熱島環(huán)流 三種
10、煙囪有效高度為 煙囪幾何高度HS 與 煙氣抬升高度△H 之和。
11、大氣穩(wěn)定度分類:不穩(wěn)定、穩(wěn)定、中性 三種(書上)
在我國分為 極不穩(wěn)定 、較不穩(wěn)定 、弱不穩(wěn)定 、中性 、較穩(wěn)定 、穩(wěn)定 六種(老師課堂講的)P73
12、凈化裝置技術指標主要有處理氣體流量、凈化效率和壓力損失等。P141
13、粉塵物理性指標:粉塵的密度、安息角與滑動角、比表面積、含水率、潤濕性、荷電性與導電性、粘附性及自然性和爆炸性。(P132)
14、影響旋風除塵器效率的因素有 二次效應 、 比例尺寸 、 煙塵的物理性質 、 操作變量 。P171
15、在除塵電暈電場中存在 電場荷電(碰撞荷電) 、 擴散荷電 兩種粒子荷電機理。
三、簡答
1、 控制大氣污染的技術措施(P20)
①實施清潔生產 ②實施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能源戰(zhàn)略 ③建立綜合性工業(yè)基地
2、 環(huán)境空氣質量控制標準的種類和作用(P22)只要回答種類和作用即可
①環(huán)境空氣質量標準:是進行環(huán)境空氣質量管理、大氣環(huán)境質量評價,以及制定大氣污染防治規(guī)劃和大氣污染排放標準的依據(jù)。②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是控制大氣污染物的排放量和進行凈化裝置設計的而依據(jù)。③大氣污染控制技術標準:是為保證達到污染物排放標準而從某一方面做出具體技術規(guī)定,目的是使生產、設計和管理人員容易掌握和執(zhí)行。④大氣污染警報標準:警報標準的規(guī)定,主要建立在對人體健康的影影響和生物城市限度的綜合研究基礎之上。
3、 影響燃燒過程的主要因素
①空氣條件 ②溫度條件 ③時間條件 ④燃料與空氣混合條件
4、高斯擴散模式四點假設(P37)
①污染物在Y,Z軸上的分布符合高斯分布;②在全部空間中風速是均勻的,穩(wěn)定的;③源強是連續(xù)均勻的;④在擴散過程中污染物的質量是守恒的。
5、煙囪高度計算方法(P109)自己看書,精簡地回答
6、簡述亨利定律(P242)
答:在一定溫度下,稀溶液中溶質的溶解度與氣相中溶質的平衡分壓成正比。
7、物理吸附的特征(P262)
答:①吸附質與吸附劑間不發(fā)生化學反應;②吸附過程極快,參與吸附的各相間常常瞬間即達平衡;③吸附為放熱反應;④吸附劑與吸附質間的吸附不強,當氣體中吸附質分壓降低或溫度升高時,被吸附的氣體易于從固體表面逸出,而不改變氣體原來的性質。
8、化學吸附的特征(P262)
①吸附有很強的選擇性;②吸附速率較慢,達到吸附平衡需相當長的時間;
③升高溫度可提高吸附速率。
9、吸附再生的方法:(P267)(1)加熱解析再生 (2)降壓或真空解吸再生
(3)置換再生 (4)溶劑萃取再生 (5)化學轉化再生
四、問答
1、論述大氣污染綜合防治措施(P19)
答:(1)全面規(guī)劃、合理布局:環(huán)境規(guī)劃是經濟、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體現(xiàn)環(huán)境污染綜合防治以預防為主的最重要、最高層次的手段。環(huán)境規(guī)劃的主要任務,一是綜合研究區(qū)域經濟發(fā)展將給環(huán)境帶來的影響和環(huán)境質量變化的趨勢,提出區(qū)域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和區(qū)域環(huán)境質量不斷得以改善的最佳規(guī)劃方案;二是對工作失誤已經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和環(huán)境問題,提出對改善和控制環(huán)境污染具有指令性的最佳實施方案。
(2)嚴格環(huán)境管理:完整的環(huán)境管理體制是由環(huán)境立法、環(huán)境監(jiān)測和換進保護管理機構三部分組成的。環(huán)境管理的方法是運用法律、經濟、技術、教育和行政等手段對人類的社會和經濟活動實施管理,從而協(xié)調社會和經濟發(fā)展與環(huán)境保護之間的關系。
