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用“粉圈”思維讀紅樓夢!陳述原文不是黑,批薛寶釵與黛玉無關

大家好,如果你莫名其妙被扣了“黛粉”的帽子,請不要生氣,因為在有些人眼里,只要你和他意見不同都是黛粉。
哪怕我曾數(shù)次說過薛寶釵的優(yōu)點,說過她的可憐之處,但可能沒說到他們心坎上,人家依然還是要給扣“黛粉”的帽子。
好吧,今天就說說為什么總有人在用“粉圈”思維讀《紅樓夢》,以及遇到這樣的情況該怎么辦呢?
一、負面評價不等于“黑”,批評薛寶釵與林黛玉無關
“粉圈”是粉絲圈子的簡稱來自英文"fans"的音譯,粉圈行為簡單來說就是對偶像的崇拜和追逐。我小時候也追過星,當然方式僅限于床頭貼海報、買正版專輯,以及和我姐拿著攢了兩年的壓歲錢去看偶像的演唱會。
我們那時候追星是因為把偶像作為榜樣,看見他通過自己的努力逆襲人生,實現(xiàn)夢想,也激勵了我們奮斗和成長,并且沒有耽誤過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現(xiàn)在的粉圈早已經(jīng)和我們那時候不一樣了,只是粉絲能夠從偶像身上獲得正能量,那也是好事,最怕的就是追星追的失去了理智。尤其是我不能理解的,為什么會有人讀《紅樓夢》也能扯上粉圈的一些不太好的習慣。
比如我們開頭說的,只要不喜歡薛寶釵,那么立刻就來給扣上“黛粉”的帽子,這不就是他自動的把林黛玉當成了薛寶釵的對家嗎?看個書都得站隊,累不累呀?
其實林黛玉和薛寶釵本是作者塑造出來的兩個人物形象,讀者不喜歡其中一個,就一定會喜歡另一個嗎?有沒有可能是都不怎么喜歡或者都喜歡呢?
《紅樓夢》中出場人物好幾百,女性群像個個精彩,誰的眼里只有釵黛二人呢?我喜歡惜春、探春、王熙鳳、劉姥姥不可以嗎?非得把對一個人的喜歡轉(zhuǎn)化為對另一個人的討厭,是多么降智的行為呀,哪有那么多非A即B?
再者有的讀者是只要一聽說薛寶釵不好,立馬來捂嘴跳腳人參公雞三件套。
說什么什么:“惡意抹黑薛寶釵”、“她分明是淡泊佛系與世無爭山中高士晶瑩雪”、“薛寶釵也很可憐”、“她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有什么錯?”
就先不說這些觀點矛盾不矛盾吧,就說說這個所謂“黑”的問題。到底怎么才算“黑”呢?大概每個人對此的定義是不同的。
我個人理解,至少我念一念原文中薛寶釵滴翠亭片段、比通靈微露意片段、露酥臂片段、繡肚兜片段,那肯定不能算是“黑”,畢竟那是人家《紅樓夢》的作者寫的,他就是安排薛寶釵偷聽嫁禍還心中得意的笑,安排她解排扣讓寶玉趴在身邊看金鎖,露出雪白一段酥臂,甚至寫出寶玉看呆了那膀子想要摸一摸,還自己闖進寶玉午睡的臥室,坐在花襲人之前做的床沿上,給賈寶玉繡貼身穿的鴛鴦肚兜。
作者寫都寫了,當年的抄書人也都一字不落的傳抄了,如今各版本也都照樣印刷了,我們作為讀者都買得到正版書籍,看的是真真切切。怎么薛寶釵能做這些事,作者能寫,我們能看卻說不得嗎?
說她這么做不好,從古代人的角度看,那是不講道德,不守禮數(shù),比如繡肚兜一回連賈寶玉都覺得褻瀆了她。從現(xiàn)代人的角度看,她嫁禍栽贓也是缺德不義的行為,成年大表姐這樣和表弟親近也不合適,吃虧的可是女孩子呀。
如果這也算是“黑”寶釵的話,難道要夸夸她滴翠亭甩鍋聰明機智,和賈寶玉親近是姐弟情深,繡肚兜是賢妻本色才可以嗎?這種話說了真的有人會信嗎?真的有人覺得自己不想承擔的惡果甩鍋嫁禍給無辜是理所當然嗎?大表姐和大表弟可以不避嫌到這種程度嗎?不會吧不會吧?
