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高手【終極】進階指南+最虐速讀訓練法
全文2273個字,閱讀時間約7分鐘
本文比較干,想成為閱讀高手的同學請讀,只想差不多的同學好意勸退。

導言
我教閱讀科目(托福/雅思/SAT)教了不少年頭了,接觸過的學生也數(shù)不勝數(shù),但說句實話,真正懂得去訓練成閱讀高手的同學屈指可數(shù)
幾乎大部分人都把學術類閱讀(托福/雅思/SAT/GRE)的學習當作英翻中的翻譯在學。
換句話說,大部分人只停留在語言層面進行訓練。
大家認為學習閱讀就是多背單詞,多掌握語法,多做題,單詞全認識,語法都理解,文章還能讀不懂嗎,題型熟悉了,讀懂了還能選不對嗎?
抱歉,這個觀點是對學術閱讀最粗淺的認知。
誠然,單詞語法是最底層的實力,對于一個入門學習者來說,靠著一股蠻力,夯實基礎,積累內力,是短期能力與分數(shù)提升的關鍵,但它們也僅僅是最底層的能力。
只在語言層面進行訓練,離真正的高手還有一定的距離。
什么叫真正的高手,高手就是每次考試穩(wěn)定拿到高分的同學。
為什么有人可以輕而易舉地在考試中拿到高分了呢?
下面我用一張圖來展示一般人與真正高手在閱讀過程時的差別

相信大家應該很清楚了,未經(jīng)過專業(yè)訓練的普通同學的閱讀過程是自然的閱讀過程,只是不斷處理進入眼中的信息的過程(單詞語法熟練讀如果不夠純熟的話,光要正確理解這些信息大腦已經(jīng)是吃力的滿負荷了)。
而真正的高手在讀的時候,文本意思的吸收已經(jīng)非常熟練,所以理解的重點可以更宏觀地關注作者的意圖走向(idea flow)。
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
庖丁放下刀子回答說:“臣下所探究的是事物的規(guī)律,這已經(jīng)超過了對于宰牛技術的追求。當初我剛開始宰牛的時候,(對于牛體的結構還不了解),無非看見的只是整頭的牛。三年之后,(見到的是牛的內部肌理筋骨),再也看不見整頭的牛了。
學術閱讀就好像開車去往某個地方,在普通同學沉迷于路上的風景的時候,高手卻可以一針見血地看出了下面應該前進的方向。

所以,通往高手的進階之路,有四個必不可少的層面:
單詞語法的語言層面不斷熟練和深入掌握(練語感)
文章的結構層面進行訓練(練邏輯思維)
閱讀速度層面進行刻意訓練(練速度)
注意力層面訓練(練注意力與續(xù)航能力)
第一:語言層面訓練
這層面不用多說,大家應該都知道。
語言層面的練習包括背單詞,查單詞,讀不懂,查語法書,問老師,精讀文章,深入理解掌握詞意,熟悉句型結構,查漏補缺語言點等等)。
第二:思維層面訓練
第二層需要大家在精讀時刻意地進行文章段落結構分析,理解出每段觀點走向。

分析出文章主要元素

比如domestication這篇文章(鏈接:https://www.hugejiaoyu.com/2019/03/20/domestication/)讀完后,要成為高手的同學,得耐心地如下清楚分析出文章結構框架。

