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Fi?*悅爾法 hip-dac開箱詳評 以及與樂圖s1簡單ab

首先感謝『耳機美學』提供了這次試聽的樣機

iFi這個牌子多多少少應該有不少人聽說過,它是隸屬于英國AMR的一家子公司。AMR則是一家英國的高端音響品牌,主要生產(chǎn)萬元級的產(chǎn)品,諸如AM777,CD777等,有著不錯的口碑。2012年ifi最為一家子公司被推出,作為生產(chǎn)一些價格較為親民的產(chǎn)品的品牌。ifi的產(chǎn)品從解碼,功放,便攜一體,線材再到電源。
近期,ifi也推出了一個1180元的便攜解碼耳放:Hip-DAC。這個價位的便攜解碼耳放算蠻多的了,便攜耳放的初衷是為了讓用戶在不同場景可以快速的獲得更好的音質(zhì),比如插在pc上,手機上,同時也有不少喜歡玩捆綁的玩家。在耳機口被許多手機廠商取消的時代,“小尾巴”這種小型的便攜解碼器流行開來,這有著更便攜,體積更小一些的優(yōu)勢。在近期剛推出的,被火熱討論和矚目的產(chǎn)品:土豆條,樂圖s1的大尾巴,也差不多接近這個價位。后面的評測中也會拿樂圖s1和Hip-DAC做一個ab。(自己沒買,所以只好去耳機店嫖一個了)
開箱環(huán)節(jié)


首先來看看包裝,比較簡單紙盒,正面是產(chǎn)品的圖片,同時還有個腦放金標(滑稽)

背面上則是印有詳細的參數(shù)信息:最高支持到解碼dsd256,而且支持MQA格式,續(xù)航時間達到約12h,配備了3.5單端的同時,還有一個4.4的平衡插口。

盒子里的一些東西,三條線,分別是usb-a的母對公,雙usb-c頭的線,以及usb-a母對usb-c線。說明書,保修卡,本體,還有一個膠墊腳貼。

之后就是耳放本體了,全機是一個孔雀藍配色,同時使用了一個金色的旋鈕,整體的重量十分輕,只有125g,大小102x70x14mm(我索半斤都差不多一樣厚了)整體的外觀如同一個小巧的酒壺一般。

有一說一,這個配色我第一眼就挺喜歡的,因為和u6的配色十分相像,只不過u6的顏色更偏黑,光滑一些,hipdac的更鮮亮,呈磨砂感??兹杆{配金這個配色還是很不錯的。


然后介紹一下前面板的一些功能。旋鈕的音量調(diào)節(jié)兼開關機,沒有刻意標注音量大概指向的位置,旋鈕周圍的光圈用以指示音頻格式。從左到右分別是power match即高增益調(diào)節(jié),xbass鍵為低頻增強鍵。4.4mm的平衡接口,3.5mm的單端接口。power match開啟后可以更好的適配一些需要大推力的耳機,即使是一些耳塞,開啟后也不會顯得有些過推。xbass這個功能蠻有趣的,在開啟以后一耳朵的增強了低頻的量感以及下潛,效果顯著,適合一些覺得自己耳機低頻過少的用戶。實際用下來xbass功能的質(zhì)量還是蠻不錯的,不會是僅僅增強了低音而丟失了很多其他的聲音細節(jié)。

背面掉過來分別是一個usb公頭的輸入接口和typec充電接口。一開始我還拿著條數(shù)據(jù)線往這個公頭里懟還納悶兒怎么懟不進去)才發(fā)現(xiàn)原來是公頭。這種設計在比如乂度的xd05上也能看見。算是一種可以免去MFi認證同時又可以接駁蘋果設備的方案了。雖然支持蘋果,但是中間也因此并沒有附贈usb-a母轉(zhuǎn)lightning的線。這就需要自己去購買了。蘋果官方也有專門的lightning轉(zhuǎn)usb相機轉(zhuǎn)換器,只不過價格嗎,懂得。還有一點就是typec接口不作為數(shù)據(jù)傳輸使用,僅作為充電的接口了。還有就是這個usb-a是usb3.0,可以更好的進行音源的傳輸。因為沒有音源輸入接口,所以這個耳放是作為一個獨立的一體式解碼耳放,不具備給別的播放器當放大的功能,主要服務于手機以及電腦,或者想買個節(jié)坦v1插著捆一套的。這幾天使用下來從官方上續(xù)航時間12h,我大概充滿一次,平衡和單端換著用,開高增益,大概7-8h時間的樣子。有點奇怪。然后我到官網(wǎng)上一看,宣傳的是確實是8h左右(應該是盒子印錯了?)

