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到底是誰?人工取火、八卦、中草藥是哪位祖先創(chuàng)造?
中華人類發(fā)展到晚期智人后,原來的以血緣維系的群族內婚生存方式難以為繼,生存空間受限,所以開始進入氏族外婚制度,而關于三皇五帝的神話故事與原始社會狀態(tài)有何關聯(lián)呢,今天就探討一下。
在這里有必要跟大家說明族群、氏族、部落、部落聯(lián)盟幾個概念,族群和氏族都是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最基本的社會組織,一般為十幾人或幾十人,只不過族群實行內婚,繁衍生息靠內部有血緣的相互交配來實現(xiàn);而氏族實行外婚就是氏族內部不通婚,氏族與別的氏族進行通婚;部落就是通婚的氏族聯(lián)合在一起抵御外部入侵,一起勞作生存的社會組織;部落聯(lián)盟就是部落與部落通過婚姻而形成的聯(lián)合體。弄清楚這幾個概念非常重要,對于了解接下來的時代情景很有用。
關于三皇五帝,有很多種說法。主流的觀點是:三皇指:燧人、伏羲、神農;五帝指:黃帝、顓頊、帝嚳、堯、舜,。我們先從三皇開始說起,提醒各位下面是關于三皇的神話故事,我們從中發(fā)現(xiàn)并了解當時的社會狀態(tài)即可。
燧人氏:燧人氏又所處的時代為舊石器中晚期階段,遠古人“茹毛飲血”,他鉆木取火,教人熟食,是人工取火的發(fā)明者。關于他的神話反映了中國原始時代從利用自然火進化到人工取火的情況?!渡袝髠鳌吩疲骸八烊艘曰鸺o,火,太陽也。陽尊,故托遂皇於天。”據(jù)《韓非子五蠹》記載:“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有圣人作,鉆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說 (悅)之,使王天下,號之日燧人氏?!钡鹊扔泻芏嗟奈墨I都認為燧人氏最大的功勞是人工取火,燧人氏有可能是一個氏族的名稱,因為善于人工取火而得名燧人氏,而真正掌握這種技術的顯然是有智慧的人,顯而易見也是那個時代的首領。
伏羲氏:伏羲所處的時代屬于舊石器晚期。傳說在燧人氏之后在神農氏出現(xiàn)以前一直持續(xù)幾萬年,處于母系氏族社會,這顯然伏羲不單單指個人,而是具有影響力的氏族或最原始的部落,伏羲的主要功績有:
創(chuàng)立八卦,開啟了中華民族的文化之源。其實就是求生指南。
二、教民作網(wǎng)用于漁獵,教民馴養(yǎng)野獸,這就是家畜的由來。
三、變革婚姻習俗,倡導男聘女嫁的婚俗禮節(jié),結束了長期以來,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狀態(tài)。說起伏羲不得不談女媧,一說伏羲女媧是兄妹結婚,在這里可以找到群族內婚的影子。另一說伏羲是一個氏族、女媧也是一個氏族,他倆的才干都很強,伏羲用2塊獸皮作為聘禮娶了女媧,聯(lián)姻成了有影響力的部落,這可以看出男頻女嫁一夫一妻初步形成。
四、始造文字用于記事,結束了以往結繩記事的形式。
神農氏:神農氏處于新石器時代早中期,代表的文化有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這個時候有了農業(yè)、陶器、手工業(yè)等,炎帝就是神農氏的首領,相傳炎帝牛首人身,他親嘗百草,發(fā)展用草藥治病;他發(fā)明刀耕火種創(chuàng)翻土農具,教民墾荒種植糧食作物。
這一時期的故事介于信與不信之間,就連上古很多書籍記載也是推測,因為司馬遷對史學考證相當嚴謹,干脆沒有記述這段歷史,所以我今天講的三皇也是靠典籍、遺跡文化以及自己的想法給大家呈現(xiàn),這段時期每個人都可以有根據(jù)的自由發(fā)揮。最后再總結一下三皇時期的面貌:
三皇時期囊括舊石器中晚期新石器早中期的歷史,時間區(qū)間約10幾萬年-5000年前,跨度相當大。
從生產力上講從自然用火到人工取火,人從漁獵采集到農業(yè)、陶器、手工業(yè)的發(fā)展。
生產關系上講從群族到母系氏族再到父系氏族社會過渡。到神農氏初步的權力組織也開始形成,這就是部落甚至部落聯(lián)盟。
婚姻制度變遷,從血緣族群內婚到氏族外群婚,再到氏族外聘婚,一夫一妻形成。
我們的先人在黃河中下游、長江流域、北方草原都出現(xiàn)了他們生存的痕跡,隨著生產力的發(fā)展,各氏族群體活動范圍逐步加大,這個時候已經(jīng)形成星星之火,到了神農后期炎帝影響力很大,在四方部落中處于領導地位,部落聯(lián)盟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