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緝40年的戀童癖獲法國奧斯卡最佳導演,全法國女性都怒了
昨天,第45屆凱撒獎在法國揭曉。
凱撒獎是法國電影的最高榮譽,地位等同于美國的奧斯卡獎。
每年凱撒獎頒獎后,都會有眾多媒體進行報道,恭賀得獎者,為失之交臂的人惋惜。但這一次,更多的視線卻集中在了最佳導演獎上——
羅曼·波蘭斯基憑借《我控訴》獲得最佳導演。

他沒有出席典禮,但在這項獎項公布后,三位女演員(Céline Sciamma &Adèle Haenel & Noémie Merlant)憤然離席,退場以示抗議。
在阿黛拉往樓下走時,一邊離場,一邊諷刺的鼓掌——
“vive la pédophilie,bravo la pédophilie”
“戀童癖萬歲,戀童癖干得好”

所有人都理解她的憤怒。
身為影后的她曾在采訪時說,從出道到現(xiàn)在只有一年沒去凱撒獎,凱撒獎對她來說就像家一樣。
現(xiàn)在,凱撒獎把最高榮譽,頒給了波蘭斯基——?一個因強奸幼女被通緝的在逃罪犯。
她說:“表彰波蘭斯基,那就等于是在往所有強奸受害者的臉上吐口水,那等于是在說,強奸女人的人,下場也不會太糟糕?!?/strong>

有人說,這次的凱撒獎的全場最佳時刻,就是阿黛拉站起身,走出去的那一刻。
在這一周,韋恩斯坦被判性侵罪成。
而同一時間,波蘭斯基被頒發(fā)最佳導演獎。

很多憤怒的法國人表示,這次的凱撒獎,已經(jīng)不再是榮譽,而是一場鬧劇。
為它而感到羞恥。


就讓我們從這部備受爭議的電影,《我控訴》開始說起。
電影改編自同名小說,講述的是一名法國猶太人軍官被懷疑是間諜,在調(diào)查粗暴簡略,取證方法充滿漏洞的情況下,對他進行了不公的秘密審判。
他被送往魔鬼島服刑,即使后來發(fā)現(xiàn)他實屬冤屈,卻久久沒有為他翻案、恢復名譽。

在這部影片送入電影節(jié)的時候,所有的評論都“爆了”。
它獲得了意大利媒體場刊的最高分,現(xiàn)場觀眾在電影結(jié)束之后,起立鼓掌五分鐘之久。
但隨之而來,還有責罵——
“利用確鑿的歷史冤案,來進行自我辯護的行為,是下流的!”

原因很簡單,所有人都能看出來,這部影片正是波蘭斯基想要表達的——
我控訴。
我是冤枉的。
歷史上發(fā)生在軍官身上的冤案,也是發(fā)生在他身上的經(jīng)歷。
但……他身上,究竟發(fā)生了什么呢?

波蘭斯基出生于1933年,母親是猶太人,他自己也曾被囚禁于納粹集中營。
二戰(zhàn)后,他開始學習拍攝電影,并逐漸展露自己的天賦。
在29歲時,他的處女作《水中之刃》大獲成功,甚至還贏得了奧斯卡提名。
之后,他幾乎每年都會有新作誕生,每一部都大放異彩,而波蘭斯基本人也成為了最知名的電影導演之一。

他在拍攝期間認識了第一任妻子,演員芭芭拉·拉斯,于兩年后離婚。
又過了七年,在另一部影片拍攝期間與演員莎倫·泰特相戀并結(jié)婚。

然而,1969年8月9日,由查爾斯·曼森領導的犯罪組織——****闖入莎倫在洛杉磯的住家,將已有已有八個半月身孕的莎倫,還有其余4人一并殘忍殺害,尸體上總共發(fā)現(xiàn)102處刀傷和數(shù)處槍傷。
這里成為屠戮和血腥的地獄,兇手還用她的鮮血在墻上涂寫了“殺死豬玀”“起義”等侮辱性的字眼。

