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聊作詞作曲——作曲篇16:段落的結(jié)構(gòu)
作曲的每個段落,都可以拆解為4個部分。
旋律可以拆成四段,和聲進行也可以拆成四段。
在一首歌的每個段落里,既要有重復(fù),又要有變化。
基本的結(jié)構(gòu)有ABAC,以及AAAB。
接下來有紅色大字,提前預(yù)警。

(1)ABAC
《? ABAC??特??別??重??要? 》
我用盡了所有我能想到的方式加重這句話,希望你能感受到它的重要性。ABAC在作編曲里無處不在,作曲的旋律與和聲,編曲的鼓、鋼琴、弦樂,一切的一切,到處都有ABAC的影子。
·ABAC的旋律

上面是旋律,下面是和弦。
我把旋律分成了四段,給了三種顏色。
這段副歌的結(jié)構(gòu)是ABAC,藍色是A,黃色B,紅色C。
兩個藍色的A段旋律,其實是一模一樣的。雖然第二遍A段的最開頭多了兩個音符,但這不妨礙它們都是A段。
而B段和C段的旋律,僅僅在開頭幾個音一樣。在C段,通過開頭幾個音引入重復(fù)的感覺之后,一定要打破B段旋律的慣性,不能順著感覺把B段又重復(fù)一遍。打破慣性只需要改變重音符的位置即可。
·ABAC的和聲

還是同一段副歌,這張圖里我把和聲拆解成了四段。
和聲的結(jié)構(gòu)還是ABAC,A段藍色,B段黃色,C段紅色。
和聲也同樣符合這兩個特點:
兩個A段的和聲是一模一樣的。
B段和C段的和聲,只有開頭兩個和弦一樣。

(2)AAAB
相對于ABAC而言,AAAB是很少見的。
·AAAB的旋律

我把這段副歌旋律分成了四段。
三個藍色的A段,一個黃色的B段。
AAAB這個結(jié)構(gòu),三個A段的旋律是不能完全重復(fù)的,完全重復(fù)的話會非常乏味。它們各自在句尾處做了一些變化,但這些變化并不妨礙它們都是A段。
實際上,如果單獨看前兩個A段的話,它們也構(gòu)成ABAC的結(jié)構(gòu)。
·AAAB的和聲

這段副歌的和聲則是非常標準的AAAB。
三個A段和聲完全重復(fù),進入B段后用完全不同的和聲打破重復(fù)的感覺。
B段一定要打破前面A段的感覺,不能A段彈了三遍6623,到了B段還是6623,重復(fù)四遍的話會很乏味的。

作曲篇后記:
寫到這里作曲篇就結(jié)束了,一共寫了16篇。
除了音程音階那些基礎(chǔ)樂理以外,其他的所有內(nèi)容都是我自己拆解分析了大量作曲,并自己寫過一些歌,自己摸索出來的規(guī)律。
第一次嘗試寫教程,這16篇的順序并不完美,但專欄不方便調(diào)整,所以就這樣吧。
在專欄寫作曲知識,有個要命的硬傷,就是沒法播放聲音。畢竟是寫歌,不用耳朵聽肯定是不行的。如果是認真的想搞懂我所介紹的內(nèi)容,就需要去找到案例的那首歌,去聽它的副歌(我分析的所有案例都是副歌)。聽聽副歌,再看我用藍色字體標出的描述,會更好理解。這段話我或許要寫在作曲篇的開頭,一會把它搬過去吧。
唔,給大家看一張截圖好了,這是我寫作曲篇期間新建的工程。

作曲篇的大部分圖片都是從這個工程里截出來的,小部分是從我的扒帶工程、以及我自己的作編曲工程里截的。用了很多首自己的歌做例子,有種夾帶私貨的感覺x
那么作曲篇就結(jié)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