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香詩經(jīng)》之六十九 圍裙里的蓼藍
蓼藍和紅蓼同為蓼科植物,但知道紅蓼的人遠遠多于蓼藍,因為紅蓼不僅普遍生長于農(nóng)村的荒地水澤或者田舍,城市里也往往做為公園的花境材料廣泛栽植,夏秋時節(jié),長長的穗狀花序艷紅的在風中搖曳,甚是引人注目。而蓼藍,花序短,花近乎白色,毫不起眼,所以紅蓼就因其姿色迎風招展,蓼藍就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雖然,蓼藍曾經(jīng)非同尋常。
蓼藍自古就是重要的藍色染料,而且蓼藍在《詩經(jīng)》時代徑直稱為“藍”,古時的藍常用三種植物提煉,爵床科的板藍(就是中藥板藍根之板藍),蝶形花科的木藍,再有就是蓼藍,蓼藍可以染綠(碧),板藍和木藍可以染青,三者都可以做藍色染料,顏色都盛于原色,所以才有“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之說,這就和著名的學者荀子聯(lián)系上了,荀子在《勸學篇》中云:“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我還記得此篇中他的另一句名言:“不積跬步無以成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边@是小學課本里的課文,幾十年過去還記得,但不知道課文中的“藍”居然就是指的蓼藍,可見,人是要活到老學到老的。 《詩經(jīng)》中提到“藍”的地方就一處,《小雅 采綠》,采綠也采藍,一個性質(zhì): 終朝采綠,不盈一匊。予發(fā)曲局,薄言歸沐。 終朝采藍,不盈一襜。五日為期,六日不詹。 之子于狩,言韔其弓。之子于釣,言綸之繩。 其釣維何?維魴及鱮。維魴及鱮,薄言觀者。 整個上午采藎草,還是不到手一捧。我的頭發(fā)蓬松卷曲,還是回家去梳洗吧。 整個上午采蓼藍,圍裙里面裝不滿。說好的五天就回家,結(jié)果六天不見人。 這人外出去打獵,我把弓給他裝弓袋。這人外出去釣魚,我為他把絲繩纏。 他釣到了什么呢?是魴魚和鰱魚。釣到魴魚鰱魚,我在旁邊在一直看。 妻子思念丈夫,一上午采茜草不滿一手捧,一上午采蓼藍不滿一圍裙,那是心不在焉,心有旁騖。出來采茜草了才發(fā)現(xiàn)頭發(fā)蓬亂,要回去梳洗,萬一此時回來呢,采蓼藍時心里想,說好的五天就回來了,六天了也未見蹤影,那不滿一圍裙的蓼藍棵棵裝著我的思念,我回憶,我等待,這一直就是女人的命運。采蓼藍的女人也逃不出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