波蘭斯基因為在籌備拍攝逃過一劫,但他卻表示——“那晚的缺席,是一生中最大的遺憾?!?/strong>
在他的自傳中,他寫道——
莎朗的死亡,成為了他生命中唯一真正重要的分水嶺。
這次謀殺,改變了他的性格。
“莎倫的死給我?guī)砹穗y以承受的悲痛。在這樣的時刻,有的人選擇吸毒,有的人選擇酒精,有的人出家為僧。而我,則選擇了性?!?/strong>

1977年,是大眾眼中,他真正的分水嶺。
那個時候,他世人眼中的天才導演,而當這樣的人提出,可以將你捧為著名影星時,很少有人不會心動。
同樣,13歲的美國少女薩曼莎,也對他身上充滿悲劇色彩的浪漫光環(huán)所吸引,被他許下的美好前景所吸引,成為了波蘭斯基的模特與演員。
她允許波蘭斯基拍攝她的裸體照,并合作了數(shù)月之久。
他將少女帶到友人家中,并勸誘這名少女吞下大量的鎮(zhèn)定劑——***。
然后,和她發(fā)生了性關系。

很顯然,和13歲少女發(fā)生性關系,無論對方是否自愿,都是違反公德法律的事情。
1977年3月,在少女母親的控告下,他被洛杉磯警方以“猥褻兒童、非法性行為、向未成年人提供禁藥、借助藥品強奸”五項重罪逮捕。
他并沒有抵賴,直接承認了自己與少女發(fā)生關系的事實。
盡管少女認為自己被誘奸,但他堅稱,這是曖昧而自愿的溫存。

他供認不諱,在獄中度過42天。
然而,判他的法官卻在輿論的影響下,表現(xiàn)出了十分“堅決果斷”的態(tài)度:不能因為他是名人就輕判!我發(fā)誓要關他100年!

——在宣判前夜,波蘭斯基聽到了法官這個態(tài)度后,立刻以擔心判決不公為由,逃離美國。
而后的四十年,他再也沒有回到過美國,沒有去過與美國有引渡條例的國家。
他從自帶悲劇光環(huán)的天才導演,成為了國際通緝犯。


而之后的幾十年,這件事情一直沒有平息下去。
波蘭斯基仍然在歐洲進行他的電影事業(yè),拍攝出一部又一部僅從藝術角度上考慮,可以被稱之為佳作的電影。
2010年,波蘭斯基首次就美國政府的拘捕令發(fā)表聲明,指過去30多年一直得不到公平審訊。

他說,自己并非要求特權,只希望得到凡夫俗子應有的對待。
他認為,在逃離美國前,在洛杉磯監(jiān)獄服刑的日期,已等同其承認罪行的全部刑期。
而之后,他們堅持送他返回美國服刑的舉動,只是為了爭取選票,做一場給傳媒和選民看的戲。

然而,在他發(fā)出這樣的聲明之后,又有人站出來控訴他。
2010年,英國女演員夏洛特·劉易斯披露,他1983年在巴黎對16歲的她實施性侵。
“他對我說,如果你未夠資格跟我上床,那你都未夠資格試鏡。我一定要同每個合作的女星睡過,這樣才可以了解和塑造她們?!?/strong>
“我和所有合作過的女性都發(fā)生過關系?!?/strong>
再后來,2017年,Metoo運動開始,韋恩斯坦落馬的那一年,也有女性站出來,指控幾十年前的事情。
2017年,美國女性羅賓控訴,他曾在1973年對16歲的她實施性侵。
2017年,美國藝術家瑪麗安娜·巴納德指認他在1975年對10歲的她實施性騷擾。
2018年,法國女演員范倫婷·莫尼葉指控他在1975年對18歲的她實施暴力性侵。

然而,最初控告他的少女薩曼莎卻改變了態(tài)度。
她從13歲的少女,成為了一個當奶奶的人,而這一年,她站出來面對媒體發(fā)聲:
“我當時是個嗑了藥想要吸引他的小女孩,我并不是像人們所想的那樣,對這件事有多么大的創(chuàng)傷記憶。當時我只是一個年輕且對感情充滿向往的少女,和波蘭斯基發(fā)生性行為并且嗑藥對我來說沒那么可怕。”
我要為波蘭斯基辯護。