喜歡薛寶釵居然到了要無理取鬧、是非不分的程度嗎?《紅樓夢》中如果只有一個女孩是最美好的,那一定是寶姐姐,如果有人說薛寶釵不好,那一定是對家/嫉妒/黑粉,都怪寶姐姐太完美了。只要不喜歡薛寶釵,喜歡別的人物,那就是捧一踩一……這個味兒真的實在太沖了,麻煩收一收吧。
再者批評薛寶釵虛偽狠毒、不擇手段、攀附豪門那也不是黑,不過是說了點大實話。
薛寶釵對丫鬟金釧之死毫無同情心,甚至為了給王夫人公關洗地貶低金釧不過是個糊涂人,死了也不可惜,不過多給幾兩臭銀子;勸平兒甘心接受被賈璉王熙鳳當出氣筒說:“她可不拿你出氣,難道倒拿別人出氣不成?你只管這會子委曲,素日你的好處,豈不都是假的了”,這些封建社會上位者的惡臭發(fā)言難道不狠毒嗎?
別看寶釵給了金釧兩身衣服做壽衣,就真的以為她仁慈善良樂于助人。她那兩身衣服是給金釧做裝裹的嗎?分明是給王夫人和賈寶玉丑禍遮羞的,請不要只看見一點物質(zhì)上的施舍卻忽略了精神上的羞辱好嗎?
金釧缺是薛寶釵那兩件衣裳嗎?金釧明明是用自己最寶貴的青春生命自證清白,向世人辯白她不是王夫人口中的小娼婦。可薛寶釵三言兩語就把金釧用生命換來的一切抹殺掉。
薛寶釵做了不仁不義的事情,有什么不能正視的呢?可有人就是寧愿被書中事實啪啪打臉也要嘴硬不承認,甚至為了維護心中想象的薛寶釵的完美形象罔顧事實、不分青紅皂白的狡辯,還要反過來給別人亂扣什么“極端”、“偏激”的帽子,甚至用最惡毒的語言來私信里秀下限,好像倒得垃圾多了,我就會喜歡上薛寶釵,說她點好聽的一樣。
薛寶釵攀附豪門也是不爭的事實,否則她一個富豪千金多年來在榮國府努力經(jīng)營的是什么呢?作者不僅讓她親口承認:“只愁我人人跟前失于應候罷了”,還直接寫了薛寶釵在賈府的日程安排。
日間至賈母處王夫人處省候兩次,不免又承色陪坐半時,園中姊妹處也要度時閑話一回,故日間不大得閑,每夜燈下女工必至三更方寢。
人家三春和林黛玉平時每天做什么呢?除了賈母王夫人處請安,大家多在自己的屋里呆著,否則“珍重芳姿晝掩門”的寶姐姐去她們屋里串門子可找不到人呀。
迎春在綴錦樓下棋看《太上感應篇》,探春在秋爽齋練書法讀詩,惜春在蓼風軒畫畫讀佛經(jīng),林黛玉在瀟湘館讀書賞竹逗鸚鵡,去大觀園葬花吟詩。
再看看其他幾位客居賈府的外四路的表姑娘、姨娘們,比如邢岫煙、李紋、李綺等,除了蘆雪庵和元宵夜宴,她們可曾有過別的戲份嗎?不過就是去瀟湘館和黛玉聊天,不過是邢岫煙去櫳翠庵拜訪故交妙玉,真沒有人像薛寶釵每天都這么積極踴躍的做公關,求什么“好人緣”的口碑。
薛寶釵連賈府的下人都不放過,一進賈府竟然就“大得下人之心”、“那些小丫頭子們”也多喜歡和她玩,更離譜的事還讓自己的貼身大丫鬟鶯兒去結(jié)交寶玉的心腹小廝茗煙。
古代大戶人家的女眷的確是要應酬社交的,但對象是親族長輩、妯娌姑嫂以及世交親友家的妻女等,她們不需要結(jié)交奴才階層的婆子丫鬟以及小廝們,一般古代的女主子們對這些人只做三件事:安排工作、夸獎賞賜、懲罰教訓,已經(jīng)足夠了。
《紅樓夢》里的賈母、王熙鳳、李紈、林黛玉、尤氏等人都是這么做的,就是出身最低,為人八面玲瓏,平日最為憐貧惜賤、慈老愛幼的秦可卿,她也沒有去和下人奴才打成一片。賈府里做這種事的人倒是有一個,作者明寫是趙姨娘。
