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青色头像情侣网名,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18女人,黑人巨茎大战俄罗斯美女,扒下她的小内裤打屁股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中國古代文學史學習要點(精心整理-考前必背)

2023-11-28 21:52 作者:答案資料  | 我要投稿

中國古代文學史

先秦文學大綱

中國文學的源頭:遠古歌謠和神話。甲骨卜辭和殷商銅器銘文標志書面文學萌芽。特點是詩樂舞結合,文史哲不分。

夏商原始宗教文化。西周春秋禮樂文化。戰(zhàn)國百家爭鳴。先秦文學作者身份發(fā)生了由巫到史,到貴族,再到士的演變。

先秦文學五大內(nèi)容:神話 ?詩經(jīng) ??諸子散文 ??歷史散文 ????楚辭

?

一、神話

《山海經(jīng)》、《楚辭·天問》、《淮南子》。山海經(jīng)包括山經(jīng)、海內(nèi)經(jīng)、海外經(jīng)、大荒經(jīng)。

中國古代創(chuàng)世神話以盤古故事最為著名。女媧的神話產(chǎn)生于母系氏族-社會。神話形象經(jīng)歷了從動物形、半人半獸形到人形發(fā)展過程。

中國神話蘊涵民族精神?厚德載物(奉獻精神、厚生愛民、博大襟懷、大公無私等)自強不息(憂患意識、勤勞勇敢、奮進抗爭、頑強不屈等)。

?

二、《詩經(jīng)》

最早詩歌總集。收錄自商到春秋中葉的詩歌305篇,存目311篇,其中六篇笙詩有目無辭。地域北方。作者包括社會各階層人士。春秋之前都是樂歌。西漢初年,被奉為經(jīng)典。根據(jù)音樂的特點來分風、雅、頌三部?!帮L”即音樂曲調(diào),十五《國風》就是十五個地區(qū)的地方土樂?!把拧奔凑赋⒄龢?,分為大小雅。大雅作者主要是上層貴族;小雅作者是社會各階層。“頌”是宗廟祭祀之樂,分為周、魯、商頌。風多為春秋時期作品,采自民間。雅頌多為西周時期的作品,出自貴族之手?!对娊?jīng)》常見的押韻方式隔句押韻。

結集有三說:采詩、獻詩、刪詩說。

四家詩:漢代傳授詩經(jīng)的齊魯韓毛四家詩說的合稱。前三家為今文,后一家為古文。后漢鄭玄為毛詩作箋后,齊魯韓三家詩亡,毛詩獨存。

《詩經(jīng)》的地位和影響。

一、抒情言志。使抒情詩成為我國詩歌的主要形式。

二、現(xiàn)實主義。奠定了我國詩歌面向現(xiàn)實的傳統(tǒng)。

三、比興手法。賦、比、興藝術開啟我國古代詩歌創(chuàng)作的基本手法。

四、體裁結構、語言藝術。四言詩創(chuàng)作;四六句基本句式。

古人用“溫柔敦厚”四字評《詩》, 這是中國儒家的傳統(tǒng)詩教。規(guī)定怨刺必須“溫柔敦厚”,“止乎禮義”,“怨而不怒”,不允許尖銳地揭露批判,因而在階級對立的社會中,又常常起著消極的作用。。

?

三、歷史散文(敘事)

尚書記言體,分《虞書》、《夏書》、《商書》、《周書》。

《春秋》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記事大綱。本指周王朝和各諸侯國歷史,后特指經(jīng)孔子修訂的魯國編年史。春秋筆法:文筆含蓄蘊藉,帶有微言大義并暗寓褒貶(一字寓褒貶)的筆法。

《左傳》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編年史著作。最擅長寫戰(zhàn)爭。不集中寫人,在敘事中寫人。標志我國敘事散文的成熟。它與《春秋谷梁傳》、《春秋公羊傳》,同被稱為“春秋三傳”。作者左丘明。

《國語》是最早的一部國別史。記言體。有《春秋外傳》之稱。作者也是左丘明。

《戰(zhàn)國策》是西漢成帝時劉向整理定名。記戰(zhàn)國謀臣策士言論。屬縱橫家思想。戰(zhàn)國民族精神:崇謀尚士重利尊時。

?

四、諸子散文(說理、政論

孔墨孟莊荀韓。

孔子?!墩撜Z》。學說核心是“仁”與“禮”。文學主張:(1)重視文學的政治教化作用,興觀群怨。(2)主張文質(zhì)兼?zhèn)?,文質(zhì)彬彬。

《老子》。韻文為主,韻散結合體。老子自撰。集中反映老子哲學思想,常用比喻來表現(xiàn)深刻哲理。奠定先秦說理文基本特征。

墨子。墨翟,戰(zhàn)國初期人。學說主要有十項內(nèi)容:兼愛、非攻、尚賢、向同、節(jié)用、節(jié)葬、天志、明鬼、非樂、非命。思想核心是“兼愛”,神髓是“平等”,代表了農(nóng)與工肆階層的利益。有些篇章是講邏輯學和自然科學的。散文質(zhì)樸、邏輯嚴密、類喻叢出。

孟子,名軻。戰(zhàn)國中期儒家大師。思想核心是“仁義”。哲學上倡導“性善論”,政治上主張“王道”“仁政”,提出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進步觀點?!睹献印窔鈩莺迫唬朴陬惐韧评?,長于譬喻。

莊子。名周,戰(zhàn)國中期人。與老子并稱“老莊”。包括內(nèi)篇,外篇,雜篇。內(nèi)篇為莊子自著。莊子在哲學上強調(diào)相對性,主張“齊物”;政治上反對圣人政治,主張“掊擊圣人,縱放盜賊”;歷史觀上向往“同與禽獸居”的洪荒時代;人生觀上主張“棄圣絕智”,使精神超脫。章法散漫斷續(xù),“意接而詞不接,變化無窮,運斤成風的成語出自-《莊子》?!肚f子》大都用“三言”說理,寓言?重言?卮言。重言即托己說于長者尊者之言以自重;卮言即出于無心、自然流露之語言。寓言為主創(chuàng)作方法。

荀子名況,又稱荀卿或?qū)O卿。戰(zhàn)國最后學者。韓非、李斯皆其弟子。荀子的思想1、“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思想;2、“人性惡,其善者偽也”?(性惡論者,“偽”指人為)的哲學思想;3、禮法并舉、王霸并稱的政治思想。散文特點:是學者之文,題大論深;是長者之文,淳厚老到;是通才之文,引證弘博;是賦家之文,辭采繽紛?!顿x篇》是我國最早以賦命名的文字。《成相篇》以民間歌謠形式寫,是我國鼓詞之祖。鍥而不舍出自《荀子》

韓非子。思想以法為核心、以術、勢為羽翼的政治觀;古今異俗、事異備變的社會歷史觀;重質(zhì)輕文、崇實反虛的文藝觀?!俄n非子》善于將大量的寓言故事和歷史知識作為論證材料。韓非子的《內(nèi)儲說》、《外儲說》、《《說林》《十過》都是寓言專集。寓言故事數(shù)量具先秦散文之首。

我國說理文的發(fā)展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1)語錄體階段,以《論語》、《老子》為代表。(2)對話式論辯文階段,以《孟子》、《莊子》為代表。(3)專題論文,以《荀子》、《韓非子》為代表。

?

