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別人家做客,喜歡做以下幾件事的人,才是真正高情商
謹由我與大家一起來剖析一下這篇與社交公關心理學有所相關聯(lián)的美文并看看其中所藏有著的知識點以及亮點在哪里,接下來的內容是這樣描述的,如下:
《詩經(jīng)·衛(wèi)風·木瓜》中寫道:“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p>
人與人相處,注重禮節(jié)與修養(yǎng),才會換來尊重與理解。
人與人之間,懂得禮尚往來,往往才會讓關系越來越近。
看一個人的情商高不高,往往可以從人情往來的細節(jié)上窺斑見豹,一目了然。
那些真正情商高的人,去別人家做客時,往往更懂得注重禮節(jié),喜歡從一些小細節(jié)上體現(xiàn)自己的禮貌與修養(yǎng),最主要的表現(xiàn)方式就是會準備一些小禮品。
禮輕情意重,重點不是禮物的貴重與否,而是讓對方真正感受到自己真誠的心意,讓彼此的關系更進一步。
去別人家做客,喜歡做以下幾件事的人,才是真正的高情商。
1?不論親疏遠近,會帶東西上門
有句話說:
“任何一種關系,都少不了禮尚往來。”
兩個人只有在不斷地互動中,才能讓感情越來越深厚,關系也會越來越親密。
對于那些情商高的人,深諳這一點。
不管是跟自己關系是近還是遠,初次登門拜訪總不會空手而去,而是會選擇帶著東西上門,來表達自己給予對方的一種尊重。
畢竟,現(xiàn)實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擅長通過語言來表達情感,選擇通過以禮物的方式來表達,更能詮釋自己最真實的情感。
初次登門,帶上一些水果或者特產,或者是對方喜歡的一些禮品,瞬間拉近了彼此的關系,也讓兩個人之間多了一些互動的話題。
縱然對方嘴里表示不用帶任何禮物上門,但是看到你如此有心,往往內心是非常感動與開心的,更覺得你是一個值得可交之人。
2?做一點舉手之勞的事情,不把自己當客人
有句話說:
“友誼是珍珠,越歷經(jīng)歲月磨礪越燦爛輝煌。”
真正的友誼,往往會因為彼此的經(jīng)常走動、來往而會變得越來越歷久彌堅。
當一個人去別人家做客時,往往勤快的人會給別人留下好印象,當自己主動去做一些舉手之勞的事情時,相當于無形之中拉近了兩個人的關系。
比如,別人做飯時自己主動幫助打下手,或者放放碗筷,給別人添飯等等。
這些日常的生活小細節(jié)可以凸顯自己懂禮貌、有涵養(yǎng),也會讓別人覺得自己是一個容易相處的人,更樂意與之深入交往,而且還會更加信任對方。
相反,一個情商低的人總是會把自己當成一個客人,甚至對主人提出一些苛刻的要求,讓自己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
越是如此,越會讓對方覺得這樣的人比較難相處,下一次絕對不會輕易邀請他上門做客,而是會敬而遠之。
試想一下,既然對方愿意要求自己上門做客,就是代表從內心有些重視彼此的關系,如果自己依然表現(xiàn)得非常死板、不近人情,反而會把彼此的關系搞得越來僵硬,也讓自己成為一個不受歡迎的人。
3?對主人家夸贊,傳達善意
看到一句話:
“時時用使人悅服的方法贊美人,是博得好感的好方法?!?/p>
對于一個高情商的人來說,去別人做客,總是會用夸贊的方式傳遞自己的善意,增進彼此的關系。
比如,用心夸贊主人的飯菜可口美味,贊揚主人家的布置別致、有趣,或者是感謝對方的邀請等等。
當自己每一次說出感謝之后,會讓對方真切感受到陣陣暖意,從內心認為自己沒有看錯人,下一次依然還會邀請你上門做客。
但是,這里請注意:
當你去贊美主人的時候,一定要通過具體的內容去贊美,這樣更會達到稱贊的目的。
有的人去贊美對方時,就會說“不錯”、“挺好的”,這樣沒有具體指向的詞匯,雖然也是贊美,但是往往起不到贊美的作用。
相反,當你看到主人家的裝修、花卉、飯菜等等一些具體事物時,然后進行詳細的描述贊美,就會讓對方感覺到滿滿的開心。
我有一個朋友在這方面做得就非常不錯。
有一次,他去別人家做客,僅僅看到對方看的一本書,就可以從這本書的深度與影響,贊美主人的聰明選擇。
僅僅幾句話,讓對方感覺到他是從內心真正的贊美,而不是隨便口頭上的敷衍與應付,更加覺得他是一個值得深交的人。
所以,去朋友家做客,一定要記得多贊美對方,讓對方感覺到自己的感恩之心,內心也會開心不已,真正看重彼此的交往。
愛因斯坦說:
“世間最美好的東西,莫過于有一個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的朋友。”
去別人家做客,也是與人交往一種場景,帶些小禮品更能表達自己的修養(yǎng)與尊重;
幫助對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以讓對方感覺到自己的善意,更樂意與之交往;
最后多說一些贊美對方的言語,讓對方心生歡喜。
人與人間之間的交往,總是在換位思考之下更懂彼此,在這些小細節(jié)中讓彼此更珍惜情誼,兩個人的關系隨著交往也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