書中寫:趙姨娘原是好察聽這些事的,且素日又與管事的女人們扳厚,互相連絡,好作首尾。
最近那位讀者一直辯稱薛寶釵沒有那么簡單,沒那么low,請也不要把趙姨娘想的太簡單和low,起碼在結(jié)交籠絡賈府下人這一塊,趙姨娘交往的對象層次和獲得的成果明顯是高于薛寶釵的呀。
薛寶釵攀附豪門,恨嫁想做權貴的正妻,也是作者明寫的。首先是她母親就宣傳了,她的金鎖要揀有玉的男人方可正配。
看上去有點像古代才子佳人小說里大家長擇婿說:我這家資百萬,女兒琴棋書畫無一不通,女婿必須找個讀書人才行。但其實更像古代鴇母明碼標價花魁的恩客,那必須要是達官顯貴、公子王孫才能做她入幕之賓。
因為前者至少看中的是讀書人的才和名,后者看中的真的只有權勢財富;前者還算是投資,后者則就是交易。
古代“有玉的男人”就是指權貴官宦階層,那些販夫走卒和寒門子弟,哪怕是一般的秀才舉子可沒資格佩玉,薛寶釵一開始的目標就是要找給有權有勢人家的男人,“誰是縣長無所謂”,他能讀書最好,不讀也能做官,那也沒問題。
薛寶釵攻略賈寶玉的那一套也都是香艷曖昧的套路,什么看黃金鎖時解開排扣露出的貼身紅襖、散發(fā)的身體幽香、羞籠紅麝串露出的雪白酥臂,拜訪喝醉的寶玉,親手給寶玉繡肚兜做鞋襪,丫鬟鶯兒給寶玉兜售的“我們姑娘有幾樣世人都沒有的好處”等等。
她和尤二姐尤三姐的區(qū)別只是她遇上的是懂得尊重女人的賈寶玉,可是二尤遇到的是皮膚濫淫的賈珍賈璉賈蓉罷了。
雖然薛寶釵和二尤同樣不幸,但憑什么受到傷害的二尤就被罵蕩婦,免于傷害的薛寶釵卻被褒揚什么“君子淑女”呢?
薛寶釵做這些事的時候可沒有鬼鬼祟祟,藏著掖著,比如送棒瘡藥,她甚至親自托著藥丸子穿越大觀園,生怕別人不知道她格外關愛照顧寶兄弟。
所以又何必不好意思承認她對寶玉有企圖,有想法,甚至于辯解她看不上寶玉,拿寶玉當備胎。一個古代破落商戶的女兒拿榮國府嫡孫、貴妃的親弟弟當備胎,這種話真的有人信?
快起床了,去看看薛寶釵的親堂妹薛寶琴吧,連一個沒根基的窮翰林家都不想娶她了,同為金陵一霸家的千金,大家都是姐妹,何苦自欺欺人。
史湘云眼里沒人能比得上的好姐姐,在賈母眼里不過就是個破落小門小戶里癡心妄想、沒有規(guī)矩的毛丫頭罷了。
薛寶釵有自己的人格魅力,她不需要和任何人比,也不需要借光抬身份
《紅樓夢》在中國小說史中的地位毋庸置疑,作者塑造的每一個人物都很經(jīng)典,尤其是賈寶玉和十二釵眾女子,包括又副冊的丫鬟姐姐們,個個都有自己的人格魅力。
薛寶釵作為排名靠前,戲份頗多的女配,她的形象也是非常豐滿生動,鮮活獨特的。她身上那種不甘認命,不顧一切想要改變命運的勁頭,就算單拿出來放在任何一本小說里,給任何一個女配,都是很亮眼的存在。
作者給她安排了內(nèi)府采辦商戶出身,父親早亡,哥哥紈绔混賬,母親昏聵市儈的種種設定,都是為了讓薛寶釵的性格養(yǎng)成和人生選擇看起來更加順其自然,她偏偏又生的鮮妍嫵媚,自學能力強,博聞廣記,正經(jīng)的不正經(jīng),有用的沒用的書看過許多,女紅針線、人情應酬、家務買賣都上得手。
這樣一個有美貌,有頭腦,又肯豁出去積極上進爭取的女子,只可惜她生在家業(yè)破落的金陵一霸家,被哥哥拖累的選秀失敗,斷送了一條最好的青云路。她不甘心嫁給普通的官宦、商賈人家,也不甘心去扶持寒門讀書子弟,是因為不想倒貼娘家的財富資源和親戚家的權勢資源。
