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藝設計考研上岸經(jīng)驗專訪 | 上海理工大學萬字詳解#李碩:過去的一年,我非常懷念!

“?TUWEING ·?中國針對性設計考研備考平臺?”
?
突圍到此真的十年了
2011.01-2021.08
十年如一日,每一年堅持找尋一個新方向
···
2014年,突圍“針對性”教學模式的全覆蓋
2015年,突圍“品牌化、系統(tǒng)化”專業(yè)運營
2016年,《高分攻略》系列叢書全國出版
2017年,獨家原創(chuàng)“師訓體系”建立與傳承
2018年,全新課程體系的整合與首次升級
2019年,探索“線上線下”一體化課程模式
2020年,全面深化教研與教學的內(nèi)容輸出
2021年,扎實推進課程模塊化整合與銜接
?????

文稿 /突圍君@TUWEING
字數(shù)?/12036字?/31MIN
2021年,冬天已經(jīng)過去,我們積蓄了一冬的溫暖力量終于得以釋放,21屆國內(nèi)各大高校都已經(jīng)發(fā)布了自己錄取計劃,22屆的你們是否已經(jīng)開始準備躍躍欲試,今年的考生們也終于可以稍微放松下來自己的緊張情緒迎接即將開始的春天。為了讓大家能夠第一時間了解到自己未來學習的樣子,為了重新堅定自己辛辛苦苦樹立下來的新目標,沉淀十年的突圍為大家?guī)砹恕?strong>那些高分的故事”特輯,這次所有的對話可能都與你的未來息息相關,但卻具有別具一格的打開方式。
再加把勁
終點馬上就到
|
李碩
本科:常州大學,本科專業(yè):景觀設計,報考院校&專業(yè):上海理工大學環(huán)境藝術設計,初試分數(shù):384,英語:59,政治:65,設計理論:122,設計手繪:138,初試排名:6,突圍全程班次學員,2021屆成功上岸。
TUWEING-ER
突圍“針對性”設計考研專訪人
2011年成立,2014年全國首創(chuàng)“針對性”設計考研《突圍模式》,出版了《視覺傳達設計考研高分攻略》、《工業(yè)設計考研高分攻略》、《環(huán)境藝術設計考研高分攻略室內(nèi)篇》、《環(huán)境藝術設計考研高分攻略景觀篇》、《設計考研理論紅寶書》等設計考研必備教輔書籍;成功原創(chuàng)出品了“院校微訪談”、“設計考研上岸專訪”、“設計理論21天打卡STUDIO”、“3×7天手繪打卡STUDIO”、“設計考研最后四套卷”、“復試與調(diào)劑通關寶典”、“造型解構(gòu)十六周在線手繪基礎課”、“邏輯建構(gòu)在線理論課堂”等一系列設計考研原創(chuàng)產(chǎn)品與課程體系。
???
“
聊聊你自己,選擇這條路。

Tuweing Design:可以聊一聊你的全年復習技巧么?
