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那永遠的少女了嗎?

成人禮那天,我表現(xiàn)得非常漠不關心。也許是因為我對成人與否是由學校來裁定這一點感到不屑吧。然而直到迎來十八歲生日,我才真正明白前往【泉】時艾里緣何嚎啕大哭。
不同于番劇中的性別機制,在我們的世界中,【十八歲】甚至只是一個人為劃定的界限,即使經(jīng)過那一天,我們在生理上也不會發(fā)生什么實質變化,一如這之前我們短暫年歲中的任何一天。
然而,我確確實實地感受到了。
盡管那一天很平靜,我一如既往地去上學,談笑,進餐,甚至沒有發(fā)生任何值得一提的事。唯一能夠想起的,只有揮之不去的莫名傷感。
大概成人本身就是一種失去罷?我們變強了,我們更成熟了,卻發(fā)現(xiàn)自己無法再像年少時那般一塵不染,超然物外。我們失去了某種“可能性”。
而[simoun]番中的眾人,大多數(shù)前往【泉】作出選擇,不得已而舍棄了少女之身;奧黛西亞試圖逃避這種選擇,成為“永遠的少女”,結果卻只能是失敗,代價是無盡的孤獨;尤恩則主動選擇了奧黛西亞的命運,接受了這種代價。
這三種命運都有著現(xiàn)實中的對應,但是唯獨主角組的不得而知。她們似乎成為了“永遠的少女”,甚至是西蒙世界觀中的神,然而片尾對此的描寫非常模糊。實際上,這時“永遠的少女”已經(jīng)成為了桃源一般神秘而虛幻的概念。只是個美好的愿望,卻無人知道如何實現(xiàn),無人知道是否能實現(xiàn)。
這,正是西蒙最富內涵的地方。世俗又何嘗不是這樣?你我又何嘗不是在掙扎?
祈愿吧,選擇吧,飛翔吧...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