她一腔的報負,一身近乎自負的驕傲和自信,既然他們家只能拿得出錢,要倒貼就去貼能夠的著的最高的世家貴族,她要嫁就嫁給那京城里達官顯貴家的公子。做那公府侯門的少夫人,將來輕松混個誥命,還能用婆家的資源庇護母親和哥哥,生兒育女都是貴族少爺小姐。
所以,她選擇“金玉良緣”攻略賈寶玉是一項風險最高,可一旦成功而,收益也是最大的投資。這也是源自她精致利己主義者的思維和商賈頭腦,總想著賺便宜,不想承擔義務,以小博大,追求利益最大化,也源自她內(nèi)心對權勢地位、榮華富貴的熱望。
薛寶釵為此拼上了一切,她在大觀園里耗盡了最美好的青春年華,若不是賈府抄家敗落,她未必到頭會一場空,就算嫁不成寶玉,王夫人干耗她這些年,好歹也得幫忙給她說門婚事。
因為薛姨媽母子三人住在賈府這些年,王夫人和他們少不了利益輸送,薛寶釵幫王夫人鞍前馬后做了那么多臟活累活,手里未必沒有王夫人的把柄。
薛寶釵被賈寶玉罵做“國賊祿鬼”也是有原因的,她的人生經(jīng)歷特別像賈雨村那種古代熱衷鉆營仕途經(jīng)濟的讀書人。
這些人讀書不是為了明理修身,而是為了功名利祿,封妻蔭子。讀書也不是真的愛學問,而是把讀書作為晉升仕途的手段工具,為了考上功名,不好好做學問,入了那八股文的套子出不來,還要諷刺那些吟詩作對的人,是不好好做文章正經(jīng)學問的。
他們除了鉆研八股文,還要耍一些旁敲側(cè)擊的手段,比如刻意的經(jīng)營好的聲望口碑可以被名流推薦,甚至收買賄賂主考官和閱卷老師等。
等到考上了就拼命鉆營仕途,在官場世面上下拉攏關系,使用假仁假義小恩惠邀買人心,拉幫結(jié)派結(jié)黨營私,攀附更強大的勢力做依靠,拜恩師,拜干爹,認同宗……為討好逢迎權貴背信棄義,草菅人命,迫害無辜,只為了他自己爬的更高,就出賣靈魂和良知,一步一步成了那受人唾罵的奸佞賊臣。
這種人物形象在古代小說男性是有很多的,比如《紅樓夢》里就有的賈雨村、傅試,歷史上也有趙高、王莽、元載、秦檜等人,但若論小說中的女性形象卻只有一個薛寶釵比較典型。
這難道不是《紅樓夢》作者的偉大之處嗎?他筆下的女子是可以和男人一樣熱衷追求權勢名利欲望,哪怕她吃冷香丸也壓制不住她內(nèi)心熱毒沸騰、野心勃勃。
薛寶釵就是想要打破原生家庭的魔咒,想要去反轉(zhuǎn)如飄萍柳絮般的命運,她就是要去爭搶夢寐以求的榮華富貴,她就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選擇最難走的一條人生路,她就是要扛著封建禮教的枷鎖做貴族的敲門磚,她就是不擇手段,不守矩道德底線,虛偽搞陰謀套路,縱是她的能力配不上她的野心,但是她的勇氣和內(nèi)心依然是很強大的。
這樣的反派人設不是很過癮嗎?不是也很有藝術魅力嗎?何況薛寶釵也不全是反派人設,她平時大多數(shù)時候表現(xiàn)的還挺正常的,裝扮“淑女”和道學先生也有模有樣,也會當知心熱心大姐和姊妹說說笑笑,和母親哥哥還有親情流露的時候,這樣一來這個人物就更加有意思。
所以到底為什么不敢正視薛寶釵的野心,不敢承認她熱衷名利富貴呢?非要標榜她是什么淡泊佛系高士,儒釋道合一圣賢,端莊善良賢妻?結(jié)合她在書中的所作所為不覺得割裂嗎?