(3)控制大氣污染的技術措施:實施清潔生產;實施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清潔戰(zhàn)略;建立綜合性工業(yè)基地。
(4)控制污染的經濟政策:保證必要的環(huán)境保護投資,并隨著經濟的發(fā)展逐年增加;實行“污染者和使用者支付原則”。
(5)綠化造林:綠色植物是區(qū)域生態(tài)環(huán)境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綠化造林不僅能美化環(huán)境,調節(jié)空氣溫濕度或城市小氣候,保持水土,防治風沙,而且在凈化空氣和降低噪聲方面皆會起到顯著作用。
(6)安裝廢棄凈化裝置:安裝廢氣凈化裝置,是控制環(huán)境空氣質量的基礎,也是實行環(huán)境規(guī)劃與治理等項綜合防治措施的前提。
2、論述煙流形狀與大氣穩(wěn)定度關系(P76)
大氣污染狀況與大氣穩(wěn)定度有密切關系。大氣穩(wěn)定度不同,高架點源排放煙流擴散形狀和特點不同,造成的污染狀況差別很大。典型的煙流形狀有五種類型。
①波浪型:煙流呈波浪狀,污染物擴散良好,發(fā)生在全層不穩(wěn)定大氣中,即?>?d。多發(fā)生在晴朗的白天地面最大濃度落地點距煙囪較近,濃度較高。 ②錐型:煙流呈圓周形,發(fā)生在中性條件,即?=?d。 ③扇型:煙流垂直方向擴散很小,像一條帶子飄向遠方。從上面看,煙流呈扇形展開。它發(fā)生在煙囪出口處于逆溫層中,即該層大氣?—?d<-1。污染情況隨高度的不同而異。當煙囪很高時,近處地面上不會造成污染,在遠方會造成污染,煙囪很低時,會造成近處地面上嚴重的污染。 ④爬升型(屋脊型):煙流的下部是穩(wěn)定的大氣,上部是不穩(wěn)定的大氣,一般在日落后出現(xiàn),由于地面輻射冷卻,底層形成逆溫,而高空仍保持遞減層結。它持續(xù)時間較短,對地面污染較小。 ⑤漫煙型(熏煙型):對于輻射逆溫,日出后逆溫從地面向上逐漸消失,即不穩(wěn)定大氣從地面向上逐漸擴展,當擴展到煙流的下邊緣或更高一點時,煙流便發(fā)生了向下的強烈擴散,而上邊緣仍處于逆溫層中,漫煙型便發(fā)生了。這時煙流下部?—?d>0,上部?—?d<1。這種煙流多發(fā)生在上午8~10點鐘,持續(xù)時間很短。
3、混合層高度確定(P112)
確定混合層高度的簡單做法是,在溫度層結曲線圖上,從下午最大地面溫度
點作干絕熱線,與早晨溫度層結曲線的交點的高度,即為代表全天的混合層高度。
4、化學反應對吸收的影響(P252)
①溶質進入溶劑后因化學反應而消耗掉,單位體積溶劑能夠容納的溶質量增多,表現(xiàn)在平衡關系上為溶液的平衡分壓降低,甚至可以降到零,從而使吸收推動力增加。
②如果反應進行得很快,以致氣體剛進入氣液界面就被消耗殆盡,則溶質在液膜中的擴散阻力大為降低,甚至降為零。這就使總吸收系數(shù)增大,吸收速率提高。
③填料表面有一部分液體停滯不動或流動很慢,在物理吸收中這部分液體往往被溶質所飽和而不能再進行吸收,但在化學吸收中則要吸收多得多的溶質才能達到飽和。
五、計算:
例題2-4(考試的難度)書中有錯P47:對于例2-3給定的重油,若燃料中硫全部轉化為SO2(其中SO2占97%)試計算空氣過剩系數(shù)a=1.20時煙氣中SO2及SO3的濃度,以10-6表示:并計算此時煙氣中CO2的含量,以體積百分數(shù)表示。
解:由例2-3知理論空氣量條件下煙氣組成(mol)為
CO2:73.58, H2O:47.5+0.0278
SOx:0.5 N2:97.83×3.78
理論煙氣量為
73.58+(47.5+0.0278)+0.5+97.83×3.78=491.4mol/kg重油
即 491.4×22.4/1000=11.01mn3/kg重油
空氣過剩系數(shù)a=1.20時,實際煙氣量為
11.01+10.47×0.2=13.10 mn3/kg重油
其中10.47為 1kg重油完全燃燒所需理論空氣量(見例2-3)
煙氣中SO2的體積為
