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手機市場回顧:內卷嚴重,躍遷升級

2020年在我們的忙碌焦慮中快速度過,轉眼已是2021年,趁著記憶依然停留在2020年,梳理總結一下2020年持續(xù)關注的手機市場。
手機體驗十大問:
2K 120Hz帶來的續(xù)航體驗值得嗎?
120W+120Hz+4000mAh,這是好的體驗嗎?
100W有線充和50W無線充,哪個體驗更好?
不送充電器和不送手機殼,哪個對用戶體驗影響更大?
手機用6.7英寸以上的大屏幕體驗好嗎?
輕薄手感和只管堆料哪個體驗更好?
4攝帶來好的拍攝及日常使用體驗了嗎?
大曲率曲面屏使用體驗好嗎?
背板用塑料真的影響體驗嗎?
高性價比機器的體驗真的好嗎?
5G
如果2019年大家還在考慮買4G還是5G手機,那2020年5G絕絕對對成了標配。iPhone12用上5G,就是最為標志性的事件。

但當5G真正來到我們身邊,手機上出現5G的標志,除了第一眼看到激動一下,真沒有帶來什么顛覆性的體驗。
不過就像3G升級到4G,這都有個階段。從市場普及到新使用場景普及存在一個滯后期,從當初的文字信息流到視頻信息流,再到5G時代新的信息傳遞方式,我們還需要幾年等來5G時代新的科技生活方式。
屏幕
今年手機升級的重大硬件就是屏幕,曲面屏、刷新率、2K、亮度、HDR,多年不變的1080P屏幕,在2020年迎來了全方位的提升,尤其是高刷新率帶來的體驗躍遷,這也是今年iPhone被徹徹底底超越的一項體驗,ios動畫再細膩流暢也無法突破物理限制。

續(xù)航
但激進的高刷帶來的最大問題,就是續(xù)航的降低。今年手機續(xù)航優(yōu)秀的沒幾個,除了5G元兇,高刷新率就是最不容忽視的耗電大戶。
去年手機電池容量還普遍在3500-4000mAh,今年直接來到了4000-4500mAh,甚至5000mAh,但依然頂不住硬件高功耗帶來的續(xù)航崩潰。
OPPO Find X2 Pro就是典型的技術激進但續(xù)航閃崩的典型代表,當然近期各大廠商系統(tǒng)升級都能明顯提升續(xù)航水平,也算是可喜可賀。
充電
今年除了120hz高刷屏,還有一項顛覆性體驗就是65W、120W快充,30分鐘、15分鐘充滿手機,日常場景每次只需要充十幾分鐘,充電速度達到這樣的臨界點,量變引起質變,就帶來了顛覆式的手機使用體驗。
但如今的充電存在兩個問題,一個是無線充電。小米華為在50W功率有限充的同時有30-50W的無線充電功率,這就非常均衡體驗足夠好。但像OPPO這種,雖然把有線充電引領行業(yè),但手機一直沒有無線充電,就很蛋疼,對一些追求無線體驗的用戶來講,100W的有線充就是沒有50W的無線充來的優(yōu)雅自然。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各家充電協(xié)議間的不兼容,導致嚴重的環(huán)保問題。想達到OPPO65W、小米iQOO120W,包括華為等各家快充速度,就得用自家的充電器,那換一個手機就得一個充電器,根本不環(huán)保啊。過去兩年各家快充競爭太激烈,導致QC、PD快充協(xié)議直接被忽略而停滯不前,如果各家能暫時統(tǒng)一出一個新的60W左右的新快充協(xié)議,那買手機不送充電器這事不就成了嗎?
尺寸重量
2020,可能是手機手感普遍比較差的一年。200g重、9mm厚,74mm寬,這種體型實在是太拉胯體驗,小米10、魅族17,iQOO,是典型的犧牲手感的代表。
而能控制好尺寸手感的,一種是三星這種極致的工業(yè)設計能力,另一種是OPPO vivo對輕薄的堅持。年初的三星S20系列,和年底的OPPO Reno5 Pro+,我認為是手感頂級之流。
2021年,請對你的手好一點。

外觀設計
2020年,各大廠商都開始非常重視外觀設計。背板色彩和工藝處理、新材質的運用、矩陣攝像頭的精心設計、甚至連上下邊框也不放過。所以我們能在手機上摸到豐富的手感,細膩的AG磨砂、好看的晶鉆工藝、親膚雅致的素皮,同時也有各種用盡心思設計的矩陣攝像頭設計,華為的線條修飾、OPPO的透明貼片、vivo的云層多階,上下邊框也被削平賦予獨特的設計和觀感。

在手機性能提升到足夠強的階段,設計就成了當下各大廠商新的發(fā)力方向。尤其是攝像頭這么多,怎么設計得協(xié)調好看,就非??简灨骷业膶徝篮驮O計能力。
小米依然堅持“沒有設計就是最好的設計”,OPPO vivo再次凸顯獨特的審美風格和對設計的重視,而華為高端產品的設計高級感已經爐火純青,但3000-5000價位的中高端產品還需更加精致和美觀。而三星,我相信憑借其深厚的工業(yè)設計水平,每一代產品都足夠精致耐看。蘋果呢,除了精致已經很難打動我。
性能
2020年的手機性能,即使是千元機也能有非常流暢的使用體驗了,天璣800、1000的高性價比沖擊、三星Exynos系列的強勢回歸、蘋果A系列的遙遙領先,芯片性能已經成為2020年最不需要擔心的部分。

市場競爭
繼2019年5G普及前的中低端極致性價比競爭,2020年是各家沖擊高端、渴望抓住機會重新洗牌的一年,小杯中杯大杯超大杯全價位段覆蓋,是各家紛紛采用的產品策略。這樣的好處就是既能覆蓋更廣的用戶群保證銷量,同時又能提升品牌高度,大杯超大杯可以全面堆料打造水桶旗艦。
同時,國產廠商的內卷現象日益嚴重,你有65W我上120W,你有90Hz我上120Hz,你有5000萬像素我來1億像素,如今連2K曲面屏都要成標配。國內的內卷延伸到手機圈,消費者看著都嫌累,每天爭來爭去,有些方面已經過猶不及,堆料過猛反而真實體驗并不那么好了。消費者需要的是怎樣的手機?我們離iPhone離三星還有那些細節(jié)需要提升和深挖?廠商需要更多的深度思考。
2021年的手機市場,依然水深火熱,但也正因如此才能讓我們體驗到更先進更極致的手機使用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