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足下”(印花)釋義

始于足下一詞源自于一說:《論語說文之一一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足”是人體重要的運動器官,俗語說“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因此,邁出第一步,于人生至關(guān)重要。敢于邁出第一步,是成功的心理基礎(chǔ);而邁好第一步,則是成功的客觀基礎(chǔ);邁出了第一步,邁好了第一步,還需要堅持不懈的走下去,荀子《勸學(xué)》中說“駑馬十駕,功在不舍”,俗語也說“行百里者半九十”,都是告訴我們不忘初心堅持不懈地走下出,才有成功的希望。“足”是一個常用字,甲骨文寫作 ,是一個會意字,上面是一個“口”,下面是一個變形的“止”?!墩f文解字》解釋說:“人之足也。在下。從止口?!鼻宕斡癫弥墩f文解字注》說:“‘口’猶人也。”意思就是說,“足”上面的“口”代表的是一個人?!白恪毕旅娴?(止),就是一只向前邁進的腳,因此,“足”作偏旁的時候就變形作“ ”,如:跑、跳、蹲、距、路、跺、跨、躍等。此外,因為“止”本身就是“足”的意思,所以以“止”作為構(gòu)字部件的字也和“足”有關(guān),如:步、歧、武、歸(“歸”的繁體字寫作“歸”)等。
二說【出自】于:老子他老人家在《道德經(jīng)》第六十四章里,是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格言“鋪墊”前面的那句話——“其安易持”。不提這句話,也就沒有了后面的那些話。實際上,我們看到凡是那些成功的人,其開始都是先做到了“其安易持”。什么是“其安易持”呢?原文是:“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意思是:安定之初容易把持,朦朧之初容易謀化,脆弱之初容易破碎,微小之初容易分散。簡單點說,按照老子的意思則是:“平常的事情,如果要繼續(xù)保持平常是非常難的。”如何做到“其安易持”呢?首先,無論是創(chuàng)業(yè)階段還是過平凡日子,我們都要保持身體健康。 古人說:“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有個健康的體魄才是真格的,別的都是神馬浮云。俗話說,“有啥別有病,沒啥別沒錢”財富是排在第二位的;無論你是正在打拼,或者是享受生活,都要適當(dāng)?shù)膭右粍?,“生命在于運動”這個道顯而易見不用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