0.5×0.97×22.4/1000=0.0109 mn3/kg
SO3的體積為
0.5×0.03×22.4/1000=3.36×10-4 mn3/kg
所以煙氣中SO2及SO3的濃度分別為:
PSO2=0.0109/13.10=832×10-6
PSO2=3.36×10^-4/13.10=25.65×10-6
當a=1.2時,干煙氣量為:
[491.4-(47.5+0.0278)]×22.4/1000+10.47×0.2=10.04 mn3 CO2的體積為:
73.58×22.4/1000=1.648 mn3/kg重油
所以干煙氣中CO2的含量以體積計為:
1.648/12.04×100%=13.69%
大氣污染:指由于人類活動或者自然過程使得某些物質進入大氣中,呈現(xiàn)出足夠的濃度,達到了足夠的時間,并因此而危害了人體的舒適、健康和人們的福利,甚至危害了生態(tài)環(huán)境(動植物及其生存環(huán)境)。
全球性大氣污染問題:1溫室效應2、臭氧層破壞3、酸雨
硫酸煙霧:大氣中SO2等硫氧化物,在有水霧、含有重金屬的懸浮顆粒物或氮氧化物存在時,發(fā)生一系列化學或光化學反應而生成的硫酸煙霧
光化學煙霧:在陽光照射下,大氣中的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和氧化劑之間發(fā)生一系列光化學反應而生成的藍色煙霧。主要成分有臭氧、過氧乙酰硝酸酯(PAN)、酮類和醛類
大氣污染物侵入人體的途徑:1、表面接觸2、食入含污染物的食物和水3、吸入被污染的空氣
煤的基準:收到基、空氣干燥基、干燥基、干燥無灰基
非常規(guī)燃料——除煤、石油、天然氣之外的可燃物
分類:1、城市固體廢棄物(城市生活垃圾)2、商業(yè)和工業(yè)固體廢棄物(精餾殘渣,染料、涂料固廢,有機樹脂類固廢,以及有機污泥)3、農產物和農村廢物(農業(yè)秸稈)4、水生植物和水生廢物(蘆葦)5、污泥處理廠廢物(污泥)6、可燃性工業(yè)和采礦廢物(煤矸石)7、天然存在的含碳和含碳氫的資源(泥炭)8、合成燃料
燃料完全燃燒的條件:1、空氣條件2、溫度條件3、時間條件4、燃料和空氣的混合條件
空氣過剩系數(shù):超過理論空氣量多供給的空氣量。實際空氣量與理論空氣量之比。
空燃比:單位質量燃料燃燒所需要的空氣質量。
第三章
1、大氣圈垂直結構: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暖層和散逸層。大氣邊界層和近地層在對流層;臭氧層在平流層;電離層在暖層
2、氣象要素主要有:氣溫、氣壓、氣濕、風向、風速、云況、能見度等
3、氣溫:一般指距地面高處的百葉箱內觀測到的空氣溫度
4、氣濕常用表示方法:絕對濕度、水汽壓、相對濕度、含濕量、水汽體積分數(shù)、露點
5、云量:天空被云遮蔽的成數(shù);云高:云底距地面的高度。低云(以下) 中云() 高云(以上)
6、能見度:視力正常的人在當時天氣條件下,能夠從天空背景中看到或辨認出目標物(黑色、大小適度)的最大水平距離(單位用m或km表示)
7、干絕熱直減率:干空氣塊包括未飽和的濕空氣塊絕熱上升或下降單位高度(通常取)時,溫度降低或升高的數(shù)值
8、位溫:一干空氣塊絕熱升降到標準氣壓()處所具有的溫度,用θ表示
9、大氣穩(wěn)定度判別:若△則(1)γ>γd時,氣塊作加速運動,不穩(wěn)定
(2)γ<γd時,氣塊作減速運動,穩(wěn)定 (3)γ=γd時,大氣中性
10、煙流型與大氣穩(wěn)定度的關系:波浪型(不穩(wěn)大氣)γ>γd;錐型(中性大氣)γ=γd扇型(逆溫)γ-γd<-1;爬升型(下穩(wěn),上不穩(wěn));漫煙型(上逆、下不穩(wěn))下部γ>γd上部γ-γd<-1
11、海陸風:海風和陸風的總稱。白天,由于太陽輻射,陸地升溫比海洋快,在海陸大氣之間產生了溫度差、氣壓差,使低空大氣由海洋流向陸地,形成海風,高空大氣從陸地流向海洋,形成反海風,它們同陸地上的上升氣流和海洋上的下降氣流一起形成了海陸風局地環(huán)流。在晚上,由于有效輻射發(fā)生了變化,陸地比海洋降溫快,在海陸之間產生了與白天相反的溫度差、氣壓差,使低空大氣從陸地流向海洋,形成陸風,高空大氣從海洋流向陸地,形成反陸風,它們同陸地下降氣流和海洋上升氣流一起構成了海陸風局地環(huán)流。
