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中的對話怎么寫?
小說中如何寫對話,這是昨天有人問我的一個問題。
我自己寫對話方面也算不上什么高手,只能就這個問題談一些自己的見解。
之前在創(chuàng)意寫作系列的一本書里看到過一個觀點:如果你寫的對話內(nèi)容沒有讓讀者偷聽的沖動,那你寫的就不算對。
這句話引出了有關對話描寫的第一個要點:交談內(nèi)容要言之有物,這里的言之有物,展開來講就是兩個字——有料。
所謂的料,我認為一般可以展現(xiàn)出兩個方面的作用:或為劇情接下來的發(fā)展提供重要的信息,或為提升劇情張力而服務。
對話內(nèi)容的確還可以當成人物內(nèi)心的寫照或者作為情感抒發(fā)的手段,不過,它主要的作用始終要圍繞上面所說的兩點。
這么說難免顯得空洞,我們接下來舉個例子,來看看什么樣的對話屬于無料的情況。
小明:嗨,你好!
小華:你好!
小明:最近過得還好嗎?
小華:還好還好。
上面這段對話,我敢說有人喜歡在小說里寫,而且完全不考慮任由類似這種寒暄的套話在行文中大量堆砌在一起,讀者會是什么樣的感受。
在我看來,這種對話就屬于無料對話,它不但沒有提供任何劇情方面的有用信息,也沒有為增加劇情張力服務。算是一種有水字數(shù)嫌疑的廢話。
那什么樣的對話算有料對話,我們再舉個例子看看:
小明:小華?我有事正想找你呢。
小華:咋了?
小明:這里不方便說,我們換一個地方。
小華:好。
這就屬于最初級的有料對話了,因為我放了一個鉤子在里面。讀者看到這段話,會不會在內(nèi)心產(chǎn)生好奇?想知道具體小明找小華是因為什么事。如果讀者確實這么想了,那毫無疑問,會對接下來的劇情有所期待。然而,這也僅僅只是最初級的寫法。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可以用添加細節(jié)的方式進行無限加工。
比如說我們添點東西再看看這段對話的變化:
茴香大廈一樓大廳,小明眉頭緊鎖在門口處焦急地左右踱步,宛如一只餓了幾天的狼。他的手幾次摸向口袋中的手機,卻又在握住手機機身之后緩慢松開手掌。
正在這時,電梯開門的聲音響起,一身西裝的小華隨著電梯里的人群涌出來,他快步走向一樓大廳門口。
小華一眼就看到了正在踱步的小明,他走過去拍了一下對方的肩膀,小明一抬頭:“小華?我有事正想找你呢?!?/p>
“咋了?”小華一臉疑惑。
小明的目光向大廳左右兩邊快速掃過,然后壓低聲音:“這里不方便說,我們換一個地方?!?/p>
小華看著小明神色凝重的樣子,微微頷首:“好?!?/p>
好了,這里我加了一些細節(jié)進去,大家覺得這比上一個版本的例子是不是得到了一些改進?然而這依舊是非常初級的處理方法,如果你愿意,你完全可以添加更多細節(jié)進去,從而營造更好的效果。
那么,關于有料的問題言盡于此,我相信聰明的你已經(jīng)開始悟了。
關于對話描寫的第二個要點,涉及到提示語。我們在語文課上的學習,已經(jīng)在耳濡目染中,將對話根據(jù)提示語所在的位置,分成了三個大類:提示語在前、提示語在中間,提示語在后。
這種分類方式形成了一種左右我們進行對話描寫時的思維定式,導致很多人只要寫對話就是如下這種樣式:(省略號泛指對話內(nèi)容)
張三道:“……”
李四道:“……”
張三道:“……”
李四道:“……”
一寫對話就是某某道,你有沒有這種情況?如果有,那么,我告訴你,這屬于一種被提示語拴住的思維牢籠,只有逃出牢籠,你才可能得到更接近現(xiàn)實生活的對話感覺。
這部分的舉例不適合以專欄的形式來呈現(xiàn),我后續(xù)會考慮出視頻來講。希望這篇文章,能夠?qū)Υ蠹矣兴鶈⒌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