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堅果手機的源起

錘子論壇已經下線,大量文章只存在于快照之中,還有大量丟失,痛心疾首。本篇轉載自錘子論壇,作者ACGCTY,沒有找到渠道聯系原作者,故未取得任何授權,侵權請聯系我刪除。

看似忠厚的六臺堅果手機組成了一道彩虹,誰能猜到其中三臺并不是我們熟知的堅果手機U1?
早在一年之前,我發(fā)表《825記憶-五年前的今天》一文時,就說要在不久之后開帖聊一聊堅果U系列比較早的幾臺機器,還放了下圖這個“神秘的畫面”,

后來在去求證詳情的時候,發(fā)現這段時間的故事比我以為的要復雜很多,當時作為預告放出的那張圖片也并不是U1的早期工程機。這一點在我們幾位都玩工程機的朋友間也沒被發(fā)現,直到后來被卡洛斯點出,鬧了個烏龍。至于這臺機器究竟是什么身份,這里先賣個關子,后面文章里會講。今天的這篇帖子會把目光放在2015年U系列誕生后,U1與U3之間錘科對入門系列做出的探索。包括曾被媒體曝出的Phoenix/Diamond,以及發(fā)布會上提到的U2/Bono。
時間回到2015年。經歷了T1的起伏,為了讓更多人能夠接觸到Smartisan OS,U系列承擔了走量普及錘科產品的使命。自帶流量的錘科,在發(fā)布會前兩個月,產品就已經被諜照曝光。那是一個工信部仍然會提前發(fā)出真機證件照的時代,但實際上堅果手機遭遇的曝光不不止于此,一個看似有內部渠道的優(yōu)酷賬號在發(fā)布會前幾個星期就發(fā)出了上手體驗視頻,在當時頗為轟動。而在8月20日的深夜,京東更是毫無保留地意外漏出了全部詳情頁,讓U1除了價格已經沒有什么秘密了。那時的錘友甚至有人組織起來去各種轉發(fā)的數碼博主下面請求其不要傳播,讓這款手機在那幾天還獲得了“別發(fā)了”手機的別稱。最終,在Pink Floyd的《The Show Must Go On》中,這款“小錘子手機”如期發(fā)布。

盡管如此,899起售的首發(fā)價也讓它一時間成了千元機市場與紅米、魅藍聲量相當的存在。作為一款成本被嚴格限制的產品,堅果手機在取舍中選擇了屏幕與外觀做工。混合了玻璃纖維的塑料中框手感細膩,后蓋上經典的豎條紋設計有著豐富的肌理手感,而簡潔的白色正面板則避免了熊貓機的尷尬。屏幕更是使用了2000元檔次才用的屏幕。這些讓它在六年之后仍然看不膩,每次都想讓人拿起來把玩一番。
堅果手機一開始是為了預算有限但追求品質的年輕人設計的。“和年輕人打交道是我們的強項”,老羅在發(fā)布會上講出這句話時,仿佛又看到了老羅英語時期的意氣風發(fā)。和分期樂的合作也鼓勵了年輕人自食其力的精神。我覺得老羅在這點上是很成功的,那幾年我的確在大學校園里看到過不少的堅果手機。在學生會開會時,桌子上擺著的手機里一眼就能看到極具辨識度的堅果手機。
在U1發(fā)布兩個月后,錘科甚至辦了一場“文藝青年們的聚會”,推出了米色面板為特征的文藝青年版堅果手機。有了文青系列,堅果U1的產品外觀配置組合堪稱SKU地獄。但那時的錘科還是這樣做了,這種莽撞無謂又細膩的格調真令人懷念。

文青系列可能是科技史上最獨特的存在,那句“是給你的”像是對格調相近的年輕人的深情告白。純白是一種理想的純粹的美好,但在現實生活中,罕有什么是完美無瑕的。而文青版米白色輕微泛黃的面板,就像是白色自然老化后的顏色,有一種淡淡的憂傷。“與你年輕時的美貌相比,我更愛你現在飽經風霜的面容”,這句用于描述堅果R2光陰特別版的名言想必大家都還記得。這種淡淡的憂傷并非無病呻吟的傷感,而是坦然接受了現實的不完美,與不完美和解的過程。這也是為什么在整個U1系列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文青色系。非??上Ш竺娴膱怨謾C都沒能繼續(xù)以文青之名推出手機,只有Pro 2時有一些文青系列絨布殼。但當我有一天端詳堅果Pro 與 Pro 2的兩臺淺金色時,我突然有了一種熟悉的感覺。淺金色的面板正是米白色的。特別是Pro 2,在有真正的純白色規(guī)劃的前提下仍然首發(fā)了淺金色,我愿意相信它們正是文青系列的精神續(xù)作。

