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外史原著)《武林外史男兒人物志》(沈浪,王憐花,金無望,熊貓兒)
《武林外史人物志》
沈浪——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作為《武林外史》的主角,沈浪,總在某種程度上寄托作者意愿。而作為在古龍作品處于轉(zhuǎn)型期時,這種意愿就更加明顯,所以古龍是非常值得分析的人物。
因為古龍?zhí)^于沈浪,所以將沈浪塑造太過完美,反而給人一部真實之感。但沈浪作為正義的代表,救武林于危難之間,這一點無可否認。至于之后的李尋歡,陸小鳳,楚留香都來自于這一原型。
沈浪的出場便在仁義山莊以一個落魄少年的形象出現(xiàn)。這恰與先生當時的境況十分相像。而沈浪的笑,一直貫穿全文始終,成為沈浪最明顯的特征。
有人對沈浪的逆來順受,被人欺負唾罵也不反擊十分奇怪。其實不用驚訝。再賭桌上這種氣度被認為是涵養(yǎng),實際上這是一種高度的自信,一種深信他人無法影響與改變自身的自信。這種自信讓他不自覺的與眾人拉開高度,以一個俯視者的姿態(tài)洞察萬物。就如同有人咒罵上帝,而上帝并不在乎,但這種咒罵在無形中降低著咒罵者自身的才能與涵養(yǎng)一樣。
所以說沈浪是神一點也不過分,所以沈浪以武林安危為己任。而故事就是這樣開始的,也是伴隨著武林的平靜而結(jié)束。沈浪的在其中所有表現(xiàn),在他的高度下,都顯得正常而自然了。
不重名,不重利的沈浪終與佳人東海尋仙,留下一段津津樂道的傳說。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沈浪
王憐花——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當李白吟出如此自信的句子,可有人想到這是他不得意后的自我安慰,而詩仙的豪邁樂觀,恐怕也多于這種不得志有關(guān)。由此觀之,王憐花是不是也可以這樣理解。
王憐花在書中不止一次的吐露過這種自信:
在下雖不才,但文的詩詞歌賦樣樣皆能,武的十八般武藝件件精通,文武兩途之外,天文地理,醫(yī)卜星相,絲竹彈唱,琴棋朽廁,飛鷹走狗,蹴鞠射覆,亦是無一不精,無一不妙。
多承姑娘夸獎,小生卻也不敢妄自菲薄,普天之下,要尋小生這樣的人物,只怕還尋不出第二個。
江左司徒門下易容之術(shù)雖高妙,卻也未必能及得我王憐花王大少爺。
沈浪既去,此后的天下,還有誰是我王憐花的敵手。
這樣的狂妄,也只有王憐花才配說出啊。
當我問清秋為什么認為“王憐花不殺沈浪,而沈浪亦容得下憐花時”她回答我因為這天下只剩他們兩個。
是極是極。縱使沈浪那般自信的人物,也只能說“我若與他生死相搏,實不知鹿死誰手”絕非謙辭。
這句話是沈浪對王憐花的極度認可了。只可惜,那時他未能聽到。
王憐花是一個藐視道德倫理的人。在他的概念里絕無道德可言所以“笑孔丘”也就極適合他了。
而正因為沈浪是神,,所以說常規(guī)的倫理對他也無束縛可言。
從這個角度看,兩人不但是對手,也是唯一的知己。因為他們深知除了對方在無人能接受這一思維。
這樣想王憐花之后的反復無常,出手暗算也在人意料之中。
王憐花絕對有做梟雄的潛質(zhì),他對屬下調(diào)度得當,賞罰分明,令金無望也嘆道隱然有一代梟雄氣概。但他最終沒有君臨天下,原只因他將權(quán)利當做了游戲,即使整個武林也比不上一個旗鼓當?shù)膶κ謥淼猛纯臁?/p>
哈哈,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王憐花
金無望——熱血酬知己,生死又何妨
金無望看起來是個冷冰冰的怪人。至少,遇到沈浪之前是這樣但因為沈浪,,他的一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古墓相識開始,金無望就被眼前的這個人折服。因為只有這樣的仰慕與折服,才會使金無望這樣一個天性孤傲的人愿與沈浪結(jié)為知己,以熱血相報。
金無望是個重義的男子,在他眼里”義”是一件絕對值得尊敬的東西。對快活王仁至義盡、恩怨兩不忘;對沈浪“人以國士待我,我以國士報人”;對金不換雖是痛恨,對是在雪地放其遠去。
秘窟之后,因為沈浪的相知,便被金無望因為知己,從此便與他一起闖蕩江湖,可金無望這一生遇見沈浪究竟幸與不幸,卻沒人能說得清。
泌陽古墓,他自命金銀收藏家,與徒兒阿堵戲弄群雄,制造這種種機關(guān),那時的他冷漠,孤傲,高潔。只是遇到沈浪,竟也淪為心甘聽遣的地步,讓人不免搖頭扼腕。但也許,一切值得自傲的東西,恐怕也不如知己重要。所以金無望終究是幸運的。
熱血酬知己,生死又何妨————金無望
熊貓兒——相知何必舊,傾蓋定前言
路上相遇,車蓋相傾。熊貓兒就是這樣遇上了沈浪。自此江湖上最具傳奇的四名少年便開始了他們的江湖人生。
熊貓兒自于沈浪車蓋相傾便開始了對快活王的的行動。而貓兒的屢次出場,都要搶去他人大半風頭:
那般坦蕩的承認自己偷雞反被偷;
那樣賴皮的說沈浪便是在下知心女友的名字;
那樣豪氣的說笑言你沈浪雖是鐵人,我確實只鐵錨;
那樣頑皮的打趣你莫真要把我當成了貓,到晚上才看的清楚。
由此熊貓兒的形象呼之欲出,豪爽大方,笑言善談,江湖游俠。
從本質(zhì)上看,貓兒是個重情的人:
貓兒對窮人是同情,所以教導手下濟貧;
貓兒對沈浪是友情,所以江湖多了肝膽相照的傳說;
貓兒對七七是愛情,所以伸出危崖卻關(guān)心她的安危。
這樣一只重情的貓兒,怎能不奪取我們的關(guān)注,怎能不讓我們心生喜愛。所以當真要感謝沈浪,讓他帶著這只潑皮的貓兒出場,展現(xiàn)一個多彩的江湖。
這就是他
相知何必舊,傾蓋定前言————熊貓兒
后記:江湖永遠不會寂寞,但屬于他們的江湖,只在那遙遠的記憶中,任我們“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