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三萬里》小感
如今我們深夜飲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夢破碎的聲音?!睄u 雖然存在著人物蕪雜情節(jié)瑣碎的缺憾,電影《長安三萬里》滿足了我對長安對大唐的終極想象,西安本安都沒有的體驗。國產(chǎn)動畫能跳開傳說和神話的舒適圈,去做一部文人題材的片子,去解讀千載獨步冠絕古今的李白,勇氣可嘉。你當它是三小時語文課也罷,或是傳記呀紀錄片也好,電影中的長安意象以及人物們的塑造令人信服,就連一閃而過的裴十二身影都那么頎長。 電影以高適的敘事視角,循著二人情誼的推進,一幀幀雕刻時光,為李白立傳,鳥瞰大唐時代。百度百科高適,他的好友一欄有且僅有李白,高適的好友當然不止李白,皆因李高相交為后人所津津樂道。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的李白,他的恃才傲物,他的狂放不羈,不過是多舛命運的保護色罷了。商賈之子的低微出身,喑啞堵塞了他功名求取之途,終生渴慕收取關山五十州,提攜玉龍為君死,事了拂衣去,然而無數(shù)的干謁投贈換來的卻是屢屢碰壁。為此他無奈前后兩次入贅落魄貴族門庭,只為改換馬甲,可以正大光明地郤詵丹桂,高步云衢。 影片并沒有著墨太多他因詩才在長安欽點翰林名動天下的那些大家早已熟稔的段子,這是我特別敬佩的地方,只這一點就說明電影主創(chuàng)是懂李白的,著意挖掘李白的內核。謫仙人來到凡間,蛻不掉那一身的仙風道骨,自然不能見容于廟堂這阿諛腌臜之地,那么賜金放也便在情理之中。一邊高唱著我輩豈是蓬蒿人,又生發(fā)著明朝散發(fā)弄扁舟的?嘆。這內心的掙扎和痛苦外化為癲狂和縱情,他在揚州豪擲千金,他在長安朝歌夜弦,不過都是披著熱鬧的外衣上演的一出人生悲劇罷了。能寫驚天動地文,聲名冠蓋滿京華的李白,能詩又能酒,這酒祭奠的都是自己無處安放的理想呀。 永王李璘當年也是三顧李白的,只可惜,天真太白,比諸葛丞相的眼光差太多,他不管不顧地視為施展理想抱負的最后時機,到頭來卻是一場政治陷阱。電影藝術性地解答了李白下獄后高適置之不救的千古謎題,雖然歷史真相無從探查,但在我心中,高適絕不是那個因詩殺親賣友求榮的宋之問,他對李白,自始至終應該都是理解、欣賞并愿意維護的。 君不見外州客,長安道,一回來,一回老。聽說理想最遠處及三萬里,可是呀,大鵬扶搖直上九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