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線上的德龍卡友:直面生活挑戰(zhàn)無懼旅途艱難 | 卡車之友網(wǎng)
卡車之友網(wǎng)原創(chuàng)? www.eCV360.com
微信公眾號:eCV360
作者:熊悅
現(xiàn)實生活中有許多大眾化的面孔,曾經(jīng)不經(jīng)意間在無數(shù)人的世界中快速掠過。或許,是因為他們太過普通,多數(shù)人選擇視而不見。他們的身影往往悄然隱沒在江湖之間,穿行在中國縱橫交錯的交通網(wǎng)絡(luò)上。但不容否認的事實是,我們今天所能享受的愜意生活,卻與他們的默默付出息息相關(guān)。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卡車司機。
作為中國幾千萬卡車司機中的一員,開著德龍X3000的劉哥從事這一職業(yè)已經(jīng)長達數(shù)十年。記者與劉哥首次相逢的地點,在位于祖國大西北的物流之城格爾木。

戴著一副眼鏡、胡須凌亂的劉哥,渾身透著歲月風(fēng)塵侵蝕下的韌勁與干練。在接受記者訪問時,劉哥正一邊圍著13米的掛車仔細綁定鋼材,一邊有禮貌地回復(fù),“剛剛在旁邊的鋼材批發(fā)市場裝好鋼材開過來物流園??亢茫m然不用蓋篷布,但是得用皮帶捆綁好,防止途中來回晃動。今晚在格爾木昆侖物流園的賓館休息一晚上,飽飽地吃上一頓飯,明天一大早起來就往昆侖山上走?!?/p>
來自東北黑龍江的劉哥,盡管已上了年紀,家里面的孩子也已經(jīng)成年上班,但是迫于生活壓力,他還是獨自一人前往大西北,長時間在青海格爾木與西藏拉薩之間倒短?!案蛇@行早就習(xí)慣了,西北隔東北路程太遠,回家也不可能把車丟在格爾木,因此基本都在外跑運輸。說實在的,一年回家的時間真的少。為了掙錢,就得有舍才有得?!?/p>

與劉哥一道闖蕩大西北的卡車,是一輛3年前采購的德龍X3000。當初買的時候,劉哥交付完首付,貸了三年貸款,最近才如釋重負,剛剛把所有欠款還完?!敖K于不用再為換車貸發(fā)愁了。現(xiàn)在這輛車才算是真正屬于自己,為了這一天,足足等了三年?!?/p>
生活的壓力并沒有壓彎劉哥脊梁,反倒讓他越發(fā)堅強。單單在格爾木這兒,劉哥前后加起來就是數(shù)載寒暑光陰。對于為何長期選擇這里長期發(fā)展,劉哥給出了大多跑青藏線的卡友的答案,“卡友中有個不成文的說法,叫做填不完的西藏,拉不完的新疆。從格爾木發(fā)往西藏的物流每天非常多,但是回程貨就非常少。因為西藏那兒的吃穿住行,基本上都是內(nèi)地供應(yīng),所以運往那兒的貨物源源不斷,但是西藏本身很少有外供的物品,所以導(dǎo)致去送貨的卡友回來大都是空車而回?!?/p>


再加上,青藏線路途艱險,危險性早就是國內(nèi)貨運行業(yè)心照不宣的共識。所以,相較于全國其他運輸線路來說,送貨上西藏貨款報酬相對豐厚?!斑@錢掙得擔風(fēng)險,很不容易”。雖然如此,仰仗手里面的德龍X3000,劉哥還是屢次化險為夷,不但還完了車貸,還掙到了一年家里面的各種支出費用。
青藏線又稱“天路”,沿途既有傳說中只有神仙才居住的昆侖山,“哭爹也喊娘”的五道梁,還有海拔最高點的唐古拉山等奇幻據(jù)點??梢哉f,每一位上青藏線的人,都是在挑戰(zhàn)身體的挑戰(zhàn)極限,不但要面臨缺氧的困局,還得經(jīng)歷變幻萬千的氣候。劉哥告訴記者,“一路上一天之中什么氣候都能遇到,早上下雨,中午出太陽,晚上下冰雹各種怪事都有。沿途荒無人煙的地方特別多,可能一段大長路上就只有一輛卡車在跑?!?/p>


