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棲息在詩詞中的鳥兒,你知道幾只?
我們都知道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三月里,萬物復(fù)蘇,一片生機(jī)盎然的景象。
古人有詩云:“勸君莫打三春鳥,子在巢中待母歸。”今天,跟著遠(yuǎn)川君,認(rèn)識更多鳥類吧。
>>>> 鳳凰
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百禽之皇,萬鳥之祖。雄的叫“鳳”,雌的叫“凰”,總稱為鳳凰,亦稱為丹鳥、火鳥、鶤雞、威鳳等。
它性格高潔,“非梧桐不止,非練實(shí)不食,非醴泉不飲”。
鳳凰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極高,鳳凰的出現(xiàn),象征著太平盛世。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唐·李賀《李憑箜篌引》
>>>> 鴻雁

代指游子的思鄉(xiāng)之情和羈旅之愁。
秋風(fēng)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劉徹《秋風(fēng)辭》
塞下秋來風(fēng)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范仲淹《漁家傲·秋思》
代指書信。
鄉(xiāng)書何處達(dá)?歸雁洛陽邊。
——王灣《次北固山下》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李清照《一剪梅》
比喻人生遭遇的凄涼悲苦。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盧綸《和張仆射塞下曲·其三》
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李頎《古從軍行》
>>>> 烏鴉
唐代以前,烏鴉在中國民俗文化中是有吉祥和預(yù)言作用的神鳥,有“烏鴉報喜,始有周興”的歷史常識傳說。
唐代以后,方有烏鴉主兇兆的學(xué)說出現(xiàn),唐段成式《酉陽雜俎》:“烏鳴地上無好音。人臨行,烏鳴而前行,多喜。此舊占所不載?!?/p>
現(xiàn)代,烏鴉又被賦予報憂不報喜、專門暴露抨擊不合理現(xiàn)象的孤獨(dú)而勇敢的自由斗士色彩。如胡適白話詩《老鴉》。

《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張繼《楓橋夜泊 》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鴉飛盡水悠悠。
——嚴(yán)維《丹陽送韋參軍》
>>>>杜鵑
杜鵑,它發(fā)出的聲音極其哀切,猶如盼子回歸,所以叫杜鵑啼歸、這種鳥也叫子規(guī)。
多用來渲染哀怨悲凄的氣氛或思?xì)w的心情。

點(diǎn)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蜀國曾聞子規(guī)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李白《宣城見杜鵑花》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李商隱《錦瑟》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王維《送梓州李使君》
>>>> 鷓鴣
鷓鴣是鳥類的一種,體形似雞而比雞小,鷓鴣的叫聲嘶啞,聽起來像“行不得也哥哥”。
它極容易勾起旅途艱險的聯(lián)想和滿腔的離愁別緒,所以,鷓鴣也就成了一種哀怨的象征。

點(diǎn)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鷓鴣聲里夕陽西,陌上征人首盡低。
——尤侗《聞鷓鴣》
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送人發(fā),送人歸,白蘋茫茫鷓鴣飛。
——張籍《湘江曲》
不同種類的鳥,在中國古代文人墨客筆下,有著不同的象征意義。“喜鵲”代吉祥,“鴛鴦”代愛情,“烏鴉”代孝順,“燕子”代春天……
以上這些鳥類你都認(rèn)識了嗎?
你還知道哪些鳥?
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
分享關(guān)于鳥的知識~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古詩詞更是我國的重要的文化瑰寶之一,快帶孩子一起來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