五、楚辭

戰(zhàn)國時,楚國出現(xiàn)的以屈原作品為代表的一種新詩體。此外也指以屈原為首的楚辭作家的詩歌總集。

屈原名平,字原?!峨x騷》是屈原離開郢都往漢北時所作。是帶有自傳性質(zhì)的長篇抒情詩。離騷二字,司馬遷解釋為遭受憂患。王逸解釋為離別的憂愁。藝術:1香草美人意象構成象征比喻系統(tǒng)。美人意象或比喻君王,或自喻。香草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潔;另一方面和惡草相對,象征著政治斗爭的正方。2生動、自由、長短不一的“騷體”。?大量楚方言。

屈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詩人,結束了詩歌史上群歌互答的時代。1、它塑造了一個純潔高大具有無限的感召力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成了中國文人的人格楷模。2、創(chuàng)造了一個極富幻想的神話浪漫世界。3、象征手法可概括為香草美人,是對《詩經(jīng)》比興手法的繼承和發(fā)展。4、詩歌形式和語言上,打破了四言傳統(tǒng)格式,創(chuàng)造了楚辭體詩歌,增加了表現(xiàn)力并直接影響了漢賦的形成,劉勰評價屈原“其衣披詞人,非一代也。采用了大量方言口語。

九章包括《惜誦》、《涉江》、《哀郢》、《抽思》、《懷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頌》、《悲回風》等。記述了屈原流放期間的思想感情。

《九歌》11篇。首尾兩章分別為迎、送神曲。中間九章娛神曲。所祭諸神分別是:天神(《東皇太一》)、日神(《東君》)、云神(《云中君》)、湘水之神(《湘君》、《湘夫人》)、司命之神(《大司命》、《少司命》)、河神(《河伯》)、山神(《山鬼》)、為國陳亡之魂(《國殤》)。《禮魂》是送神曲。被譽為“千古言秋之祖”的是《湘夫人》(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國殤》祭祀的是人鬼。

《天問》172問。先問天地形成,次問人事興衰,最后到楚國現(xiàn)實。全詩以一個---曰---字領起。

《招魂》。為招楚懷王魂而作。

屈原之后,楚以辭賦名者有唐勒、景差、宋玉,而尤以宋玉為最名。宋玉《九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悲秋之作: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陡咛瀑x》、《神女賦》開漢大賦先河,還有《登徒子好色賦》、《風賦》等。唐勒和景差無作品流傳。

風騷:詩經(jīng)和楚辭的代稱,是我國文學史上最早出現(xiàn)的現(xiàn)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兩座高峰。

莊騷:《莊子》和《楚辭》并稱。我國第一部體現(xiàn)浪漫主義風格的散文、詩歌

比較《詩經(jīng)》與《楚辭》之異同。

一、從作者、時代及地域看?!对娊?jīng)》成書于春秋時期,它收錄了殷商至春秋中葉305篇詩歌作品。占絕大多數(shù)的風多采于民間,因此可以大致認為是“平民文學”。產(chǎn)于北方地區(qū)?!冻o》均為一些有名有姓的專職作家所作,諸如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等,都為一代詩賦大家名。戰(zhàn)國后期。產(chǎn)于南方楚地。

二、從表現(xiàn)手法看?!对娊?jīng)》里大量運用賦、比、興,主要采用四言詩和隔句用韻,但亦富于變化,顯得靈活多樣,錯落有致。楚辭想象豐富、文辭華美、風格絢麗的浪漫主義色彩。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語句參差富有變化,常用語助詞“兮”、“些”等。結構宏大,篇幅較長。楚辭突破了比興手法的局限,創(chuàng)造出許多融合主體情感、品格和理想的富于象征意味的藝術形象。

三、從內(nèi)容上看,《詩經(jīng)》涉獵面很廣,有頌贊詩: 怨刺詩:婚戀詩: 勞作詩: 《楚辭》為文人士大夫所作,多為士大夫階層抒情言志。即便如此,楚辭中的憂患意識和愛國情操與詩經(jīng)是一脈相承的,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如一條紅線貫穿始終。

四、從風格上看。一個是現(xiàn)實主義風格,一個是浪漫主義風格。

?

代文學

1、唯一的著名散文家是李斯。李斯與韓非都是荀況的學生。其代表作《諫逐客書》,可謂駢體之祖。記載秦始皇巡游封禪的刻石銘文多出自李斯之手,堪稱碑銘之祖。

2.《呂氏春秋》:秦統(tǒng)一以前,呂不韋召集門客集體編纂。簡稱《呂覽》。為“雜家”。編著目的,為秦國正在進行的統(tǒng)一天下的活動作理論論證。

3.焚書坑儒:秦始皇時,博士淳于越反對封建中央集權的郡縣制,要求根據(jù)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駁斥,主張禁止儒生以古非今,以私學誹謗朝政。秦始皇采納李斯的建議,下令焚燒《秦記》以外的列國史記,對不屬于博士官的私藏《詩》、《書》等亦限期繳出燒毀;有敢論《詩》、《書》的處死,以古非今的滅族;禁止私學,欲學法令的以吏為師。次年,秦始皇將四百六十多名方士和儒生坑死在咸陽。史稱“焚書坑儒”。

兩漢文學大綱

?

兩漢文學

辭賦 ?史傳文學 ?政論散文 ?樂府民歌 ??文人五言詩

?

第一塊:漢賦

漢賦既可分小賦和大賦,又可分騷體賦和散體賦?;緝?nèi)容是上層生活場景,思想是儒學教條。東漢賦創(chuàng)作的演變趨勢是由大賦向抒情小賦轉變??? ?

西漢前期,宣泄政治見解和身世感慨的騷體賦是主流,作家是賈誼、淮南小山和枚乘等。賈誼有《吊屈原賦》和《鵬鳥賦》?;茨闲∩接小墩须[士》,枚乘有《七發(fā)》。枚乘《七發(fā)》標志著賦正式形成。

西漢文帝景帝時期作家群再度生成。西漢中期至東漢中期,是散體大賦輝煌光耀的時期代表作家有司馬相如、揚雄、班固、張衡等。司馬相如《子賦虛》、《上林賦》,代表賦的最高成就。揚雄是西漢后期賦主要作家,《蜀都賦》開后世京都賦先河。班固的《兩都賦》開京都賦范例。張衡的《二京賦》以規(guī)模宏大被稱為京都賦極軌

東漢中期至漢末,大賦退出舞臺,代之而興的是抒情小賦,代表作張衡《歸田賦》等。其后有蔡邕、趙壹、禰衡等人。趙壹《刺世疾邪賦》是早期抒情小賦的名篇。

漢賦藝術特色:長于鋪陳,表現(xiàn)帝國強盛和皇朝聲威,但繁復沉悶。主客問答結構表述思想,但形成程式,少創(chuàng)造。長于描寫活動大場面,但人物不鮮明。

何謂梁園唱和?漢高祖之兄子吳王劉濞謀反又不聽勸諫,枚乘鄒陽等就離開吳而投奔梁孝王。梁孝王待為上賓,司馬相如也棄官前往梁國,賓主相得,過著誦讀辭賦、文酒高會的生活,史稱梁園唱和。

?