情懷背殼也是一個創(chuàng)舉。由于后蓋可更換,錘科過剩的設計能力有了發(fā)揮的空間。“紀念人類的足跡”這一主題和產品周期完美融合了起來,并且貫穿了整個堅果手機的始終。

堅果U1算是被發(fā)布次數最多的一款手機了,在年底的發(fā)布會上,還正式開售了黑色版和電信版。黑色版背面采用了類膚質的材質,外觀看起來高級了很多,以至于拉姐(唐拉拉)當時還在網上說咋一看以為是T2泄露了。綜上所述,在外觀設計這一塊,堅果U1算是錘科帶著鐐銬跳出的完美作品。普通版的生動多彩,文青版的淡淡憂傷,黑色版的高端深沉??梢哉fU系列有一個非常精彩的開端。
作為成本控制必要的犧牲,處理器和相機的表現非常一般,在各種新的移動場景應用大爆發(fā)后,堅果手機的機能越來越捉襟見肘??赡苡捎谶@一點,在T2發(fā)布會上調價300元之后,配合上遠程協助功能,堅果手機似乎成了孝敬長輩的優(yōu)質老年機。
講完了U1,這個系列突然從海面潛回了海底。2016年的錘科實際上具有著同時研發(fā)兩臺甚至三臺新機的能力,但由于種種原因,整個2016年只有M系列最終問世。另外兩款被砍掉的機型就是堅果U1的升級版,以及堅果2。
堅果U1的問題是機能,所以它的升級款第一要務就是改善機能,使用更強勁的處理器。所以回到開頭的問題,這臺長得和U1幾乎完全一致,以至于好幾位工程機收藏者都誤以為是U1早期樣機的機器,實際上正是堅果U1的第一代升級版。它在外觀上幾乎維持了U1的樣子,甚至殼子都能通用。但處理器已經換成了驍龍650。運行原生安卓5.1.1,開機時有驍龍的動畫,系統(tǒng)編譯日期為2015年11月。我手上這臺編號為BT1546的工程機正面膜上貼滿了工程標簽,背板下的標簽顯示它是一臺DVT2階段的樣機。

又過了幾個月,它才逐漸成型。背面加入了指紋識別,側邊邊框更加圓潤。整機仍然可以完美塞進U1的保護套里。


它最早的代號是Phoenix,并且它的代號、配置都曾經被安兔兔曝光,直稱這是堅果2。那時的媒體報道老羅辟謠時也注意到,相比起平時的“假的”,老羅用了“不是”來回應。其實也正是因為這的確是錘子科技研發(fā)中的機器,但并非堅果2,而是堅果1的升級版。

也許是為了保密,后期這臺手機的代號改為了Diamond,但系統(tǒng)版本號的發(fā)版后綴分明還標注著phx。

這臺機器中還提供了印度尼西亞語的選項,并且編譯日期的時區(qū)都是WIB(印尼西部時間(Waktu Indonesia Barat)。很明顯這臺機器曾經有出海銷售的計劃,后來因故擱置。
這臺手機由于采用了驍龍650,使用流暢度有了大幅的提升,比U1的615表現好了很多。我覺得Diamond最值得一提的是它預裝的收音機App。由于硬件限制,后期的手機都沒有配備FM天線,導致這個收音機從未面世。但它做得真的非常完美,是錘科設計擬物化的又一巔峰,光看截圖的質感就已讓想要禁不住把玩一番。

