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格語錄

榮格簡介
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瑞士心理學家,分析心理學首創(chuàng)人。曾在巴塞爾大學學習醫(yī)學,后去巴黎跟從法國心理學家皮埃爾·讓內(Pierre Janet)研究心理學。回國后,先后任蘇黎世大學精神病診所醫(yī)師和心理學講師,蘇黎世綜合工科學校心理學教授和巴塞爾大學醫(yī)療心理學教授。1907年第一次與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會面。1908年在弗洛伊德的支持下創(chuàng)辦國際精神分析學協(xié)會并在奧地利薩爾茨堡召開第一次會議。1914年創(chuàng)立“分析心理學”。
提出“情結“的概念。把人格分為內傾和外傾兩種。主張把人格分為意識、個人無意識和集體無意識三層。主要著作有《人及其象征》(1960)、《分析心理學論文集》、《心理學形態(tài)》等。
榮格認為精神病患者的幻想或妄想是建立在自古以來的神話、傳說、故事等共通的基本模式上的,因此提倡所謂原型的觀點。
以此觀點為基礎,他廣泛著眼于全世界的宗教,反對歐洲中心主義,不斷努力促使支撐歐美文化的基督教與自然科學兩者相對化。
語錄
孤獨并不是來自身邊無人。感到孤獨的真正原因是因為一個人無法與他人交流對其最要緊的感受。
往外張望的人在做夢,向內審視的人才是清醒的。
向外看的人是夢中人,向內看的人是清醒者。
“只有撇開對外物的追求,才能達到靈魂的所在。若他找不到靈魂,他將陷入空虛的恐懼,而這恐懼將揮舞長鞭,驅使他絕望盲目地追求空洞的世事。他將受無盡的渴求愚弄,在心靈之路上迷失自己,再也找不著靈魂?!?/p>
——榮格《紅書》
你的理由沒集中在事物的善良之上,而是集中到了虛榮上。你不受人性所雇傭,而是受到你自身的利益所支配,你不為事情的完成而奮斗,而是去爭取普遍認可和如何保存自己的優(yōu)勢。
——榮格《紅書》
對于普通人來說,一生最重要的功課就是學會接受自己
——榮格
理解自身的陰暗,是對付他人陰暗一面的最好方法。
每件促使我們注意到他人的事,都能使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
與其做好人,我寧愿做一個完整的人。
思想的動搖并非正確與錯誤之間左右不定,而是一種理智與非理智之間徘徊。
你連想改變別人的念頭都不要有。要學習太陽一樣,只是發(fā)出光和熱,每個人接收陽光的反應有所不同,有人覺得刺眼有人覺得溫暖,有人甚至躲開陽光。種子破土發(fā)芽前沒有任何的跡象,是因為沒到那個時間點。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拯救者。
最可怕的事情就是全然地接受自己。
一個人畢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時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
在生命中,最微不足道但有意義的事物,也比最偉大但無意義的事物更有價值。
你沒有覺察到的事情,就會變你的「命運」。
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如何,決定著一切。
如果沒有悲傷與之平衡,“快樂”這個詞將失去意義。
創(chuàng)造不是來自智力,而是來自源于內在需要的游戲本能。創(chuàng)造性頭腦與它所鐘愛的對象玩耍。
——榮格
你越是聰明,你的單純就越愚笨。最聰明的也是在單純處最愚笨的。想要拯救自身免于時代精神的聰明,我們不能靠增加自己的聰明,反而要接受那竭力反對這聰明智慧的,也就是單純。但我們也不能沉溺于單純,故意讓自己變成傻子,而是要成為聰明的傻子?!斆髡鞣澜?,單純卻征服靈魂。事情都是相對的,亦是有度的。
——榮格《紅書》
若你理解黑暗,它就會抓住你。它臨到你頭上,就像夜晚有藍色的影子和閃爍的無數(shù)星星。當你開始理解黑暗,沉默與和平就會來到你頭上。只有那不理解黑暗的人才會恐懼夜晚。通過理解你內在的黑暗、夜晚、玄秘,你會變得簡單。你準備像其他人一樣入睡千年。你睡進千年的懷抱里,你的墻壁回蕩著古寺里的圣歌。因為這是簡單的,這從來都是。當你在墳墓里做著那幾千年的夢時,寂靜和藍色的夜晚正在你面前展開。
——榮格《紅書》
我們拒絕承認,一切更美好的東西都是以某種更大的代價而換來。
——榮格《榮格自傳:回憶?夢?思考
——卡爾?榮格
一個人感覺合腳的鞋卻會夾痛另一個人的腳
——榮格
統(tǒng)一的規(guī)則和教育把人逼向孤獨,他們才可以逃離群體無意的壓迫。孤獨卻使人變得敵意、惡毒。要給人氣度,讓他獨處,他才會自己找到群體并喜愛它。暴力對抗暴力,輕視應對輕視,愛回應愛。給人類氣度,要相信,生命會找到更美好的路。
——榮格《紅書》
父母死氣沉沉的生活對周圍人特別是自己孩子的影響,是無與倫比的。
——榮格
神瞎了一只眼,聾了一只耳,秩序亂作一團。你們要對這殘廢的世界保持耐性,也別高估了自己的完美。
——榮格 《紅書》
人的任務,就是意識到從潛意識中努力向上涌出的內容。
——榮格
你想去找別人來抱怨,而且是那個曾對你做過不公之事的人,那個不理解你的、誤解了你的、傷害過你的感情、忽視過你、不認可你、而且污蔑過你的人嗎?對了,他還對你做過些什么壞事呢?在這中間,你沒有看到你自己的虛榮嗎,你那無止境的荒謬的虛榮?
