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東吳四大都督”之首的周瑜究竟是不是“都督”?
了解漢末三國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并稱為“東吳四大都督”,“都督”在后世更是成為周瑜的代稱之一。不過鮮為人知的是,“東吳四大都督”這個名字嚴格上講其實并不符合歷史,周瑜更是沒有當過都督。這又是怎么回事呢?本鬼接下來說說一家之言。
根據(jù)史書記載,漢光武帝經(jīng)常在戰(zhàn)時臨時派御史負責監(jiān)督,是為“督軍御史”。東漢中后期,御史逐漸退出軍隊,監(jiān)督工作則由戰(zhàn)時指揮官(如將軍、中郎將)兼任。于是“督”從監(jiān)督軍職轉變?yōu)檐娛轮笓]職務。不過“督”在東漢只是正式的軍事指揮官的兼職,沒有獨立指揮權。 東漢末年,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shù)。這些軍閥雖然實際上割據(jù)一方,但名義上還是東漢官員,名義官銜由中央朝廷任命。一個問題隨之出現(xiàn):軍閥麾下的很多將領實際上統(tǒng)率著為數(shù)不少的軍隊或下轄面積不小的戰(zhàn)區(qū),卻無法擁有與實際相符的名義軍職(如將軍)。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不能“挾天子”的軍閥就將“督”從軍官兼職轉變?yōu)楠毩⒌能娛轮笓]職務,其中的代表軍閥就是江東孫家。建安十三年(208年),孫權任命周瑜為“前部大督”,負責討伐黃祖的軍事指揮。赤壁之戰(zhàn)前夕,孫權任命周瑜、程普兩人為左右督(
與周瑜為左右督
)。 此后周瑜以“前部大督”和“左督”負責西線軍事,直到建安十五年(210年)病逝。也就是說,周瑜一直是“督”而不是“都督”,更不是“大都督”。另外,魯肅和呂蒙也沒有當過“都督”。東吳第一任正式大都督是陸遜(
黃武元年,劉備率大眾來向西界,權命遜為大都督、假節(jié)
)。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