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隨筆散文】孔乙己、浪浪山、我

?孔乙己、浪浪山、我
? ? ? ? 其實我覺得自己很像孔乙己。 落魄、荒唐、執(zhí)拗、自卑且自負(fù)。寒窗多年,卻也未曾苦讀,偷奸?;目剂税雮€秀才,勉強穿上了長衫,終究遠(yuǎn)遠(yuǎn)不如那考了狀元的瀟灑。出門在外倒是能謀個營生,卻不能使自己滿意,或覺得自己怎能和這班人成一丘之貉,或覺得自己終究是考了半個秀才,怎能做這不體面的活計。思來想去,猶豫之下,便不知怎地回到了浪浪山,回到了老家的客棧里,找了個賬房做。雖不如預(yù)想般體面,可工錢實實在在的。
? ? ? ?沒過幾日,有好事者問:“你也算是個秀才,為啥回浪浪山做這常人便能做的事?”我想爭辯,可是我看了看老賬房——我的師傅。卻是一天私塾都沒讀過,會寫的字不過百個,當(dāng)年扒拉了兩天算盤便上了崗。如此一來我便百口莫辯了。只得尷尬笑笑,默不作聲做自己的事。時間久了,店內(nèi)眾人似乎察覺,我回浪浪山并不是過渡一下,是要久待,便也像好事者一樣來問。跑堂的問,客人問,廚子問,老賬房問。我無力爭辯,只得道一聲:“在家開銷不多,賬房的工作也算賺的多?!蓖旎匾恍┟孀?。?

? ? ? ?偶爾,狀元郎一家會來店里。來到店里便向眾人炫耀他們兒子寫的家書,說他們兒子現(xiàn)在是朝中幾品的要員,權(quán)勢沖天,如此云云。眾人都去巴結(jié),我卻不屑。因為我嫉妒,可我卻也沒啥可嫉妒的。狀元郎那人我認(rèn)識,從小和我一起讀書。我們倆讀書的年份相當(dāng),他是狀元,我是落魄的秀才。他不僅天資聰穎,當(dāng)年還頭懸梁錐刺股鑿壁偷光,可我卻愚笨不堪,又得過且過,不思進(jìn)取。有今日的功名,穿得這身長衫,還有七分要歸于運氣。所以我嫉妒,卻也沒法嫉妒,只希望這人快快消失,眼不見心不煩。
? ? ? ? 也有幾次,狀元家的人來的時候會有討厭的人故意來激我,問我和狀元郎同窗多年,你卻為何混的如此下場。我說:“那我也做得賬房,這一般人做不了的活計,難不成,你會算賬?”那人便翻翻白眼。說:“你那賬房才能賺幾個銅錢,還不如脫去長衫,放下秀才的架子,穿上短衫去拉車、去推磨,去拉纖,一年到頭還能剩幾兩銀子?!蹦侨瞬恢?,這架子我放不下。這長衫雖破爛,處處補丁,可卻是我唯一的尊嚴(yán),是我不泯然眾人的證據(jù)。我當(dāng)然知道那拉車的賺得多,偶爾遇到貴人,還有老板多賞些銀子??晌遗吕叟驴啵乙怖幌旅孀?,而且拉車卻也沒賺多出多少,所以我只得在此渾渾噩噩日復(fù)一日,倒也快活,除了遇見或想起狀元郎一家的時候。?

? ? ? ?有時店里不忙,老賬房應(yīng)付的過來的時候,我就爬上屋頂偷懶,偷一壺店里的燒酒,抓一把茴香豆,坐著就看著這眼前的浪浪山。這山我從小看到大,但不知為何怎么也看不厭。越看越覺得這山像黑洞,將我的夢想、抱負(fù)、喜愛的女子等等像快子一樣排除在外,單單將我的肉身吸了回來。揉揉眼再看,又不像了,像瀑布。我就是游在瀑布底的鯉魚,旁邊的魚都如那狀元郎一般,躍龍門跳了上去。我卻怕它高,嫌爬它累,又確實試過幾次,屬實體力不支,便放棄了。回頭看看,皆是老弱病殘,哪有我這般人還留在池底。
? ? ? ?想到這里,我嘆一口氣,喝一碗酒,酒灑在長衫上,我便研究起這長衫。穿上這長衫的我,越看越覺得像這浪浪山。這山雖不如五岳般的險峻壯麗,卻也阻斷了道路,使得山村閉塞起來;雖不如天山般使一方豐腴,卻也擋住了大海,使這村里的人少了一條取之不竭的財路;雖不如昆侖般的高大巍峨,卻也崎嶇了土地,使得這村里的地不能如平原一般省時省力的耕作。而這我也如這山,一瓶未滿,金玉其外,徒有其表。想到這嘆了口氣,低頭看到路上拉車的人滿頭大汗,辛苦呻吟。我心疼他,卻又想到自己。幸得自己讀過幾本書,考了個秀才,才尋得這浪浪山里最好的客棧來當(dāng)賬房,否則只得如他一般操勞奔波,風(fēng)餐露宿。
? ? ? ?此時再抬頭看這山,忽而覺得它雖不如天山、五岳、昆侖,可它倒也秀麗奇美,在目光所及之處也是一枝獨秀的高大,因它也有了山谷豐腴肥沃的土地,有了山林可以打獵,也得采到些松茸人參之類的珍奇物。這人參連狀元他媽都給他收來寄去,用作朝中打點關(guān)系阿諛奉承之用,可見這東西在京城也算得上是好的。
? ? ? ?是啊,這山村雖小,也沒有什么壯美的故事,但卻也有幾座香火旺的小廟,這里也出過幾個名人——比如那個狀元郎。這里平凡,但不平庸。這山就像我,我就像這山。我也應(yīng)是平凡的,但我不應(yīng)平庸;我雖不如人,卻不可能不如人人;我雖懦弱懶惰,卻也會追求更好的生活。我如這浪浪山,這浪浪山如我。這山下有我,也是好的。我也定會在這山下,努力闖出屬于我自己的,平凡但不平庸的一生。——(作于2023年春,大四畢業(yè)前。)
附圖:“浪浪山”的春夏秋冬。原型為遼寧省丹東市鳳城市鳳凰山。此縣因此山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