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在中國歷史中如何定位?】(華夏是否曾經(jīng)滅亡?)
2023-07-06 21:51 作者:絕世勸學(xué)會 | 我要投稿

(節(jié)錄自王世宗教授《中國歷史通釋》第九章〈元朝:文明的失敗與中國的淪替〉)
蒙古帝國誠然是世界政治的「暴發(fā)戶」,元朝缺乏典章制度,曾不足以治理中國,若稱元朝為中國史上最「原始」的時代,其誤有二,一是元代乃為近世而非遠古,二是元朝乃為異族政權(quán)而不屬於中國正統(tǒng),可見將元朝納入中國歷史是漢人朝廷重建以後的自壯自慰作法 ,既雪恥且招辱,甚是矛盾。正是因此,中國史家對於元朝常有意無意忽略或曲解,總不能以理公評,顯然元代情事兼為中國文明可貴與可悲的有力證據(jù),令其敬仰者難以正視,從而使華夏文化更加扭曲,可謂禍不單行。元末以驅(qū)除外寇為名而起義造反者甚眾,明朝恢復(fù)漢族天下,中國傳統(tǒng)於是再續(xù),然而否認元朝的歷史地位即承認中國文明發(fā)展曾經(jīng)斷絕,此又有損民族自尊,故為「大局」著想,須將元朝扶正;此種考慮兼具政治與文化層面,所以在元之時漢人也難以完全視蒙人為「非我族類」,而須以「夷狄進於中國則中國之」看待(期望)元朝,否則華夏的滅亡即成永久(確定)的事實而令士大夫無法承受;如此糾結(jié)的心緒使元代儒者一方面反抗朝廷、另一方面教導(dǎo)異族,排外與同化二圖俱在,既無中庸之道也無兩全可能,以致極端與詭怪之情叢出,漢蒙雙方皆受其害,中國歷史彷彿以鬥爭未果而停滯不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