驍龍 8 Gen 3,正式發(fā)布:CPU 性能提升 30%、GPU 提升 25%,能效提升25% !小米首發(fā)
一、規(guī)格架構(gòu):
◆ 制程工藝:臺積電 4nm;
◆ CPU:1× 3.3GHz Cortex-X4 超大核 + 3× 3.15GHz Cortex-A720 大核+2× 2.96GHz Cortex-A720 大核+2× 2.27GHz A520 小核;
——支持4800MHz LPDDR5x 內(nèi)存,最高 24GB、UFS 4.0 閃存。

◆ Arm v9.2 架構(gòu),僅支持 64 位指令集,不再兼容 32 位應(yīng)用。

◆GPU:Adreno 750?930MHz,核心規(guī)模增加 20%;
——支持硬件光線追蹤、虛幻 5 引擎、Adreno Frame Motion Engine 2.0 插幀技術(shù)和 240 FPS 游戲。

◆ ISP影像技術(shù):單顆攝像頭最高支持 200MP,支持 8K 30fps 或 4K 120fps 視頻拍攝;

◆ 5G 調(diào)制解調(diào)器:驍龍 X75 5G 調(diào)制解調(diào)器;
——配備 2.5 倍的 AI 處理能力,10 Gbps 峰值下載速度、3.5 Gbps 峰值上傳速度,支持 8 載波聚合(mmWave)、4x4 MIMO(Sub-6)、2x2 MIMO(mmWave)。

◆ FastConnect 7800 移動連接系統(tǒng):支持高頻段同步(HBS)多鏈路的商用 Wi-Fi 7,速率最高可達 5.8Gbps,支持藍牙 5.4,雙藍牙、LE 音頻和帶有空間音頻的驍龍暢聽(支持 48kHz 無損音樂串流、48 毫秒低時延);

◆ Snapdragon Smart(AI):Hexagon NPU,AI 性能最高提升 98%,能效提升 40%,同性能功耗下降 43%,可以在設(shè)備上運行生成式 AI 模型,將會支持 20 多種 AI 模型;

二、理論性能
【1】Geekbench5:
◆ 驍龍8Gen3,在該項目中,CPU單核約1693分/多核約6782分。
——相較驍龍Gen2,單核提升約12.5%/多核約30%。

【2】CPU能效曲線:
◆ 驍龍8Gen3,高頻能效領(lǐng)先蘋果A17Pro,低頻能效效基本持平驍龍8Gen2;
——Geekbench5。

◆ 驍龍8Gen3,高頻能效領(lǐng)先蘋果A16,低頻能效效基本持平驍龍8Gen2;
——Geekbench6。

◆ 據(jù)小白測評數(shù)據(jù),驍龍8Gen3若維持與前代相同的峰值性能,峰值功耗將下降30%。

【3】CPU小結(jié):驍龍8Gen3,單核性能超越A15,但功耗控制不佳,多核性能大幅提升,大于或等于a17 Pro,中高頻能效大幅提升,大于或等于A17 Pro。

【4】GFXbench 5.0GPU測試:
◆ 驍龍8Gen3,在該項目中約84幀,較前代提升21.7%。
——領(lǐng)先A17 Pro約31%。

【5】GPU能效曲線:
◆ 驍龍8Gen3,GPU高頻能效,以及性能,于原有基礎(chǔ)上進一步大幅提升,滿載主板功耗僅不到九瓦 !
——領(lǐng)先移動端全平臺產(chǎn)品。

【6】3DMark Wildlife Extreme:
◆ 驍龍8Gen3(770MHz),在該項目中,峰值性能得分約4632分,峰值功耗約8.2瓦。
——相較A17 Pro, GPU性能進一步領(lǐng)先,且整體功耗相對更低。
◆ 驍龍8Gen3(903MHz),在該項目中,峰值性能得分約5170分,峰值功耗約12.6瓦。
——超頻后,理論算力接近GTX1050Ti?筆電版,基本持平AMD?780M核顯。

【7】3DMark Wildlife Extreme?GPU壓力測試:
驍龍8Gen3,在該項目中,整體穩(wěn)定度高達89.6%。
——降頻后,理論算力接近GTX1050Ti?筆電版,基本持平AMD上代680核顯。

【8】3DMark Solar Bay?GPU光追測試:
◆ 驍龍8Gen3(770MHz),在該項目中,性能得分約7688分,相較驍龍8Gen2性能提升約43%,功耗提升僅0.4瓦。
◆ 驍龍8Gen3(903MHz),在該項目中,性能得分約8710分,功耗10.9瓦。

【9】GPU小結(jié):移動端最強GPU。