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青色头像情侣网名,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18女人,黑人巨茎大战俄罗斯美女,扒下她的小内裤打屁股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加拿大地名源流簡述

2019-12-31 21:01 作者:史圖館  | 我要投稿

本作品是對史圖館專欄的投稿,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作品并非嚴謹?shù)臍v史學(xué)術(shù)研究,僅供參考;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二傳,違者必究。

本文作者:餘弦


本位為淺層次介紹類小品文,內(nèi)容僅供參考。筆者非專業(yè)人士,如有錯訛,敬請指正。


加拿大國情概述

加拿大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位于美國本土以北,(是美國的頭號指定附屬國,能當(dāng)美爹的狗就是最大的榮幸.jpg,) 是北美地區(qū)(Northern America)除了美國之外的另外一個國家。加拿大是世界陸地面積第二大國家,達998萬平方公里,約比我國大出一個云南省的面積。加國地廣人稀,2019年人口估測僅有3700余萬,主要居住于南部靠近美加邊境的地帶,國境北部則由于氣候極寒而人煙稀少。加拿大亦是高度發(fā)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據(jù)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shù)據(jù),其2018年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居世界第10位,人均GDP則位居世界第18位。

加拿大在地球上的位置


加拿大在前殖民時代為諸北美原住民部落(Native Americans)的棲息地,加拿大官方現(xiàn)統(tǒng)稱為第一民族(First Nation),有約一百萬人(甚至不如華人多,不過畢竟華人是加國第一大非歐源族群)。歐洲人探索加拿大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10世紀末和11世紀初維京人在紐芬蘭島(Newfoundland)的定居嘗試,但不久即荒廢;16世紀末始有英法殖民者建立穩(wěn)固殖民地。1867年7月1日,1867年憲法法案(Constitution Act, 1867)通過,作為英國自治領(lǐng)(Dominion)的加拿大聯(lián)邦(Canadian Confederation)成立,標志著加拿大的事實獨立。此后加拿大不斷吸收周邊英屬殖民地,自紐芬蘭自治領(lǐng)(Dominion of Newfoundland)于1949年3月31日加入后達到當(dāng)前疆域。

2017年加拿大150周年國慶時的渥太華國會山(Parliament Hill)

加國一級行政區(qū)由南方的10個Province和北方的3個Territory組成。Province一般翻譯為“省”,來源于拉丁語provincia,羅馬共和國或帝國的“省”即此;Territory一般翻譯為“地區(qū)”或“領(lǐng)地”。本文將按照加拿大內(nèi)部的地理和文化區(qū)域分四部分簡要論述十三省區(qū)的名稱來源。


加拿大一級行政區(qū)劃圖

加拿大官方語言為英法雙語,有的省和地區(qū)也有其他具有官方地位的少數(shù)語言,本文專有名詞的原文以英語為準,少數(shù)根據(jù)實際情況標注其他。每省區(qū)小標題后會附上今年年末的官方人口估測,以使大家對該地開發(fā)情況有直觀認識。


零. 加拿大國名

加拿大的全稱即加拿大(Canada),此國名的來源素有多種說法,現(xiàn)一般認為是來源于圣勞倫斯河易洛魁語(St. Lawrence Iroquoian)單詞kanata,意為“村莊”或“定居地”。

圣勞倫斯河與五大湖流域,圣勞倫斯河可以稱得上是加拿大的“母親河”

1535年,今魁北克城(Ville de Québec)地區(qū)的土著民帶領(lǐng)法國探險家Jacques Cartier到達易洛魁村落Stadacona,并以kanata一詞指稱該地。該稱呼在Cartier的筆記中擴大至指稱該村酋長Donnacona的全部領(lǐng)地,繼而被后來的歐洲人用作命名這一片位于圣勞倫斯河(Saint Lawrence River/Fleuve Saint-Laurent)北岸的地域。之后統(tǒng)治此處的新法蘭西(Nouvelle-France)殖民領(lǐng)逐漸以該詞稱呼整個圣勞倫斯河沿岸的地區(qū)。

前殖民時代易洛魁語系諸語言分布圖,易洛魁諸部主要生活在圣勞倫斯河和東五大湖兩岸,在英法殖民者到來后曾效法舊大陸政體成立聯(lián)盟

七年戰(zhàn)爭后的1763巴黎和約(Treaty of Paris)規(guī)定法國割讓新法蘭西的加拿大地區(qū)(此時的Canada仍是通用俗稱)予給英國,定名為“魁北克?。≒rovince of Quebec)”。