音質(zhì)部分

聲音部分,為單端,不開增益,不開xbass,耳機分別為e4000和re800。這倆塞子也算是比較難推好的兩個。信源接手機,電腦和播放器都可以正常運作

『Prover』------milet

初聽可以感覺對于這倆耳機,hipdac即使不開高增益都能不錯的驅(qū)動起來。第一耳朵可以感受到hipdac的聲音比較均衡,沒有刻意去非常突出哪個頻段。它的低頻表現(xiàn)的不錯,即使在不開xbass的情況下也有著不錯的量和質(zhì)(一些耳機開了怕就過頭了)Prover這首歌中,并沒有去擠壓re800的聲場,人聲的位置上中等偏前,對人聲有些許的加厚,使得re800本身比較薄的人聲更舒服了一些。人聲是hipdac一個不錯的亮點,在hipdac下的e4000,人聲比較突出,十分的舒適,因為得以充分的驅(qū)動,e4000不會顯得糊,更多的是耐聽。
『三日月の舞』------松田彬人

開頭小號,感覺它的動態(tài)中等偏大的水平,氣勢足。高頻的是一種點到為止,相對比較收斂的感覺。不同于我手上的u6平衡口一樣,能拔到很高,嘹亮同時又不至于到刺。聲場大小合適,器樂的表現(xiàn)也蠻活潑的,鼓點有力。分離度算合格,后面的鼓點會有些被蓋掉的感覺,樂器之間稍有些黏膩感。hipdac下的re800聽器樂,表現(xiàn)的會偏柔和,有些許黏著感。但在一些該突出氣勢的地方也還是能很好的表現(xiàn)出來。
『II into the light』------梶浦由記

最后再拿空境里的一首來說說,最近空境的原聲帶被我循環(huán)的聽了不知道多少遍了,真的非常好聽。在鋼琴開始后,弦樂加入進來,感覺少了些稍許的震撼感,整體顯得有些黏著,聲音密度還不錯。人聲出來以后,有著不錯的空靈感,不會顯的厚,又不至于讓人聲飚的太厲害,沒法和器樂很好的相融。整一首歌聽下來,是一種很自然的表現(xiàn)。
上面的聽感是基于單端,簡略的說一下4.4平衡的聽感。4.4平衡口對比單端上,聲底和單端差不多,在一些方面較單端有一些變化,具體體現(xiàn)在結項更靠前了一些,動態(tài)更大。但是搭配了不同塞子以后,我自己感覺它的平衡口做的沒有單端口好,它的聲音發(fā)沖,有些許壓迫感,就仿佛只是單端開了一個超高增益似的。也有可能4.4的平衡口更適合大耳,這個因為手頭上沒有帶4.4平衡的大耳,所以沒法聽聽大耳下的4.4怎么樣了。
總結


ifi的hip-dac作為一款售價1180的產(chǎn)品,對比起同價位的播放器,有著不錯的優(yōu)勢和表現(xiàn),十分富有性價比。它更適合人聲流行一些,但拿來聽一些器樂之類的也還不錯。比較突出于人聲的方面。對于各種耳機,hipdac的音色大部分都能不錯的搭配起來,xbass的玩法也算是,同時本身的推力也無需擔心,也有高增益可選。中正耐聽是形容hipdac最佳的一個詞匯。只不過它不能夠作為一個接播放器當功放的作用。其實不介意捆綁又想在這個價位獲得不錯的聲音,用節(jié)坦v1搭一個hipdac是一個不錯的玩法。只不過想直接懟上手機和電腦也是不錯的。
Extra:與樂圖s1的ab


現(xiàn)在該薯條的出場了--最近這個樂圖這個小玩意兒算是比較火的了,在控制一定的體積情況下(其實在尾巴里面算蠻大的了)又有不錯的表現(xiàn)和多樣的玩法,有一個led屏來顯示eq,音量以及碼率。對比主要是音色方面的對比了。
先說在單端下
兩者均沒有開增益和其他特別的模式。初聽會感覺,s1的整體較hipdac略偏下盤一些,人聲的表現(xiàn)上s1要更顯醇厚一些,而hipdac的人聲更靠前一些。對于流行人聲來講,我認為hipdac比s1更好聽一些。而在像器樂,小編制上,s1的整體會感覺較為規(guī)整很多。
而平衡口上
先說說s1和它單端比較,平衡口下的聲場和動態(tài)更大,人聲結項稍微靠前了一些,只不過我感覺人聲上也沒有hipdac的單端表現(xiàn)的好。低頻較單端口更凝實了一些,聲音顯的更干凈。整體基于單端,同時表現(xiàn)上也改正了一些單端的缺點。hipdac的平衡上雖然有了一定的提升,前面也提到了,聲音顯的有些粗,有些沖,我自己覺得反而沒有單端口好聽。所以在平衡上,我覺得s1的表現(xiàn)更好。s1平衡口和hipdac單端口對比的話,就是素質(zhì)與味道之間的抉擇了。
只不過,畢竟也是簡評,還有一點我也還沒有體驗的就是s1對手機耗電的情況。畢竟hipdac是單獨的電池供電,這店上對于手機電量的消耗是小量的,而薯條整體靠的還是手機和電腦就給予的供電。我自己的小尾巴dc01,就是個比較吃電的東西。薯條我沒經(jīng)過長期使用,也不太敢下定論了。只不過薯條在便攜性,hipdac確實也比不過就是了。
兩者的話,具體還是要看使用者的搭配和舍取,最好是自己試用一段時間再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