Li:哈嘍大家好,我是李碩,2021屆剛上岸的上海理工大學環(huán)境設計研究生。本科就讀于常州大學景觀設計專業(yè)。很榮幸有機會能夠跟大家分享我的考研心得!與其說是學習經(jīng)驗,倒不如說是這一年的心路歷程,我本身也不是什么學霸,對于學習沒有獨到的見解和方法論,也不想給大家侃侃而談灌雞湯。所以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跟大家分享我這一年的經(jīng)歷和變化,這一年不僅僅是備考積累知識的一年,也是在不斷成長不斷蛻變的一年。這篇文章送給屏幕前的你,稱不上經(jīng)驗,姑且叫心得,不能說是讓你醍醐灌頂,也還能是為你指點迷津。
關于這次的擇校分享,為了幫大家節(jié)省時間,畢竟好幾千字的文章。第一部分是擇校和介紹上理;第二部分是關于應試的技巧,我的各科的學習方法以及復試(雖然是以上理的科目為切入角,但是真的都是相通的!?。。。?strong>;
第三部分是我的慘痛教訓(全篇都可以不看,這個必須看?。。。。。。。。。。。。。。?strong>;
第四部分就是我的情感抒發(fā),不是雞湯,就是想分享一下我對考研這一年以來的心路歷程和看法,我覺得這部分的真情實感在后期的也會有所幫助。
?如何擇校 —— 矮子里面拔將軍?我相信依然還有很多人對于擇校有著不少的糾結(jié),這里就分享一下我當初是如何血敲定上海理工大學的,擇校就是一個不斷篩選不斷比較縮小范圍的過程。首先是篩選,就好比我要買一件衛(wèi)衣,我在心里就要提前劃定一些條件,比如品牌是什么、面料是純棉的還是滌綸的、是帶印花的還是純色的、開衫和還是套頭的等等,通過不斷的篩選,最后挑選出一件最適合自己的,如果只是計較品牌,有時候往往會錯失掉更好的產(chǎn)品。擇校也是如此,因此在擇校前,第一步就是篩選,應該先列出來自己對于學校的選擇的條件,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在做減法,通過刪減而得到最終的結(jié)果。
我給出的條件如下,大家可以參考一下:學校頭銜(985/211/雙一流)、考試難易度、所在區(qū)域、學校排名、專業(yè)排名、校區(qū)硬件設施、學費、所在區(qū)域出行便利度等等,將這些條件列出來之后,開始對其排名,挑出兩三個最重要的必須要考慮的,譬如在我的條件中最重要的是區(qū)域,因此我給定的區(qū)域是上海、南京、杭州(排名分先后),之后所有的學校就在這三個城市里面選擇。然后下一個條件是考試難易度,這個其實和學校頭銜也是掛鉤的,畢竟江浙滬的都是香餑餑,就比如我直接篩掉了985,這就直接要不起。接著再篩掉一些和藝術類不沾邊的211和一些普通院校。到了這一步,能夠選擇的學校就已經(jīng)很少了,此時就要開始進行第二步就是比較,推薦大家列一個Excel表格,能夠直觀的比較各個學校的優(yōu)缺點,這是我之前列的表格,已經(jīng)篩選了只剩10所學校,剩下的就是進行各個條件的具體對比,來進行最后的選擇。

通過這個表格,就可以直觀的對比出各個學校的區(qū)別,就可以進行橫向?qū)Ρ?,來確定最終的結(jié)果。其實我覺得硬件設施也非常重要,還是要多多了解學校的硬件設施,宿舍幾人間,有沒有獨浴,上床下桌還是上下鋪,有沒有空調(diào),校區(qū)有多大等等;如果有機會,實地考察一下學校是最好的。奔著名校去固然是好的,人都要有追求,目標定得高些自己努力起來也有動力也有壓力,但是即便是名校也應該多多了解,當匯聚的信息越全面,自己對于學校的了解越熟悉,最后選出的結(jié)果才是最滿意的。
?上海理工大學 —— 基本情況?下面就進入干貨時間,首先是我所報考的上海理工大學的一些基本情況,百度百科上面有的我就不講了,我主要講一下軟硬件設施。學校是雙非,不過也屬于實力較強的雙非院校;地處上海市楊浦區(qū)軍工路516號,交通稍有不便,搭地鐵得乘公交或者單車,當然走過去也行;學校是老校區(qū),里面有很多洋房,是很漂亮的;術設計碩士點隸屬于出版印刷與藝術設計學院(下面簡稱版院),學院樓是新大樓(目前又搬遷了),研究生宿舍都在南區(qū),宿舍屬于抽簽制,上理的宿舍一言難盡,旱的旱死澇的澇死,不過版院研究生的宿舍還行,以上就是硬件的基本情況,學科的話,上理的視傳剛評上一流學科,環(huán)藝搞得是城市更新和美麗鄉(xiāng)村,產(chǎn)設不太了解,具體研究方向可以到官網(wǎng)查一下。
?手繪很特殊,建筑室內(nèi)景觀都沾點。
?接下來要說的是上理的專業(yè)課。拿本子記下來!