第二塊:史傳文學

司馬遷寫《史記》目的,是要“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所謂“際”,就是關系。所謂“變”,就王朝興衰成敗之理。

《史記》開創(chuàng)了我國紀傳體史學和傳記文學。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上自黃帝,下至武帝。其中,“本紀”除《秦本紀》外,敘述歷代最高統(tǒng)治者帝王的政跡,“世家”主要敘述貴族侯王的歷史,“列傳”主要是各種不同類型、不同階層人物的傳記,最具文學價值。

《史記》開創(chuàng)我國的紀傳體通史和傳記文學,魯迅稱“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F(xiàn)實主義的杰作,描繪了波瀾壯闊的歷史風貌。弘揚人文精神,如積極入世精神,進取精神,勇于犧牲精神,人道主義精神,人格自尊精神。強烈的抒情色彩,常常夾敘夾議,具有詩的意蘊和魅力。語言樸拙渾厚、氣勢沉雄,富表現(xiàn)力。許多故事題材廣為流傳,成為后代小說戲劇的取材對象。

互見法:是《史記》選材寫人方法。寫人物并不是有事必錄,而是有所選擇。為了既不傷害人物形象的統(tǒng)一性,又能忠于史實,常常把一些不宜在本傳寫的材料安排到別的篇章中,為突出人物的特征服務。

《漢書》。東漢班固撰,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體例大略與《史記》相同,惟改書為志,廢世家入列傳,并創(chuàng)《刑法》、《五行》、《地理》、《藝文》四志,成為后世紀傳體史書的準繩。它敘述漢高祖至王莽的斷代史。筆法以謹嚴取勝。

.????趙曄的《吳越春秋》強化史傳作品的文學性,是歷史演義小說的濫觴。吸收許多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開志怪小說先河。

?

第三塊 政論散文

一.兩漢政論散文

1.西漢:.賈誼《過秦論》代表漢初政論散文的最高成就。此還有晁錯《論貴粟疏》、《論積貯疏》,劉安主編的《淮南子》,董仲舒《賢良對策》《春秋繁露》,桓寬《鹽鐵論》,劉向《說苑》、《新序》(下開六朝《世說新語》類小說先河),司馬相如的《難蜀父老》、東方朔的《答客難》、揚雄的《解嘲》、《解難》等。

2.東漢:王充、王符以及仲長統(tǒng),并稱東漢政論散文三大家。

王充《論衡》,王符《潛夫論》,崔寔《政論》,仲長統(tǒng)《昌言》等。《論衡》的基本精神是疾虛妄。《潛夫論》,批判時弊和靡麗浮華文風。

漢代政論散文形成了古代散文關注現(xiàn)實、貼近人生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風格樸實,對唐宋乃至明清散文影響深刻。多用排比開后世駢文的先河。散文體式完備

?

第四塊 樂府民歌

樂府:秦漢時代皇家的音樂機關,負責搜集民歌,并給文人詩配樂。魏晉后,樂府所唱的詩也稱“樂府”。“感于哀樂,緣事而發(fā)”是對漢樂府的基本精神的評價。

樂府民歌與《詩經(jīng)》等作品相比,在藝術上有何發(fā)展?

首先,都是“感于哀樂,緣事而發(fā)”的現(xiàn)實主義作品,真實深刻反映廣闊社會生活,是由《詩經(jīng)》開創(chuàng)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的繼承和發(fā)揚。

其次,標志中國古代敘事詩的成熟?!犊兹笘|南飛》是漢樂府中最長的敘事詩,也是中國敘事詩的代表作。詩經(jīng)是抒情詩體裁而帶有敘事的成份。

第三,形式自由多樣,打破了《詩經(jīng)》以來的四言格式,以雜言為主,并且出現(xiàn)了不少完整的五言詩,影響整個文壇五言詩創(chuàng)作。

第四、以寓言的形式敘事,成為兩漢樂府詩的一個特點,兩漢樂府有多首寓言詩。

《樂府詩集》:郭茂倩編輯。

?

第五塊 文人五言詩

《詩經(jīng)》偶然雜有五言詩句。西漢五言歌謠越來越多,被大量采入樂府。文人開始模仿創(chuàng)作,就有了文人五言詩。最早的文人五言詩是班固的《詠史》。東漢《古詩十九首》反映游子羈旅情懷和思婦閨愁,代表了漢代文人五言詩最高成就,被劉勰譽為“五言之冠冕”。 鐘嶸《詩品》稱“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

?

魏晉南北朝文學大綱

建安、正始文學 ?????兩晉文學 ????南北朝文學 ?南北朝樂府 ???志怪志人小說

?

第一塊:建安、正始文學

建安風骨,又稱建安風力、漢魏風骨。建安年間和魏前期,以曹氏父子為中心,七子為骨干,繼承《詩經(jīng)》、漢樂府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在詩篇中真實描寫漢末的大動亂和民生疾苦,同時又抒發(fā)統(tǒng)一天下、建立偉業(yè)的雄心壯志。詩歌的情感基調(diào)慷慨悲涼,語言明白流暢。

三曹詩歌藝術風格差異:

(1)曹操是建安文壇領袖。詩歌 “如幽燕老將,氣韻沉雄”,慷慨悲涼?!队^滄?!肥侵袊姼枋飞系谝皇淄暾纳剿姟#ù笾x(靈運)為中國文學史上大量創(chuàng)作山水詩的第一人。而小謝(朓)發(fā)展和豐富了山水詩藝術。故被后人合稱為“二謝”。)?

(2)曹丕詩歌情思細膩,清麗委婉?!堆喔栊小肥乾F(xiàn)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詩。

(3)曹植的詩“骨氣奇高,辭采華茂”。 以曹丕稱帝前,具有偉大抱負,代表作是《白馬篇》。后期壓抑。

曹植充滿神話色彩和浪漫情調(diào)的抒情小賦是《?洛神賦?》。

建安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瑀、應玚、劉楨。王粲為“七子之冠冕”,代表作《七哀詩》。

蔡琰:字文姬,五言詩《悲憤詩》自敘身世,有如史詩。

魏晉玄學:玄學是魏晉時期主要哲學思潮。主要是用老莊思想揉和儒家經(jīng)義,以代替衰微的兩漢經(jīng)學。玄學家的清談成為一時風氣。對文學藝術有直接影響的是玄學中崇尚自然、言不盡意、得意忘言。魏晉名士風流和玄言詩都是這種思潮的產(chǎn)物。魏晉玄學的開創(chuàng)期代表是何晏和王弼。

正始文學。指魏朝后期文學。崇尚自然、反對名教,揭露禮教虛偽,表現(xiàn)司馬氏政治重壓下的苦悶與抗議。竹林七賢。阮籍、嵇康、劉伶、阮咸、山濤、王戎、向秀。林下談玄。代表人物是阮籍、嵇康。阮籍字嗣宗,建安以來第一個全力作五言詩,由于借比興、象征手法表達感情?!鞍俅?,難以情測”。

?阮籍??《大人先生傳》中,批虛偽名教中人。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

?

