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聰花30萬買給女朋友的禮物,未必比一個普通人花幾百塊更真誠?

老喻在他的文章里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我大半天都在琢磨這個事:
有三個人,一個是身家一億的“成功男”,一個是存款100萬的“奮斗男”,一個是只有一萬塊的“白手男”。
“成功男”拿出自己資產(chǎn)的1%給女友買禮物,“奮斗男”則拿出了10%,“白手男”則付出了所有,也就是100%。
這三個人中,你更喜歡哪一個?
有人說王思聰花30萬買給女朋友的禮物,未必比一個普通人花幾百塊更真誠。這個說法有道理嗎?
首先,我不贊同這個說法。王思聰花30萬給女朋友買禮物,未必就不如一個普通人花幾百塊真誠。
因為,數(shù)字的大小并不等于真誠的多少。所以這其實是一個謬論。
雖然是謬論,但現(xiàn)實中經(jīng)常有這樣的對比和衡量,我們也不妨拿來談一談。
上面所說的三個人當(dāng)中,我更喜歡做第一個,其實對女孩子來說,如果你是一個億萬富翁,那你為她花一百萬還是一萬塊,區(qū)別真的不太大。
一個拿出資產(chǎn)1%買禮物的億萬富翁,不如付出100%的窮小子更真誠?不是吧。
這當(dāng)然不是說女孩子勢利或拜金主義之類的——這么想、這么說的人,往往是更勢利,更拜金主義。
以己度人嘛,如果你不是這樣的邏輯,又如何斷定別人是如此呢?

別人錢多錢少跟你有什么關(guān)系,別人花多少錢買禮物給女朋友,也不關(guān)你的事。
事實上,我見過很多有錢人都是更真心誠意,他們也沒有掩蓋自己真實意圖的習(xí)慣,他們更有“做自己”的動機和能力。
而有些沒有錢的人,越缺什么越在意什么,他們往往更在意有錢沒錢這個事。說個我知道的例子,某年輕人一個月收入3000塊的時候,舍得拿出一萬塊買禮物給家里有錢的女朋友,但等結(jié)婚后,他提出要把岳父給買的婚房過戶給他……
你看,你能說一共有1萬塊錢的男人,100%拿出來買禮物給女友就代表誠意更大?
王思聰花30萬買禮物給女朋友,說不定是更有誠意啊。
從現(xiàn)實來說,我更喜歡拿出自己資產(chǎn)的10%買禮物的“奮斗男”。億萬富翁其實離普通人比較遠,他們也超越了拿錢來證明自己的層次。
存款有100萬,拿出10%買禮物,這代表了理性和真誠。送禮物的核心是表達“心意”,送禮物不能光考慮自己,還要考慮到對方的實際需要和感受。如果你就有100萬,就拿出100萬買禮物給女孩子,對方要么會被嚇跑,要么當(dāng)你是傻子。
如果你一共有1萬塊錢,你全部拿出來給女朋友買禮物,這說明什么?說明你對這段關(guān)系沒有長遠的計劃,聰明的女孩子不會給你機會的。
還有些土豪喜歡買最新款蘋果手機送女孩子,其實他的動機和出發(fā)點都是在考慮自己,以價碼表現(xiàn)自己,這是一種物化的生活態(tài)度。

所謂柴米夫妻,酒肉朋友,盒兒親戚。人與人之間是需要通過錢財、物品來表達和連接的,但這些畢竟是表面,不是內(nèi)涵。
如果人與人之間需要通過禮物輕重來體現(xiàn)關(guān)系好壞,那說明他們的關(guān)系一般。
物化的關(guān)系是輕浮而短暫的,真誠的關(guān)系才是穩(wěn)固而長久的,我們一定要明白自己追求的是什么。
實際上,不管是金錢上的付出,還是感情上的付出,都要講究一個適度和平衡。
就我自己的體會而言,真心換真心,好的人際關(guān)系是需要互相認(rèn)同,彼此成全的,這需要雙方的用心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