專業(yè)課是手繪和理論:手繪很特殊;最特殊的是紙!用的是自命題統(tǒng)一用紙B5小黃紙!?。?!就和你答理論是一樣的,一共11頁半,其實能畫的只有兩張半,要提前進行排版,我當時在考場上是申請加紙了(但這是討巧了,不敢保證今年還會允許),用筆官方說的是彩鉛,我也親自打電話問過,用馬克筆是可以的,由于用紙很薄,容易透,所以上色也要薄、透??!不要一個地方來回上很多遍!但是現(xiàn)階段,依然建議大家用A3常規(guī)紙練,B5很小很小,大紙畫習慣了,上手小紙很容易。上理的題型也有些特殊,上理考的是庭院+建筑方向,總場地面積在300平,建筑面積在100平左右,要求室內(nèi)效果圖(19年有,20年去掉了,但最好是準備著)、建筑效果圖、建筑立面圖、總平面圖、場地平面圖、200字設計說明;如果算上室內(nèi)效果圖,量還是很多的,不過室內(nèi)效果圖去年去掉了,不知道今年會怎樣,還是要準備??!不過上理的手繪題目非常簡潔明了,省去了讀題解題的時間。就直接告訴你要畫什么空間內(nèi)容,比如19年要畫的是民宿、20年要畫的是辦公空間。
其實乍一看上理的手繪建筑、室內(nèi)、景觀都涉及,其實三者是相通的,我依次說一下。
首先是建筑,上理考察的建筑是體量非常小的建筑,100平單層,就是小平房;很多人感覺建筑效果圖無從下手,聽起來很難,其實不然,我認為是要比室內(nèi)效果圖簡單的多,建筑無非就是各種體塊堆疊在一起的方盒子或者異形盒子,所以可以將其看做是放大版的家具,比起室內(nèi)效果圖拎不清的透視,建筑效果圖非常友好了。前期建議可以臨摹一下大師的建筑素描、速寫,建筑的手繪圖一搜一大片,還都是大師畫的,比如彭一剛先生的建筑手稿,非常適合來臨摹,里面對于抖線的運動已經(jīng)通過線條的疊加來制造光影效果都是值得學習,后期就可以拿著一些實例建筑來進行寫實,這時候可以選擇小體量的建筑進行訓練,這里要插一句,在臨摹效果圖的時候,順帶著請把平面圖也臨摹了,一來可以訓練平面圖的畫法;二來可以學習平面布局,通過平面來學習大師對于建筑準則、通過平面發(fā)覺各個大師的設計手法,這就順便把理論學了;三來學習平面圖推效果圖;可謂是一石三鳥。學習建筑效果圖不要就是抄圖,理念平面都串在一起,自己對臨摹的建筑改一改,加一加,減一減,不斷摸索。畢竟不是專業(yè)的建筑專業(yè),效果圖主要是為了看大效果。
然后是景觀,上理的景觀考察的是庭院景觀,去掉體量,攏共200平,就在這200平里面種樹種草,比起常規(guī)景觀快題動輒幾千平的大體量,上理的景觀就顯得非常小,因此很多人處理景觀的時候就是畫一條路、種點草就行了。這里大家有時間,來得及學景觀,就要好好學?。?,庭院景觀主要就是花鏡,學點植物搭配的技巧,能讓你的景觀脫穎而出;庭院景觀代表還有日本的枯山水、蘇州園林等,尤其是蘇州園林,暑假在突圍趁著有時間去蘇州逛逛,前期把園林的平面圖過一遍,各個節(jié)點知曉,功課做足了,然后帶著平面圖去逛園林,好好學習手法,將理論和實踐結(jié)合在一起,又同時學快題;又同時學理論;還順帶著放松旅游了,又是一石三鳥。上理的景觀和建筑一樣,講究精,小空間講的就是細節(jié),雖然3小時時間有限,但是依然要求前期的訓練把平面圖畫精致,尤其是植物搭配!
