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jì)西方的各種劍(上)
? ? ?? 今天來講一下中世紀(jì)西方的各種劍:
? ? ? 注:文中圖片均來自瀏覽器,是不是真的是那種劍不知道,歡迎指正。
? ? ? ?1、長劍

? ? ? ?在各種文學(xué)作品中,為了修辭上的方便,幾乎所有的“劍”都能和“長劍”一詞混用。但實際上,真正意義上的長劍是出現(xiàn)在中世紀(jì)早期,這是一種輕、薄、長短適中,既可以單手使用也可以雙手使用的一種劍。以切削和突刺為主要攻擊方式。長劍的劍刃長70到80厘米,劍柄長20到25厘米。這種劍的殺傷力實在太小,所以主要只給普通無名小卒使用。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長劍的劍柄一般并沒有裝飾或者只裝有長橢圓配重球。
? ? ?? 2、騎士劍

? ? ? ?騎士劍由長劍發(fā)展而來?,并且吸收了很多維京劍的特點。在11世紀(jì)時,長槍和鳶形盾這些供騎士專用的武器出現(xiàn)了,但是使用盾牌和操控馬匹讓騎士的長劍無法雙手使用,同時又窄又薄的長劍對鎖子甲的殺傷力又不夠,所以騎士劍就誕生了。騎士劍的劍刃一般為銳角等腰三角形,長70到80厘米,劍柄只容一手握持,裝有較大的配重球。這種劍在馬戰(zhàn)中可以充分發(fā)揮突刺的威力,面對站在地上或者已經(jīng)倒地的敵軍它也是最佳選擇?!吨腑h(huán)王》中,橫掃艾森加德和魔多大軍的洛汗驃騎主要使用的武器就是騎士劍和長槍。但是如果必須步戰(zhàn),這種劍砍劈的作用實在太差。所以到了12世紀(jì),斬劍和闊劍誕生了。

? ? ? 3、斬劍

? ? ? 這種劍是純粹的步兵劍??催^電影《勇敢的心》的人應(yīng)該對它有很深的印象:整整一米五的長度,鈍圓的頭部,寬闊而薄的刃身,握把上方有一段無鋒的劍刃。一切的一切都只是為了砍劈而存在。在蘇格蘭人抵抗英格蘭人的戰(zhàn)斗中,對于英格蘭的長矛步兵方陣,擅長在混戰(zhàn)中一斬多的斬劍發(fā)揮了絕對威力。但是作為軍隊的裝備,這種劍實在太過極端了;所以,除了對一些雇傭兵外,斬劍逐漸失去了價值。
? ? ? ?4、闊劍

? ? ? ?闊劍是有著典型英格蘭風(fēng)味的武器。擁有平行的劍刃,長橢圓的頭部,較寬厚的刃身和能夠雙手使用的劍柄。沒有什么特色,但是無論是馬上、步戰(zhàn)、平時防身還是水戰(zhàn)時都能發(fā)揮出作用,在11到15世紀(jì)時一直是主流的個人武器。傳說亞瑟王的削鋼圣劍“艾克斯卡里巴”也是一把闊劍。但是,到了15世紀(jì),冶金技術(shù)的發(fā)展使它的地位逐漸讓給了大劍。
? ? ? ?5、大劍

? ? ? ?在15世紀(jì),通過阿拉伯人的傳播,中國和日本先進(jìn)的冶金技術(shù)傳入歐洲。于是,一直困擾軍人和雇傭兵們的“斬刺不能兩全”問題因大劍的出現(xiàn)得到了解決。大劍同時擁有騎士劍的突刺和斬劍的砍劈以及闊劍的順手,被稱為“雜種”。事實上,這種劍可以說是最完美的,無論是否使用盾牌,都能發(fā)揮它的效用。
? ? ? ?一把順手的大劍,其實并沒有統(tǒng)一的標(biāo)準(zhǔn)。一般來說,劍刃長度為使用者身高的一半,劍柄長度為劍刃長度的1/3是最好的比例。(順帶提一下,其實日本刀對古代平均身高155厘米的日本人來說也符合這一比例)?!吨腑h(huán)王》中,人皇阿拉貢使用的納熙爾圣劍(重鑄后稱為安都利爾)就是大劍。
? ? ? ?6、穿甲劍

? ? ?? 在大劍逐漸流行的時候?,冶金技術(shù)的不斷發(fā)展也讓沉重的板金鎧變得堅固且輕巧。越來越多的騎士和雇傭兵開始青睞這種實用而簡單的裝備(相比那些用幾萬個鐵環(huán)甚至是金屬線編織成的鎖子甲,這種鎧甲簡單多了)。而一些有錢的騎士也在輕鎖甲外面裝上板金鎧以提高防御力。連銳利的大劍和步兵的短矛都無法穿透這樣的鎧甲,于是,又一種極端——穿甲劍出現(xiàn)了。
? ? ? ?穿甲劍準(zhǔn)確來說就是一種放大的錐子,完全不考慮斬殺的需要,在長達(dá)90到100厘米的劍身上,橫截面通常為3棱、4棱甚至圓形,而在可以雙手使用的劍柄后也裝有如同短槍托一樣的配重球,可以用肩膀加大突刺的力量。對于真正擅長使用穿甲劍的高手來說,高速揮舞時的穿甲劍銳利的尖端是有極其可怕的威力的,而這時,他們也會用預(yù)備的左手短劍對敵人作最后一擊。
? ? ? ?7、左手短劍

? ? ? ?以法語“左手”為名的這種短劍可以說就是為了擊劍手而設(shè)計的??催^黑白電影《王子復(fù)仇記》的人應(yīng)該記得最后決斗時雙方都是拿兩把劍的吧?其實左手短劍就是為了彌補講究輕巧而犧牲防御力的擊劍術(shù)而出現(xiàn)的,其中最極端的例子就是盾劍。而也有蛇狀,帶鎖扣的各種奇葩設(shè)計……總之,是輔助類武器,但也有著必要時的殺傷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