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拿中國160架戰(zhàn)機,轉身就投入美國懷抱,俄:比越南還白眼狼


中國在國際上雖然奉行不結盟政策,但仍然有些國家與中國關系較為親近,堪稱兄弟國家,因此當這些國家陷入困難,需要幫助時,中國往往慷慨提供援助和貸款等支持,然而卻有這么個國家,不僅白拿中國160架中國戰(zhàn)機,在中國停止援助后轉身就投入美國懷抱,俄網(wǎng)友直呼這一國家比越南還要白眼狼,既然這個國家如此白眼狼,那么上世紀中期,中國為何要大力援助阿爾巴尼亞?實際上與共同的敵人有所關聯(lián)。

上世紀六十年代之前,阿爾巴尼亞與中國和蘇聯(lián)一樣,都屬于社會主義國家,但由于阿爾巴尼亞地處歐洲,周邊存在大量北約成員國,當時正值冷戰(zhàn)時期,因此在美國的帶領下,所有北約盟國都對阿爾巴尼亞采取了封鎖的態(tài)度,而作為一個人口僅有兩百多萬人的小國,阿爾巴尼亞自己的發(fā)展是較為無力的,因此蘇聯(lián)當時對阿爾巴尼亞的進行了大批量的援助,然而隨著阿爾巴尼亞屢次發(fā)聲反對蘇聯(lián)與南斯拉夫聯(lián)盟修復關系,蘇阿關系急劇惡化,蘇聯(lián)隨即停止了對阿爾巴尼亞的所有援助,但由于共同反對蘇修的立場,中國與阿爾巴尼亞站在了一起。
因此中國接替了蘇聯(lián),開始向阿爾巴尼亞提供援助,軍事上,中國為阿方提供了多達160架殲6等當年極為先進的戰(zhàn)機,而民生上,中國不僅為阿爾巴尼亞提供了幾十萬噸糧食,還為阿爾巴尼亞提供了2.5億外匯人民幣的資金支援,承擔阿爾巴尼亞國內(nèi)科研等方面成套項目多達19項,甚至為了完成阿爾巴尼亞的項目,在國內(nèi)先進行設計和試驗,可以說,中國待阿爾巴尼亞不薄,然而阿爾巴尼亞卻總想索取更多,不僅要求中國為其建設阿爾巴尼亞版本的“鞍鋼”,還要中國幫助其建設海上石油鉆井平臺,甚至在要求中國援助建設電視臺后稱要讓阿爾巴尼亞境內(nèi)所有農(nóng)業(yè)社都配備電視,而阿爾巴尼亞不具備這種能力,言外之意自然是要求中國提供全套設施,要知道這可是1960年代,就連中國國內(nèi)各大城市中有黑白電視看的家庭都極少,因此阿爾巴尼亞的這種要求是完全不合理的。

除此之外,阿爾巴尼亞對中國國內(nèi)省吃儉用為其提供的援助完全不當一回事,存在極其嚴重的浪費行為,援助的化肥被直接露天放置,而鋼筋混凝土則被用于大量修建無用的紀念碑,而不是用在真正需要的地方。
因為這些原因,中國與阿爾巴尼亞的關系一直在降溫,直到七十年代,中國終于取消了對阿方的援助,然而阿爾巴尼亞卻從未想過自己的責任,反而一直在國際上譴責中國,沒了中國援助的阿方又攤上了一個完全沒有能力的總統(tǒng),讓整個國家陷入了一個巨大的龐氏騙局,直接一舉成為了全歐洲最為貧窮的國家,當然這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總的來說,雖然蘇聯(lián)和中國先后對阿方提供了大量的援助和支援,但阿方不僅不珍惜,還貪得無厭甚至不愿自力更生,中國自然不愿幫助這樣的國家,如果阿方繼續(xù)這樣下去,哪怕投入美國懷抱也不能改變目前的貧窮境遇,只有自力更生才能擺脫困境,希望阿爾巴尼亞能早日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