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頤物語春見耙耙柑:清甜無渣,一口遇見春天!
雖然現(xiàn)在天氣還未轉暖,甚至時不時還有雨雪天氣,但是只要一聽到這個名字,就感覺春天的腳步越來越近了。
那么,跟隨著春的腳步,和我一起認識一下“春見耙耙柑”吧~
“春見”其實是耙耙柑的學名,是日本以清見桔橙和椪柑雜交而成的新品種,因為成熟于冬去春來之際而得名,相見于春天,多么清新甜美的名字
美麗的名字還有一個美麗的故鄉(xiāng)——天府之國的眉山。位于東經103.43°,北緯29.87°,這里四季分明,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為耙耙柑的栽培提供了溫床。
在良好自然環(huán)境的基礎上,果農引用山泉水源灌溉、施用農家肥,努力保證整個種植過程無污染,讓每棵果樹都能“自由呼吸、茁壯成長”。
果農們也嚴格遵循大自然的法則,在果子成長的過程中,不催熟無打蠟,物理防蟲,人工套袋,讓果子做到自然成熟,吸收天然的滋養(yǎng)。
耙耙柑生長周期漫長,從幼苗開始一點點除草、剪枝、澆水……到現(xiàn)在的最佳賞味期,需時270天左右!
這270天里,果農們面朝黃土背朝天,每一個耙耙柑的背后都有我們看不到的汗水!但是用心種植出來的果子甜美多汁,沁人心脾。
因為現(xiàn)在正是耙耙柑豐收的季節(jié),雖然人們還沒有走出新年的歡樂氣氛,但是在四川眉山的山野里,已經隨處可見果農們忙碌的身影!
果農們行色匆忙,想快速把成熟的果子摘下來,收獲這一年的成果,也能讓城市里等著嘗鮮的朋友們嘗到春見的味道。
每天一大早,他們就頂著晨露開始摘果,根據自己十幾年來累積的經驗挑選成熟度正好的果子,人工背下山,回去后再把果袋摘掉,給果子進行手工分揀、打包發(fā)貨,真正做到從枝頭到舌尖的新鮮
我發(fā)現(xiàn),很多人會把耙耙(papa)柑叫成“baba柑”,其實當你真正了解了“耙”的意思,就不會叫錯啦!~
在四川,“耙”(pa)就有軟的意思,比如“耙耳朵”、“耙耙肉”等。
因為耙耙柑成熟后,果實圓潤可愛,果肉與果皮分離,捏起來松松軟軟,不臟手就能輕易取出一整顆果肉,所以得到“耙耙柑”這么一個形象又“接地氣”的愛稱。
如果你不喜歡剝橘子弄得滿手汁液指甲發(fā)黃,或是嫌水果刀麻煩又想體驗滿口爆漿的快感,春見耙耙柑絕對能夠滿足以上所有心愿!
和普通桔橙相比,耙耙柑更清甜、更細嫩、更多汁!囊壁薄、果實大、幾乎無核、風味濃郁......
剝開后的果肉,每一瓣都胖嘟嘟、水亮亮。果瓤粒粒分明,像排列均勻的名貴魚子醬,泛著無比誘惑的光澤,甚至都有點兒不忍心吃了~
掰一瓣扔進嘴里,果肉一咬即破,果粒爆汁,豐盈水潤在口中綻放,柑橘風味濃郁,肉質脆嫩,入口化渣。
“香!甜!嫩!爽!”好吃到不行~
八分甜蜜,自帶兩分天然果酸,口感層次豐富,一瓣、兩瓣往嘴里塞,根本停不下來!
干燥的季節(jié)吃一顆,唇齒留香不留渣,真的爽到了!
春見耙耙柑是一種維生素C含量相當高的柑橘水果,還含有豐富的果酸、檸檬酸、膳食纖維和果膠,以及大量碳水化合物和多種活性成分。
酸甜鮮爽,健康解膩又不容易上火,那還不是敞開肚皮隨便吃!
無論是回到家中和親人分享,還是與好友小酌幾杯,抑或郵寄親朋遙遞祝福,春見耙耙柑都是不可多得的佳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