最后是室內(nèi),室內(nèi)100平,怎么說呢,大體量難畫,小體量也難畫,因為面積太小,導致劃分區(qū)域的時候真的要精打細算,這個時候也是學習大師的時候了?。ù髱熃ㄖ肋h的神!)或者看看日本的小居室空間怎么劃分空間,一個空間多用處,等等這些,都可以學到快題里面。室內(nèi)我想講的重點是制圖規(guī)范!認真去查閱所有的制圖規(guī)范,各類符號的畫法、承重柱、承重墻、窗戶、標高等等這些容易被忽略的符號,或許閱卷的時候不看重這個,又或許看重了呢,總之,制圖規(guī)范會讓老師覺得這個學生是懂行的,不是繡花枕頭;上理會直接確定空間屬性,因此準備常用的空間屬性就行了,比如餐飲、辦公、社交、閱讀、衛(wèi)生、展覽、居住等各類小型的空間,而且各個空間之間也是相通的,要學會在同一個給定的建筑里去變換布局以適用各類型的空間。
總之,室內(nèi)景觀建筑是一起學的,就比如上面提到蘇州園林,里面也有是建筑的,擺放也是有要求的,古建筑同樣也是有室內(nèi)設計的;景觀、建筑、室內(nèi)密不可分,要在一起學,看做是一個整體來學;上理是小體量的,學起來也是較為容易,建筑關注小平層建筑、景觀關注庭院景觀和花鏡、室內(nèi)關注100平的空間就行了。
?理論大換血,考的就是隨機應變能力。上理的理論在今年換書了,王受之的《世界現(xiàn)代設計史》(第二版)不變,把原來的建筑史改成了趙農(nóng)的《中國藝術設計史》。關于理論的我有血淚史,慘痛教訓!放在后面的慘痛教訓一欄中一起說,這里就不重復了,還是主要講講題型和復習方法。

上理的題型為:填空題、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綜合題;題量還是很多的;最容易失分的其實是填空題,因為考的非常細,基本就是考察知識的儲備;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都是常規(guī)題;綜合題是要求畫圖的,比如今年綜合題論述的是后現(xiàn)代主義代表人物和其建筑,要求文字說明和簡單的線稿描繪;
這就是之前要求臨摹大師建筑的用意,在這里派上用場了。要知道,上理考察的是史論,要比概論簡單的多得多,不論是世界設計史還是中國藝術設計史,其本質(zhì)都是歷史,要點就是什么時間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意義,千萬不要去死磕書本,從一開始就死記硬背!這樣學起來非常痛苦。就比如學習世界現(xiàn)代設計史,就是通過學習每一個設計運動去學習設計的發(fā)展,而每一個設計運動又是由各位著名的設計師發(fā)起,因此學習設計師成為了學習設計史的重點,去了解設計師的設計理念,不是說去背下去文字就可以的,確實,各種教輔材料已經(jīng)貼心的為我們總結(jié)了各個設計師的設計理念,但是我認為這樣的輔助記憶是要放到后期來進行的,而前期的重點就是去領悟和參透。設計師的理念從何而來,就是從他的作品而來,因而去學習設計師的代表作品對于理念的理解和把握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舉個柯布西耶的例子,我們都知道他的建筑六項原則和機器美學,但是如何體現(xiàn)在設計中很多人是不知道的,比如他的薩伏伊別墅、馬賽公寓,去看看平面布局、SU模型,在平面中在模型中去對照他提出的建筑原則,這個時候,對于理論的記憶就不僅僅是文字,更多是立體的畫面,這樣的理論是真正的理解了,對于他的建筑理念也有了自己的感悟,此時已經(jīng)可以用用自己的語言去來總結(jié),后期再結(jié)合教輔材料的總結(jié),背起來輕輕松松。這樣的學習模式同樣適用于其他的設計師,你是不是發(fā)現(xiàn)了,再去學習設計作品的時候,是不是也是在學習手繪,所以這些都是相通的。這些一個個作品其實就是案例,除了學習一些知名建筑師的作品,同時也要去緊跟潮流,多多了解當下的設計趨勢,關注一些設計網(wǎng)站的設計作品,辨析的去看待,發(fā)現(xiàn)里面的不足,學習里面的長處,對比經(jīng)典建筑,看看有何共性,通過不斷的累積素材案例,對自己的理論有著很大的幫助,許多內(nèi)容是可以用在快題里面、可以用在論述題里面。再寫論述的題的時候,就可以采用分論點+舉例論證的方法,將自己積累的素材轉(zhuǎn)化為論證論點的例子,以此來豐富答案。