通過閱讀量積累掌握模式,形成結構化的閱讀思維,著重去理解掌握作者的寫作意圖,對觀點的進行和變化了如指掌。
第三:速度層面訓練
對于高手來說,閱讀速度不應該是夠不夠的問題,而是自己究竟能多快,要不斷突破自己達到自我閱讀速度的上限(保證理解情況下可以達到的最大閱讀速度)
而這個過程也是需要進行刻意練習的。
高手在在讀文章時,不是一個字一個字看,而是以5-7個詞為單位,看中間詞,眼睛的余光或邊緣視線,會注意到其他詞,這樣,速度會提高2倍左右:以前看5-7個,現(xiàn)在只看2-3個,就能大概明白意思了。
這個其實很好理解,大家在用中文母語快速閱讀時,就是這個過程。我的最快紀錄是在五道口雕刻時光一天之內讀完了金庸先生的《俠客行》(約30-40萬字)
英文閱讀要提高速度,也要嘗試如此訓練??焖匍喿x是一種刻意練習,盯著自己的閱讀速度,進行相應的訓練。即便不能達到600字/分的效果,但在讀陌生的文獻時,從100字/分提升到200-300字/分的平均速度,還是很有希望的,能做到500-600字/分,就是很了不得了。
其實只要弄明白人類視覺系統(tǒng)的幾個基本原則,就能夠消除低效率提高速度改善記憶,提高閱讀速度就是訓練控制精細運動機能。
最虐速讀練習步驟
拿出一些已經(jīng)做過精讀的學術文章,開始重新閱讀它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一, 盡量減少每行的注視次數(shù),縮短注視時間以提高閱讀速度。
閱讀并非沿直線進行,適當內容要掃視加跳躍(比如重復性的信息,插入語的詳細說明,例子的堆疊)。
比如下面紅框部分就是例子堆疊,都在舉例說明同一個觀點,信息整合跳讀即可。

二,消除回讀,提高速度
未經(jīng)訓練的人總是回頭讀(有意識回讀)和跳回讀(通過不正確的注視實現(xiàn)的下意識回讀),這些占用全部閱讀時間的30%。
回頭讀說明句子結構語法不明確,句間邏輯關系丟失,找出理解丟失原因,問題來自最初的語言層面,回到那個層面反復掌握結構,消除語言障礙,再回來繼續(xù)速讀訓練。
三,必須反復做適應練習來擴大水平邊緣視線范圍,提高每次注視的字數(shù)

擴大視覺范圍,按照意群“成塊”理解內容,盯著電腦顯示器的中心(相對于視網(wǎng)膜中央位置的注視區(qū)域),你仍然看得到感知得到屏幕的四邊。訓練邊緣視線有效收集視像可以把閱讀速度提高到原來的2-3倍。未經(jīng)訓練的人閱讀的時候視線從第一個字移動到最后一個字,1/2的邊緣視線放在了頁邊上,這樣25-50%的時間都浪費在一個字都沒有的空白上了。
日常也可以進行速讀訓練,比如看對白節(jié)奏快的美劇,盡量完全看懂每一行快速出現(xiàn)和消失的字幕(訓練以整句為單位理解信息),直接看開始很難做到,我個人的做法是“咪”起眼睛,盡量不要讓視覺對局部文字處理得太清楚,而是對全局的字符形式進行感知。

四:注意力訓練
重讀時需要盡量逼迫自己集中注意力,使出自己最大閱讀速度,速度再快,如果出現(xiàn)信息丟失,則再稍微降低一點速度,讓自己始終處于保證在一個高強度精神集中的水準閱讀(這個過程和練聽力時加快1.5-2倍速播放訓練是一樣的),注意力的訓練,可以保證我們的考試續(xù)航,不至于在讀到后面的文章出現(xiàn)走神,理解效率下降。

到此為止,幾項訓練技巧的粗略教程就完成了,練快速閱讀理解,本質上就是在練大腦的處理速度,也就是你CPU的運存,我稱這個過程為“大腦神經(jīng)操”,這些技巧可以加快人的認知過程 (cognitive process),即對信息的處理和使用,這也就是這些學術考試(精英選拔)的根本考察點。

最后幾點建議: 如果是為了學習,就不要試圖用讀一篇文章的時間讀三篇不同的文章。應該把一篇文章讀三到五遍,讀到隨意拿起再看,對文字的認知速度和中文沒有差別為止。
感謝讀到這里,如果有疑問歡迎留言探討,這是我多年自我訓練和教學研究的一些心得,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