——榮格《紅書》
適用于一切的生活處方并不存在
——榮格
我倦了,我的靈魂流浪得太久,在自己以外找尋自己。
——榮格 《紅書》
夢無所遮蔽,我們只是不理解它的語言罷了。夢給我們展示的是未加修飾的自然的真理夢是無意識心靈自發(fā)的和沒有扭曲的產(chǎn)物夢是啟迪,是人潛意識在努力使整個心靈更趨于和諧、合理。大多數(shù)危機都有一個很長的潛伏期,只是意識覺察不到而已。夢能夠泄露這一秘密。
——榮格
人類的所有成就都源于創(chuàng)造性幻想。那么我們沒有權利輕視想象力。
——榮格
不管你是誰,你掉下,我愿陪你掉下。
一種是勇敢,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另一種是篤定,就算掉落又有何妨。
——榮格 《紅書》
人類存在的唯一目的,是在純粹的自在的黑暗中點亮一盞燈!
——榮格
你生命的前半輩子或許屬于別人,活在別人的認為里。那把后半輩子還給你自己,去追隨你內在的聲音
——榮格
心理治療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使病人進入一種不可能得幸福狀態(tài),而是幫助他們樹立一種面對苦難,哲學式的耐心和堅定。
——榮格
我漂泊了許多年,時間長得讓我忘記了我還有靈魂。
——榮格 《紅書》
誰要是學會了跟他的無力并存,那人就獲益良多。
——榮格 《紅書》
沒有人能免于等待,而大多數(shù)人都不能承受這等待,他們帶著貪婪,轉而投向事、人和思維,成了它們的奴隸。因為這樣就會證明,這人無力抵抗事、人和思維,它們成了他的主人,而他是受愚弄的傻瓜,因為他不能欠缺這些,不能等到靈魂成為果實累累之地的那一刻,那靈魂是座花園的人,也需要事、人和思維,但他是它們的朋友,不是它們的奴隸。
——榮格 《紅書》
人類對自己的了解,宛如暗夜行路,要了解自己,就需要他人的力量
——榮格
“恐懼與可怖都隱藏在表層底下,在我們心靈的深處。你們碰到深層精神,就會感到那冷酷,并為那痛苦叫嚷。深層精神與鋼鐵、火焰結合去。你們害怕深層也是對的,因為他確實充滿恐懼。
——榮格 《紅書》
“渴求自己吧,這就是道路?!?/p>
——榮格 《紅書》
把大師們的繪畫胡亂地堆在博物館里是一種災難;一百個杰出的才智之士湊在一起會產(chǎn)生一個白癡。
——榮格
“如果你相信言語,那么在你面前的書卷里說的從來都是同樣的話。如果你相信的是言語所指的事物,那你永遠都到不了終點。而你卻必須踏上這無盡的路,因為生活并不是受著限制的,而是在無限的路上流動的。但永無止境讓你害怕,因為無限是可怕的,而你的人性會起來反抗,所以你找尋邊界和限制,免得自己踉蹌跌進無限之中,失去自己。你不能缺少限制。你呼喊出言語,它有一層意義,而不是多樣的,這樣你就從無邊的多義性中逃脫了。這言語對你而言就是神,因為它從無數(shù)可能的解釋那里保護你。言語是守護的魔法,對抗那個要把你的靈魂撕裂、撒往四周的、無限的惡魔。如果你最終能說出:‘就是這樣,也只是這樣?!憔蜁镁?。你說出了咒語,無限的就會被禁制在有限之中,因此人類尋找和創(chuàng)造說話。”
——榮格 《紅書》
確實,天才的天賦和他的人類品質有時會差異如此巨大,人們不得不懷疑天賦平庸點也許是件好事。
——榮格
只有撇開對外物的追求,才能到達靈魂的所在。
雖然佛教不談靈魂,但其本質應該是一樣的。這個“靈魂”只是抽象概念,某種“空”,非物亦非無一物。
——榮格 《紅書》
當愛支配一切時,權力就不存在了;當權力主宰一切時,愛就消失了。兩者互為對方的影子。
——榮格
我們的自由不在我們之外,而在我們之內。人會受外在的約束,因為他能打破內在的枷鎖,他還是能感到自由。人也許能以猛烈的行為得到在外的自由,可是內在的自由只能得自符號。