相對于以人物來串聯(lián)的世界現(xiàn)代設計史,中國藝術史是以朝代的縱向模式來串聯(lián)的,因此方法要稍微區(qū)別一些。以朝代學習的時候,要首先了解朝代文化背景,因為古代的美術作品與當朝文化存在深刻綁定,文化背景也有助于理解作品的含義,其實就和我們中學學文言文一樣,揣摩作者的用意;在縱向?qū)W習的同時,我非常推薦橫向?qū)W習,就是以類別再來順一遍,比如青銅的一起學,商周青銅的紋路、造型等有何區(qū)別,通過對比來的方來加深印象;學習瓷器的時候也是歷朝歷代的一起學,這樣就相當于整體把握,同時利用代表性的工藝品來加深印象。
其實對于中國的部分,我是比較沒有發(fā)言權(quán)的,因為我僥幸的以為中國部分占比低,因此對于中國的部分就過了一遍,這也導致了我在考場上慌了神,因為中國的部分大幅度增加,并且論述題出現(xiàn)了活字印刷,這是在參考書上找不到的部分!這樣的題目就屬于自己完全沒有準備到的地方,也是現(xiàn)在很多學校都會考的,考察的重點就是知識儲備和隨機應變的能力。我在考場上真的現(xiàn)場組織語言,這是一道論述題,如果直接放棄就意味著涼涼,所以我就是把我自己之前學過的一些影響意義結(jié)合中國古代文化背景進行結(jié)合,這就是對自己腦子里的知識的檢索和運用,將吸收的知識拆解分離,組成自己的語言,成為新的理論的支撐;這里就要求在平時的理論學習中,不要過分依賴教輔材料,要學會用自己的話去總結(jié),因為當用自己的話去總結(jié)的時候,不斷的學習,其實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話是通的,改變幾個名詞就可以成為另外一個作品的影響和意義。當然,大家還是要好好學習,不要像我,血的教訓!
上理給定的是王受之的《世界現(xiàn)代設計史》和趙農(nóng)的《中國藝術設計史》,但其實這些史論都是通的,因為歷史就是那樣已經(jīng)確定的,再怎么變著花樣也是一樣。比如荷蘭風格派的很多內(nèi)容我是從范圣璽的《中外藝術設計史》里面學到的、許多總結(jié)和意義我是從大衛(wèi)瑞茲曼的《現(xiàn)代設計史》中學到;田自秉的《中國工藝美術史》同樣也是對中國部分的最好補充。我同樣非常推薦大家去看一些公開課和紀錄片,這些圖片視頻化的內(nèi)容要比干巴巴的文字更幫助記憶。

當然這些都是前期打基礎的時候完成的,后期還是要靠背誦,而如果前期這些基礎打牢了,后期背誦起來就會非常輕松。并不是讓大家不去背誦?。?!背是必須背的?。?!這些都是在前期打基礎完成的,都是幫助去理解,而教科書上的內(nèi)容是必須背的?。∏捌谕ㄟ^各種輔助去理解內(nèi)容,后期背誦起來更快!不背下來,考場上寫啥。
?英語和政治?其實對于公共課,我沒啥話語權(quán),我也考的不高,中規(guī)中矩。就在這里分享一下我自己學公共課的規(guī)劃和安排吧。
