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 ? ?金黃遍地,葉落飄零。山間坐落著一座寺廟,孤孤單單,一副深秋圖景。
? ? ? ?廟堂之間,一黑發(fā)少女跪坐在佛像之前,燃起三柱清香,又拜了三拜,叩首三回。
? ? ? 一位慈眉善目的老者笑著站在一旁,朝著少女微微的點了點頭。
? ? ?“住持爺爺?!?/p>
? ? ? 少女向老人行了一個禮。
? ? ? 老住持無言的望著少女,深深的長舒一口氣。
? ? ?“住持爺爺。”少女道:“不知住持爺爺還有何事囑托于小僧?”
? ? ?“孩子。你已下定決心,要入世俗,云游四方?”
? ? ?“正是,住持爺爺。”
? ? ?“在你臨行之前,老衲還有些話,想與你說說。”
? ? ?“住持爺爺請講,小僧定洗耳恭聽?!?/p>
? ? ?“不必如此拘謹,隨我來吧?!?/p>
? ? ?“得令,小僧這就來?!?/p>
? ? ? ?黑發(fā)少女隨著老者的腳步,走出廟堂,穿過廊亭。兩邊的湖水清澈見底,朵朵浮萍點綴在
疏疏密密的荷葉間。幾朵荷花自湖中探出,含苞待放。
? ? ? ?不久,老者便停下了腳步。院中悄然,只聽得微風陣陣,卷起落葉,拂過樹梢。
? ? ? ?住持望向院子的一角,隨著老者的目光探去,一間小小的樓閣倚立在矮墻邊。
? ? ? “你還記得這里么?”
? ? ? “當然記得,住持爺爺。這是住持爺爺所住的地方。少年時我調皮無度,常常于師兄弟在院中四處嘻鬧。一次我跑來此處,悄悄的打開了小門,溜進了閣樓?!?/p>
? ? ? “不錯。你可曾記得這閣樓間放有什么物件嗎?”
? ? ? ?少女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說道:“說來慚愧,小僧當時一心貪玩,不曾注意......只記得房中雜物層層堆疊,灰塵滿地...但正中間卻有一卷足足一人高的繪卷。正巧住持爺爺聽聞響動而來,雖然被逮個正著,但還是央求著讓主持爺爺幫忙打開了繪卷?!?/p>
? ? ? “哈哈哈...”老人的笑容和藹可親:“當時你還年幼,不懂事。后來也倒是慢慢靜下心來,愿意聽我講經,隨我參悟佛法了。你可曾記得,當時見到那畫卷之時的感受?”
? ? ? “小僧只記得,當時在第一次觀賞繪卷之時,隔著那宏偉壯麗的山水美景之后,卻總感覺有些小小的疑惑...”
? ? ?? 老住持滿意的輕撫少女的腦袋道:“歲月如梭,當時調皮的少年而今已長大成人,也的確到了這個時候了。”
? ? ??“昨夜月正當空,直至今日朝陽東升。你我二人在這院中一直以棍交心,以技作答。你已經向我證明了的你的棍法身手,你的參悟心得,你的決心與成長?!?/p>
? ? ? ?少女帶著好奇與些許興奮,點了點頭。看向曾經自己沒能仔細探究的小小樓閣。
? ?? “住持爺爺想帶小僧看的,莫非....就是曾經小僧所看到的那幅山水圖畫?”
? ? ? 老住持輕輕頷首,便踱步走入門中。而少女則緊隨其后,不曾落下半步。
? ? ? 兩人一前一后,踩在硬木的隔板上。閣樓吱呀作響,不久便到了盡頭。
? ? ? 少女深吸一口氣,正要開口,卻忽的感到身體輕盈,思緒清明。那一瞬間,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寧靜與舒心。
她穩(wěn)住身形,抬頭望去,猛然大吃一驚————
涓涓細流,風吹葉落,小獸鳴叫,鳥語嘰喳,她皆聽聞在耳。
百花齊放,風過草坪,落葉歸根,鳥獸奔走,她皆歷歷在目。
清遠花香,草木芬芳,溪流水汽,蕭瑟秋風,她皆感受于身。
在身旁林間,見一湖泊。其上水霧漫漫飄散,波光粼粼,如夢似幻。
于遠處山間,有一瀑布。其自蒼穹飛流直下,日光照徹,耀耀生輝。
她抬目遠眺,只見那瀑布之宏偉,好似來自天外,落下山澗,卻見不得那水流最終流往何處。
霧氣彌漫澗中,好似那畫卷留白,一望無邊。
是啊,這大好河山,又豈是一幅畫卷所能容得?
