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約車這么火,為啥越來越多滴滴打車司機,卻不愿繼續(xù)做了?
為什么現(xiàn)在越來越多滴滴車司機不愿意繼續(xù)做了?在滴滴打車創(chuàng)辦初期,為了搶占市場,給司機的補貼非常高,所以有許多私家車加入到了滴滴打車的行業(yè),那時的滴滴可以用紅紅火火來形容??墒乾F(xiàn)在,很多的滴滴司機不愿意繼續(xù)做下去了,這是為什么呢?

?
一、平臺抽成高,司機收入變低。
據(jù)一些滴滴車司機反應(yīng),滴滴打車平臺現(xiàn)在的抽成實在是太高了,最高時會達到25%。在這一點上,滴滴官方也做出過回應(yīng),滴滴平臺的平均抽成是19%左右,抽成高于25%的訂單和低于15%的訂單的占比各是20%左右。抽成這么高,再扣去車子的油錢和損耗,司機所剩也就不多了,很多滴滴司機在算了這筆帳之后,覺得收益太低,所以就放棄了。

?
二、跑到滴滴競爭對手那邊去了。
現(xiàn)在網(wǎng)約車的市場競爭依然是非常激烈,美團自2017年推出打車業(yè)務(wù)以來,不斷在擴張自己的地盤,目前已在一二線城市擁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美團打車對司機的抽成只有10%左右,相對于滴滴打車的19%,對司機的吸引力還是非常大的。而且美團打車還會有很多活動優(yōu)惠,總體算下來,比滴滴打車要合算的多,所以,一些滴滴司機選擇跳槽到美團打車。

?
三、受不了乘客的氣。
客戶就是上帝,這話是沒有錯,沒有客戶就沒有收入。但是,這個上帝有時候還真的很難侍候,動不動就來個投訴。有些乘客真的很過分,稍微有一點不隨他心意,就會把司投訴到滴滴打車平臺。我就有個滴滴司機的朋友,一次客戶下單后,我朋友依約趕到指定地點,只是遲到了1分鐘左右,這個客戶就投訴到了滴滴,結(jié)果被扣了服務(wù)分。所以,很多滴滴車司機受不了這種氣,就離開了這個行業(yè)。

?
當然,可能還有其它的原因,比如:城市的交通越來越堵,平臺的門檻越來越高,交通管制越來越嚴等等,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收入沒有那么理想了。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如有不同意見,歡迎發(fā)表評論。同時,歡迎【關(guān)注】我,觀看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