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xù)前作——反常的書寫形式
俗話說得好,好事多磨,今天我的爪子上的文字終于有明確的雛形了,這次我可以從此基礎(chǔ)上加快造語進程了。

之前似乎沒有提到造字思路,今天我說一下,這種書寫形式是非平行線模式,所以相交于平行線模式,空間的利用對于這種射線型文本很重要,為此我就想到把相當(dāng)于平行列兩行的文字,壓縮一行的量,這樣空間利用率就高一些,于是我就找這樣的現(xiàn)實文字,經(jīng)過我不斷的查找發(fā)現(xiàn)了兩種東南亞文字,Buhid文字和Sundanese文字,非常稱我心意,它們真的是ultra適合在一行文字里面架上另一行。下面是這兩個文字的字母表和示例文本
Buhid文,菲律賓的民族芒雅人使用的一種文字。


而且這種文字,Buhid,據(jù)O站資料介紹,是從下往上書寫的,我真的高興的不行,真的沒有再比這個更棒的了。

Sundanese 巽他語,位于印尼巽他島,文字起源于婆羅米文字(梵文是其最早的后代,按輩分,這個巽他文算是梵文孫子輩的吧,也就是婆羅米文字的曾孫)



https://www.omniglot.com/soundfiles/udhr/udhr_sundanese.mp3 音頻鏈接在這里了
這只是一個設(shè)計初稿沒什么高級的知識,等到想法更加成熟一步再接著展示吧,再見,我的讀者們,今天的內(nèi)容就是這些,希望喜歡。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