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城哀悼!粵式點心大佬逝世,一籠干蒸曾賣出8888元…
1983年,第一屆全國烹飪比賽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進行。
在當(dāng)時,每個省份都要派出他們的代表廚師參賽。
而這個國家級比賽,自然也象征著廚師界的最高榮譽。
在點心類別的比賽中,代表廣東參賽的就是:
粵點大師,?來自廣州泮溪酒家的羅坤和他徒弟。
羅坤
參賽的點心在當(dāng)時看來頗有創(chuàng)意:
雪梨果、兔子餃、脆皮百花球、蛋黃角
兔子餃
評委們品嘗過羅坤的點心后,紛紛贊不絕口,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然而此時,有一個評委卻站出來提反對意見:
“羅坤做的這幾樣,說是菜又不像菜,說是點心又不像點心。”
他接著說:
“點心沒有糧食在里面,還能是點心嗎?”
評委的一番話,慢慢扭轉(zhuǎn)了大家的看法。
眼看著榮譽即將旁落,一位來自廣東的評委發(fā)話了:
“朋友們,不一定要有糧食才算是點心啊?!?/p>
“以前廣東的點心就有牛肉燒賣、豬肉燒賣這些純?nèi)忸?/strong>做的點心了?!?br/>
“你有機會的話,可以去試一下?!?/p>
圖源:Talk對話
這位仗義執(zhí)言的評委,就是粵式點心的泰斗:
時任廣州北園酒家點心主管的陳勛師傅。
當(dāng)時,南北不同的評委對于點心有著不同的概念。
經(jīng)過陳勛的據(jù)理力爭,來自上海和福建的評委都同意了他的觀點。
最終,羅坤拿到了全國最佳點心師的大獎。
在這次比賽過后,陳勛就建議:
可以把叉燒包、蝦餃、干蒸燒賣、蛋撻這四種點心拿去參賽。
為何選擇這四款點心?
因為陳勛認(rèn)為,粵式點心的最大特點,是包容。
制作叉燒包的面粉,來自北方;
皮要自然爆開,卻是南方的創(chuàng)新。
蛋撻作為中外文化交流的象征
卻在廣東發(fā)揚光大,廣受大伙的喜愛。
叉燒包、蝦餃、干蒸燒賣、蛋撻也就成為了粵式點心的“四大天王”。
任何一個粵式茶樓沒有這四樣,你可以直接拉黑了,不要猶豫。
作為全國烹飪比賽的評委,粵點“四大天王”的提出者,陳勛早已是廣東飲食圈的風(fēng)云人物。
時至今日,廣州點心界還流傳著“西有羅坤,北有陳勛”的褒獎之詞。
《舌尖上的中國》拍攝廣式點心時,就專門找到了陳勛:
他做過的點心單,現(xiàn)在還在圈內(nèi)流傳著,成為了珍貴的廣府點心文化符號。
陳勛在六國飯店任職期間的點心單
勛叔入行不久后做的點心清單
連開國元帥葉劍英和聶榮臻等首長,都品嘗過他做的點心。
然而,就是這么一位粵點大師,卻于3月28日與世長辭,享年97歲。
毫無疑問,陳勛師傅的離世,是粵菜界的一個巨大損失。
1939年,14歲的陳勛在七妙齋當(dāng)起了點心學(xué)徒,師從當(dāng)時的點心大師陳熙、崔強。
第一份工作對陳勛來說,印象深刻。
用他的話說就是:“除了老板沒做過,其他都做過了。”
第一位師傅陳熙的脾氣,異常暴躁。
年輕的陳勛就經(jīng)常被師傅打過,被扇巴掌是家常便飯了。
因為勤奮肯干,年僅23歲的陳勛便已出師,更進入了當(dāng)時著名的六國飯店。
兩年后,陳勛成為了六國飯店的點心主管。
當(dāng)年陳勛接任六國飯店點心部時,廣東一帶的人正流行“三餐兩茶”的生活習(xí)慣。
為了招攬顧客,陳勛推出了“星期美點”的新舉措。
六國飯店
什么是“星期美點”呢?
就是把茶市點心按一周七天,每天推出不同的招牌點心。
做到一周天天換,日日有亮點,前后不許重復(fù)。
勛叔展示“星期美點”菜單
而當(dāng)時24歲的勛叔,正值人生中精力最旺盛的階段。
他在六國飯店大展拳腳,可謂志得意滿。
星期美點
1959年,陳勛以技術(shù)骨干的身份為大三元飯店籌備復(fù)業(yè),隨后一直在大三元擔(dān)任點心主管一職。
1973年,陳勛離開大三元飯店,進入北園酒家擔(dān)任點心部主管。
在大三元和北園兩個酒家任職期間,陳勛創(chuàng)造和改良了不少好吃的茶點。
最負(fù)盛名的,是他的“玉液叉燒包”。
“玉液叉燒包”重點落在“玉液”二字,捏開兩瓣,汁液流淌。
叉燒包肉鮮多汁,外皮厚度適中,一經(jīng)推出就廣受歡迎,曾創(chuàng)下一天賣出1000多籠的記錄。
圖源:Talk對話
除了改良叉燒包,陳勛還創(chuàng)制了不少點心。
現(xiàn)在大家常吃的炸面腸、糯米卷和糯米包等,有一大半都是出自勛叔之手。
現(xiàn)在這些點心,也是不少茶樓廣受歡迎的必點菜品:
網(wǎng)油糯米雞,圖源:廣州吃貨
不僅如此,還有許多經(jīng)典的粵式點心,在陳勛師傅的離世后,面臨著失傳的風(fēng)險。
比如這道“赤繩欣系足”,這是一道融合了粵菜的點心,已有上百年歷史。
舊時用鴨腸綁住四物:鴨腳、鮑魚、瘦肉、筍。
后來經(jīng)陳勛改良,所捆之食由鴨腸換做腐竹。
“菠蘿浴日”更是陳勛師傅的得意之作。
蘇東坡經(jīng)過廣州時曾登亭觀日出,并因景色壯麗,而寫下了《南海浴日亭》。
此處美景,就是被譽為宋元羊城八景之首的“波羅浴日”。
陳勛就曾以此為靈感,推出了一款名為“菠蘿浴日”的甜品,一時間風(fēng)靡羊城。
1987年,陳勛從北園飯店正式退休。
忙碌了大半輩子的他,做了無數(shù)的點心,做到手都變形。
他曾不無戲謔地說:
“我們這行有句俗語:一世夫妻半世床?!?/p>
“因為每天半夜2點就要上班,所以我跟妻子的作息是顛倒的?!?/p>
圖源:Talk對話,下同
“所以我的子女都不愿意繼承父業(yè),他們從小就覺得老爸太辛苦了。”
“他們說做什么工作都行,就是不當(dāng)點心師傅。”
2018年,陳勛師傅曾短暫出山。
在廣府廟會上,他親手做的一籠干蒸,賣出了8888的天價。
這8888元,也被全數(shù)捐給了廣州慈善會長者飯?zhí)脨坌牟晚椖俊?/p>
陳勛師傅叱咤粵點界80余年,一生致力于將粵式點心發(fā)揚光大。
也正是因為勛叔,和其他像勛叔一樣的粵點匠人們,粵式點心才成為了世界的點心。
致敬泰斗匠人勛叔,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