1791年,魁北克省被分割為兩部分,命名為“上加拿大(Upper Canada)”和“下加拿大(Lower Canada)”。大約即今日安大略?。∣ntario)南部與魁北克?。≦uébec)南部,名中的“上”、“下”乃指圣勞倫斯河的上下游。

1841年,兩省組成加拿大聯(lián)合省(Province of Canada),加拿大省作為此時諸英屬北美殖民地的核心而在1867年成為新組建的加拿大聯(lián)邦自治領(lǐng)的正式名稱。


壹. 大西洋省份

大西洋省份(Atlantic Canada)指加拿大東部大西洋沿岸的新不倫瑞克、新斯科舍、愛德華王子島和紐芬蘭與拉布拉多四省。其中前三者又長期習(xí)稱為加拿大海洋省份(Canadian Maritimes),紐芬蘭因加入加拿大時間較晚而未被包括在此稱呼內(nèi)。大西洋四省因地緣優(yōu)勢是歐洲人較早登陸殖民的區(qū)域,其面積相較其他省份亦偏小。

加拿大大西洋四省略圖

1. 新斯科舍?。?76,768)

英語名為Nova Scotia,系拉丁語對英語New Scotland的直譯,顧名思義即“新的Scotland(蘇格蘭)”。

1621年,已經(jīng)是英格蘭和愛爾蘭國王詹姆士一世(James I)的蘇格蘭國王詹姆士六世(James VI)簽發(fā)王室特許狀,將大片位于北美州北大西洋沿岸的英屬殖民地授予William Alexander爵士,并按爵士的建議將此領(lǐng)地命名為“新蘇格蘭”。

新斯科舍省漸變設(shè)色地形圖,值得一提的是該省東北部是一個獨立的大島,與新斯科舍半島隔狹長的坎索海峽(Canso Strait)相望

英語Scotland意為“Scot的領(lǐng)地”。Scot源自古英語,本意“愛爾蘭居民”,可明確的更早源頭是拉丁語。

2. 新不倫瑞克(780,021)

英語名為New Brunswick,顧名思義即“新的Brunswick”。

1784年新不倫瑞克省自新斯科舍省析置,省名是為表敬當(dāng)時英王喬治三世(George III)的另一頭銜“不倫瑞克公爵(Duke of Brunswick)”。此頭銜下的領(lǐng)地為不倫瑞克公國(Herzogtum Braunschweig),即漢諾威選侯國(Kurfürstentum Hannover;或稱”不倫瑞克-呂訥堡”選侯國,Kurfürstentum Braunschweig-Lüneburg)的前身,位于今德國下薩克森州東南部。

1871年德意志第二帝國境內(nèi)的不倫瑞克公國

喬治三世是來自北德意志的漢諾威王朝(House of Hanover)的第三位不列顛君主,也是第一位完全出身在英格蘭本土,母語為英語的不倫瑞克公爵。在他治下的英國丟掉了“殖民地長子”十三殖民地(Thirteen Colonies),也就是后來的美國。

Brunswick等同于對應(yīng)的德語地名Braunschweig(按德語音譯可作“布勞恩施威格”),源自古撒克森語,本意為“Bruno的領(lǐng)地”,該地在861年以薩克森公爵魯?shù)婪颍―uke Liudolf of Saxony)的兒子Bruno命名。Bruno則來源于古高地德語,本意為“棕色”,與英語里的Brown同源。

3. 愛德華王子島(157,901)

英語名Prince Edward Island,顧名思義即“Edward王子的島”。

1763法國割讓該島予英國,定名為“圣約翰島(St. John's Island)”。1799年,為表敬英王喬治三世的四子愛德華王子同肯特及斯特蘭森公爵(Prince Edward, Duke of Kent and Strathearn)而改為現(xiàn)名。愛德華王子也是大家熟悉的維多利亞女王(Queen Victoria)的親爹。

英語Edward源自古英語,本意為“昌盛-守衛(wèi)”。

4. 紐芬蘭和拉布拉多(521,922)

英語名Newfoundland and Labrador,顧名思義即“新發(fā)現(xiàn)的土地和Labrador”。不要被中文譯名誤導(dǎo)了,“紐芬蘭”并不是“新芬蘭”,同芬蘭(Finland)沒有半點關(guān)系。

