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捕鳥蛛科
首先是一些對捕鳥蛛科的基礎介紹
捕鳥蛛科(Theraphosidae)詞源(Tarantula塔蘭圖拉鎮(zhèn))
傳聞在中世紀意大利塔蘭圖拉鎮(zhèn)有一種毒蛛,被其咬傷要通過狂舞解毒
中文名翻譯自“Bird-eating spiders”(真就捕鳥蛛) 國內早期翻譯作狒蛛科源于拉丁文原意(大概是外國人覺得這類蛛全身毛茸茸和狒狒一樣?)歐美學界將“狒蛛”一詞用于指代非洲和中東的捕鳥蛛俗名。為了方便,本專欄就沿用捕鳥蛛科 捕鳥蛛科是原蛛下目最大科全世界已知143屬900+種 國內明確分布有六屬
捕鳥蛛科頭區(qū)微隆,八眼集于一丘,著生于背甲前端,中窩橫向,螯肢粗壯,無螯耙,多數種類具發(fā)聲器,步足粗壯,具三爪,具毛簇毛叢,腹部卵圓,具四枚紡器,須肢簡單但部分種類形態(tài)變化大(無復雜結構),雌蛛生殖溝內納精囊排列多樣(因種而異)
下文是國產捕鳥蛛∶
Chilobrachys 纓毛蛛屬 Chilobrachys guangxiensis 廣西纓毛蛛 分布∶廣西,海南 偏好于石縫中營穴居 背甲橢圓,被大量黃褐色或青灰色絨毛,眼丘靠近背甲前緣,步足粗長,呈灰黃色或淺灰黑色,腹部灰黃色,紡器末端指狀 參考
Chilobrachys hubei 湖北纓毛蛛 分布∶重慶,湖北(神農架林區(qū)) 偏好于石縫中營穴居 背甲黑色,密被灰紫色毛,步足粗長,密被毛,脛節(jié)和膝節(jié)毛濃密且長,腹部卵圓,黑色,密被毛,雄性普遍顏色深于雌性,紡器指狀 參考
Chilobrachys liboensis 荔波纓毛蛛(敬釗纓毛蛛) 分布∶廣西,貴州,海南 石縫內營穴居 背甲黑色,密被灰紫色毛,步足粗長,被黑紫色毛,雄性脛節(jié)和膝節(jié)被灰白色長毛,腹部卵圓,黑紫色,密被毛,紡器指狀 參考
Chilobrachys tschankhoensis 同馳纓毛蛛
找不到資料(up就偷懶了)
君主纓毛蛛 Chilobrachys dominus 分布∶云南(版納) 石縫中營穴居 背甲黑色,被紅褐色密毛,步足細長,被黑色密毛,腹部卵圓,被黑色密毛,紡器末端指狀
錦程纓毛蛛C. jinchengi 分布∶西藏(墨脫) 石縫中營穴居 背甲黑色,被藍紫色密毛,步足細長,被黑色密毛,腹部卵圓,紡器末端指狀
安迪纓毛蛛C.andersoni 分布∶云南(盈江) 石縫中營穴居 背甲黑色,被棕褐色密毛,步足粗長,被棕褐色密毛,腹部卵圓被黑色密毛,紡器末端指狀
滑纓毛蛛C.libricus 分布∶云南 石縫中營穴居 背甲黑色,被棕紅色密毛,步足粗長,被黑色密毛,腹部卵圓被褐色密毛,紡器末端指狀
此外云南可能還有一種纓毛蛛(不確定我就不發(fā)了)
Genus Citharognathus 琴螯蛛屬 Citharognathus tongmianensis 桐棉琴螯蛛 分布∶廣西 土坡處營造洞穴 背甲黑色被密毛,褐色短毛,步足粗壯被褐色密毛,腹部卵圓有魚骨狀花紋,被棕褐色密毛
Genus Cyriopagopus 塞勒蛛屬 Cyriopagopus hainanus/hainanum 海南塞勒蛛 分布∶海南 于土坡處營造巢穴,洞口高于地面,由落葉枯枝編織而成 雄∶背甲多毛,呈黃黑色,頭區(qū)微隆,步足細長,整體黑灰色,轉節(jié)土黃色,腹部卵圓,被黑灰色密毛,背上具塊狀斑紋 雌∶背甲黑灰色銀灰色或黃褐色,多絨毛,眼丘靠近背甲前緣,螯肢粗壯,外側具一列白色毛,步足粗壯,整體黑灰色,腹部黃灰色或黑灰色背面具對稱塊斑 參考