符號是從口中而出、不是由人說出的言語,而是從自我深層的力量和需要上升、不期然置于舌尖的言辭。
——榮格 《紅書》
“你們認為地獄的本質是什么?地獄是,深層帶著你已經(jīng)不再是,或者你還沒有足夠的力量的找上了你們。地獄是,當你們不再能夠完成以前能夠完成的。地獄是,你們必須如此思考、感受、行動,而你們又知道,那些都不是你們心甘情愿的。地獄是,你們知道自己必須要做的也就是希望要做的,而你們自己要為此負責。地獄是,你們知道所有為自己正經(jīng)地籌劃的也是可笑的,所有精致的也是粗糙的,所有好的也是壞的,所有高的也是低的,所有愉快的也是可恥的。”
——榮格 《紅書》
我當時沒有考慮到,我的靈魂不可能是我的判斷和知識的存有、更大程度上我的判斷和知識才是我的靈魂的存有。因此深層精神逼我,要我將自己的靈魂視為獨立存在的生命,呼喚它、與它對話。我必須明白,我已失去靈魂。
——榮格 《紅書》
你在憤怒中消耗著自己,你用舌頭講話,卻伸出一把冷劍,討論你的復仇之夢。
——榮格 《紅書》
老師聲稱代數(shù)是完美而自然的、我們應無條件地接受它,而我甚至不能理解什么是數(shù)。對我來說數(shù)學課完全就是恐怖和折磨。我完全不理解代數(shù),這使我膽怯得不敢問任何問題。
我的自我,你是個蠻人。我要與你同住,所以我會把你帶進整個中世紀的地獄,直到你準備好。讓生活可以忍受你。
那試金石就是與自己獨處。 這就是道路。
如果一個人在思考方面是優(yōu)異的,那么在情感方面他就肯定不會出眾。因為你不可能在同一時間完成兩件事。這兩件事會相互遮蔽。當你想以一種真正科學或哲學的冷靜方式思考時,就必須摒除所有的情感價值?!以姷竭^那些奇跡般完美地控制了他們情感的人,最終卻嚴重地被情感所困擾。
健康的人不會折磨他人,往往是那些曾受折磨的人轉而成為折磨他人者。
對一件事情我們必先接受它,才能改變它。譴責并不能把我們從困擾中解脫出來,只會使之加劇。
一個從未說出的字,
一道從未照耀的光,
一片無可比擬的亂,
還有一條沒有盡頭的街道。
—《紅書》
對習俗和法律的遵從很容易成為對謊言的掩飾,這種掩飾極為巧妙,令人無法察覺。它可以使我們逃避所有的批評,它甚至能夠使我們欺騙自己,令我們相信自己是顯然正當?shù)?。但是無論他的正當性得到多少公眾輿論或道德準則的支持,在內心深處、在普通人的意識層次之下,他仍聽到一個低低的聲音:“哪兒有點不正?!薄?/p>
你的叫嚷在距離中死去,我的足印你不會找到。
在這路上沒有人追在我身后,而我也沒有走在別人的路上。我孤獨,但我用生命填滿了孤獨。我自己就已經(jīng)足夠,我是人,是聲音、對話、安慰、幫助。我就這樣漫步到遠東去,我并不知道我這遙遠的目標會是什么。我看到前方藍色的地平線,那就足夠成為我的目標了。我趕緊到我東方的上升的通道去。我要我上升的通道。
榮格曾于1957年談到這本書:“我跟你談到過那段歲月,追尋內心圖像的那些年是我此生最重要的時光。其他一切皆發(fā)源于此。這本書就始于那時,在那之后的枝枝節(jié)節(jié)幾乎無關緊要。我的一生都在闡釋那些意象,它們從潛意識中迸發(fā),像一條深不可測的河流,在我的內心泛濫,幾乎要毀滅我。這些已超出我的一生所能承載。后來只是一些外在的現(xiàn)象、科學的闡述與生活的融合,而包孕一切的神奇開端就在那時候?!?/p>
“在這路上沒有人追在我身后,而我也沒有走在別人的路上。我孤獨,但我用生命填滿了孤獨。我自己就已經(jīng)足夠,我是人,是聲音、對話、安慰、幫助。我就這樣漫步到遠東去,我并不知道我這遙遠的目標會是什么。”
