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感同身受,閉口不談孩子的情緒管理

?
每天將分享推薦權(quán)威精神心理相關(guān)的治愈經(jīng)驗、科普資訊
?
“管理”情緒前,
先去接受、體驗和理解
情緒對孩子重要嗎?
?
想必現(xiàn)在幾乎沒有家長會否認。大量研究證明, 情緒健康和情緒管理能力在一個人的生活和發(fā)展中,占據(jù)的地位甚至超過智商。然而家長們對于孩子情緒管理認知又是這樣的:
?
不要動不動就哭、不要隨便發(fā)脾氣、即使生氣也應(yīng)該聽父母的建議和道理……
? 事實上,這些期待往往是脫離了孩子年齡和大腦發(fā)育的。 ?
那么,我們該怎么看待孩子的情緒?
?
1.接受和體驗前一段時間,一部特別的臺灣電影《陽光普照》受到了很多人的關(guān)注。電影中的阿豪是家庭中的長子,他陽光俊朗,成績優(yōu)秀,是全家人的驕傲。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自殺了。
?
自殺前,他曾在逛動物園時這樣吐露心聲:“我也好希望跟這些動物一樣,有一些陰影可以躲起來……可是我沒有,沒有暗處,只有陽光,24小時從不間斷?!?/p> ?
一個不被允許體驗完整情緒的孩子,一個只被允許笑不被允許哭、只被允許表達積極情緒而壓抑負面情緒的孩子,不會因此就真的快樂,甚至會在壓抑情緒的積壓下,釀成悲劇。
?
我們總是習慣性地對孩子說“別哭了”“不生氣了”,仿佛這些情緒是洪水猛獸,一出現(xiàn)就避之不及,就要把他們扼殺在搖籃中。但實際上,生氣、悲傷、嫉妒等等這樣的負面情緒,和開心、幸福這些正面情緒一樣,是合理而正常的。有意思的是,人類的負面情緒要多于正面情緒,因為負面情緒讓我們遠離危險,對生存更重要。
?
有一個媽媽描述了兒子情緒爆發(fā)的場景:
?
前幾天孩子想吃蛋糕,于是他們買了一塊,但孩子一定要馬上吃。媽媽說服了他,孩子同意到家再吃。吃蛋糕的時候,孩子把蛋糕戳倒了,綿軟的蛋糕瞬間掉了一個角。他立刻變臉,開始哭鬧,扔叉子,還要扔蛋糕……
?
換做是你,對孩子的這種無理取鬧,你會怎么處理? ?
“對于我這么大大咧咧的中年婦女而言,蛋糕掉了一角根本不是事兒,所以如果依著我,自然就想淡化這件事,會跟他說差不多就得了,有啥好鬧的,那樣我就無法體會他的真實的心情了。
?
當我把這些自我的執(zhí)念都拋掉,鉆進他的身體,感受到孩子的內(nèi)心:自己用了很多的努力,對自己說了一千次‘家很近的’,終于等到可以坐下來吃了,可那塊完美蛋糕竟然碎了。蛋糕怎么能碎了呢?這個殘缺的蛋糕簡直讓我要崩潰了,哇~~”
” ? 你看,站在孩子的角度,經(jīng)歷了這樣的一番心理斗爭,你是不是也更能理解孩子了?
讓孩子做情緒的主人
有了上面的基礎(chǔ),我們才能開始談“情緒管理”。但在此之前,請思考一個問題:
?
管理孩子情緒的,是誰?是父母,還是孩子自己? ? 當然應(yīng)該是孩子自己。 但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往往會忘了這個簡單的道理,肆意去干涉和控制孩子。沒錯,孩子大腦尚未發(fā)育完全,情緒的管理是一條很長的路,需要家長的幫助,但家長不能強制孩子。 ?
這里,大家應(yīng)該了解一個詞:情緒智力。情緒智力是一個人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緒,并利用這些信息指導自己的思想和行為的能力,比較貼近我們對“情緒管理”的期望?!秾懡o父母的未來之書》中,列出了在成長的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情感發(fā)展任務(wù):
?
1~2歲,幫助孩子感受和識別情緒這個時期的孩子已經(jīng)可以體驗情緒,所以在情緒發(fā)生時,我們可以溫和地描述他的情緒體驗,帶他感受和識別自己的情緒。
《各種各樣的情緒》
3~6歲,引導孩子嘗試表達自己的情緒這個時期是孩子的情緒智力塑造期。孩子已經(jīng)知道情緒的體驗人人都有,而且是可以表達和交流的。我們可以引導他去識別和表達自己的情緒,并探索情緒出現(xiàn)的原因,以及情緒對行為的影響。
7~12歲,幫助孩子反思自己的情緒這個時期是孩子情緒智力的鞏固期。孩子進一步明白情緒產(chǎn)生的原因和動機,能夠管理自己情緒表達的方式,評估情緒表達帶來的后果,也提高了換位思考能力。我們可以幫他從代入開始嘗試:“如果你是……,會怎么樣?”
《情緒》
接下來,有幾個小工具,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提升情緒管理的能力,供大家參考:
?
1.使用情緒量表RULER是耶魯大學情緒智力中心開發(fā)的一種社交和情感學習方法。研究證明,使用RULER的學生學習成績明顯更高,并具有更好的學習習慣,且有助于減少霸凌和攻擊行為。
?
RULER是這幾個詞的首字母縮寫。它們分別是:
?
Recognizing——認識自己和他人的情緒;
Understanding——理解情緒的前因后果;?
Labeling——?用準確細致的詞匯來標記、命名情緒;?
Expressing——在適合的場景中用適當?shù)姆绞奖磉_情緒;?
Regulating——使用策略來調(diào)整情緒。
?
讓我們換位思考一下:當孩子情緒強烈時,不管你說的話多有道理,孩子能聽得進去嗎?
?
而如果他們的情緒已經(jīng)慢慢地平靜下來,哪怕你只說一句,效果也會更加積極。
冷靜角就是這樣一個讓孩子處理自己情緒的地方,它不是懲罰,而是幫助孩子處理情緒的手段。你可以和孩子商定一個特定的地點作為冷靜角,還可以布置一些道具,比如玩偶、鏡子、沙漏等,幫助他平靜下來。
?? 3.定期進行家庭會議不論是孩子還是大人,總是避免不了情緒失控的情況。我們可以和孩子定期進行家庭會議,共同反思不足,表達對彼此的感謝,共同討論更好的方案。
?
這不僅是鍛煉情緒管理能力的好機會,也是鍛煉孩子的溝通力、思考力的極好方式。
? 情緒管理,對孩子和家長來說,都是終身的修行。讓我們一起成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