上理考的是英語二。我英語一開始是背單詞和學習語法(長難句),起步時間在六月底,當時單詞就是用墨墨APP,語法就是跟著劉曉艷;集訓的時候就是保持每天背背單詞,不過也都是間歇性的背;集訓完的暑假我是開始正式學習長難句;暑假結(jié)束后9月份我開始跟唐遲的閱讀的邏輯,開始訓練閱讀,并且同時準備翻譯,好在英語二的翻譯較簡單,也沒花費太多時間。10月國慶集訓回來之后就正式開始刷真題,我只刷了英二的真題,從10年刷到17年;2010年的真題選擇部分才拿了30多分,2017年就已經(jīng)拿50分了,慢慢做著手感就上來了,這個時候我只做閱讀,而且是精做,先按照考試的時間掐表做一遍,然后再通篇翻譯一遍這個時候我也是堅持每天背單詞,我背單詞是碎片化背單詞,利用碎片時間背單詞,因為我其實起步的非常晚了,所以時間太緊張了。11下旬的時候差不多就開始刷真題了,真題刷了兩遍到了12月初的時候,我就開始準備作文,我作文也是跟著劉曉艷的課,然后會把從10-20年歷年的作文都寫一遍,我會用ipad寫下來,然后用微信小程序里的“微軟愛寫作”批改,它主要是指出一些語法和詞匯錯誤。我覺得作文的批改非常重要!其實對于我們大多數(shù)人來說,能過做到詞匯語法不出錯就可以了,至于各類長句的運用還是適當追求,為了寫長句子卻通篇的錯誤單詞和錯誤語法得不償失,基礎分拿到再拔高。
是詞匯量和語法,單詞一定要背,除了通過軟件孤立的去記單詞,最好的就是在做閱讀的時候把不會的單詞記錄下來!根據(jù)語境去背單詞,這樣記得更牢固。而語法也要踏實的學,在第一遍做閱讀的時候,把長難句抄下來,分析句子成分,用筆把翻譯寫出來,一定不要只是用嘴說,自己以為自己翻譯的是對的,但實際上差距的非常遠!
政治保6沖7。我政治是9月份開始的,一開始跟著徐濤的課把政治過一遍,同時同步刷1000題,我就是看徐濤的課刷肖秀榮的1000題,1000題我刷了三遍,第三遍就是只刷錯題,1000題要吃透,尤其是毛概細節(jié)很多,要學會歸類,比如會議一類、文章一類等等。到12月份的時候我就開始背肖四肖八,我答題就只背了它,今年大題全部押中,肖老永遠的神!
政治其實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多,基本都是60-70分之間,如果自己有時間,可以拔高一下,但是還是建議多留些時間給英語和理論,保住基本的65分,沖一沖70分就行了,因為政治都是突擊內(nèi)容,只要跟著肖秀榮走,就沒太大問題了。
關于復試?現(xiàn)在,這部分內(nèi)容不用看,等到初試成績出來之后再看!上理復試因為疫情的原因,我們采用的是線上的復試,所有就只有面試沒有筆試,但是線下復試的話是要考筆試的,所以手繪初試考完不能丟!面試主要是英語、專業(yè)問答、作品集。
首先是英語。英語是抽簽制,抽到的都是專業(yè)問題!是的要用英語回答專業(yè)問題,沒有那些常規(guī)的自我介紹之類的,初試結(jié)束后閑著沒事可以練一下口語了。
然后是專業(yè)問答。一樣是抽簽制,也是關于專業(yè)的,我還被問到兩本書,我也沒讀過,老師問我讀過XXX,我說沒有,又問我讀過XXX,我也說沒有,然后我就說如果有幸被錄取,我會彌補自己的知識短處,還把老師逗笑了。
接著就是作品集。要好好做!現(xiàn)在五六月份,真的可以投投比賽,不然到后面哪有時間搞比賽,初試結(jié)束后就好好搞作品集!作品集就是讓我自己介紹兩個作品,老師再問些問題。
復試的時候其實最重要的是談吐大方,不會沒關系,大大方方的承認不會,虛心請教,千萬不要不懂裝懂!上理還是非常保護第一志愿的的,今年第一志愿進復試的全部錄取了,計劃29人,錄了36人。

?血淚和教訓
?1.我是在臨考前2天才知道手繪是用理論用紙,我之前一直以為是B5的打印紙,當時心都涼了,好在我及時調(diào)整了一下排版,又練了一張!所以不論是不是考上理,一定要問清楚紙張!?。?!
2.關于彩鉛和馬克筆。上理的文件是要求用彩鉛,不過我們問了老師,得到的答復是馬克筆也可以,所以我們都是用的馬克筆。
3.別拖!我一直拖到8月份才正式開始,就我的進度跟人家差一大截,雖然說不要和別人比較,但是差的太多真的該好好反思,就導致我理論的中國部分直接放棄了,因此上考場額時候拿到理論試卷真的是從頭發(fā)梢涼到腳指尖(不過好像準備了也答不出來活字印刷),反正別拖?。?!千萬別拖!?。?!別覺得現(xiàn)在時間一大把,等到12月份面對沒刷完的英語真題的時候,欲哭無淚!