第二塊 ?兩晉文學

西晉太康文學。以擬古、繁縟為特點,缺乏現(xiàn)實內(nèi)容,語言華麗、描寫繁復、句式趨向駢偶。陸機、潘岳為代表。成員:“三張二陸兩潘一左”( 張協(xié)、張載、張亢、陸機、陸云、潘岳、潘尼、左思)。潘岳最擅長寫悼亡詩?。左思:以《三都賦》名震京都?!对伿贰烽_創(chuàng)詠史以詠懷路?!拔牡湟栽埂保嘁肥滤浴暗洹?,抒發(fā)不滿所以“怨”。稱“左思風力”,含再現(xiàn)建安風骨意思。

劉琨:與建安風骨一脈相承。聞雞起舞”說的是劉琨??和祖逖的故事。

郭璞:代表作《游仙詩》,借游仙抒發(fā)苦悶情懷,以文采富麗見稱。

西晉末到東晉流行玄言詩。代表人物是孫綽和許詢,特點是“理過其辭,淡乎寡味”。?玄言詩是老莊玄理與山水之美混合的產(chǎn)物。王羲之《蘭亭集序》也表現(xiàn)出玄理與山水的結合。

東晉陶淵明開創(chuàng)田園詩。五柳先生?。?陶詩分為兩類,田園詩和是詠史詠懷詩。內(nèi)容大多表現(xiàn)隱逸生活和思想。陶詩藝術特征:一、自然:是陶詩的總體藝術特征。有感觸就訴諸筆墨,無矯情也不矯飾。二、日常生活詩化。三、情景事理渾融。四、平淡中見警策,樸素中見綺麗。

陶淵明被魯迅稱為“金剛怒目式”的作品有《詠荊軻》

陶淵明的散文與辭賦

《五柳先生傳》表達不同流俗的隱士形象,成為寄托古代士大夫理想的人物形象。酒、菊、“孤云”成為陶淵明的象征。

《歸去來兮辭》。托想象之辭表現(xiàn)對自由的向往。

《桃花源記》描寫美好的世外仙界。

魏晉風流。陶淵明是代表。主張破除名教執(zhí)障,保持本來面目,追求具有魅力和影響力的人格美。構成條件:玄心、洞見、妙賞、深情。外在表現(xiàn):穎悟、曠達、真率。追求人生藝術化、個性化?!妒勒f新語》是魏晉風流故事集;

?

第三塊 ?南北朝文學

南朝文學。

元嘉三大家:謝靈運、顏延之和鮑照。元嘉詩歌特點是“莊老告退,山水方滋”,山水題材大量進入詩歌創(chuàng)作,由東晉的哲理化改變?yōu)橹厥闱椤?

謝靈運 山水詩的開創(chuàng)者。創(chuàng)造山水詩先敘登游緣起或路線,接著具體描寫局部景物,最后議論或感慨的結構模式。開后世山水詩意境創(chuàng)造端倪。

并稱為“顏謝”的顏延之,喜搬弄典故,堆砌辭藻,被稱為“雕繢滿眼”“如錯采鏤金”

鮑照;字明遠????建功立業(yè)的愿望和寒門之士的痛苦,門閥社會的不滿與抗爭。鮑照在文學史上第一位大量創(chuàng)作七言歌行體。

永明體。南朝齊武帝永明年間,謝脁、沈約等將周颙翻譯佛經(jīng)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漢語四聲規(guī)律運用于詩歌創(chuàng)作,講究“四聲”“八病”,規(guī)范聲韻格律,結合對偶、用典等修辭手法,形成新詩體。永明體是中國格律詩的開端,從古體詩向近體詩過渡的重要形式。小謝是代表詩人,風格清新流麗。李白評價他的詩“清發(fā)”。

齊梁駢文,又稱駢儷文,四六文。是南北朝時期出現(xiàn)并盛行的一種文體,具有裁對、隸事、敷藻、調(diào)聲的特點。裁對,即對偶工整;隸事,即用典;敷藻,即文采;調(diào)聲,即語言的平仄協(xié)調(diào)。句式多以四六字句為主。表現(xiàn)南朝駢文豐采的是江淹?的《恨賦》和《別賦》。

宮體詩:?梁陳之際,思想狹窄貧乏,表現(xiàn)宮廷生活庸俗內(nèi)容,追求新變綺艷。但對對仗、用典、語言等方面的探索,也為唐代詩人提供了經(jīng)驗。徐庾體(徐陵、庾信)也是南朝文學追求新變綺艷的產(chǎn)物。

?

北朝文學

庾信:千古絕唱《哀江南賦》并序為其代表作。南北朝駢賦、駢文成就最高的作家。

酈道元《水經(jīng)注》集六朝地志之大成。

楊衒之《洛陽伽藍記》。

顏之推著《顏氏家訓》。

?

第四塊 ??南北朝樂府

南朝樂府民歌有吳歌和西曲兩類,吳歌表現(xiàn)愛情,西曲多寫旅客商婦的離別情。

南歌藝術性最高《西洲曲》。北歌代表是長篇敘事詩《木蘭詩》。《木蘭詩》和《孔雀東南飛》是我國詩歌史上的“雙璧”

?

第五塊 ?志怪志人小說

“小說”最早見于《莊子》,瑣屑的言談、無關政教的小道理。班固《漢書·藝文志》把小說家列入,是小說見于史家著錄的開始。

中國古代小說兩個系統(tǒng):文言小說系統(tǒng)和白話小說系統(tǒng)。魏晉南北朝只是文言小說,統(tǒng)稱筆記體小說。文言小說成熟的形態(tài)是唐傳奇。白話小說成熟的形態(tài)是宋元話本?!?/p>

志怪小說主要記述地理博物、鬼魅妖怪、佛法靈異。干寶《搜神記》為代表。張華《博物志》》是在《山海經(jīng)??》的系統(tǒng)上發(fā)展出來的。

志人小說記述逸聞軼事、笑話、野史。逸聞軼事是主要部分。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是記敘軼聞逸事小說的先驅(qū),魯迅稱之為“名士的教科書”。

?

后補:文學理論與文學批評

曹丕《典論·論文》?!吧w文章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 “文以氣為主。是我國探討文學問題最早的較具系統(tǒng)的文學批評論著。

陸機《?文賦》。是我國文學批評史上第一篇完整的系統(tǒng)性文學理論作品。(緣情綺靡)說是在傳統(tǒng)的詩教“溫柔敦厚”說后另一重要詩論。研究我國文學創(chuàng)作過程開先河,認為文學創(chuàng)作是形象思維的過程。 “華亭鶴唳”的典故是關于-陸機--的。

劉勰《文心雕龍》。標志中國文學理論和文學批評建立了嚴密完整體系。文變?nèi)竞跏狼椋d廢系乎時序。

鍾嶸《詩品》。提出“滋味”說“提出“直尋”說。

蕭統(tǒng)《文選》: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詩文總集。也稱《昭明文選》。

徐陵《玉臺新詠》:東周至南朝梁代詩歌總集。

?

隋唐五代文學

隋代文學

隋詩人:盧思道、楊素、薛道衡等。薛道衡:隋朝最著名詩人,對初唐四杰的詩歌有直接深切的影響。

?

初唐文學

初唐四杰。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抒發(fā)真情實感,批判齊梁文風。

文章四友。杜審言、李嶠、蘇味道、崔融。最有詩才杜審言?!?/p>

上官儀上官體。綺錯婉媚,重視詩的形式技巧、追求詩的聲辭之美。

沈佺期、宋之問完成律詩的定型化。永明體是律詩的雛形。

陳子昂批判齊梁文風,提倡“漢魏風骨”。

張若虛表明唐詩意境創(chuàng)造已成熟。

?

盛唐的邊塞詩

王昌齡的邊塞詩是士卒之歌;

高適詩歌“多胸臆語,兼有氣骨”。悲壯。思想性好。

岑參詩歌奇壯。藝術性強

盛唐的山水田園詩。

一、王維詩中有畫;詩中有禪;靜中有動;集詩意、畫意、禪意與音樂美于一體。寫北方山水。

二、孟浩然山水田園詩白描不著色,更貼近生活,“余”、“我”等常出現(xiàn)。寫南方山水。

李白浪漫主義詩歌。

李白儒家思想,任俠與縱橫家思想,老莊思想。在美學風格上提出“清真”的觀念。

李白作品:主觀色彩。灑脫氣質(zhì)。奇特想象。壯美意象

杜甫現(xiàn)實主義詩歌

杜甫是銜接盛唐到中唐轉變的偉大詩人。風格特征沉郁頓挫。

杜甫詩歌主線是對安史之亂后國家、民族、百姓的熱愛和憂慮。具嚴肅的寫實精神與嚴厲的批判精神?!霸娛贰?。 ???