紐芬蘭島于1497年由意大利探險家John Cabot發(fā)現(xiàn)并確認,歸航后被此次遠航的委托人英王亨利七世(Henry VII)直呼為“New Found Launde(新發(fā)現(xiàn)的土地)”。1583年,伊麗莎白一世女王治下的英格蘭宣稱該島是英格蘭第一塊海外殖民地,1610年英屬紐芬蘭殖民地(Newfoundland Colony)成立時即用此名。

紐芬蘭島簡圖

大陸部分的拉布拉多一般認為得名于葡萄牙探險家Jo?o Fernandes Lavrador的父姓,其在1498-1499年間曾沿拉布拉多半島(Labrador Peninsula)航行探索。

葡萄牙語Lavrador本意為“農(nóng)民”,西班牙語的對應(yīng)形式即為labrador。知名大型犬種拉布拉多獵犬即源自此省。


貳. 上下加拿大

1867年加拿大聯(lián)邦自治領(lǐng)成立后原加拿大聯(lián)合省再次被分割為兩省,以原上加拿大為基礎(chǔ)的省份得名安大略,以原下加拿大為基礎(chǔ)的省份得名魁北克??笨耸【用裰饕切路ㄌm西時代的法裔殖民者后代,唯一的官方語言為法語,法語母語人口約占78%。

加拿大聯(lián)合省簡圖,橙色為原上加拿大,綠色為原下加拿大

上下加拿大自美國獨立后便成為英屬北美殖民地中最富庶的地區(qū)。今天的南安大略和南魁北克也是加國人口最密集的地域,總?cè)丝谡既珖话胍陨?,被稱作“魁北克城-溫莎走廊(Quebec City-Windsor Corridor)”

魁北克城-溫莎走廊及沿線市鎮(zhèn)簡圖,星標城市自東北至西南為魁省首府魁北克城,位于兩省邊界的加拿大首都渥太華(Ottawa),安省首府和加國第一大城市多倫多(Toronto);需要注意的是魁省最大城市并非首府,而是南方的蒙特利爾(Montréal)

1. 魁北克?。?,484,965)

法語名Québec,源自阿岡昆語族(Algonquin)詞匯kébec,本意為“河流狹窄處”,最初用于指稱圣勞倫斯河河道在今魁北克城一帶逐漸狹窄為崖溝處。


前殖民時代阿岡昆語族諸語言分布圖,下文提到的克里語和奧吉布瓦語皆屬此語族

1608年法國探險家 Samuel de Champlain在廢棄多年的圣勞倫斯易洛魁村落Stadacona處建立居民點,稱作Québec,即今天的魁北克城。七年戰(zhàn)爭結(jié)束后的1763法屬加拿大被割讓給英國后定名為“魁北克省”。1791憲法法案(Constitutional Act 1791)將魁北克省分割為兩部分,此名遂被狹義至指稱圣勞倫斯下游地域(即下加拿大)。

2. 安大略省(14,659,616)

英語名Ontario,得名于緊鄰的的五大湖之一的安大略湖(Lake Ontario)。該詞可能源自休倫易洛魁語(Wyandot)單詞ontarí:io,意為“大湖”;亦可能來自莫霍克易洛魁語(Mohawk)單詞skanadario,意為“閃耀之水”。


安大略湖北岸的加拿大第一大都會多倫多市和大多倫多地區(qū)(小框)

該詞最早在1641年的文獻中用作指稱東五大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北岸的地域。此名在分割英屬魁北克省的1791憲法法案中方首次被官方用作圣勞倫斯上游地域(即上加拿大)的正式稱呼。


叁. 加拿大西部

加拿大西部(West Canada)指中西部的曼尼托巴、薩斯喀徹溫、阿爾伯塔和不列顛哥倫比亞四省。其中前三者又因其南部廣布北美大草原(Prairie)而長期習(xí)稱為草原三省(Canadian Prairies)。

加拿大西部四省略圖

不列顛哥倫比亞省位于太平洋沿岸,因此地緣優(yōu)勢而成為粵港系老華人移民的聚居地。其全境大部是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區(qū),因落基山脈的阻擋而在歷史上與東部加拿大交流偏少,經(jīng)濟文化長期自成一系。

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地勢簡圖

1. 曼尼托巴?。?,373,859)

英語名Manitoba,得名于轄境內(nèi)的曼尼托巴湖(Lake Manitoba)。該名可能源自阿岡昆語族下的克里語(Cree)詞匯manitou-wapow或奧吉布瓦語(Ojibwa)詞匯manidoobaa,皆意為“偉大魂靈Manitou的水道”,指今曼尼托巴湖區(qū)的The Narrows地域。