和堅果U1一樣,Diamond可以更換后蓋,也有類似初代的多彩顏色,但是換成了亮面的。我不是很確定自己喜歡這一設計,畢竟從手感上完全沒有了U1的感覺。

對于這臺堅果手機U1的升級款,我覺得它比較好地完成了針對性能升級這一任務,但在外觀上沒有多少新意。由于背部指紋的占位,原來的錘標也消失了。但它也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完成度,而且也早就出現在了一些第三方渠道里,2016年的時候網上就出現了它的工程機。相比之下,我覺得堅果2是一個更加生猛的存在。
在聊堅果2之前,我先引述一段老羅在2018年春季發(fā)布堅果3時的話。
“有人說你們做了堅果1,沒有堅果2直接就到堅果3了,這個說來話長,是吧。我們做堅果2的時候就是快死的那是幾個月,所以后來這個堅果2呢,最后就流產了。雖然流產了,這個流產的這個(產品)還是放在了我們工業(yè)設計部門的架子上,供整個公司的同仁們去瞻仰它的遺體,但是我們總覺得當初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雖然它最后沒有產出來,但是這個2的位置就永遠留給它了。”
從這一段不難看出,堅果2是非常認真打造的一款產品。實際上它的質感也確實是U系列的飛躍。堅果2拋棄了塑料邊框,改為了和M系列類似的鋁合金。有一個高光倒角,非常提氣。堅果2可能是錘科歷史上邊框最薄的手機。如果它順利問世,那開堅果手機“銳麗異類”先河的就不是堅果Pro,而是堅果2了。



堅果2的相機和指紋模組大小類似,鏡頭并未突出,從外觀上和同時期的紅米Note 4之類的有些相似的地方。這也是錘科第一次取消了對稱的側鍵,變成了類似iPhone 6的右側電源鍵,左側音量鍵。作為一個千元級別的機器,它沒有追求無斷點邊框,在上下有四個天線開槽。這也是錘科歷史上唯一一次采用聯發(fā)科的處理器,在我平時的體驗里,它的優(yōu)化還是相當不錯的。在市面上流通的堅果2里,大部分都配備了和M系列一樣的塑料背殼。但實際上它最終拍板的設計仍然保留了條紋設計。這一設計版本實際上也在論壇泄漏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堅果U1之后的這兩個迭代款,都沒有給錘標留下位置。我和一位非常資深的錘科元老確認過后得知,U2上甚至沒有計劃放上錘標,而是通過標志性的條紋設計來代替logo進行品牌區(qū)分。我感到非常震驚。只有外觀設計足夠有辨識度才能有勇氣做出這樣的事情,而且還要考慮商業(yè)上的風險。設計能力上錘科無疑有這個資本,但能真正這樣拍板,也只有2015前后那個生猛的錘科能夠做到了。
堅果2上同樣裝有收音機App,還有一個錘子服務,可以查看一些手機信息,常見問題解答,預約售后服務等。由于它后來并未外發(fā),它的首頁宣傳圖還停留在了Smartisan M系列。

堅果2的型號是U2,和著名的U2樂隊重名,文藝的錘科肯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它的代號正是Bono(U2的主唱兼旋律吉他手 Paul David Hewson 別稱正是Bono Vox)。這不禁讓我想起某天逛論壇時看到的一位U2樂隊歌迷在2015年詢問堅果2的名字會是什么。

更有趣的是,那時堅果1才剛剛發(fā)布不久,就有人猜到了錘科會向樂隊致敬?,F在看來真是有趣。

堅果2和Diamond都有非常高的完成度。一般軟件開發(fā)的流程里,都是先開發(fā)功能,對于機型特色的素材一般沿用上一代手機,到了最后一刻才放進去。以堅果2為例,它的帶殼截圖已經是非常精細的堅果2真實外觀,指紋錄入界面的提示圖也是堅果2的樣子。甚至設置里的小圖標仔細看也是堅果2的縮小版,左邊按鍵長,右邊較短。

一般做到這個地步,手機基本可以直接封版進工廠了。連續(xù)兩代U系列的迭代升級都在這個階段不得不被放棄,實在是非常可惜,也愈發(fā)能夠理解老羅為何說投入了大量心血,并且在U3問世時為其永遠保留了2的位置。

