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lia&optolong 36mm LRGB TEST
optolong 和antlia兩套濾鏡購買日期間隔三個月左右都是比較新的。首先我們來對比合焦的情況下LRGB四個通道的平場文件對比。圖1是沒有濾鏡時294mm相機本身的平場。


L通道上兩者差別不大,宇隆中心透過率稍微好一點,安提拉做的均勻一些,兩者性能都是OK的。

R通道這次我們采用相同拉伸參數對比,兩者差別不大,圖中antlia比較亮的原因是antlia的平場曝光時間(800ms)比宇?。?40ms)多。也可以推測出宇隆的R通道透光率要稍微好一點點。均勻度相差也不大。

依然是相同拉伸參數對比,antlia是120ms曝光,optolong是100ms兩者的平場平均值都是32000,暗部30770,亮部34000.透過率宇隆好一些,均勻度antlia完勝,這也是我拍出來的圖像即使通過后期平場校準,亮場文件G通道背景始終有點不均勻的原因,DBE要多做幾次才能消除這個鍍膜不均勻的影響。
我們來觀察一下室內日光燈兩者G濾鏡的對比表現:


肉眼觀測更加直觀明顯,antlia的飽和度更高,而且均勻度很好,透過率較低。optolong的光線透過率高,但是均勻度較差燈泡在濾鏡上下不同位置時光線透過率居然不一樣。我們在做類似實驗包括安裝濾鏡時要將反射面對準進光方向,讓高透面對準人眼或者相機。這個G通道optolong個人認為是不合格的,antlia是OK的。已經反饋給optolong,希望能夠有回復。
接下來是B通道對比:
B通道我們采取了不同拉伸結果,因為antlia的曝光時間是70ms,optolong是60ms,得到的平場平均值a家是31000,o家是30000左右,這樣對比起來不是很直觀。

B通道上antlia的平場畫質看起來更加的細膩,但是也只是推測因為兩張圖的曝光參數和拉伸的參數是不一致的。整體看antlia稍占上風,但是差距不大。
antlia的濾鏡會比宇隆的貴40%到50%,實拍的圖像只拍了宇隆LRGB,努力后期的話還是可以消除G通道不均勻,但是要多做兩次DBE,參考以下星系:

齊焦程度對比:
宇隆的沒有貼數據,但是基本上是OK的,我自己設置LRGB循環(huán)序列并沒有重新對焦,說明至少EAF數值是在20以內的。安提拉的EAF數值也差不多是20以內。兩者都是齊焦的。

以上就是這兩款濾鏡的測試,希望對大家選購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