說薛寶釵雌競怎么了呢?她那點陰私詭計小手段不都是用在賈府里娘兒們之間了嗎?她的目的不是就要貶低打壓甚至擠掉林黛玉、史湘云等名門閨秀,搶著去做權貴公子賈寶玉的妻子寶二奶奶,獲得王夫人、賈母等封建父權代言人的認可和凝視嗎?
是不是怕承認她“雌競”攀附權貴依附男人就不能再夸她人間清醒大女主了呀,其實沒關系的。薛寶釵之所以只能在內(nèi)宅耍心機,競爭她瞧不上的賈寶玉,是因為她真的出不去,不能正常參與到社會競爭中去。
但凡她出得去,能夠搞事業(yè),她肯定比賈雨村還能鉆營,底線更低,心更黑更狠。只能說是封建禮教禁錮女子,限制了薛寶釵的發(fā)揮,她只能借東風,她的最高青云志也只能是給貴公子當個嬌美的賢妻。
再翻一翻古代歷史上帝王將相,謀士策士們的“雄競手段”縱橫鉤距、陰謀陽謀,不也一樣為了權勢地位女人撕吧的你死我活嗎?什么雞鳴狗盜、栽贓陷害、挖坑設計、坑蒙拐騙、暗殺偷襲,這些古代的男人們就比薛寶釵的手段高級很多嗎?
怎么這些事他們做得,薛寶釵做不得呢?到底是誰打心眼兒里瞧不起女人?就因為薛寶釵是個女的,那她追求功名利祿,有野心志向,耍心機手段就很不堪了?
曹操錯殺呂伯奢一家,還振振有詞說“寧可我負天下人”,他屢次屠城,連百姓都不放過,還不是照樣煮酒論英雄,談笑天下事,說什么:“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也被稱為一代梟雄,憑什么薛寶釵就得必須洗成淡泊無爭圣母大白蓮才行?
更可笑的是一提薛寶釵的不好,就立刻有人說什么“釵黛合一”“她是和林黛玉一首判詞并列的人,怎么會這么不堪”,甚至磕釵黛CP的,更有甚者拿薛寶釵和古今中外各路神仙名人賢者相提并論,張口就是“薛寶釵是誰誰誰下凡”、“薛寶釵像誰誰誰”。
真的好奇在這些人心里,薛寶釵到底是哪種攀援性植物?她在書中選擇放棄自我,做個禮教和權貴的工具人一般去追求青云志,難道讀者也覺得她沒有獨特的個性,不配有自己的style,離了林黛玉和那些有神仙和名人就不能站立行走了?這么卑怯嗎?
還是書中的薛寶釵本人夠勇,夠狠,夠頭鐵、夠臉皮厚,否則她是不可能在賈府經(jīng)營七八年的。
薛寶釵真的不需要和任何人合一,也不需要像誰誰誰,她就是她,她就是薛寶釵,她有名有姓的,她的言行舉止、性格脾氣作者刻畫的足夠詳盡了,她不需要靠碰瓷任何人借光抬高身份、洗白嫌疑。
她這種獨一無二的“閨中祿蠹”屬性人設,已經(jīng)足夠她在金陵十二釵里穩(wěn)坐第二把交椅了。就連王熙鳳雖然殺伐決斷,也沒做到薛寶釵這么冷血無情,底線低,為了目的不顧一切豁出去。
薛寶釵真的是可惜了生在金陵薛家“金簪雪里埋”,若是她自幼接受好一點的教育,長大了能有好一點的機會,她是可以成就一番事業(yè)的。至少換了她進宮當貴妃的話,不可能像賈元春一樣在省親大典上哭著說什么“不得見人的地方”,小氣刻薄的不舍得給賈環(huán)和迎春小禮物。
最后真心誠意的勸一句用“粉圈思維”看薛寶釵的各位,醒醒吧,讀書需要思辨,真相需要質(zhì)疑。請正視薛寶釵的野心,打破父權凝視的枷鎖,也別只是因為不同的意見就那么重的戾氣,連現(xiàn)實和虛擬都分不清。
如果不認同我的觀點,那也沒關系。請多把您的精力放工作上,生活上,學習上,作業(yè)太少就去復習預習,吃的太飽就去溜達閑逛,實在沒事就去找個班上,別把時間浪費在看我的視頻和專欄上。
對于很多朋友問我的,如果遇到一些極端的釵迷怎么懟的問題,我只有一個建議:三十六計走為上,千萬別浪費咱的時間,尊重不同的觀點,尊重他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