這宗懸而未決的案件,變成了波蘭斯基身上最大的標簽。
每次有作品問世,它就會被重新提及,重新演繹。
但這一次的《我控訴》,依然引發(fā)了大量的爭議。
很明顯,他在用歷史上無辜的人的事情,為承認了罪行的自己做辯護。
——“這種類比,是下流的!”
“波蘭斯基說他與主角經(jīng)歷類似,還說罪名里指控的是‘我沒做過的事’,這是駭人聽聞的謊言。”

從藝術的角度來說,這是一部絕對的佳作。
然而,在這樣的背景下,是否應該重新審視?
以私生活來評價作品,在評判藝術時采取“道德立場”,是否是電影人的應做的事情?
你的答案或許是否,但這樣的評判,又是否會在受害者的傷口上再撒一把鹽?
給予這樣一個有污點的導演,為自己辯解的影片榮譽,是否也是恥辱?
在《我控訴》入圍凱撒獎之后,法國電影屆掀起了軒然大波。

給予這樣一部電影12項提名的電影學院,一定是整體都出來問題!
幾百位電影人發(fā)表公開信,呼吁凱撒學院立即改革,改變這種歧視女性、意識保守、機構僵化的局面。
學院主席阿蘭·泰奇安在最開始語帶譏諷地回應:“我要是沒弄錯的話,有150萬法國人去電影院看了他的電影。要問就去問他們吧!”
但隨著輿論發(fā)酵,局面開始失去控制。
而后,整個學院的領導者集體辭職,擔任學院主席十七年之久的電影制片人阿蘭·泰奇安辭職。

電影人盧奎西亞·馬特爾曾表示——
“我不會祝賀他,我不將作品和藝術家分開,作品的一部分會呈現(xiàn)在藝術家身上。
犯下這種罪行且已被定罪,受害者對補償結(jié)果無異議,對我而言是很難評判這件事的。
對待做出某些特定行為的人,我們很難去界定哪些是對待他們正確的做法,哪些是應當?shù)脑u價。我覺得這些問題是這個時代需要探討的。
但我不會祝賀他。
因為在我身后,還有阿根廷國內(nèi)無數(shù)正在與類似問題作斗爭的女性同胞,所以我絕不會去向他表示祝賀。”

法國前文化部長奧雷利·費利佩蒂表示——
“創(chuàng)作者和作品可以分開來對待,但是,藝術家也必須要尊法守法。
波蘭斯基當然享有他的創(chuàng)作權利,但給他頒獎是另一碼事。那勢必會牽涉到他這個人,我指的不是作為導演的波蘭斯基,而是作為普通公民的一個人。
法國人的評判標準有男女之別:在談論女藝術家時,我們會習慣談論她們的私生活。
但一談起男藝術家,就開始說,藝術歸藝術,人品歸人品了?!?/p>

而布拉德皮特,在凱撒獎聯(lián)系他,并提議讓他來拿終身成就獎時,他因為這次的風波,直接婉拒了這項榮譽。
于是,45年來,凱撒獎第一次未頒發(fā)終身成就獎。


在風波之中,波蘭斯基宣布,他擔心被“公開私刑”,而不會參加凱撒獎的頒獎典禮。
但即使如此,抗議者仍然聚集在會場外,憤怒地抗議著這一次凱撒獎的評選。

@ajplus·
場內(nèi),在逃強奸犯獲得桂冠。
場外,示威者的憤怒燃燒了整片天空。
“憤怒并非憑空而來的,它代表真相被熟視無睹。”

@ajplus·
示威者在法國電影學院凱撒學院的會場和總部外面噴了反波蘭斯基涂鴉。
這不只是獎項,而是挑釁與羞辱,是在往所有強奸受害者的臉上吐口水。

@ajplus·
她們憤怒地喊道:“我們要把波蘭斯基送上斷頭臺?!?/p>

“強奸犯逍遙法外?!?/p>

“強奸不是電影?!?/p>

“我控訴,波蘭斯基獲得凱撒獎。”

@ajplus·
我控訴真相被漠視。
我控訴她們的血淚被人踐踏。
我控訴用榮譽表達對在逃強奸犯的支持。
藝術源自生活,這些在街頭抗議,用實際行動表達自己的反對的女性……
這,也是一種——
《我控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