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大善人劉員外,死后魂歸地府,判官判他為乞丐
讀民間故事,品百味人生,歡迎觀看月汐醬講故事。
話說古時,河南一帶有一個員外姓劉,劉員外心腸非常善良,每逢有吃不上飯的百姓,他都會在府外支起粥棚,免費讓這些百姓過來吃。當地的人受他恩惠的人非常多,大家都非常感激他,尊稱他為劉大善人。
劉員外在50歲的時候,突然心血來潮,花錢在城中修了一座廟,別人都疑惑,劉員外為什么突然要這樣做?劉員外卻說:“我這一生做了很多善事,可是唯獨沒有子嗣,所以我想修一座廟,積攢功德,好讓上天早日給我一個大胖兒子?!?/p>
可是,事與愿違,劉員外建廟之后,廟里香火鼎盛,可是劉員外卻始終沒有一兒半女,更使人無奈的事,劉員外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終于在冬天的時候沒有熬過去,一命嗚呼了。
當地的人們都惋惜,這么好的人為什么就沒有好報呢?廟里的和尚卻道出了實情,和尚說道:“你們以為劉員外建廟,是為了積攢功德?其實他是靠著劉大善人的名義,建了這寺廟以后,收受香火錢,此廟自從建好之后,香火鼎盛,所有的香火錢都被劉員外一個人吞了。”
大家聽了紛紛覺得不可思議,可是府中的家丁卻透露出了一個令人更加匪夷所思的事情,那就是劉員外家的糧倉里,每次有一些不太好的糧食,劉員外都會拿去接濟窮人,而窮人們從來沒有吃過什么好東西,當然也就分不出好壞了,劉員外就是靠著自己的好名聲,大量斂財。
這個消息一經傳出,驚動了官府,由于劉員外生前沒有子嗣,也沒有族親,所以他的家產全部都由官府查收,縣太爺倒是個清官,把上繳的金銀,全都為百姓干了實事兒。
再說劉員外,死后魂歸地府,判官本來應該判他投做豬胎,可是由于縣太爺用他的金銀救活了當地許多的百姓,判官便判他來世成為一個乞丐,每天都要經歷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以此來贖罪。
劉員外回想自己過往的一生,他沒有想到,自己雖然做的十分周全,讓當地的人都以為他是一個大善人,可是他忘記了,舉頭三尺有神明,不管偽裝的再好,總會有暴露的那一天,想到這里,他流出了悔恨的眼淚。
好了,本期的故事,我們到這就講完了,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討論哦!感謝您的觀看,如果想看更多的民間故事,歡迎關注——月汐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