而自身又是曾幾何時,來到這般縹緲虛無的世外仙境?
孩子,孩子——
少女猛然清醒,這才回過神來。秋日柔和的光芒打在樹杈上,在屋中印出斑駁的樹影。
自己究竟為何會神游遠方?
? ? ? ?老住持關切的看著愣在門口的黑發(fā)少女。
? ? ? “這幅畫卷,是我曾在炎國游歷時,于苦潭江上巧遇一位緣人所得?!?/p>
? ? ? “住持爺爺,可否詳細與小僧說一說您當時的經歷么?”
? ? ? ?剛回過神來的少女拍了拍自己的腦袋,轉頭向一旁的老住持發(fā)問。
? ? ? “當然可以,不過,到也并非什么有意思的事?!?/p>
? ? ? ?老人輕輕咳嗽兩聲,眼前的少女用充滿期待的眼神看向自己,老住持也只能笑著與她講到:
? ? ? “老衲年少時游歷大炎,當時恰逢恰逢節(jié)度使南巡,官道不通,便只好選擇泛舟渡江......”
? ? ? ? 少女認真的跪坐在地上,聽著老住持將自己的遭遇娓娓道來。老住持見她聽的這般入神,倒也樂上心頭,喜上眉梢。
? ? ? “后來,為了報答那位女子在江上救了老衲一命,老衲便一路隨行,為她生柴做飯,披星戴月。但與她之間卻少有其他互動,就像是各自孤獨而行,形同陌路?!?/p>
? ? “直到有一天,我們二人來到灰齊山麓。在一處山間秀麗之地,她駐足望向遠方山巒,
念念有詞,有感而發(fā)。老衲感到疑惑不解,便上前詢問。她卻答道,她正在作畫,并為那畫
賦名為‘拙山盡起圖’。此時,忽的有一陣濃濃睡意涌上心頭,便不小心睡去了。再次醒來,
卻發(fā)現(xiàn)自己當時正身處那初遇女子的苦潭江上的一葉扁舟,周遭無人,唯獨剩下自己。
環(huán)顧四周,卻發(fā)現(xiàn)身旁突然多出一卷畫作,正是那‘拙山盡起圖’。”
? ? ? ?少女似懂未懂的點點頭。許久,她才喃喃說到:“住持爺爺......曾經我在第一次見到這幅畫卷之時只覺得其中有更深層的意義所在,但總是不知道該如何解讀。敢問住持爺爺是否有自己的見解呀?”
? ? ? ?而老者卻回答:“今天招呼你過來,不僅僅是為了讓你再看一眼這幅繪卷。而繪卷其中的真意,則需要你在游歷這世間,覽遍疾苦。既然你要云游四方,那便要博學多聞,見多識廣,方能自得其意?!?/p>
? ? ? “老衲期待著你能夠得出一個只屬于自己的答復。”??
? ? ? ?少女緩緩起身,向窗外望去。金燦燦的秋日陽光照在她的身上,在地上拉出一條長長的影子。
? ? ? ?她輕拍身上的塵土。她的眼中倒映著這畫,這光。這山水,草木。倒映著金秋,倒映著前路。
? ? “說來,老衲還未曾為你取過名字吧?!?/p>
? ? “啊啊...是的,住持爺爺是想...?”
? ? “嵯峨。這個名字,你可否滿意呢?”
? ? “小僧...小僧嵯峨,謝過住持爺爺!”
? ? ?老住持看見了少女眼中一閃而過的光。
? ? “多謝住持爺爺......這些年來的養(yǎng)育之恩,以及開悟和教誨?!?/p>
? ? “弟子嵯峨,就此告辭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