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經(jīng)典研讀(一):城市縱有百般不是,但為何還有那么多人愛城市|張春田

(一)
作為一個研究方向:
“跨學科研究領域”
人文地理 建筑系 城市規(guī)劃 城市設計 文學(文學文本中的城市呈現(xiàn))電影研究 文化研究
涉及的問題:
空間/視覺/景觀/權力/日常生活→閱讀/分析城市/
研究的目的:
解釋自己的經(jīng)驗/情感/記憶
比較的視野:
空間環(huán)境、歷史發(fā)展不同,城市的文化氣質(zhì)也不同,例如北京和上海的不同
或者比較不同歷史時期的城市,例如城市中“廣場”的概念,從政治到消費
重要的理論家/文獻:
大衛(wèi)·哈維《巴黎城記》
路易斯·芒福德 關于大都會的論述
地方感:
例如段義孚,區(qū)分空間/地方 space/place
(二)
多種城市空間的研究/多種城市空間的形式/經(jīng)典城市研究個案
《世紀末的維也納》《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云散了》
本雅明
對巴黎的研究 巴黎拱廊街 感知史
《發(fā)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
波德萊爾 反抒情
觀察/反思/批判
對文化的敏感,對城市運作規(guī)則的把握
“漫游者”flaneur
雷蒙·威廉斯
鄉(xiāng)村與城市
英國文學
《子夜》
按照社會史寫作
吳老太爺面對資本主義的驚惶
城市的力量/欲望
交通工具
新感覺派
車,火車
張恨水/劉吶鷗
時間感 文學小說推進的形式
把握城市經(jīng)驗基礎上的虛構/象征/寓言
(三)
張愛玲與電車
《紅玫瑰和白玫瑰》
佟振保 現(xiàn)實和想象受挫了
王嬌蕊
佟振保和王嬌蕊的經(jīng)濟地位、生活方式都凝定在相遇的空間里
《封鎖》
真人和好人
《海上花列傳》的現(xiàn)代性
馬車 出門
(四)
拜物教/戀物癖
弗洛伊德-廚川白村-魯迅
都市語境加劇了拜物教戀物癖
戀物與好奇
大衛(wèi)·林奇
勞拉·穆爾維 好奇→對抗一種主導的窺視模式
西美爾 金錢 貨幣哲學
其他問題
身體/身體展示 感官 感性分配
福柯
新東北文學 東北文藝復興
(五)從文學研究到文化研究
背景:
英國左翼傳統(tǒng)
政治到文化,大學里面的馬克思主義教學
二戰(zhàn)后的公開大學規(guī)模加大 把文本概念普泛化
最初關注的問題:
- 性別
- 階級
- 種族
- 族群
五十年代文化研究興起:
伯明翰大學 文化研究中心
斯圖亞特·霍爾 解碼過程的不可控
用意:
爭奪語詞的意義 爭奪流行文化的解釋權
和進步運動相得益彰:
身份問題
捍衛(wèi)少數(shù)權益
對文化研究的批評:
立場正確?研究變游戲?難以真正和社會聯(lián)系?知識生產(chǎn)沒有建立起框架?
大衛(wèi)·洛奇《小世界》
(六)
把城市當成文本:
文學研究往更廣義的世界發(fā)聲,更豐富地打開文本
文化研究:理論旅行的過程
英國文化研究的一部分學者:
強調(diào)社會介入,經(jīng)典與社會的觀點
希望大學內(nèi)部的改變
拓展文學研究的邊界
大眾的文化追求:
可見化,社會文化產(chǎn)品生產(chǎn)
文化研究的困境:
沒有學科的知識框架
發(fā)展過程中,中心在通俗文化上
索塔爾事件
中文世界的文化研究:
突破學科限制,回應社會問題
戴錦華 電影
王曉明 報紙 廣告 城市空間
獨立出來的:
城市文化研究/視覺文化/聽覺文化/感官研究
(七)
文學文本與城市關系密切:
罪惡的淵源→流動的生機/欲望的正當性
直面城市 第一部全景式寫上海的:《子夜》
電影與城市:
電影著力于表現(xiàn)城市 卓別林 資本主義批判
城市規(guī)劃與設計:
雅各布森
《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
區(qū)域研究和城市:
中國近代史研究,70-80年代北美關注城市
《中華帝國的晚期城市》
研究的方法:
很多…
政治經(jīng)濟學,馬克思主義脈絡
雙雪濤筆下的沈陽和實際的沈陽,共同構建了一種經(jīng)驗:90年代東北的轉(zhuǎn)變 父子的沖突與諒解 偵探劇的形式 某個特定階段帶來的創(chuàng)傷
新南方寫作:粵語閩南語 風土變化 文學 電影
(八)
符號學的取徑:
羅蘭·巴特
《神話學》
如何從符號的意義上理解當代文化產(chǎn)品
能指所指之間有 社會的指涉
神話:特定的符號與某種預想框定
人造的刻板印象
斯圖亞特·霍爾
《表征》
杜瓦諾 偽紀實 照片-巴黎的浪漫化想象
研究城市里面的符號:
對城市的不同理解,表述城市,表述自我
話語權力:
???/p>
符號學只是用什么符號
但不同階級不同時代不同地域有不同的符號來表述
背后有權力因素,研究知識話語背后的話語與權力
分析城市建構/城市改造/城市形象塑造背后的不同話語
空間:
現(xiàn)實的/紙面的
實存的/虛擬的
空間的表述/表述的空間
空間的背后是人,是關系,是權力
九)
意識形態(tài)-想象性關系:
阿爾都塞
真實歷史位置的錯置
置身其中 結構性位置
詢喚
主體是一個幻象 subject
魯迅:鐵屋子
某些話語反過來會構成壓抑性的事物
精神分析:
城市電影研究
用拉康理論去研究希區(qū)柯克
希區(qū)柯克的電影里有所有對拉康的闡釋
無意識層面
城市電影的主人公
精神分裂 精神創(chuàng)傷
諾蘭電影 做夢 彌合創(chuàng)傷
城市比鄉(xiāng)村更容易崩潰,(看不到老師這個系列視頻的更新我也好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