4.答題的時候看清楚再答,我就是那個反面教材,作文寫跑題了!寫完的時候讀題才發(fā)現(xiàn)寫跑了,沒辦法,只能全部劃掉用最后剩下的一小行行寫,反正最后出分的時候確實看出來我作文沒得幾分。
5.別自我感動做無用功,看似在圖書館泡了一天,朝五晚九的,實際上學習12小時,有10小時在耍手機。別用學習時間來衡量學習結(jié)果,用學習進度來衡量!!
6.對于時間的安排,我是以周為單位來安排,根據(jù)進度做調(diào)整??!要有一個宏觀的把控!因為我覺得具體到天真的只適合自律極強的人,對于我這樣的咸魚只會一項都完不成!
?再看看過去一年,我很懷念。和高考不一樣,考研不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如果你現(xiàn)在再看高考,也不會覺得高考失敗人生也就失敗了,考研也是如此,它只是人生如此多的選擇中的其一罷了,考不上沒關系,二戰(zhàn)或者直接工作,沒什么大不了,人生不會就此戛然而止,壓力是要有的,但是不要壓垮了自己,放平心態(tài),走好每一步,過好每一天,去擁抱考試的那天。
考研為的是一個結(jié)果,但收獲的不僅僅結(jié)果,最重要的還是這個過程,其實我愿意把考研比喻為一輛開往目標城市的普速列車,車上的乘客都在期待著終點站,都在掐著時間向前走,而在這通往終點站的路途上,乘客們從一開始的陌生、然后開始慢慢接觸,最后完全熟悉;這個時候,自己也開始注意窗外的風景了,當列車駛?cè)虢K點站的時候,這段旅途結(jié)束了,但是沒有結(jié)束的乘客之間的感情和刻在腦海里沿途的美景。
在這過去一年,我最最難忘的一定是在突圍的日子,因為那個夏天,是屬于奮斗和快樂的;讓我銘記于心的也不是在突圍一個個爆肝畫圖的夜晚,而是我在突圍結(jié)交了新朋友、上課點奶茶、下課討論吃什么、夜晚打車去擼串,這些忙里偷閑的片刻時光是真正串聯(lián)起我的記憶;對于在突圍學習的繪畫技巧、理論技巧,助力了我的考試,但就和那列前往目的地的列車一樣,他終歸會時間淡去的,不會淡去的則是那個夏天所留下的美好的記憶;時至今天我依然和那群小伙伴保持著聯(lián)系,我們也一起出去旅游過,去過恐龍園、去過長沙,因為和他們在一起的時候,就回到了那個夏天,我愿意把突圍的夏天永遠的珍藏在心里,在這里要謝謝我的小伙伴們!苑老師、鄭老師、楊老師、張美女!
所以,話說回來了。這趟列車終會駛向目的地,車上的我們也終會下車,當下車的時候,不論結(jié)果與否,都已經(jīng)收獲滿滿,我們開始走向不同的目的地,但都是向著明天出發(fā)。結(jié)果很重要,過程更重要,沒必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認真地去享受奮斗的每一天,這樣的充實是真的快樂,盡力去搏一搏,去擁抱每一天。
這些對話,很有價值。

Tuweing Design:備考的這一年里,有什么特殊的日子或者記憶讓你很難忘卻?