直接開啟了中唐的新樂府運動。

用律詩寫時事,寫組詩,擴大律詩表現(xiàn)力,是杜甫在律詩發(fā)展史上的貢獻。

崔顥《黃鶴樓》被譽為唐人七律壓卷之

?

中唐詩歌

大歷詩風。目睹安史之亂后的破敗蕭條。表現(xiàn)孤獨寂寞的冷落心境,追求清雅高逸的情調(diào)。代表詩人是韋應物、劉長卿及“大歷十才子”。

韋應物的詩歌成就最高的是洛陽辭丞后所作的山水田園詩。

劉長卿尤工五律,曾自稱為“五言長城”。長期貶謫使詩凄清悲涼。有學者稱其為“秋風夕陽的詩人”。

“大歷十才子”因大歷初年在長安參加重要唱和活動而矚目。錢起被公認為十才子之冠,與劉長卿并稱“錢劉”。

李益比十才子略晚,以邊塞詩獨樹一幟: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感傷悲涼,缺乏盛唐邊塞詩樂觀豪放的精神。

顧況受江南民歌影響,通俗明快,語言有如白話,常常俗中有奇,有怪奇的想象和比喻。

韓孟詩派。唐詩經(jīng)過大歷年間中衰后又達到高潮。韓孟詩派理論主張。(一)“不平則鳴”。(二)“筆補造化”。(三)雄奇怪異。(四)抒情特質(zhì)。藝術風格。(一)以宏大膽氣馭詩;(二)詩風“奇崛險怪”,(三)以散文筆調(diào)議論入詩,開新詩風。代表詩人為韓愈、孟郊、賈島、 盧仝、馬異、李賀等。以李賀的詩歌創(chuàng)作成就最高。

韓愈《昌黎先生集》。

孟郊《孟東野詩集》,以苦吟著稱。

賈島和孟郊同以“苦吟”著名,后人以“郊寒島瘦”并稱。賈島和姚合并稱“姚賈”,成為中唐詩風向晚唐詩風轉化的樞紐人物。

李賀《李長吉歌詩》。在韓孟詩派中成就最高。更突出的詩人氣質(zhì),成為真正的詩人之詩。

元白詩派和新樂府詩歌。元白詩派重寫實、尚通俗。顯著特點是以樂府特別是新題樂府的形式,來反映社會問題,針砭政治弊端。藝術上以平易淺切的語言、自然流暢的意脈來增加可讀性。代表詩人張籍、王建、元稹、白居易、李紳等,人們把這一新詩潮稱為“新樂府運動”,白居易《新樂府》是這一新詩潮的代表作。

張籍、王建時號“張王”。張籍,字文昌,有《張司業(yè)集》。王建,字仲初,有《王司馬集》。

元稹與白居易齊名,時稱“元白”。

元稹最為人稱道的是悼亡詩。元稹,字微之,有《元氏長慶集》。

白居易,字樂天,自號“醉吟先生”、“香山居士”,有《白氏長慶集》?!堕L恨歌》、《琵琶行》是白最成功作品。

元和詩:元白創(chuàng)始者以次韻酬唱為主的短篇長章。

中唐其他詩人

柳宗元山水詩。字子厚,《柳河東集》。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合稱“王孟韋柳”。山水詩冷峭。蘇軾言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被譽為唐人五言絕句最佳者的《江雪》。

劉禹錫。“詩豪”之稱。《劉賓客集》;最為人稱道的是詠史詩。如《西塞山懷古》、《金陵懷古》、《石頭城》、《烏衣巷》。長期的貶謫生活,使劉禹錫有機會接觸到西南地區(qū)的民歌民謠,如《竹枝詞》“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岸上唱歌聲。東邊~”達到了雅俗共賞的境界。在中唐詩中獨標一幟。

???

中唐“古文運動”?

唐宋古文運動是指唐代中葉及北宋以提倡古文、反對駢文為特點的文體改革運動。兼有思想運動和社會運動的性質(zhì)。內(nèi)容上恢復古代的儒學道統(tǒng),以文明道。唐代的韓愈、 柳宗元,宋代的歐陽修、王安石、曾鞏、蘇洵、蘇軾、蘇轍。

?

晚唐詩歌

杜牧繼承祖父杜佑以《通典》為代表的經(jīng)世致用之學,主張“文以意為主,氣為輔,以辭采章句為之兵衛(wèi)” 。以詠史懷古詩成就最高。《赤壁》。語言上“杜郎俊賞”風格。

李商隱唐代詠物詩的大家,抒情詩中最杰出的是以無題為中心的愛情詩,擅長用精美華麗的語言,含蓄曲折的表現(xiàn)方式,回環(huán)往復的結構,構成朦朧幽深意境,表現(xiàn)心靈深處感受。成為繼李白、杜甫、韓愈之后,又一開山立派的大作家。

?

?

晚唐古文衰落,小品文興盛。代表作家:皮日休、陸龜蒙、羅隱等。

晚唐駢文的復興:“三十六體”李商隱、溫庭筠、段成式(三人都是排行十六)

?

晚唐五代詞

詞起源于五七言詩和酒令。

最早的文人詞總集。《花間集》?;ㄩg派鼻祖,溫庭筠。他是第一個專力作詞的文人。特色是題材艷情、意象迭出、語言濃艷。溫詞雕飾

韋莊詞與溫庭筠齊名,并稱“溫韋”,同為花間派領袖。情真意深,直抒胸臆清新自然。韋詞自然

南唐詞人重要作家有馮延巳、李璟、和李煜,李煜成就最高.

馮延巳,詞作數(shù)量居五代詞人之首。

李煜,字重光。以降宋作囚為界,前期宮庭生活的記錄。后期深哀巨痛。藝術特點情真,直抒胸臆,境界闊大、意境深遠;多用口語和白描手法,麗質(zhì)天成。

陸龜蒙、皮日休并稱“皮陸”。

司空圖。

?

唐傳奇與俗講變文

  唐傳奇標志我國文言小說成熟。

李朝威《柳毅傳》。寫柳毅龍女人神相戀故事。

白行簡《李娃傳》寫滎陽生與李娃愛情。

元稹《鶯鶯傳》。寫鶯鶯張生相見相歡,張生“始亂終棄”的愛情悲劇, 。

蔣防《霍小玉傳》。中唐傳奇壓卷之作。揭露封建等級制度的丑惡和封建禮教的殘酷。

沈既濟《枕中記》

李公佐《南柯太守傳》。

《虬髯客傳》。楊素寵妓紅拂私奔李靖的愛情故事

大部分唐傳奇都收在宋初《太平廣記》里。

俗講乃僧徒依經(jīng)文為俗眾講佛家教義的宗教性說唱活動。

變文說唱相間,散韻組合演述故事。

?