曼尼托巴湖區(qū)簡圖,另外兩個大湖為溫尼伯戈西斯湖(Lake Winnipegosis)和溫尼伯湖(Lake Winnipeg);下劃線城市溫尼伯(Winnipeg)為省會

Manitou是阿岡昆諸部落神話體系中的一個概念,大意為“萬物的靈魂和基本生命力”。傳說Manitou的聲音可以在曼尼托巴湖心的The Narrows狹地聽到。

另一說法指Manitoba來源于阿辛布尼語(Assiniboine)詞匯minnetoba,意為“大草原之湖”。

紅河殖民地(Red River Colony)于1870曼尼托巴法案(Manitoba Act)生效后以“曼尼托巴省”的名義加入加拿大聯(lián)邦,省名由當(dāng)?shù)孛返偃祟I(lǐng)袖Louis Riel提議。

2. 薩斯喀徹溫省(1,178,657)

英語名Saskatchewan,得名于轄境內(nèi)的薩斯喀徹溫河(Saskatchewan River)。一般認為該名來源于克里語(Cree)詞匯“Kisiskatchewanisipi”,意為“湍急的河流”。

Saskatchewan當(dāng)前的寫法于1882年始被正式用作西北地區(qū)(North West Territories)的一個區(qū)(District)的名稱,該區(qū)后于1905年成長為省份。

3. 阿爾伯塔省(4,395,586)

英語名Alberta,系為表敬維多利亞女王的四女兒路易斯公主(Princess Louise, Duchess of Argyll,全名Louisa Caroline Alberta)而得名,其丈夫阿蓋爾公爵(John Campbell, 9th Duke of Argyll)曾于1878至1883年間擔(dān)任加拿大總督。

公主的Alberta一名來源于其生父艾伯特親王(Prince Albert of Saxe-Coburg and Gotha)的封號,系A(chǔ)lbert一名的陰性拉丁化,源頭為原始日耳曼語詞匯,大意為“高貴-明麗”。

Alberta最初于1882年作為西北地區(qū)的一個臨時區(qū)成立,1905建省后繼續(xù)以此作為官方正稱。

4. 不列顛哥倫比亞省(5,105,576)

英語名British Columbia,顧名思義“Britain(不列顛)所屬的Columbia”。

該省中南部地域與南鄰的美國華盛頓州和俄勒岡州原先被稱作哥倫比亞地區(qū)(Columbia District),在哈德遜灣公司(Hudson's Bay Company)經(jīng)營時期又被稱作Columbia Department。該地區(qū)的名字源于其地處哥倫比亞河(Columbia River)流域。



哥倫比亞河流域圖,該河干流流域主要位于今美國西北部的的華盛頓州和俄勒岡州

哥倫比亞河的名字又來源于在1792年首次探航和測繪該河的美國私船 Columbia Rediviva號,而該船名中的Columbia則是為了表敬大家熟悉的“新大陸發(fā)現(xiàn)者”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

英語Columbia系在Columbus一詞后加裝拉丁語表國家或地區(qū)的后綴“ia”構(gòu)成,即“哥倫布之地”,是美國人十分喜歡用的專名。

1846年的的俄勒岡條約(Oregon Treaty)規(guī)定英美兩國在北美西部以北緯49度為界,哥倫比亞地區(qū)的主體遂成為美國的俄勒岡地區(qū)(Oregon Territory)。剩余的北哥倫比亞地區(qū)在1858年成為英國直轄殖民地(Crown Colony),由維多利亞女王定名為British Columbia,即“不列顛所屬的哥倫比亞地區(qū)”,以與被割走的南部“美屬”哥倫比亞區(qū)分,強調(diào)其英屬地位。

俄勒岡條約前的哥倫比亞地區(qū);英國最南宣稱為北緯42度,美國最北宣稱為北緯54度40分。

英語British系Britain的形容詞形式,Britain一詞的通用義即指整個不列顛島地區(qū),是英國的通稱之一。


肆. 北方領(lǐng)地

北方領(lǐng)地(Northern Territories)是加拿大北方努納武特、西北地區(qū)和育空三個地區(qū)的俗稱。

1. 西北地區(qū)(44,895)