Li:在這過去一年,我最最難忘的一定是在突圍的日子,因為那個夏天,是屬于奮斗和快樂的;讓我銘記于心的也不是在突圍一個個爆肝畫圖的夜晚,而是我在突圍結(jié)交了新朋友、上課點奶茶、下課討論吃什么、夜晚打車去擼串,這些忙里偷閑的片刻時光是真正串聯(lián)起我的記憶;對于在突圍學習的繪畫技巧、理論技巧,助力了我的考試,但就和那列前往目的地的列車一樣,他終歸會時間淡去的,不會淡去的則是那個夏天所留下的美好的記憶;時至今天我依然和那群小伙伴保持著聯(lián)系,我們也一起出去旅游過,去過恐龍園、去過長沙,因為和他們在一起的時候,就回到了那個夏天,我愿意把突圍的夏天永遠的珍藏在心里。
和小伙伴一起吃飯、一起夜晚去啃牛大骨、一起點外賣等奶茶、一起唱K、一起上課摸魚,這些碎片的閑暇時光才讓我記憶最深刻。
Tuweing Design:今年的初試理論考題中,哪一個題目你回答的印象最為深刻,你是如何解答這道題目的?
Li:論述題的活字印刷,是讓介紹活字印刷運作原理和意義。我當時拿到卷子的時候看到這道題我整個人石化了,是我完全沒有準備的,大腦直接宕機。答題的時候,我就抽絲剝繭,我想到活字印刷,就想到了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于是我就用自己的話去形容,把字刻在單個的體塊上,根據(jù)文章的需要去編排(答卷上的比這個詳細,就是不斷的擴充),然后又相較于雕版印刷更便捷、靈活等等;意義我開始發(fā)散思維,結(jié)合當時的社會文化背景,印刷術進步、利于文化傳播、降低成本、利于文獻保存、一定意義上利于雕刻美術工藝的提高、藝術字等等,再去舉例子去擴充觀點。
Tuweing Design:對于你報考的學校而言,你覺得復習理論需要有哪些側(cè)重點去重點攻克,或者說出題者對于試卷出題未來的趨勢是怎樣?
Li:不僅僅是上理,現(xiàn)在院校考察題目非常靈活;許多題目就屬于自己完全沒有準備到的地方,考察的重點就是知識儲備和隨機應變的能力。此時就是把自己之前學過的一些影響意義與題干進行結(jié)合,這就是對自己腦子里的知識的檢索和運用,將吸收的知識拆解分離,組成自己的語言,成為新的理論的支撐;這里就要求在平時的理論學習中,不要過分依賴教輔材料,背誦的同時要學會用自己的話去總結(jié),因為當用自己的話去總結(jié)的時候,不斷的學習,其實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話是通的,改變幾個名詞就可以成為另外一個作品的影響和意義。
Tuweing Design:今年的這個題目你平時有沒有針對性的訓練,可以描述一下自己準備自己手繪快題的過程中的一些思路和感受?如果要給后面考生提供經(jīng)驗,你會怎樣建議他們的手繪復習計劃?
Li:上理考察的是小體量建筑、庭院景觀、室內(nèi);三個方向同時考,三個是共通的,前期主要就是臨摹,重點放在建筑形態(tài)、植物搭配、平面布局以及技法上;對于建筑多多臨摹大師的作品,并且?guī)е髱煹脑O計理念去臨摹。

Tuweing Design:今年復試考場上,老師面試你的時候出了哪一些題目?
Li:今年是以遠程面試的形式,雙機位,1號幾位面對正臉,2號幾位側(cè)對身子,1號幾位要求能看清上半身和手,2號幾位要求能看清頭、手、1號的屏幕;題目是抽簽形式的,都是和專業(yè)有關的。
Tuweing Design:你在面對復試考題的時候,有沒有什么特殊的參考書籍可以推薦?
Li:看看導師的研究方向和論文,同系的其他老師論文也看看,我面試的時候的專業(yè)問題就用老師論文回答的。
突圍“針對性”設計考研
公眾號:突圍設計考研&設計理論考研STUDIO
B站:突圍設計考研
微博:突圍設計考研

我們看見與聽到這些可愛的學員們在面對無數(shù)次掙扎中的自我反思,也看到了他們在各種現(xiàn)實困難與心理困境面前及時轉(zhuǎn)換的心態(tài)——從復習環(huán)境的改變,到復習節(jié)奏的革新,再到對當下考研如此競爭激烈后的冷靜思考——誰都知道,走完這一切不甚容易。但我們依然相信,考研這一關,關關雖難過,但從過去、從身邊、從各類同質(zhì)化的競爭中找到突出重圍的方法與經(jīng)驗,實現(xiàn)明年研一并不算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