宋? 代? 文? 學

北宋前期詩詞。

晏殊、歐陽修詞對晚唐五代以小令為主的體式和以柔情為主的題材取向的革新求變。

范仲淹開啟宋詞貼近社會生活現(xiàn)實的創(chuàng)作方向;風格沉郁蒼涼,成為豪放詞的濫觴。

張先詞常表現(xiàn)歌妓才藝和表演情態(tài)。擅通過物影表現(xiàn)動態(tài)美和朦朧美,得“張三影”美名

柳永,世稱“柳屯田”。?變“雅”為“俗”,著意運用通俗化的語言表現(xiàn)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調(diào)。大力創(chuàng)作慢詞,使慢詞與小令平分秋色。他是兩宋詞壇上創(chuàng)詞調(diào)最多。第一位對宋詞作全面革新。

歐陽修、梅堯臣等詩歌創(chuàng)作以扭轉西昆體脫離現(xiàn)實傾向為指導思想。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最早開創(chuàng)宋代文風。文道并重,為北宋詩文革新建立了正確的指導思想。梅堯臣題材貼近日常生活,風格“平淡”。蘇舜欽,雄豪奔放。宋詩暢盡而傷直露的特點,已見端倪。

王安石—簡潔峻切,字介甫,晚號半山,又稱王荊公。文學觀點以重道崇經(jīng)為指導思想:重視文學的實際功用。詞風向詩風靠攏。散文注重邏輯說服力。

曾鞏—平正周詳。

王令。

?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繼柳永之后,對詞體進行了全面改革。蘇對詞的變革,基于詩詞一體的詞學觀和“自成一家”的創(chuàng)作主張。破除詩尊詞卑觀念,提出詞“為詩之苗裔” ,“以詩為詞”,將題序、用典等表現(xiàn)手法移植到詞中。突破詞為“艷科”的傳統(tǒng)格局,開拓詞境,如將傳統(tǒng)表現(xiàn)女性化的柔情之詞擴展為表現(xiàn)男性化的豪情之詞,將愛情之詞擴展為性情之詞,進一步改變了以紅粉佳人、綺筳公子為主要抒情主人公的詞壇格局,啟南宋辛派詞人先河。突破音樂對詞體的制約和束縛,把詞從音樂的附屬品變?yōu)橐环N獨立的抒情詩體,詞的“小道”、“卑體”的形象逐漸開始改變,詞的雅文學地位開始確立。

“蘇門四學士”;黃庭堅、張耒、晁錯之、秦觀,加上陳師道和李廌,合稱“蘇門六君子”。

?

江西詩派“一祖三宗”:杜甫、黃庭堅、陳師道、陳與義。黃庭堅理論:“無一字無來處”“點鐵成金”“奪胎換骨”不承認詩的諷諫作用。

黃庭堅,字魯直,號山谷道人,又號涪翁。黃庭堅體:山谷體,句法奇矯,音節(jié)拗健,想象奇特,有兀傲之氣。

陳師道。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師黃庭堅,和黃庭堅并稱“黃陳”?!伴]門覓句”式的苦吟,以“樸拙”為主特征的藝術風格。

陳與義

曾幾

?

北宋中后期詞壇。

晏幾道把《花間集》以來的艷詞小令藝術推到極致。

秦觀字太虛,后改字少游;其詩被稱為“女郎詩”,?內(nèi)容狹窄,情調(diào)悲苦。秦觀以小令長處彌補慢詞不足,情韻兼勝,體現(xiàn)出婉約詞的典型藝術特征。

賀鑄。宋代詞史上第一次表現(xiàn)英雄豪俠的精神個性和悲壯情懷。《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中“若問閑愁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因此得“賀梅子”雅號。

周邦彥。字美成,號清真。開啟南宋詠物詞重寄托的門徑。

?

南渡前后詞風的演變

李清照,自號易安居士。從本體論角度提出詞“別是一家”理論。中國文學史上創(chuàng)造力最強、藝術成就最高的女作家。

朱淑真。主要表現(xiàn)沒有愛情的婚姻所引發(fā)的憂愁孤獨。

朱敦儒,字希真,號巖壑;獲“詞俊”之名,與“詩俊”陳與義等并稱。

張元干。直面苦難現(xiàn)實,詞體變得具戰(zhàn)斗性、批判性。葉夢得類似。

李綱、趙鼎、李光、胡銓等“南宋四名臣”。抒發(fā)抗敵救國的執(zhí)著信念。岳飛《滿江紅》。

?

陸游等中興四大詩人

  “中興四大詩人”:陸游、楊萬里、范成大、尤袤。

陸游,字務觀,號放翁。兼融李白的飄逸奔放與杜甫的沉郁頓挫于一爐,構成了氣勢奔放、境界壯闊的獨特詩風。語言 “看似奔放實則謹嚴”。

  楊萬里。誠齋體:活潑自然,饒有諧趣。

范成大。成就最高的是使金紀行詩和田園詩?!端臅r田園雜興》最著名。

?

辛棄疾和辛派詞人

辛派詞人:以辛棄疾、陸游、張孝祥、陳亮、劉過等為代表。英雄豪杰的氣概與報國無門的苦悶。確立并發(fā)展蘇軾開創(chuàng)的“豪放”派,與蘇軾并稱“蘇辛”。以詩為詞,以文為詞,在保持自身特有的音樂節(jié)奏前提下,大量融入詩文語匯,增強詞藝術表現(xiàn)力,最終確立詞體文學地位。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稈。稼軒詞始涉戰(zhàn)爭和軍事活動意象:“千騎弓刀”、“紅旗鐵馬響春冰”,女性柔婉美讓位于血性男子的力度美和崇高美。兩宋詞史上,辛作品數(shù)量最多,成就最高。獨創(chuàng)“稼軒體”。

  張孝祥。辛派先驅(qū)。

  陸游。辛派中堅?!坝幸庖鲈娙恕保瑢υ~鄙視。

?

姜夔、吳文英及宋末詞壇

姜夔,字堯章,號白石道人。借鑒江西詩派清勁瘦硬特色改造傳統(tǒng)艷情詞、婉約詞華麗柔軟的語言基調(diào),創(chuàng)造出清剛醇雅、“幽韻冷香的風格。以藝術精湛見長。

史達祖

  高觀國

周密與吳文英并稱“二窗”。

王沂孫。

張炎。

蔣捷

永嘉四靈。徐照、徐璣、趙師秀和翁卷。

江湖詩派。劉克莊、戴復古。

文天祥。

謝翱—宋末遺民詩人中成就最高。

?

南宋理學家的文論和散文

南宋朱熹學派、陸九淵學派和陳亮葉適學派三足鼎立。最重要的理學家——朱熹。理學對文學的影響日益加深。

?

遼代詩歌

 遼第一個有名的契丹詩人—耶律倍,作品《海上詩》。

金代詩歌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金代最重要詩人,金代最杰出的詞人。

?

第六編? 元代文學

?

元曲包括散曲與雜劇兩種不同的藝術。。?

雜劇。興起于元代北方的一種用北曲演唱的戲曲。它的形成和興盛標志著我國戲劇史上黃金期的到來。角色上可分為旦末凈外雜五大類

北方戲劇圈雜劇

諸宮調(diào):流行于宋金時期的說唱文學。唱的部分用多種宮調(diào)串接而成,其間插入一定的說白,與唱詞配合,現(xiàn)存唯一完整的諸宮調(diào)作品—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diào)》。敘述有人物、情節(jié)的長篇故事。

關、王、白、馬,被譽為“四大家”。

????關漢卿推動元雜劇走向成熟,最早最偉大的戲劇家??傮w風格:俗不脫雅、雅不離俗?!陡]娥冤》悲劇、《救風塵》喜劇、《望江亭》、《單刀會》歷史劇、《陳母教子》、《拜月亭》等?!毒蕊L塵》。

王實甫的《西廂記》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屬”。

白樸《梧桐雨》寫李楊愛情生活和政治遭遇的歷史劇。《墻頭馬上》是具喜劇色彩的愛情戲,女主人公李千金:

馬致遠《漢宮秋》馬致遠,號東籬,有“曲狀元”之稱。《漢宮秋》昭君出塞故事。馬致遠的神仙道化劇“萬花叢里馬神仙”,《陳摶高臥》封建知識分子在人世得失問題上的思想矛盾。《黃梁夢》呂洞賓形象。

?