12、城市熱島環(huán)流:是由城鄉(xiāng)溫度差引起的局地風。
第四章
1、高斯模式的有關假定:(1)污染物濃度在、軸上分布為正態(tài)分布(2)全部空間中風速均勻穩(wěn)定的(3)源強是連續(xù)均勻的(4)擴散中污染物的質量是守恒的
2、熏煙型擴散模式:由于夜間輻射逆溫在日出后,受太陽輻射,使逆溫自下而上消失,消失到煙羽下邊界時,上部仍為逆溫,擴散只能向下進行,致使出現(xiàn)地面高濃度。隨著逆溫自下而上逐漸消退而發(fā)展至煙流上界時達高潮,此過程稱為熏煙過程
1.粉塵的自然燃性:是指粉塵在常溫下存放過程中自然發(fā)熱,此熱量經長時間的積累,達到該粉塵的燃點而引起燃燒的現(xiàn)象。
自然發(fā)熱的原因:氧化熱、分解熱、聚合熱、發(fā)酵熱。
影響因素:粉塵的結構和物化特性、粉塵存在狀態(tài)和環(huán)境。
2.粉塵的爆炸性:指可燃物的劇烈氧化作用,在瞬間產生大量熱量和燃燒產物,在空間造成很高溫度和壓力。粉塵發(fā)生爆炸必備的條件:可燃物與空氣或氧氣構成的混合物達到一定的濃度存在能量足夠的火源
3. 評價凈化裝置性能的指標
技術指標:處理氣體流量、凈化效率、壓力損失
經濟指標:設備費、運行費、占地面積
除塵裝置:從氣體中除去或收集固態(tài)或液態(tài)粒子的設備稱為除塵裝置
電除塵器:含塵氣體在通過高壓電場進行電離的過程中,使塵粒荷電并在電場力作用下沉積在集塵極上,從而從含塵氣體中分離出來的一種設備
電除塵器優(yōu)點:壓力損失小,一般為200~500Pa;處理煙氣量大,可達105~106m3/h;能耗低,大約0.2~0.4kWh/1000m3;對細粉塵有很高的捕集效率,可高于99%;可在高溫或強腐蝕性氣體下操作
電除塵器工作原理:懸浮粒子荷電-高壓直流電暈;帶電粒子在電場內遷移和捕集-延續(xù)的電暈電場(單區(qū)電除塵器)或光滑的不放電的電極之間的純靜電場(雙區(qū)電除塵器);捕集物從集塵表面上清除-振打除去接地電極上的粉塵層,并使其落入灰斗
過濾除塵器(空氣除塵器):使含塵氣流通過過濾材料將粉塵分離的裝置。
袋式除塵器特點:采用纖維織物作濾料,工業(yè)尾氣除塵方面應用較廣 ;除塵效率可達以上;效率高,性能穩(wěn)定可靠、操作簡單,得到越來越廣泛應用
袋式除塵器工作原理:(含塵氣流在通過濾料空隙時粉塵被捕集)捕集、(顆粒因截留靜電等作用在濾袋表面形成)粉塵初層、(除塵阻力達到一定數(shù)值后)清灰
雙膜理論假設:界面兩側存在氣膜和液膜膜內為層流傳質阻力只存在膜內;氣膜和液膜外湍流流動無濃度梯度即無擴散阻力;氣液界面上氣液達溶解平衡即;膜內無物質積累達到穩(wěn)態(tài)
吸附劑的再生:加熱解吸再生、降壓或真空解吸再生、溶劑萃取再生、置換再生、化學轉化再生等。(采用逆流吹脫方式)
流化床燃燒脫硫的影響因素鈣硫比煅燒溫度脫硫劑的顆粒尺寸和孔隙結構脫硫劑的種類
石灰石石灰法煙氣脫硫反應機理
噴霧干燥法煙氣脫硫過程:1被霧化的(漿液或溶液吸收2溫度較高的煙氣干燥液滴形成干固體廢物3干廢物由袋式或電除塵器捕集
燃燒過程的氮氧化物分類:燃料型NOx,燃料中的固定氮生成的NOx,熱力型NOx,高溫下N2與O2反應生成的NOx,瞬時NO,低溫火焰下由于含碳自由基的存在生成的NO
傳統(tǒng)低燃燒技術低氧燃燒降低助燃空氣預熱溫度煙氣循環(huán)燃燒分段燃燒技術5再燃技術6濃淡燃燒技術
先進的低燃燒技術爐膛內整體空氣分級的低直流燃燒器空氣分級的低旋流燃燒器空氣燃料分級的低燃燒器4濃淡偏差型低燃燒器
選擇性催化還原法()
催化劑:貴金屬、堿性金屬氧化物
選擇性非催化還原法()尿素或氨基化合物作為還原劑,較高反應溫度
污染控制技術1以替代產品、改進工藝、更換設備和防止泄漏為主的預防措施2末端治理為主的控制性措施
生物法控制污染基本原理:微生物將有機成分作為碳源和能源,并將其分解為和
具體過程:1廢氣中污染物由氣膜擴散到液膜2溶解于液膜中的污染物擴散到生物膜,被微生物捕獲并吸收3微生物將污染物轉化為和4從生物膜脫附并反擴散至氣相主體,保留在生物膜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