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的原鄉(xiāng)-漳州

1
臺灣2300萬人,有七成以上是閩南人。
不是從泉州,就是從漳州,或是廈門到臺灣的。
對臺灣這么重要的漳州,我竟然是第一次來。
?
2
從廈門走海滄,也不過準準一個小時就到漳州。
心里有些激動。
當年,這么多人從這里,一批一批的過海到臺灣,追尋新的生活。
多少年了,子孫在外開枝散葉。
不知道子孫會否想到,先祖原先,是在這片土地生長。
先祖?zhèn)冇帜芊裣胂?,他們的子孫,會是今天,隔著海,不認祖先根源,更不愿唐山強盛?
?
3
閩南地區(qū)的街道,都有”亭仔腳”,就是騎樓,臺灣也是。
所以,看見漳州的路邊街道,都是這樣熟悉的騎樓,忍不住笑了。
好久不見。
超級喜歡騎樓這種東西。
下雨不用打傘,日曬無需躲避。
在騎樓走過店家,有一種介于室外與室內(nèi)之間的流動,非常有趣。
?
4
來到漳州古城區(qū)。
正在做整個片區(qū)的保存。
這里有從從唐宋時期,明清,到民國的建筑。
可要好好的保護這些珍貴,無法復制的古跡呀!
遇見一個公園,叫作中山公園。
一個銅像,是孫中山先生的銅像。
“天下為公”,是我自小讀熟的四個字。
一個石碑,竟然是民國16年立的總理遺訓。
”咨爾多士,為民前鋒。
夙夜匪懈,主義是從”。
心下的感動,無可言說。
臺灣如今都不認自己的源頭了。
不認唐山,不認孫蔣。
可大陸現(xiàn)在,好好的保護了先人的足跡。
?
5
遙想當年,國家如此動蕩,多少先人,用各種努力與奮斗,或者做對了,或者走了冤枉路。
也有各式掙扎斗爭與分裂,也有各種合作與團結(jié)。
目標,有為了讓國家更好,讓中國人可以平安幸福的公心,也當然有人性的偏狹與自私。
但,中國之所以成為如今的中國,正是因為前人的每一步腳印,每一滴淚水、汗水與鮮血。
漳州漳州,我終于來了。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