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旗“五德”象征之解讀
1.仁(惻隱之心)——紅色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p>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fù)禮為 仁?!?/p>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子張問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闭垎栔?。曰:“恭、寬、信、敏,惠。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悲人?!?/p>
子曰:“仁遠(yuǎn)乎裁?我欲仁,斯仁重矣?!?/p>
子曰:“剛毅,木訥,近仁?!弊釉唬骸扒裳粤钌r矣仁!
孟子曰:人皆有所不忍,達(dá)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為,達(dá)之于其所為,義也?!?/p>
仁之內(nèi)涵:
愛:仁者,愛人;愛有差等。
覺:為仁由己。
公:天下為公;譏世卿;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
直:直道而行,以直抱怨、以德報(bào)德。
生:生生不已曰仁。
通:親親、仁民、愛物;上下與天地同流
2.義(羞惡之心)——黃色
【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p>
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謂理也,義也?!献?/p>
義者,天理之所宜。——朱子】
義之內(nèi)涵:
客觀:理、宜、利之和(外在之規(guī)則)
主觀:心之所同然、心安之處(內(nèi)在之標(biāo)準(zhǔn))
*仁義之關(guān)系
孟子曰“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
孟子曰:“親親,仁也;敬長,義也?!?/p>
孟子曰:人皆有所不忍,達(dá)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為,達(dá)之于其所為,義也。
董仲舒:以仁安人,以義正我;利以養(yǎng)其體,義以養(yǎng)其心。心不得義不能樂,體不得利不能安。
3.禮(恭敬之心)——藍(lán)色
禮之內(nèi)涵:
禮之義:禮俗、禮儀、禮制
禮之本:天道、天理、人情
禮之用:和人之情、防民之欲、達(dá)國之治
4.智(是非之心)——白色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眴栔W釉唬骸爸??!?/p>
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p>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p>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p>
5.勇(一說“信”)——黑色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子曰:“見義不為,無勇也?!?/p>
子曰:“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p>
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對曰:「王請無好小勇。夫撫劍疾視曰,『彼惡敢當(dāng)我哉!』此匹夫之勇,敵一人者也。王請大之!《詩》
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篤周祜,以對于天下?!淮宋耐踔乱病N耐跻慌蔡煜轮??!稌吩唬骸禾旖迪旅?,作之君,作之師,惟曰其助上帝寵之,四方有罪無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恥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埂睹献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