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圖理解斯蒂芬·庫里背后的籃球理念
即使庫里今年沒有拿到第四冠,他帶給我們的啟示以及對籃球更深層次的理解,都無法抹去。只是,大部分朋友只看到了表面,看了個熱鬧,但從認知上,卻沒有任何的進步。今天,讓我從一個教練的視角,從籃球運動最底層的邏輯出發(fā),進行一些探討與討論。
1.宏觀層面
請大家一定記?。喝魏吻騿T,只要想走職業(yè),想到更高的平臺打球,首先比拼的,一定是教練組以及球員的籃球理念的高低(我們可以稱為:心智比拼)。這個理念,貫穿整個球隊的始終,從球員的每一個表情,到每一次危急時刻的決定,籃球理念的高低,直接決定比賽的勝負。
科爾與庫里,在這一點上是相互成就的。又或者說預(yù)期是一致的。他們的核心邏輯(或理念)是:在比賽中尋找、體驗愉悅感與幸福感。當然,在國內(nèi)的體育競技語境里,90%打籃球的朋友,或許無法理解與接受上面的邏輯。
打球就是為了贏,為了冠軍,為了名揚天下。你看,典型的結(jié)果導(dǎo)向思維。但在勇士(很多NCAA球隊更是如此),你經(jīng)常會看到一群大男孩非常歡樂的表情與氛圍,替補席會因為場上隊友的某一個進球而做出極其夸張的動作與表情,難道他們是在演戲嗎?
當然不是,他們是在享受比賽的整個過程,過程導(dǎo)向思維。如果為了贏,庫里恐怕不會心甘情愿打替補;如果為了贏,庫里顯然應(yīng)該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面對普爾等人。但我們看到的是:大家其樂融融,互相鼓勵,根本察覺不到他們彼此在對方的“心理位置”的高低。

每個人都想贏球,但庫里等球員,會把一些更重要的理念融入其中,從而弱化贏球的念頭,回歸比賽的當下,專注自己的身心,享受比賽過程帶來的體驗與臨在感。舉個反例:我?guī)ш牭臅r候,當我的球員越是想贏球的時候(比如冠亞軍之爭),心態(tài)就越急躁,失誤會急劇增加,命中率大幅下降,這種心態(tài)從一人感染至整個球隊。
最后的結(jié)果是,越想贏球,越想拿冠軍,反而離冠軍越來越遠,發(fā)揮出來的水平反而不盡如人意(這里主要指場上的心態(tài))。大家是否有過類似的經(jīng)歷呢?而庫里與科爾師徒二人,正是通過自己的示范作用,帶動整個球隊進入了一種正反饋循環(huán)。這與他們是否拿到冠軍一點關(guān)系沒有。
而我們可以把籃球運動看成一項“趣味游戲”(其籃球發(fā)明的初衷也是以游戲開始的),是一項需要每個人參與其中(或樂在其中)的團隊項目。每位球員的參與度越高,球隊的整體攻防效率就會最大化,這是與個人項目最本質(zhì)的區(qū)別。
很多朋友還是會覺得,很多時候只要球隊里有一兩名特別出色的球員,球隊就可以贏球。我希望大家把目光放的長遠一些,如果單從一場比賽看(或一個層級),或許的確如此,因為對方比你弱很多罷了。
但如果我們持有這樣的信念去打球,當我們到了更高的級別,到了關(guān)鍵場次敵我雙方勢均力敵的時刻,比拼的一定是團隊的東西。如果你不能理解,只能說明我們還經(jīng)歷的不夠多,接觸的層級不夠而已。

2.微觀層面
庫里改變的,不僅僅是大家對三分球的認知,更重要的是對場上球員位置,特別是1號位的不同理解。我沒有做過統(tǒng)計,但是可以跟大家下個賭注,勇士隊在場上的球員,一定是整個聯(lián)盟里移動距離最多的球隊(陣地進攻中)。
這跟庫里有什么關(guān)系呢?大家都知道,傳統(tǒng)的1號位是怎樣打球的。在進攻端,1號位通常將球從后場運至前場,并發(fā)動進攻(通常是以傳球的方式開始)。此后,1號位主要在弧頂區(qū)域游走,隨時準備接應(yīng)回傳球或防快攻。
而放眼全聯(lián)盟,除了庫里,找不出第二位像他這樣打1號位的(其實已經(jīng)超出了1號位的界限)。在整個陣地進攻中,庫里只有大約1/3是傳統(tǒng)1號位的打球模式。其余時間,他都是傳球后,馬上進行無球的跑動(這種跑動很大比例是教練戰(zhàn)術(shù)設(shè)計出來的,不是沒有目的的跑動),此時,他的身份突然轉(zhuǎn)換成了一名射手。
而其他控球后衛(wèi),要么是沒有庫里的三分準度,要么是沒有庫里無球跑位的意識與技巧,所以世界上的大部分后衛(wèi),根本無法模仿庫里的打法。當然,這還不是最深層次的理解。

在這個理念與模式之下,有一點是被我們所忽略的:庫里的不同之處,更在于為隊友掩護的能力。這一點更是其他控衛(wèi)所無法匹敵的。當庫里被嚴防死守?zé)o法接到球的時候,他不會像其他控衛(wèi)站在一個區(qū)域被動的等待,而是主動繼續(xù)移動,給隊友去做掩護,從而創(chuàng)造隊友接球后進攻的機會(實際上,庫里也從這一行為增加了自己獲得球進攻的概率)。
當我們理解了這種打法以后,再回頭看一下最開始的問題,為什么勇士隊可以做到全員不停的在場上移動,移動距離是最多的球隊呢。你想想啊,連庫里這樣的超級巨星都在給你做掩護,你好意思不跑不拼命的移動去接球嗎。
大部分的超級巨星,在場上的大部分行為,都是為了給自己創(chuàng)造接球的機會,且非常的粘球。只有庫里可以真正的做到(把它當作一種習(xí)慣,而不是被迫做到),為隊友創(chuàng)造得分機會,這才是庫里真正厲害的地方。當我們擁有庫里的投射能力以及影響力時,你才能夠知道,做到這一點有多難。所以我說,沒有科爾是不行的。

3.結(jié)語
說實話,在國內(nèi)的籃球氛圍下,要想理解上面的理念與核心邏輯是非常不容易的。因為我們或多或少把籃球運動當作了個人項目去實踐,因為我們的基因天生帶有自私的屬性。而籃球運動是一項團隊運動,它需要的是合力、凝聚力以及過程導(dǎo)向思維。
而勇士隊正在向我們展示,如何將自私的基因最小化(不是消滅,所以他們也會犯錯),如何將愉悅感、幸福感植入籃球比賽之中。這其中,庫里毫無超級巨星的姿態(tài),以一個娛樂者、享受者的身份影響著球隊的上上下下。他的打法值得我們深入的研究與學(xué)習(xí)。哪怕我們不能模仿,也同樣可以獲得啟發(fā)與成長上的幫助。我們應(yīng)該抱有開放的心態(tài)與思維,來促進國內(nèi)籃球水平不斷進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