英語名Northwest Territories,顧名思義即“西北部的領(lǐng)地”。

原寫作North-Western Territory,因其在哈德遜灣公司所屬魯伯特領(lǐng)地(Rupert's Land)的西北方而得名。該地區(qū)曾是哈德遜灣公司與西北公司(North West Company)進行皮草貿(mào)易競爭的區(qū)域,在兩公司合并后正式以此作為官方名稱。


1870年魯伯特領(lǐng)地和西北地區(qū)移交加拿大時的情形。黃色部分是當(dāng)時的加拿大聯(lián)邦,包括安大略、魁北克、新不倫瑞克和新斯科舍四??;小方框是土地移交后新設(shè)立的曼尼托巴省

1870年哈德遜灣公司經(jīng)英國官方將魯伯特領(lǐng)地和西北地區(qū)全數(shù)轉(zhuǎn)賣給加拿大,兩者合并為“西北地區(qū)”,寫作Northwest Territories,成為加拿大的一級行政區(qū)。

2. 育空(41,022)

英語名Yukon,得名于境內(nèi)的育空河(Yukon River)。

河名的來源素有多種說法,但無論如何皆來源于德內(nèi)語支(Athabaskan)的語言,含義可能是“白水河”或“大河”。此河流名最早系哈德遜灣公司的首席交易員John Bell在1848年考察沿河地帶時被當(dāng)?shù)赝林窀嬷?/p>

前殖民時代德內(nèi)語支諸語言分布圖

育空地區(qū)于1898年自西北地區(qū)析置,原寫作Yukon Territory,2003年改為現(xiàn)名。

3. 努納武特(38,873)

因紐特語(??????,Inuktitut)名????,英語名Nunavut系該詞的拉丁化形式,意為“我們的土地”。

前殖民時代因紐特語諸方言分布圖

努納武特地區(qū)于1999年自西北地區(qū)析置,全區(qū)八成五的人口為因紐特人(Inuit),是世居北美極地(包括格陵蘭島)的原住民族。歐洲人早先常將其與阿拉斯加和東西伯利亞的其他極地原住民統(tǒng)稱作“愛斯基摩人”,此名可能源自阿岡昆諸部落民對因紐特人的蔑稱。

小結(jié)

以上探討的10省名,3地區(qū)名與加拿大國名共涉及15個專有單名:

  • 新斯科舍、新不倫瑞克來源于舊大陸地名,此二者同愛德華王子島、阿爾伯塔皆是為表敬殖民宗主國某貴族的稱號而得名。其中愛德華王子是維多利亞女王的老爹,阿爾伯塔則是女王四閨女的名字。

  • 不列顛哥倫比亞和拉布拉多得名于轄境內(nèi)以歐洲探險家命名的地域。

  • 加拿大、安大略、魁北克、薩斯喀徹溫、努納武特、育空皆是來源于當(dāng)?shù)卦∶裾Z言。

  • “西北地區(qū)”是一個簡略的描述性地名,性質(zhì)等同于我國“東北”。

  • 最靈性的莫過于“紐芬蘭",也就是“新發(fā)現(xiàn)的土地”。這也是一個描述性地名,本來只是一個暫時的代稱,可能是因為后來被認定是本國第一塊殖民地,所以用了這個頗具歷史紀念意義的“金口玉言”、“御筆親題”。

參考資料(并非全以標準格式):

1.Rayburn, A. (2001).Naming Canada: Stories about Canadian Place Names.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Origin of the names of Canada and its provinces and territories, Natural Resources Canada.

3.部分西文單詞的語源參考了網(wǎng)站?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

4.各專有名詞的通用中文譯法參考了維基百科、百度百科,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編2017版《世界地名譯名詞典》與中國地名委員會編1998版《外國地名譯名手冊》.

5.本文配圖無特別標注者皆直接來源自維基百科.



加拿大地名源流簡述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新乡市| 清镇市| 绵阳市| 清水河县| 崇州市| 琼结县| 民丰县| 乌拉特前旗| 崇州市| 新巴尔虎右旗| 平顶山市| 漳州市| 庐江县| 茶陵县| 嵊州市| 黄石市| 福海县| 连云港市| 永丰县| 麻栗坡县| 麻城市| 徐汇区| 成武县| 石家庄市| 永德县| 获嘉县| 内江市| 婺源县| 东明县| 成都市| 银川市| 井冈山市| 安化县| 甘南县| 榆社县| 监利县| 桂平市| 奇台县| 哈巴河县| 休宁县| 丰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