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lulemon收購健身鏡Mirror背后:消費者購買的到底是什么?
lululemon收購健身鏡Mirror背后:消費者購買的到底是什么?
近期,全球大熱的運動服飾品牌lululemon,耗費5億美元巨資,收購了一面鏡子——一家科技創(chuàng)業(yè)公司推出的智能健身鏡Mirror。當消費者在家健身時,Mirror可以播放音樂,可以顯示用戶的健身數據如心率、熱量消耗等。尤其是消費者可以通過Mirror訂閱購買健身課程,照著進行鍛煉、還可配合健身者進行輔導。
?
*lululemon為何收購鏡子公司?
收購邏輯很簡單,可以視為同一消費場景下的產品延伸。lululemon的消費者可藉此更好地看到自己身著lululemon健身的樣子和表現,從而增強對品牌的體驗和粘性。我們都知道“沒有自拍,不算健身”。對于這一消費動機來說,沒有什么產品比一面鏡子更完美的了。
?
同樣的故事也發(fā)生在美妝行業(yè),資生堂在收購AI技術、歐萊雅在與Facebook聯(lián)手打造虛擬試妝系統(tǒng)、天貓推出了試妝工具“墨鏡... 有了AI,消費者便可以在線上購買美妝產品時一鍵試妝,直觀地看到自己使用產品的樣子和效果。這無疑能夠大大增強消費者線上購買美妝產品時的體驗感,打消無法試妝的消費疑慮。
?
*消費者到底在購買什么?
以上兩個例子表明,消費者想購買的其實是自己想成為的樣子。而科技的賦能,在于它讓消費者直觀看到自己想要的樣子。當他看到的這個樣子越清晰,買單就越痛快。這才是美妝做AI、瑜伽服品牌收購智能鏡子公司的邏輯所在。消費者關心的只有他自己,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他想成為什么樣的人,這就是最強大的購買動機。
?
基于此,一個品牌的核心價值應當聚焦于帶給消費者的改變、和用戶能力的提升。消費者并不關心企業(yè)如何,也并不真正關心產品如何,他們關心的是產品能夠給自己帶來什么。另一方面,一個品牌的形象與個性應該聚焦于打造人設。這個人設,代表著消費者渴望擁有的身份,代表著消費者的理想自我形象。
?
*品牌該如何塑造“人設”?
業(yè)界一談到品牌,最喜歡談的一個詞就是品牌形象和品牌個性。從品牌塑造上來講,品牌應當基于消費者的好惡打造品牌核心價值與品牌人設。而從文案創(chuàng)作和內容營銷的角度來看,品牌推廣則應側重于“所見即所得”,直觀地向消費者展示品牌效果和應用場景。
?
因此,文案和內容應該重點圍繞兩點展開:第一點叫做自我強化,鼓勵消費者通過購買來肯定自我存在的價值,進而促使其下定決心購買產品;第二點叫做理想化身,廣告就是讓消費者相信,購買了某個產品之后,我們就能變身自己想要的樣子、擁有夢寐以求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