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蟲記·西雙版納·磨憨口岸·20190708 (5)



? ? 我國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的常見種,顏色有變化,后腹部(也就是結節(jié)之后的區(qū)域,直覺上像是整個腹部)前兩節(jié)全部或部分區(qū)域顏色稍淺,但不像四斑弓背蟻那樣呈現對比鮮明的淺黃色。圖中個體正在吸食蚜蟲分泌的糖。
????本種是頗受歡迎的寵物螞蟻,其他論壇有比較詳細的飼養(yǎng)教程,此處略去。

? ??較為常見的種類,腹部毛被黃色,胸部相比于其他的常見多刺蟻較為細窄。盡管本種實際上相當常見,但它仍然被列入“三有”保護動物名單。建議各位不要隨意捕捉。人工飼養(yǎng)的個體可以合法交易,除非買家明知是野生個體,出了問題一般是由賣家承擔責任。不過我還是認為最好不要自己養(yǎng)保護動物。

? ? 常見種,足長,行動敏捷,體型中等,軀干纖細,顏色有變異。本種原產于亞洲和非洲,在其他許多地區(qū)建立了入侵種群,并對某些地區(qū)的生物群落造成了負面影響。
????國內的長足捷蟻被認為可以與入侵紅火蟻競爭。孰強孰弱,我不知道。

? ? 存疑。形態(tài)較為普通的種類,結節(jié)呈刺狀,后胸稍有突起。這類物種的記錄較少,除了分布問題外,還可能是因為很多人直接把它當臭蟻了。

? ? 獨特的種類,不難分辨。此類切葉蟻的外殼極為厚重,雖然行動不便,但也讓潛在的攻擊者無處下嘴。它也因此可以與不少其他蟻類在同一棵樹上“和平共處”。

? ? 當地常見的種類,通體黑色,包括足和觸角(即使是黑細長蟻,觸角也不是黑色)。
????細長蟻屬看起來很飄逸,但毒性較強,最好不要上手,否則后果自負。

? ? 體型較大的常見種,顏色獨特,容易分辨。由于其外形獨特,體型較大,國內外都有不少朋友喜歡飼養(yǎng)它。不過,如前所述,細長蟻的毒性比較強,雖然不像毒蛇那樣可以把人送走,但它仍然可以讓人非常難受。好在這是個本土物種,飼養(yǎng)者只會讓自己難受,不太會傷到別人。
如有錯漏,歡迎指出
如需問蟲,請用私信
最后祝你,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