三代U系列放在一起,可以看出它有一個進化的過程,隨著Pro 2帶來的家族化設計語言正式形成,堅果3看起來不像是U系列的一路人。U3看上去是出色的產品,可惜處理器和拍照很不行,它類似旗艦機的外觀放在這個價位就是一個加分項,又有三面無邊框的驚艷視覺——為何突然覺得這像是一個輪回,它的優(yōu)缺點是真的和U1一模一樣啊!
在我的收藏中,U系列一共有11臺,其中有6臺都沒能最終問世。這一驚人的比例也正是反應了2015-2016錘科“死去活來”的狀況,也更加理解了為什么即使M系列是錘科工業(yè)設計上的恥辱,也不得不發(fā)。兩款堅果的犧牲,換來了M系列的頂配發(fā)布,端出了早期的大爆炸和一步,給了錘科喘息的機會。這樣我們才得以在2017年5月看到T1再世一般驚艷的堅果Pro,以及史上好評頂峰的水桶機堅果Pro 2。雖然它們沒能以自己的身份出現在堅果序列中,卻最終滋潤了這塊牌子,讓堅果逆襲成為了所有Smartisan產品的正式稱謂。

以上就是本次帖子的全部內容了,希望這是一篇能讓老錘友大飽眼福,讓新錘友了解歷史的好內容。本次的圖片中除了和之前一樣與我的朋友(微博id @curofinn)共同拍攝的,還有一些來自于另一位工程機收藏者(論壇id @MuziLin)。經過他本人授權,我得以在此使用部分圖片,改善了本文實拍圖片素材不足的情況,在此特別鳴謝。大家也可循水印,在B站搜索他的頻道“蝸輪工作室”,觀看他拍攝的錘科工程機視頻。

現在是2021年8月21日,我在TNT Go上敲下這行字,非常無奈地準備將其拷貝至Windows電腦上進行圖文混編。受限于論壇較為古老的版本,許多圖片需要經過壓縮處理才能成功上傳。對每次圖文上傳來說,這都是一個略顯煎熬的過程。
煎熬并不是什么罕見的情緒。眾測組的成員們正在等著基于安卓11的8.5,堅果日前經過近8個月的清倉甩賣,終于在官網、淘寶、京東三處全部空倉。這是一個讓我哭笑不得的過程,并沒有想象中的風卷殘云,1月失去堅果的那種感覺在這漫長的過程里慢慢平息。可能是這么多個月里每次都還能刷到堅果優(yōu)惠的消息,看到商店里熟悉的那幾款手機,總覺得它還在。
現在,似乎到了一個新的十字路口。Smartisan官網的網頁圖標變成了VUE的初始圖標,手機端的商城App已經無法打開任何頁面,終有了一些人去樓空的蕭瑟感覺。但與此同時,基于安卓11的系統(tǒng)又要開始眾測。以Smartisan OS的魔改程度,想要升級底層會帶來非常龐大的工作量,而我相信堅果肯定不會單純?yōu)榱说讓觼碜龈?,是否會有什么功能上的驚喜?我也一并期待著。
從我第一篇比較認真的分享到現在,差不多一年有余。我給論壇朋友們講述了T系列,U系列,R2和TNT Go的很多故事。這一切的初衷是因為我也是非常多年的老錘友了,在這么多年里因為熱愛,收藏了很多有趣的工程機,也結識了很多錘科的員工。每次當幾個因錘子認識的朋友聚在一起,大家都喜歡互相分享此類趣聞。Smartisan是我們寶貴記憶的一部分,其產品也伴隨我們中的很多人走過了人生許多重要的階段。論壇作為一個已經有點式微的形式,仍能聚集一些錘友,我便決心要為其繼續(xù)做出貢獻。
由于后面的機器我收藏以量產機為主,而2017之后的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了。這篇帖子應該就是我收藏系列的最后一帖。作為論壇的版主之一,我仍然會經?;钴S在各個板塊,解答問題,分享一些新的思考,可能會用更加靈活短小的隨筆形式,不搞這種龐大的圖文。
我甚至也不知道沒了新產品,這個論壇還能開多久。但既然在系統(tǒng)上,意料中的沉寂里出現了意料外的驚喜,我愿繼續(xù)靜候佳音,希望Smartisan能以某種形式繼續(xù)存在,希望這個錘友的聚集地能一直熱熱鬧鬧。

錘友們,相聚有時,后會有期。
ACGCTY
2021.8.24
于堅果手機問世六周年紀念日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