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模室 72039&72040 虎王 評測
歷經(jīng)兩年多的等待兩款防磁條頓騎士虎王總算是落地了,實物同樣也不負眾望。首先可以看到車體側(cè)面部分迷彩和雪地款的配置有所不同:前者無側(cè)裙板配置故而能更完整地看到行走部分的細節(jié)和履帶下垂效果,同時也能看到這次行走部分的舊化相較于今年稍早出的80bv來說塵土感更加細膩而不是一味地堆疊,履帶新加入了金屬光澤感也提升了整體觀感;后者則是常見的正常安裝側(cè)裙板模式,路輪的異色效果和雪地剝落舊化則是其的特色。向上還能看到車體側(cè)面的纜繩、鏟子、掛鉤等細節(jié),分色和補色都做的比較不錯。
車體首上可以看到這次的防磁紋路還是比較細膩的,同時也保證了一定的雕刻感,其他可以看到迷彩款按考證無車燈但有額外的工具架,雪地款則是正常配置外加三色雪地迷彩涂裝,車前機槍兩款都做了槍口鏤空效果,連同球形機槍座的防磁效果都十分不錯。頂部可以看到成員艙蓋等細節(jié),其中艙蓋可以活動,扶手鏤空,觀察口也做了補色。
這次的防磁效果還是非常值得一提的,似乎是采用了貼片+翻模的雙重方式來得以實現(xiàn)的,最終的效果也非常的不錯,既有細膩的紋路也有不錯的雕刻感,之前較為擔心的貼片交界處的小劣勢在實物上基本也可以忽略不計可以說今年的新品防磁虎王若進行對比則指尖的優(yōu)勢較大。此外也能從圖中看到前文所述中履帶的金屬光澤感。
車體另一側(cè)細節(jié),可以看到纜繩掛鉤的分色隨不同的迷彩配色而定。
車體尾部可以看到排氣管、千斤頂、掛鉤等細節(jié),其中迷彩款按考證可以自行加裝金屬桶、盆等小配件。兩車的分色補色同樣都做的比較不錯,排氣管也有熏黑感。
車體后部&炮塔后部可以看到有熏黑效果的pe防爆網(wǎng)以及引擎艙蓋的鏤空扶手細節(jié)。炮塔后部艙門扶手同樣做了鏤空效果但無法開閉,所以也就是前文所說的可能還存在翻模防磁件的原因,其中改艙蓋上的防磁紋路稍寬,略有遺憾外各個立面上的防磁都有所展現(xiàn)則是亮點。車號方面可以看到雪地的實物是322而非外包裝上的312,可能也與考證上有一點關(guān)系。
來到炮塔部分,側(cè)面也就是這兩款最有特色的地方:中間將防磁挖空來添加505營徽—條頓騎士。由于該營三個連隊間騎士配色并不相同所以可以看來來自不同連隊的兩款之間也展現(xiàn)了不同的配色。而細節(jié)上騎士移印也有非常細膩的展現(xiàn),無論是前部分色的矛頭還是后部開叉的馬尾都使得整體觀感非常生動而紅色尤甚。同時也能看到炮塔部分的防磁效果也非常不錯,雖然可能是不同的實現(xiàn)方式但結(jié)果都非常令人滿意。雪地款還有個特色在于備用履帶也刷上了一層雪地色,就實物觀感而言更貼合涂裝,也與參考的歷史圖更為接近。
炮塔前部可以看到雙車都適用鑄造型炮盾,機槍口做了鏤空。迷彩款按考證加裝了兩個車燈,同時也可以按考證自行加裝該車輛前期或后期的抱鵝小人與魔鬼之顱配件,使得迷彩款在這一部分可展現(xiàn)的要素非常豐富。雪地款則是體現(xiàn)色彩的對沖、剝落感以及均有的鏤空吊環(huán)細節(jié)。
炮塔頂部與之前的虎王差別不大,各艙蓋扶手均鏤空,車長艙蓋可開。焊接紋做的也比較寫實。
炮管部分也值得一提,可以看到505營獨特的車號排布順序:炮盾上為連隊車號,炮管上的車號順序均為由當前視角從左向右讀出構(gòu)成完整三位車號。字體上為在彎折處帶棱角樣式,與常見的彎折處為圓形的數(shù)字有所區(qū)別,也是一個比較容易出錯的點,不過這兩款都完成了避雷。
總體來說這兩款虎王經(jīng)過漫長的等待后所展現(xiàn)的涂裝、細節(jié)以及小彩蛋上均不負心中的等待與期盼。除了炮管稍稍偏松一些外整體已經(jīng)非常令人滿意,已無需用過多的言語再描述。
兩車的歷史圖,雪地款可能因為損毀時中間車號燒毀嚴重故可能成為了半考證成品的原因。
與先前威龍成品的合影
以下為加裝濾鏡后的效果圖,雪地虎王與場景也想當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