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先鋒·丹青妙手|徐永生——名家書畫展伴你過五一

展開勞動的畫卷,奏響時代的樂章。在五一勞動節(jié)到來之際,媒體聯(lián)合舉辦《書畫名家展伴你過五一》特別專題,臻選典藏名家丹青精品佳作,用書畫藝術形式致敬勞動者。


徐永生 男、1980出生,秦皇島市青龍縣第二中學美術教師、青龍縣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秦皇島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 、河北省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師從中國花鳥畫家李英保先生。擅長寫意山水、工筆花鳥、尤爰畫梅。梅花枝干的畫法是被人稱奇的一大特色。為表現(xiàn)出梅花的風骨神韻和精神。采取半工半寫, 揉進山水皴法,枯筆皴擦、濕筆寫意、虛實結合, 濃淡相配,甚至把素描和速寫融入其中,再加上淡青綠、淺胭脂等色彩和老辣線條表現(xiàn)出梅花虬曲蒼勁的干;又通過其以骨干為主,花為附,點綴其上,以少勝多,使畫面呈現(xiàn)出百年古梅不知老、萌發(fā)嫩枝換新顏的景象。作品多次在國內展賽刊物報紙中入選入展、獲獎、刊登、收藏。


玉質冰魂不染塵
【談談永生兄畫梅】
——李雁飛
(山東萊陽藝術家、導師、策劃人)
古代畫梅者眾多,元/王冕、明/陳錄、清/金農……各見神采。如今也是大家輩出,關山月、于希寧、董壽平……亦皆盡其妙。當代名家李英保先生之梅與古今諸家均不相同,有強烈的個人風貌,獨樹一幟!永生兄是先生門下弟子,得師真?zhèn)饕玻?/p>
鐵骨生春
與兄識于2017我策劃京都大展之時,今已過6年。雖因畫識,然與兄往來之長久非此也!而為其人也!自古皆以畫品與人品相提,人品不高落墨無法,人品既高、畫品亦隨,真至理真言也!其梅干以中西結合之法為之,在筆墨與素描結構的碰撞下,使得老干更加的蒼渾、勁健,有著很強的張力!你似乎能感受到那種含于其內的能量,似出而非出、似現(xiàn)又非現(xiàn),很好的體現(xiàn)了中庸之本。看那出枝,在彎直、曲折與使轉、提按中是那么的精神,展現(xiàn)了鮮活的動態(tài)之美,這不就是唐/柳宗元的“早梅發(fā)高樹,迥映楚天碧”嗎?再看花色,若美玉之奇秀靈潤,又若佳人之愉色婉容,君若見而無不憐也!惜也!迷也!宋/陳亮《點絳唇·詠梅月》曰:“一夜相思,水邊清淺橫枝瘦。小窗如晝,情共香俱透。清入夢魂,千里人長久。君知否?雨孱云愁,格調還依舊。”

疏花鐵干
以書入畫,確切的說是以書法之用筆入畫。畫中筆墨之氣韻,非此用筆而不能得也!至于形色之事,亦自筆墨而出。故曰:筆墨者,國畫之本也!可顯陰陽,能通大道。然得其法,終非易事!非經(jīng)年累月體悟、錘煉,則難入圣境!仁兄之筆墨已然純熟,于提按頓挫、輕重急緩、濃淡干濕中可見極好的韻律與節(jié)奏,在這韻律與節(jié)奏里,也詮釋了人生的高低起伏、成敗得失。所以說,永生兄的梅非單純的梅,而是一種文化與哲學的表達,也是其堅韌、不屈的人格體現(xiàn),更是其對生命的虔誠與敬畏。

瘦盡千山出一枝
仁兄也并非只能畫梅,其它花鳥、山水……亦有涉獵,是個多面手。古語有言:“師其跡不若師其心,師其心不若師其造化?!比绱?,則“我”漸出也!最后自作兩句祝兄藝路恒長,一切都好!自曰:耐得孤寒將筆耕,終見花開春滿庭。
——庚子冬于鴻景山房

凍蕊凝香色艷新

高標逸韻

梅花臨風養(yǎng)道真

傲雪報春盛世呈祥

老梅愈老愈精神

枝無丑態(tài)香沾袖 不愛花人莫與看

研水生冰墨半干 畫梅需畫晚來寒

野梅如棘滿江津 別有風光不愛春

玉質冰魂不染塵

香中別有韻 清極不知寒

竟夸天下無雙絕 獨立人間第一香

天香國色

傾國傾城

半醉西施暈曉妝 天香一夜染衣裳

竟夸天下無雙絕 獨立人間第一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