紀君祥《趙氏孤兒》。

尚仲賢《柳毅傳書》

高文秀《黑旋風雙獻功》和康進之《李逵負荊》被稱為“元代水滸戲雙璧”

?

南方戲劇圈雜劇

雜劇作家成就最為突出——鄭光祖?!顿慌x魂》和《王粲登樓》

“四大南戲”:《荊釵記》、《白兔記》、《拜月亭記》、《殺狗記》。元末高明《琵琶記》代表南戲最高藝術成。高明號菜根道人,寫書生發(fā)跡后棄妻現(xiàn)象,蔡伯喈和趙五娘,后人稱《琵琶記》為“詞曲之祖”。

?

附:明代徐渭的雜劇《四聲猿》(《狂鼓史》、《玉禪師》、《雌木蘭》、《女狀元》)閃耀新思想。被譽為明代雜劇的壓卷之作。

????清代雜劇創(chuàng)作以楊潮觀《吟鳳閣雜劇》為代表。昆曲雅化僵化失去了廣大觀眾,雜劇創(chuàng)作走向案頭化。

?

元代散曲

元曲包括劇曲與散曲。劇曲指雜劇曲辭,是戲劇的組成部分;散曲是繼詩、詞之后興起的新詩體,與雜劇整套劇曲相對而言,所以稱“散”。呈現(xiàn)通俗化及曲體音樂散漫化狀態(tài)。

元散曲代表元詩歌創(chuàng)作最高成就。

  散曲體制:主要有小令、套數(shù)及介于兩者間的帶過曲等。

1.小令,又稱“葉兒”,是散曲的基本單位。

2.套數(shù),又稱“套曲”、“散套”、“大令”?

4.帶過曲:由同一宮調(diào)不同曲牌組成,屬小型組曲?!?/p>

?

元末最具藝術個性的詩人——楊維楨“鐵崖體”。認為詩是個人情性的表現(xiàn),主張藝術創(chuàng)作個性化。

?

?

明代文學大綱

?

歷史演義《三國志演義》?“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我國第一部長篇章回小說,也是歷史演義小說開山之作。作者羅貫中。描寫自黃巾起義至西晉統(tǒng)一近百年的歷史。
????英雄傳奇《水滸傳》改變文白相雜的語言形式,標志著白話語體創(chuàng)作小說成熟。和《三國志演義》奠定我國古代長篇小說的民族形式和民族風格,形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審美心理和鑒賞習慣。

?

明代詩歌流派:臺閣派、茶陵派、前七子、后七子、唐宋派、公安派、竟陵派

?

明代前期詩文

明初詩歌:高啟、楊基、張羽、徐賁稱“吳中四杰”,高啟成就最高。

明初散文:以宋濂、劉基為代表。?宋濂“以道為文”的文道一元論,將表現(xiàn)作家生活個性化體驗和獨特文采的文學創(chuàng)作排斥在“文”外,衛(wèi)道氣息濃烈。劉基《郁離子》元末棄官后著的寓言散文集,收《賣柑者言》

臺閣體。1.臺閣主要指當時內(nèi)閣與翰林院,又稱“館閣”;2.臺閣體指以當時館閣名臣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等為代表的文學創(chuàng)作風格。3.臺閣體詩文內(nèi)容貧乏,多為應制、題贈、酬應而作,題材?!绊炇サ拢杼健?,藝術上追求平正典麗。

以李東陽為首的茶陵詩派,針對臺閣體,提出詩學漢唐的復古主張。強調(diào)對法度聲調(diào)的掌握。

八勝制義文。.內(nèi)容上“代圣人立說”,以官方規(guī)范文體出現(xiàn),造成委靡不振的創(chuàng)作風氣。重要體裁特征:對偶性。

?

明代中期的文學復古

前七子。以李夢陽為核心。針對文學未完全擺脫臺閣習氣,文學理氣化活躍。李夢陽等前七子試圖以復古入手改變文學現(xiàn)狀

后七子。以王世貞聲望最創(chuàng)作量最大。重舉復古大旗。比前七子對法度格調(diào)的講究更趨強化和具體化。?

唐宋派。以王慎中、唐順之、茅坤、歸有光為代表的復古流派。將前七子師法秦漢作為反撥對象,推崇唐宋八大家。主張文以明道,注重本色。成就較高首推歸有光。

?

臨川派。宗湯較明顯并有所成就的劇作家稱為“臨川派”,或“玉茗堂派”。

湯顯祖晚年自號繭翁,自署清遠道人。《牡丹亭》、《南柯記》、《邯鄲記》,《紫釵記》,合稱“臨川四夢”或“玉茗堂四夢”,在劇中完整展示“至情”論。代表作《牡丹亭》是兼悲劇、喜劇、趣劇和鬧劇因素于一體的復合戲,人物:杜麗娘、丫頭春香、書生柳夢梅。

戲曲:李開先《寶劍記》、梁辰魚《浣紗記》、王世貞《鳴鳳記》等三大傳奇。
昆腔——我國古代戲曲史上一種最為完整的表演藝術體系:第一次用昆腔曲調(diào)寫的《浣紗記》等問世標志著以昆腔為主導的傳奇繁榮。

?

明后期編著神怪小說的熱潮:

《西游記》:作者吳承恩。全書內(nèi)容構架大致由三部分組成:孫悟空大鬧天宮;被壓于五行山下;西行取經(jīng)成正。藝術上的最大特色:“極真”與“極幻”。人物物性、神性與人性的統(tǒng)一。

《封神演義》許仲琳、李云翔據(jù)民間創(chuàng)作改編成。

《金瓶梅》世情小說的開山作。第一部文人獨立創(chuàng)作的白話長篇小說。書名由潘金蓮、李瓶兒、龐春梅三人名字合成。

?

三言”、“二拍”代表明代白話短篇小說的最高成就。

馮夢龍三言”是《喻世明言》(又稱《古今小說》)、《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小說集的總稱。。

凌蒙初《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人稱“二拍”。

商人成為時代寵兒?!叭浴睂⒐糯自挾唐≌f推向高峰,而“二拍”則越過高峰而面向下坡。

《賣油郎獨占花魁》《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十五貫戲言成巧禍》。《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

晚明詩文

李贄《童心說》:童心”即“絕假純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認為天下“至文”必須真實坦率表露內(nèi)心情感和人生欲望,割斷與道學的聯(lián)系。

以袁宏道為代表的公安派“性靈說”:“獨抒性靈,不拘格套”。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袁宏道是公安派首要人物。因是湖北公安人。強調(diào)擺脫道理聞識束縛,任性而發(fā),信口而談,真實表現(xiàn)作者個性化思想情感,即使作品有“疵處”也值得贊賞。

以鍾惺、譚元春為代表的竟陵派。追求幽深奇僻、孤往獨來的文學審美情趣。

明末文壇

復社;幾社。二社以“復古學”為宗旨,企圖復興傳統(tǒng)精神,挽救明朝危亡。

?