世界上的風云大事,歸根結底,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個人的生活,這才是偉大變革的所在。整個未來、世界的整個歷史,最終都是對個人潛在能量的宏大總結。
“在這些日子里,你們看到了深層精神隱藏了什么。你們以前不相信,但如果求教過你們的恐懼,你們就會知道去?!?/p>
榮格從生理學的進化出發(fā),認為正如人類的身體有其歷史一樣,人類的心靈也有其歷史。他說:“我們的心理有一條拖在后面長長的尾巴,這條尾巴就是家庭、民族、歐洲以及整個世界的全部歷史?!?/p>
自遠古以來無數(shù)次重復的祖先經(jīng)驗,積淀在人類心理的深層,這就是不依賴于個人經(jīng)驗的“集體潛意識”。
證明對我是多余的,因為我沒有選擇,我必須這樣做。
理解自身的陰暗,是對付他人陰暗一面的最好方法。
思想的動搖是在理智與非理智之間徘徊
一年中的夜晚與白天數(shù)量相同、持續(xù)時間一樣長。即使快樂的生活也有其陰暗筆觸,沒有“悲哀”提供平衡,“愉快”一詞就會失去意義。耐心鎮(zhèn)靜地接受世事變遷,是最好的處事之道。
當內心未曾意識到的沖突在現(xiàn)實中突然發(fā)生了,這就是命運。
你不能跳出自己的罪而把你的全部負擔拋在一邊。有這種想法就是錯的?!芙^陰影是個錯誤。如果你拒絕,則集體潛意識就會醒來從陰暗中隱現(xiàn)…;人越是篤信就會有越多邪惡降臨于他。
「我一生中的所有‘外在性’方面,竟全都是偶然性的。只有內在的才最終證明具有實質性及決定性價值。結果,外在性事件的一切記憶便日漸湮沒,而且也許這些‘外在性’的體驗還不知怎的就根本不具有那樣的本質性;而要是真的具有,那就只是它們與我內心發(fā)展的某些階段巧合的結果。我一生中極大一部分這些‘外在性’事件已從我腦海里消失得一干二凈了——在我看來其根本理由就在于我使出全副精力來對付它們的緣故?!?/p>
人所面臨的決定性問題是:他是否關聯(lián)于某種永恒。這是人生中最有力的問題。只有當我們懂得真正重要的事物是永恒,我們才能夠使自己避免關注徒勞無益之事和無真正重要性之目標。
那些沒有進去意識的東西,將以命運的形式降臨。
信仰的最大罪過,在我看來,就在于排斥經(jīng)驗。
但每個載體都肩負著個體的命運和目的,載體只需實現(xiàn)這些,就可以使人生具有意義。確實,“意義”也常??梢苑Q為“無意義”,因為在存在之神秘之物和人類理解之間,存在著某種不可通約性。意義與無意義都不過是人造標識,它們給我們以適度有效的方向感。
你所埋葬的存在物會隨你的消瘦而肥大起來。如果你經(jīng)由拒絕來擺脫自己不喜歡的特質,你就會變得越來越不能覺知自己的存在,你越來越宣布自己為非存在,你的惡魔會越來越肥大。
這個時代的思維只知道實用和價值。我也以為是這樣的,我一直理解這種想法。
“世界懸于一線,那根線就是人的心靈。”
冷也好不冷也好,上帝都在這里。
每個人都有兩次生命。第一次是活給別人看的,第二次是活給自己的。第二次生命,常常從四十歲開始。
對死亡的回避是不健康和異常的,它使生命第二階段失去目標。
人可以從不同的事物中汲取能量。外向的人可以從和他人的相處中得到能量,而內向的人可以從獨自的思考得到能量。內外向的性格都有各自的優(yōu)點,不必太刻意去改變什么。
潛意識如果沒有成為意識,它就會引導你的人生而成為你的命運。
個體只有使自我向高于人的心靈權威臣服,才能賦予自己的生命以特質和意義。
心理治療的主要目的,并非使病人進入一種不可能的幸福狀態(tài),而是幫助他樹立一種面對苦難的耐心和堅定。這也正是德爾菲箴言“認識你自己”的寓意:苦難與自知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