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知識點|克鼎、毛公鼎

考古遺物
名詞解釋
來源:《中國考古學大辭典》王巍著
NO.01
克鼎
亦稱“善夫克鼎”。西周晚期青銅器。傳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陜西扶風法門寺任村出土。同出者尚有小鼎7件,世又稱大鼎為大克鼎,小鼎為小克鼎。大克鼎通高93.1厘米,口徑75.6厘米,腹徑74.9厘米,重201.5千克。立耳,蹄足。器飾竊曲紋、環(huán)帶紋和獸面紋。腹內(nèi)銘290字,記述克祖師華父臣事恭王及命克出納王命,賜以命服、土地和臣妾等,是研究西周官制和土地制度的重要資料。小克鼎中最大的一件銘72字,記周王命克巡視整頓成周八師,也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NO.02
毛公鼎
西周晚期青銅器。傳清道光末年陜西岐山出土。通高53.8厘米,口徑47.9厘米重34.7千克。高立耳,半球腹,圜底,獸蹄足。器飾弦紋和重環(huán)紋。腹內(nèi)銘499字,記周宣王委毛公以重任并訓勉其勤王事,系一篇完整的冊命,具書史性質(zhì)是研究西周晚期政治、經(jīng)濟與社會歷史的珍貴資料?,F(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考查院校:2016、2017南開大學、2018武漢大學、2020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2016南京大學、2014浙江大學、2019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2019天津師范大學、2012、2018南京師范大學
往期干貨:24文博備考必看
2023文博各高校學制學費匯總
2024年考生必看:72所文博院??佳谐踉噮⒖紩浚ㄈ?br>
2024文博考研必看|72所文博院校專碩介紹(含2024年文博考研課程規(guī)劃)
文博考研|2023年文博初試真題合集
24文博備考必看|各科筆記合集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