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彈科普:.380 ACP

.380 ACP?(?9×17mm)(柯爾特自動手槍)是一種無框直壁手?槍彈,由槍械設(shè)計師約翰·摩西·勃朗寧開發(fā)。盒口上的彈藥筒頂部空間。它于 1908 年由Colt推出,用于其新的Colt 1908 型袖珍無擊錘?半自動手槍,自此成為一種流行的自衛(wèi)彈藥筒,廣泛用于眾多手槍(通常是小型武器)。.380 ACP 的其他名稱包括.380 Auto、9×17mm、9mm Browning、9mm Corto、9mm Kurz、9mm Short和9mm Browning Court(這是CIP名稱)。它不應(yīng)與.38 ACP混淆。.380 ACP 并不嚴格遵守以子彈直徑命名的彈藥命名約定,因為.380 ACP 的實際子彈直徑為 .355 英寸。

設(shè)計
.380 ACP 彈藥筒源自勃朗寧早期的.38 ACP設(shè)計,威力稍大一些。.380 ACP 被設(shè)計成真正的無框,并且在外殼口而不是邊緣上有頂部空間以獲得更好的準確性。這些相對低功率的設(shè)計是為沒有槍管鎖定機構(gòu)的后座力手槍設(shè)計的,這通常是任何發(fā)射比 .380 ACP 威力更大的子彈的手槍所必需的。采用反吹操作,可簡化設(shè)計,降低成本;鎖定機構(gòu)是不必要的,因為套筒的質(zhì)量和復(fù)進彈簧的強度足以吸收子彈的后坐力,因為子彈相對較低?螺栓推力。反吹操作還允許槍管永久固定在框架上,這提高了準確性,這與傳統(tǒng)的短后坐操作不同手槍,需要傾斜槍管才能在騎行時解鎖套筒和槍管組件。反吹系統(tǒng)的一個缺點是它需要一定數(shù)量的滑動質(zhì)量來抵消所用子彈的后坐力。子彈的威力越大,為了使其慣性安全地吸收后坐力,套筒組件就必須越重,這意味著給定口徑的典型后座力手槍將比等效的后坐力操作武器更重。可以制造口徑大于 0.380 ACP 的后座力武器,但所需的套筒重量和彈簧強度使其成為不受歡迎的選擇。雖然 .380 ACP 的低威力不需要鎖定機構(gòu),但已經(jīng)有許多裝有 .380 ACP 的后膛鎖定手槍,例如雷明頓 51 型,Kel-Tec P3AT和格洛克 42;這三種武器的設(shè)計都比反吹式 .380 ACP 武器輕。也有一些相對較小的(后座力操作的)沖鋒槍,例如英格拉姆MAC-11?和捷克 vz.?83?.
用戶[
自從在美國(1908 年)和歐洲(1912 年)推出以來,.380 ACP 得到了廣泛使用。它后來被至少五個歐洲國家的軍隊用作二戰(zhàn)前的標準手槍子彈;捷克斯洛伐克(Vz.38)、匈牙利(FEMARU 37M)和意大利均采用國產(chǎn)設(shè)計,荷蘭和南斯拉夫均采用FN Model 1922。它也被德國廣泛使用,德國在二戰(zhàn)期間繳獲或購買了數(shù)十萬支這種口徑的手槍。流行的德國制造的商業(yè)模型,例如Walther PPK,非常受德國軍官的歡迎。意大利軍隊使用貝萊塔M1934,但意大利空軍和海軍在采用Beretta M1935時堅持使用 7.65mm/.32 ACP 。
雖然與它所取代的 .32 ACP 手槍相比,.380 ACP 在二戰(zhàn)前被認為是一種威力適中的服役手槍子彈,但在戰(zhàn)后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沒有哪個國家將其保留為軍用彈藥筒(當(dāng)時它已基本被取代通過更強大的9×19mm Parabellum).?直到 1970 年代,它才被歐洲警察部隊廣泛使用,當(dāng)時更強大的 9×19 毫米手槍也開始在這個市場上取而代之。由于裝有它的武器通常體積小且易于隱藏,因此它確實用作備用槍(很少有“迷你手槍”的口徑大于 .380 ACP,而那些少數(shù)是最近的發(fā)展),在民用市場上很受歡迎,作為個人防御彈藥。.380 ACP 子彈適用于自衛(wèi)情況,作為隱蔽攜帶手槍的選擇。這是Defense Distributed的“Wiki Weapon”項目中使用的子彈,成功地 3D 打印了一把槍支。
性能
.380 ACP 結(jié)構(gòu)緊湊、重量輕,但與其他現(xiàn)代手槍彈藥筒相比,射程相對較短且制動力較小,具體取決于彈藥筒和制造商的負載。.380 ACP 仍然是一種流行的自衛(wèi)彈藥筒,適用于想要輕型或較小型手槍且后坐力可控的射手。它的威力略低于標準壓力.38 Special,但也使用 9 毫米 (.355) 直徑的子彈。標準子彈重量通常為 80、85、90、95、100、115 和 120 格令,但最常見的是 80 到 100 格令。
子彈的致傷潛力通常根據(jù)子彈的膨脹直徑、穿透深度和能量來表征。0.380 ACP 載荷的子彈能量在大約 190 到 294 英尺磅力(258 到 399 焦耳)之間變化。下表顯示了幾個 .380 ACP 負載的常見性能參數(shù)。子彈重量在 85 到 95 克(5.5 到 6.2 克)之間很常見。6.5 至 17 英寸(16.5 至 43.2 厘米)的穿透深度可用于各種應(yīng)用和風(fēng)險評估。
結(jié)束了,福利

點個贊再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