跑青藏線,要耐得住孤獨。守得住孤獨,就能夠在那里為美好生活打開一條路。充滿孤獨的青藏線上,在日出日落的大多數(shù)時候,德龍X3000可以說就是劉哥唯一可以“談心”的朋友?!俺源┳《荚隈{駛室里,里面配備的做飯工具齊全。如果不在途中的餐館吃飯,就得在駕駛室中拿出鍋燒碗筷和便捷煤氣瓶,找個避風(fēng)的地方做飯?zhí)疃亲?。西北天冷,暖風(fēng)空凋?qū)τ谖液軐嵱?,能防寒保暖。晚上也是睡在車里面,駕駛室,就是卡友的家?!?/p>

常年的青藏線運輸經(jīng)歷下來,最讓劉哥顧慮的運輸路段是雁石坪至唐古拉山段。這里不僅山路曲折往復(fù),而且極為容易堵車?!耙欢镁蜎]準,完全不知道什么時候通車。我最多的時候在這里堵車堵了一個星期,讓人著實悶得慌,還是幸好車上帶的干糧足夠多,要不然后果不敢想象?!?/p>



好在,一旦通車,劉哥的德龍X3000就從未讓他失望。“車上雖然裝著33噸的鋼材,但黃金三大件一起發(fā)力,能量杠杠的,絕對比別的車要給力,爬坡時更是厲害,甩開同行的一大截,在時效性上絕對有保障,讓人放心。”劉哥的德龍X3000,匹配的是法士特12檔變速器,濰柴WP13 550馬力的發(fā)動機,以及3.842的后橋速比。此外,還匹配了可裝900升的油箱。這些組合使得劉哥在2300公里左右的全程青藏線運輸中,可以避免很多的后顧之憂。
但是,眾所周知,在青藏線上跑長途貨車,速度很難提快。這是因為,這條唯一一條由青海通往西藏的物流生命線,途中僅有雙車道,獨特的地貌環(huán)境和氣候特征,又加劇了道路的不確定性。“道路不平坦,經(jīng)常要整修,換行車道少,部分路段車流量密集,這些因素都延緩了速度。有時候20邁都上不去,跑好能到80至100,大多數(shù)時候平均速度四五十邁?!?/p>



靠跑青藏線為生的劉哥,如今單程運輸一趟鋼材,貨運費是八千多塊錢?!皟砂俣鄩K錢拉一噸,貨款不比從前高,但是總有得拉,卡車閑放著就是虧本的?;爻袒径际强辗呕貋?。雖然車子跑了三年,但用我們東北話說就是結(jié)實抗造。加上后期售后服務(wù)方便省事,成本支出不大,整體上收益比較客觀?!卑凑談⒏绲挠嬎?,每個月可以在青藏線上往返6至8個來回,掙上幾萬塊錢。平時基本的用度之外,劉哥都是將掙來的多余錢存往老家,供一家人生活使用。
中國的卡車司機,是當下社會中一個不容忽視的群體。他們活躍在祖國的天南海北,每天數(shù)量巨大的各類貨品,都需要他們安全運送至每個物流分揀園;各種百姓日常生活之所需,同樣也要仰仗他們可靠傳遞到最后一公里。在他們的身上,深深烙印著一種對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專注以及勤勞的底色。來自東北,開著德龍X3000的劉哥,正好將這種底色展現(xiàn)在了廣大讀者的面前。面對生活中的悲與喜,苦和甜,劉哥慣于用樂觀的性格,敢于吃苦的品質(zhì),沖淡掉所遇到的不痛快,一心一意迎接“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