清代文學大綱

清初

最富時代精神的詩歌—遺民詩。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三大學者,及吳嘉紀、屈大均等。

顧炎武初名絳,明亡后改炎武,字寧人,號亭林先生。

黃宗羲字太沖,號南雷、梨洲先生。

王夫之字而農(nóng),號薑齋、船山先生。

歸莊與顧炎武有“歸奇顧怪”之稱。

清初詩壇虞山派錢謙益,婁東派吳偉業(yè)。錢謙益被稱為清詩開山宗匠。吳偉業(yè)“梅村體”敘事詩,以人物命運為線索,寫實事,照興衰,將七言歌行發(fā)展為四句一轉韻,詩句進一步律化。把古代敘事詩推到新的峰。

?

清初詞

陳維崧、朱彝尊、納蘭性德

陳維崧“詞史”。陽羨派:清代初年以陳維崧為代表的一個詞派。

朱彝尊, 浙西詞派:清代初年以朱彝尊為代表的一個詞派。

納蘭性德。《惠風詞話》況周頤:“國初第一詞人”。

王士禎及其神韻說。提倡“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羚羊掛角,無跡可尋”,視清新淡遠為最高境界,推王孟為最高典范,把詩從政治的束縛中解脫出來。

?

清初散文

古文三大家—侯方域、魏禧和汪琬。侯方域影響最大。

沈德潛的格調(diào)說。溫柔敦厚的儒家詩教方是“格高”“調(diào)響”

厲鶚的浙派詩人。重學問、主空靈、好用典,以宋人為宗。

翁方綱的肌理說。肌理來自杜甫《麗人行》“肌理細膩骨肉勻”,寫詩要議理和文理相結合,義理即“言有物”,符合儒家思想學問,文理為“言有序”,符合詩律、結構、章句。是考據(jù)學風影響下的詩派。

袁枚與其性靈派。稱隨園先生,號倉山叟、隨園老人。標舉性靈說。

與袁枚并稱“乾隆三大家”的趙翼和蔣士銓。.趙翼。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shù)百年”。性靈派外圍:鄭燮、黃景仁等。鄭燮字克柔,號板橋。論詩倡“真氣”“真意”“真趣”三真,“道著民間痛癢” 一枝一葉總關情”。

桐城派??滴跬┏侨朔桨_創(chuàng),同鄉(xiāng)劉大櫆、姚鼐等繼承發(fā)展,成為清代影響最大的散文派別。先驅(qū):戴名世,為桐城派理論的發(fā)軔。奠基者:方苞,字鳳九,號靈皋,晚號望溪。1.“義法”說。言有物,言有序。義決定法,法體現(xiàn)義。利于維護理學道統(tǒng),受到朝野歡迎,“義法”說也成了桐城派遵奉的論文綱領。劉大櫆:上承方苞、下啟姚鼐。姚鼐,字姬傳,號惜抱,在桐城派中地位最高。主張 “義理、考據(jù)、詞章”合一, “義法”外增加考證。2.運用傳統(tǒng)陰陽剛柔說,追求剛柔相濟。3.?技巧上要求內(nèi)在的“神、理、氣、味”和外在的“格、律、聲、色”8字。姚鼐纂輯《古文辭類纂》。

陽湖派是桐城分支,代表人物是惲敬和張惠言。

汪中駢文成就最高。汪中《哀鹽船文》。與洪亮吉并稱“汪洪”。

康熙詩壇:朱彝尊和王士礻真稱“南朱北王”;浙派開山祖—朱彝尊。浙派詞人的代表是朱彝尊、厲鶚。

常州派的代表人物是張惠言、周濟。

?

吳偉業(yè)和尤侗寄托心曲的抒情劇。

李玉及蘇州派的新編歷史劇。李玉 “一人永占”《一捧雪》、《人獸關》、《永團圓》、《占花魁》。

朱素臣的《十五貫》?!肚逯易V》市民作為一種壯大的政治力量步入歷史舞臺,第一部嚴格的歷史?。?/p>

李漁的風情喜劇?!讹L箏誤》是李漁代表作?!堕e情偶寄》分“詞曲部” “演習部”兩大部分。

南洪北孔??滴鮿畛晒Φ淖髌贰闀N《長生殿》和孔尚任《桃花扇》。洪昇《長生殿》演唐明皇與楊貴婦故事,習稱天寶遺事。《桃花扇》借侯李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下層人物形象。:妓女李香君,藝人柳敬亭。

彈詞。南方說唱藝術。

鼓詞 北方 

花雅之爭。戲曲清代中葉以來戲曲花部諸腔和雅部昆腔之間的競爭?;ú繛榫┣?、秦腔、梆子腔等,統(tǒng)謂之亂彈,受到歧視,登不了“大雅之堂”。

?

清初白話小說

李汝珍《鏡花緣》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

蒲松齡字留仙,號柳泉《聊齋志異》。以志怪傳奇為特征的文言小說?!耙粫娑w” “用傳奇法,而以志怪”。

紀昀字曉嵐,《閱微草堂筆記》中署“觀弈道人”。

《儒林外史》是古代諷刺文學最杰出的代表作。吳敬梓晚年自號文木老人。命意在批判科舉: 王冕。周進和范進,.杜少卿。雖云長篇,頗同短制。諷刺目的是“秉持公心,指擿時弊”。悲喜交融的美學風格,含淚的笑。

曹雪芹,名霑,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圃、芹溪。

妙玉——黛玉,孤高中的出世與入世

湘云——尤三姐,豪爽中的可愛與剛烈

平兒——襲人,溫順中的善良與世故

鳳姐——探春,潑辣中的狡黠與變態(tài)

鴛鴦——晴雯,反抗中的剛正與尖刻

?

近代文學大綱

龔自珍。近代文學的開山。

魏源與龔自珍齊名,人稱“龔魏”。?

嚴復翻譯《天演論》,強調(diào)“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林則徐則被譽為中國近代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發(fā)起改良運動,陳獨秀、胡適等倡導文學革命.

梁啟超:文界革命詩界革命小說界革命。三點主張:新意境,新語句,古人風格?!讹嫳液霞贰?/p>

宋詩派。主要作家有何紹基、鄭珍、莫友芝及曾國藩。

黃遵憲是維新變法的先驅(qū),詩界革命的巨子?!度司硰]詩草》。?

近代代表詩人:康有為浪漫主義,丘逢甲愛國,秋瑾的壯烈情懷

革命文學團體“南社”:政治上寓有對抗清政府之意,文學上與“同光體”等遺老詩人對抗。代表詩人柳亞子,蘇曼殊。

清末四大譴責小說,李寶嘉的《官場現(xiàn)形記》、吳沃堯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曾樸的《孽?;ā泛蛣Ⅸ樀摹独蠚堄斡洝贰?/p>

《三俠五義》是俠義與公案合流模式的典型作品。

京味小說的濫觴——《兒女英雄傳》。

《蕩寇志》。俞萬春?!白鹜鯗缈堋?/p>

《施公案》。提供剿撫并用、以撫為主模式。

?

?

?


中國古代文學史學習要點(精心整理-考前必背)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西贡区| 济阳县| 绥德县| 安丘市| 贡嘎县| 基隆市| 南江县| 合作市| 四子王旗| 佛学| 固始县| 晋中市| 江门市| 宁河县| 鄂尔多斯市| 潞城市| 中山市| 清新县| 浑源县| 朝阳市| 昌图县| 耒阳市| 许昌县| 夏津县| 富阳市| 灯塔市| 额济纳旗| 哈尔滨市| 安宁市| 呼图壁县| 永仁县| 永年县| 武安市| 偃师市| 双桥区| 勃利县| 阜南县| 漾濞| 城市| 汝阳县| 西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