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評測麒麟9000,輕松打敗驍龍865,這個成績怎么樣?
華為Mate40手機正式發(fā)布,最高載麒麟9000處理器,華為消費者業(yè)務(wù)總裁余承東介紹,上行網(wǎng)絡(luò)速度是其它5G手機的5倍,下行速度超過2倍。作為有可能是麒麟家族的絕唱,麒麟9000的實力如何,相比蘋果芯片的表現(xiàn)能否略占上風呢?

先看一下外媒的跑分測試,Geekbench5.1跑分結(jié)果顯示,麒麟9000標準模式下單核成績920分,多核成績3275分。開啟性能模式后,麒麟9000單核成績飆升至1020分,多核成績提升至3704分,已經(jīng)達到甚至小幅超過驍龍865Plus的表現(xiàn),不過相距蘋果A14單核1600,多核3900成績還有一定差距。
3DMark測試下,搭載麒麟9000處理器的華為Mate40Pro表現(xiàn)優(yōu)異,Mali - G78架構(gòu)GPU性能強悍,OpenGL、Vulcan兩項測試中均領(lǐng)先驍龍865Plus20%~30%左右,相比蘋果上一代A13處理器仍然不敵,不過這已經(jīng)是最接近A13表現(xiàn)的一款處理器。

不僅性能強大,麒麟9000也是目前集成度最高的5G芯片,內(nèi)部集成多達153億個晶體管,相比蘋果A14多出30%左右。由于采用最新一代5nm工藝制程,麒麟9000處理器CPU相比驍龍865Plus提升10%、GPU速度提升52%、NPU更是超過240%,同時還兼具功耗低、長續(xù)航的優(yōu)勢。

除了麒麟9000,發(fā)布會上還帶來麒麟9000E處理器,由華為Mate40標準版首發(fā)。二者性能方面相差無幾,同樣采用臺積電5nmEUV工藝制程,1+3+4的8核架構(gòu)主頻最高3.13GHz,區(qū)別體現(xiàn)在GPU和NPU方面。

麒麟9000采用24核Mali - G78架構(gòu),麒麟9000E縮減為22核Mali - G78架構(gòu)。麒麟9000采用雙大核NPU+微內(nèi)核NPU,麒麟9000E采用單大核NPU+微內(nèi)核NPU,簡單的理解就是二者性能無差,華為Mate40極限壓力性能略差一些,也沒有其它幾款手機更聰明,總體也能達到標準版驍龍865的水平。
很多人都在關(guān)注華為Mate40系列發(fā)布會,并沒有注意到另一款手機悄悄上架,那就是之前提到過的“重裝”版華為Mate30EPro,外觀方面完全相同,處理器由麒麟990 5G更換為麒麟990E,沒錯,這又是一款以“E”作為后綴的麒麟芯片。

根據(jù)華為方面介紹,麒麟990E采用臺積電7nmEUV工藝制程,2個A76大核+2個A76中核+4個A55小核8核架構(gòu),主頻最高2.86GHz。麒麟990E采用14核Mali - G76 GPU、單大核NPU+微內(nèi)核設(shè)計,相比標準版麒麟990 5G減少兩個GPU核心、減少一個NPU大核。

華為Mate30EPro性能略有降低,同時也將一些關(guān)鍵性零部件進一步“國產(chǎn)化”,減少對外國供應(yīng)鏈的依賴。其它方面變化不大,采用6.53英寸OLED劉海屏,支持3D人臉解鎖,2400X1176分辨率瀑布屏,機身三圍158.1X73.1X8.9/9.5mm,機身重量198克。
華為Mate30EPro提供亮黑、星河銀、翡冷翠、羅蘭紫、丹霞橙、青山黛共5種配色,前三種采用AG磨砂玻璃后蓋,后面兩種采用素皮版本,所以造成機身的厚度不同,實際拿在手里的感覺相差不大。目前官方還沒有公布售價,根據(jù)之前華為員工透露,華為Mate30EPro定價在5000左右。

按照華為員工的說法,華為Mate30EPro/華為Mate40標準版售價差不多,就是用于彌補華為Mate40備貨不足的窘境。目前華為Mate40系列已經(jīng)開啟預(yù)售,唯獨標準版缺席,很大的原因就是麒麟9000E備貨不足,未來可能會采用多次開售,小批上架的方式維持長期熱度,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