Cyriopagopus schmidti 施氏塞勒蛛 分布∶廣西 于土坡處營造巢穴,洞口高于地面,由落葉枯枝編織而成 背甲多毛,呈黃灰色眼丘靠近背甲前緣,螯肢粗壯,雄性步足細長,雌性步足粗壯且外側上方有一列白色毛,整體黃灰色或青灰色,腹部黃灰色,具成對虎紋狀斑紋 參考
Genus Haplocosmia單壁蛛屬 Haplocosmia himalayana 喜單壁蛛 分布∶西藏 在石縫或土縫中營穴居 背甲黑色密布藍灰色絨毛,眼丘靠近背甲前緣,步足粗壯布黑色毛,膝節(jié)布白色毛,腹部卵圓,布藍灰色毛,紡器指狀
此外藏南地區(qū)和尼泊爾,不丹邊境可能還有幾種單壁蛛(不確定就不發(fā)了)
Genus Phlogie/lus 焰美蛛屬 Phlogiellus bogadeki 博氏焰美蛛 分布∶香港 偏好于石下營穴居 背甲棕紅色,被大量細密絨毛,眼區(qū)靠近背甲前緣,步足細長,整體紅棕色,腹部卵圓,紡器末端指狀
Phlogiellus watasei 渡瀨焰美蛛 分布∶廣東,香港,臺灣 偏好于石下營穴居 背甲橢圓,被大量青色絨毛,眼區(qū)靠近背甲前緣,步足粗長,整體呈黃棕或銀灰色,腹部灰黃色,紡器末端指狀
Phlogiellus xinping 新平焰美蛛 分布∶廣東 偏好于石下營穴居 背甲橢圓,被大量紅棕色絨毛,眼區(qū)靠近背甲前緣,步足粗長,整體呈紅棕或紅褐色,紡器末端指狀
此外海南和廣西可能各有一種焰美蛛(不確定就不發(fā)了)
Genus Selenocosmia棒刺蛛屬 Selenocosmia jiafu 家福棒刺蛛 產地∶云南 在石縫或土縫中營穴居 背甲被大量銀灰色絨毛,螯肢粗壯,銀灰色,步足粗長,腿節(jié)灰黑色腿節(jié)外覆有大量銀灰色絨毛,腹部灰黑色
Selenocosmia xinhuaensis 新華棒刺蛛 產地∶云南 在石縫或土縫中營穴居 雄蛛∶背甲被大量銀灰色絨毛,螯肢粗壯,銀黑色,步足粗長,整體灰黑色,轉節(jié)呈銀灰色,布滿濃密絨毛,腹部灰黑色 雌蛛∶背甲棕灰色,頭區(qū)隆起,眼丘緊貼背甲前緣,步足粗短,棕黑色,腹部棕黑色
Selenocosmia qianiocosmia qiani齊安棒刺蛛 產地∶云南 落葉層間做窩 背甲棕黑色,被茂密短絨毛,眼區(qū)緊貼背甲前緣,步足棕黑或藍黑色,被茂密黑色絨毛,腹部卵圓呈黑色,螯肢粗壯
Selenocosmia longiembola長插棒刺蛛 產地∶云南 石縫中營穴居 背甲棕紅色被短絨毛,眼區(qū)緊貼背甲前緣,步足粗長,棕紅色,被短絨毛,腹部卵圓,棕黑色,螯肢粗壯
Selenocosmia anubis阿努比斯棒刺蛛 產地∶云南 土坡上營穴居做巢 背甲棕紅色,被短絨毛,眼區(qū)緊貼背甲前緣,螯肢粗壯,步足短粗,棕紅色,腹部卵圓,棕紅色
Selenocosmia kovariki科氏棒刺蛛 產地∶廣西,廣東 幼蛛在石縫或土縫中營穴居,成蛛在植被茂密處落葉層間或朽木根處做窩 背甲棕黑色,頭區(qū)隆起,眼丘緊貼背甲前緣,步足粗短,黑褐色各節(jié)末端有少許黃色,腹部棕黑色
此外云南可能還有三種棒刺蛛,廣西可能還有一種棒刺蛛(不確定就不發(fā)了)
專欄到這就完了~
七八月份我可能更新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